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

2020-11-28 太平洋財富網

11月28日,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掛牌成立,成為國內第19個省級新基建產業聯盟成員機構。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成立於2020年5月20日,其前身是2009成立的宜居中國聯盟,致力於推動住宅產業化、裝配式建築與綠色建材的普及推廣,搭建上下遊企業合作交流平臺。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環保節能、養老健康、廁所革命等新的合作平臺,參與企業、開發區、規劃設計機構、媒體、科研單位超過數千家。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是為適應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的需要,圍繞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農業、智能製造、智能建築與家居等項目,為產業園區、地產企業、家居建材等製造業企業提供項目落地以及與新基建關聯企業合作對接服務。主要目的是打造新基建產業的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平臺與智庫,而在各地的新基建建築產業實驗室就是這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新基建產業實驗室由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銫鐠平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 築產業升級變革。銫鐠科技作為北京建誼集團多年潛心孵化、打造的建築產業高 新科技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最早一批運用 BIM 技術,實踐裝配式鋼結 構建築,並創新建設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科技化平臺化運作,實現低 成本、高質量、優服務的新型建造模式。銫鐠平臺倡導的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 化模型生產體系,系統化提升工業化、智能化建造水平,全方位提高整體建造的 效率,顯著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建築產品的質量和綜合效能。

惠達衛浴作為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衛浴家居用品企業之一,中國衛 浴的龍頭企業。近年來,不斷研發新產品,已經形成系列中高檔衛浴產品 200 多個品種,其營銷網絡也遍及中國 30 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國外銷售遍布 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市場銷售網絡已經形 成全球化布局,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綜合衛浴解決方案。在智能家居領域, 惠達衛浴也在不斷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致力於通過提供更加智能適配的衛浴產 品和服務來提升消費者的居住幸福感,實現自身發展的長足跨越。

銫鐠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總部基地將落戶青島

11月28日,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隆重開幕。本屆藝博會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青島市委宣傳部聯合青島市文聯、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人社局、青島市廣播電視臺等共同承辦。旨在通過搭建優質文化藝術資源的展示平臺,以及藝術院校、院團、行業企業的交流互動平臺,促進各類藝術成果交流互鑑,緊密對接藝術和產業資源,推動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本屆藝博會共開設九大板塊,其中包括藝術作品和文化產品的展示交易、"藝術讓生活更美好"高峰論壇、舞臺藝術優秀作品發布推介、藝博會"雙招雙引"專場、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推介與招生諮詢、文化藝術名家大講堂、全國大學生文化創新創意優秀作品徵集、評選及展示活動、2020年度中國藝術城市影響力論壇暨2020年度藝術城市榜單發布、全國社會藝術教育行業峰會。

在藝博會"雙招雙引"專場環節,由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等領導見證,建誼集團總裁嶽潤生與青島市有關部門籤署合作協議,未來,由建誼集團打造的銫鐠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總部將落戶青島。

一、建誼集團介紹

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築產業升級變革。同時,建誼集團作為新基建產業聯盟發起單位及會長單位,緊跟國家政策指引,在新基建及建築產業發展轉型過程中,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的統籌布局,推動戰略發展力量有效整合,完善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建築相關的人才隊伍的能力素質,營造建築產業良好創新生態,深化地產建築與科技合作,有效解決制約建築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

銫鐠科技作為北京建誼集團多年潛心孵化、打造的建築產業高新科技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創新建設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圍繞新一代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模式在區塊鏈技術、數據資產化、場景智能、數據中臺、"低門檻"數字工廠、數字孿生工廠、C2B協同創新平臺、企業組織管理頂層設計等領域積極實踐探索,為建築業同仁理清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價值與商業邏輯,為企業在戰略思維、技術體系、商業模式、核心能力與組織架構了上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鑑,用高瞻遠矚的創新能力和腳踏實地的實踐能力切實推動新基建與建築產業的融合發展。

建誼集團銫鐠科技是國內最早一批運用BIM技術,實踐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通過科技化平臺化運作,實現低成本、高質量、優服務的新型建造模式。銫鐠平臺倡導地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模型生產體系,系統化提升工業化、智能化建造水平,全方位提高整體建造的效率,顯著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建築產品的質量和綜合效能。建誼集團將多年投入、研發、實踐積累的裝配式鋼結構產品體系,搭載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銫鐠平臺,對外輸出、賦能,幫扶產業內中小企業重塑市場活力,共建、共享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紅利。

二、產業發展背景及園區定位

建築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歷史性關鍵期,建誼集團持續創新,精準把握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動向,提前布局規劃搶佔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高位,描繪了清晰的建築產業提質增效發展生態圖並制定了詳細地實施路徑。

建誼集團圍繞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變革趨勢及建築工業化、智能建造協同發展目標,順應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高質、優服、低價的市場需求,藉助政策支持及平臺優勢生態合作資源,充分發揮產品、技術、資源等優勢,以鋼結構裝配式產品為切入點,實現"業務發展在先,平臺布局跟後"戰略發展目標,打造標杆型新基建產業園。

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將定位"科技引領、技術創新、人才聚合、產業協同、金融賦能"的建築產業科技化、智能化產業園區,與銫鐠平臺所倡導"科技引領、顛覆創新、綠色環保、延展共生、利益社會"理念一致,體現了銫鐠平臺與新基建產業園聯合,線上線下一體化推動新基建賦能建築產業融合發展的使命與願景。通過資源集合,將充分發揮模型經濟的低價優勢,在建築全生命周期的運作過程中通過模型數位化+平臺智能化+鋼結構工業化實現生產性、管理性、社會性三個維度的效能優化和效率提升,最終實現建築產業高品質、優服務、低成本的優勢。

2.1、提升產業數位化程度

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所呈現產業生態將始終圍繞銫鐠平臺數據、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模型產品、建築全產業鏈生態鏈布局展開。產業社群可在平臺實現全鏈路、全過程在線交互,通過人人在線協同辦公,實現數位化的工作過程。

建築產品數字模型體系+機器智能=虛擬數字孿生成果,將賦能產業生產、交易的各個環節,創新平臺化的數字工作場景,打造全產業鏈人士上平臺協同的社群繁榮生態。

2.2、發揮產業協同作用

在線將提升建築及周邊領域全產業數位化協同交互效率。一方面,建築業與材料、冶金、化工、機械製造等幾十個工業生產製造部門直接或間接相關,具有較強的輻射性、聚合性和延展性;另一方面,建築產業數位化可以與科研、教育培訓、租賃供給等多方面多領域產生協同發展效應。

2.3、強化產業智能化水平

圍繞平臺數據,確保從設計、研發、生產、供應鏈、再到客戶端的交付形成液態化的聯動,可以增強供應鏈的靈活性與響應速度。數字中臺通過算法對基礎數據進行智能分析,並自動得出結論,這將為企業研發、生產、銷售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進一步為企業發展賦能。

虛擬模型數據是引擎,孿生數據是驅動,實時交互數據是動脈,大數據智能管理平臺將對全過程數據進行動態監測、管理,挖掘數據更大的價值,實現智能驅動產業生產、管理、運營的決策和實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能。

2.4、促進貿易循環發展

在促進地域"內外雙循環"貿易體系的過程中,通過平臺化的技術性協作,再到生產性協作,再到服務性協作,全面實現虛擬生產的全過程,整個數字建築智能建造工作在落地過程中,也將實現虛擬成果與實體成果的全面收割。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都將實現技術的、業務性的平臺交流,實質性地實現相互智能化的供給過程。面向模型垂直控管的數據化管理,可以令全過程綜合達到高效優質低價的結果。

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其強大的地域經濟連接能力及平臺數位化協同能力,可以輔助形成"產業園母體一二線城市聚能,映射三四線城市產業園子體,吸納生產型單位"的基礎模式。在一二線布局數位化虛擬生產研發基地,智能工廠將用數據驅動生產模式的改變,通過數據精準無縫對接用戶需求,產品模型數據也將貫穿產業鏈各環節,在三四線設立生產基地,按照產品模型數據中的互動設計、特殊工藝、模塊化製造、精益生產等參數要求,開展大規模個性化的定製,兼具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和工廠柔性製造生產線的快速響應,實現大規模生產模式,將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2.5、實現產業數位化融合

建築產業通過大數據的生產、應用將在地域上通過國際、國內、省、市、縣、村多層滲透服務,在產業上通過橫向聯通農業、工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實現三產融合,通過產業帶動整體供應鏈的發展,為政府、金融、工業供給鏈、保險、運維、家庭等提供提供多項服務,豐富供應鏈金融產品,設計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帶動整體社會的數字產業發展。

青島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銫鐠青島)配套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在青島的落成,將有效提升青島市及周邊區域"新基建+建築產業"發展的創新性、引領性和輻射性,輔助青島市政府構建青島新基建賦能建築產業發展的新體系,協助青島市完成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的偉大目標。

三、產業園建設內容

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領域的牽頭主席單位,建誼集團率先打造了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銫鐠,基於銫鐠平臺,將構建線上線下交互融合的產業生態育城運營平臺,最終形成賦能區域產業發展為核心的創新要素集聚中心、交易結算中心、展覽展示體驗中心及品牌孵化、認證溯源中心等,打造世界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銘牌,形成連接工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的產業聚集新總部空間,從而推動地方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產業園將主要基於地方的特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在建築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業態新模式推廣、新技術交叉融合、建築產業生態培育、重點工程示範等領域的賦能和落地。

建誼集團計劃今年在山東省青島市搭建青島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選址投資建設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計劃將在產業園投資、建設、運維、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導入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運營優勢等,賦能青島市建築產業變革發展,幫助青島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輻射青島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帶動地區經濟的多層次發展。

1、產業園功能及服務內容

1.1 功能複合性功能及服務:日常辦公,活動展示,籤約會談、產品發布、科普實驗、健康休閒。(生態經濟)

1.2 展示體驗性功能及服務:VR+AR商展示一體化,展式相關的新設計、新工藝、新材料、新工具、新理念等。(體驗經濟、新製造經濟)

1.3 服務綜合性功能及服務:一站式服務-企業註冊、政策申請、創業指導、資源對接、路演融資金融支持等。(樞紐經濟)

1.4 管理智能性功能及服務:通過智能化戰略管理APP、財務管理APP、行政管理APP、人事管理APP等實現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一體化的共享管理模式。(數智經濟)

2、產業園管理特色

2.1 智慧化管理——應用智慧管理軟體、硬體配套,高度智慧化、信息化、科技化的體驗;

2.2 主動化管理——入駐企業定期發展關懷和針對性診斷,助力入駐產業園的企業發展;

2.3 管家式管理——平臺提供智企管理的託管服務,常規事務可以在平臺託管,省時省心。

2.4 引導式管理——基於新基建產業聯盟及銫鐠平臺在行業的先進行、引領性、前瞻性,對產業共生企業基於產業引導。

3、產業園建設及運營特色

3.1園區開發建設在全產業鏈路實現數位化、平臺化、智能化

園區全生命周期的每個關鍵節點在實施建造的過程中均有對應的數據模型留存,並對全過程中的數據採集、數據分析。

3.2園區智能運營維護在全生命周期實現數位化、平臺化、智能化

園區建設作為一個整體規劃的建築產品,在規劃、建設、運維各個階段,給後期運營留下數據和管理平臺,賦能園區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運營能力。

3.3 智能企業管理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流程數位化、平臺化、智能化

為投資類、建築類、工業類、運維類、IT類社群的企業和創業式個人提供的業務、財務、辦公一體化的智能管理平臺,實現體驗場景化、工作便捷性、服務定製化、生活便利性。

4、聯盟組織全國性組織布局支持產業園區最優化資源配置

作為產業園發展向全國輻射的地域性組織分支,新基建產業聯盟旨在全國發展地域性標杆實驗室,形成新基建產業發展的生態布局,切實推進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在智慧政務、智能建築與家居、智慧文旅、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的賦能和發展。目前聯盟中參與的優質企業、開發區、規劃設計機構、媒體、科研單位、投資機構等超過5000餘家,正成為以推動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鄉村振興為宗旨的"官-投-產-學-研一體化"的生態圈。未來,聯盟將廣泛吸引地域性政府、優秀行業企業、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大型投資媒體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入形成新基建發展的產業集群,以產業基金促進產業發展的形式,遴選生態優先合作夥伴落地分子公司,通過基金較強的靈活性、延展性、導向性進行資源捆綁、強強聯合,在戰略頂層導入優勢資源,配套產業園未來在全國、全球的戰略布局。

5、平臺及產業園布局關鍵模塊介紹

5.1 平臺研究院板塊(提升產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性、創新性)

平臺研究院是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培育新興技術交叉融合的實驗場,是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陣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抓手。圍繞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研發(數位化、智能化、工業化等領域)、產業融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開展研究培育工作,主要包括高精尖專業技術課題研究、行業標準制定、鋼結構裝配式產品專利研發、建築產品數字模型體系研發、在線教學、師資培養、實訓中心、職業教育培訓及技能認證等,從頂層設計的維度快速促進產業變革,不僅為政府人才政策制定、高校人才培養、企業人才選拔和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也為產業發展、行業變革、企業轉型等研發具有前瞻性、創新性、應用性的各項技術諸如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建築、智能建造等,為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應用落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5.2 模型生產線板塊(提升產業發展的系統性、完整性、產業性)

以建築產品模型體系為核心,實現"工業網際網路+建築產品數字孿生=工業化建造",模型生產線它以物理性模型、管理性模型、工業性模型為體系內涵,打造具有模型化、數位化、工業化、一體化的建築產品,實現物理實體建築與數字虛擬建築的數字孿生,為產業鏈人士提供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生產、施工產業體系,及工業智能化協同、產業集成化聯動、新型標準化設計的一站式落地服務,將是建築業轉型升級智能新工科的建築未來。

模型生產線的創新在於,工業化族和族模組為核心實現的垂直控管模式,改變了傳統建築產業各環節割裂的現狀。族和族模組實現前置的成本設定、型材選用確定、施工工藝配置、勞動力前置設定等信息數據加載。在設計階段,能夠做到參數化的設計,並且提前考慮勞動力、工藝、材料匹配等要求。在工廠加工階段,族和族模組體系能夠有效的連接工業化、工藝化,讓工廠根據模型數據的傳遞按照工藝工法要求生產部品。在施工階段,提供智慧前臺功能及服務,並通過管理模型,實現智慧工地虛擬建造的垂直管控,強化工程機械實施與管理模型的實時數據回流和加載,做到按模施工、策劃精準、實施可溯,並融合全模型支付體系,精準把控進度、質量、成本、勞動力。

5.3 平臺工廠及線上VR展廳板塊(提升產業發展的科技性、輻射性、聯動性)

以建築產品模型體系為核心,實現"建築網際網路+數字孿生工廠=智能製造",平臺工廠是建築產品和工業製造產品的有機組合,每一個最小單元的族構件都是建築產品數據與工業化數據的融通載體,也是建築產品工廠實施落地提供的重要保障。平臺工廠將提供高度協同的產業化生產系統,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與柔性製造相結合,打造建築產品的工廠定製化體系,做到按照標準化構建和部品部件參數進行加工生產,並打通全流程,實現一體化供給和全流程供給服務,完整跟蹤服務工廠訂單下達、生產排期、物料管理、生產跟蹤、過程檢驗、裝車出庫、運輸、材料入庫等全過程場景,實現建立了產品模型數位化集約式供應鏈的創新商業模式。

產業園將帶動建築產業工廠集群實體經濟的增長,實現建築產業線上虛擬數位化與線下落地工業化相結合。聯合工廠研發適配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工藝工法技術,建立標準化、系列化的建築部品供應體系,並運用VR+AR的科技手段為工廠提供具有震撼呈現的商業展示一體化服務。同時,藉助青島市地域經濟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幫助工廠布局地域性研發、生產、銷售基地,形成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部品工廠的全國布局。

5.4 勞動力培訓板塊—裝配式鋼結構培訓基地(提升產業發展的普惠性、支撐性、成長性)

黨中央、國務院、工信部、住建部等部委頻繁聯合發文,大力推動建築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的協同發展,山東省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全要素推進的重點示範城市,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必將是重要的核心課題,針對BIM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建造技術、裝配式鋼結構技術等高精尖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勞動力供給結構改善問題,勞動力培訓板塊將聯合知名高校、培訓機構(混沌大學)對國家相關政策、行業變革趨勢、產業發展方向等設計培訓計劃,提供面向企業高管及核心骨幹提供專業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BIM專業、鋼結構專業、裝配式專業、智能建造專業、大數據等技術理論和實踐落地的諮詢和培訓,提高勞動力在數字建築領域的專業化程度。

5.5 智慧運維板塊(提升產業發展的人文性、長期性、精準性)

在建築全生命周期運轉過程中,運維階段的成本和投入佔據了三分之二左右,以建築產品模型體系為核心,竣工模型數據為建築的智能運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基礎,通過數字孿生實現線上虛擬管控與線下精準維護。

每一棟樓、每一個單元戶型都是一個數據模型體系,整體模型按戶可以進行隨意提取,實現一戶一信息交付,在入住前後對空間信息、設備信息、資產信息、業主信息、能源環境等等進行數據加載和動態更新,為精準和智能奠定基礎。模型體系的分部分項模塊為建築後期的空間管理、應急管理、運維管理等提供了清晰的數據,結合GIS技術和IOT技術,智慧運維下的空間管理也將與空間地圖、智慧家居、智能生活無縫連接,實現可視化、智能化,將極大的降低管理費用,為數字城市運維節省50%的資金。

5.6 金融支付板塊(模型支付+供應鏈金融)(提升產業發展的產融性、經濟性、增長性)

建築業支付現狀決定建築產業的支付必須向信用可控、數字智能、金融賦能的方向轉變。傳統的實施建造方式意味著傳統的交易方式,粗狂的管理就意味著數據龐雜、散亂、失真,也進一步導致建築業的數據非結構化、非標準化、非體系化、非系統化,也必然導致數據大而難用甚至大而無用。

以模型體系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全鏈路的模型數據,改變了傳統建築產業的支付環節和支付邏輯。每一個支付端和支付節點依據模型數位化和模 型流轉狀態的全生命周期,設定訂單、物流單、支付單等單據,形成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節點設定,不同節點的集合和分發,作為觸發資金流下行的節點。

從建築數據的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的角度出發,既實現了對不同交易環節、不同交易場景、不同交易對象的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平臺化的統籌管理。又增加了支付的周期性和預見性——對於創造金融業服務機會,創新銀行、保險、信託、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場景,靈活運用金融工具,創新金融產品賦能交易非常有利。同時區塊鏈技術增加了模型支付數據全要素上鏈,建立交易各方與監管部門完善的共享機制,使得數據更加可信不可篡改——在優化建築行業支付現狀的同時,也會帶動周邊產業金融科技賦能,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社會數據治理、社會金融體系等各個方面的完善。

5.7 國際智能數字港(提升產業發展的獨特性、地域性、國際性)

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為建築產業領域的企業、個人提供了一個線上集群的社群平臺,打造了一個全新的S2B2C社群交互平臺。通過平臺上運轉的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全鏈路交易的場景,形成了建築產業成千上萬家企業、成千上億的個人的可信的信息鏈路憑證,拉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和健全,通過數據增信帶動更精準的用戶需求分析,直接連通商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可以更好的覆蓋小微用戶,實現更高頻次、更廣範圍的服務。

以產業園為基地,建立數字智能國際港的建設基地,實現產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的融通式繁榮發展,輻射日韓、東南亞等市場。國際港不僅將作為國內建築產品、部品,走向國際輸出的窗口,也將成為國內重要的結算中心,實現做實國內面向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外銷,可以增加地方貨物吞吐量,拉動港口經濟。

可以協助青島牢牢抓住國家開放高地和區域戰略高地的絕佳機會,推動實現"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5.8 CIM數字城市運營(適配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統籌規劃)

CIM數字城市運營平臺暨銫鐠青島-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地方政府及運維單位共享銫鐠建築模型資料庫,竣工模型導入園區後期運維數據,將伴隨建築全生命周期與園區中的人員形成直接或間接交互。產業園將為政府、物業單位、運營單位選擇性開發數據運營、維護的可視化平臺。平臺集成多規合一智能審批系統、雙模檢驗掃描系統、智慧運維大數據管理平臺、CIM數字城市大數據運營平臺等城市級智慧系統應用,運用數據驅動智慧運維、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醫療、智慧辦公、智慧家居、智慧政務、智慧交通等的發展。各方可以通過數據協同計算,更好地釋放數據價值,提升生產效率,推進產業創新,推動商業流程跨越企業邊界,編織全新的生態網絡與價值網絡。

協助地方政府完善數字城市底層資料庫,建成國家級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也是強化工業互聯實施的要素支撐。

6、案例——一帶一路中白"巨石"工業園

6.1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中白兩國互利合作的典範

中白工業園全稱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坐落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中貫通歐亞的重要樞紐——白俄羅斯明斯克州,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明斯克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坐共同籤署,總規劃面積91.5平方公裡,是中白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標誌性工程。

中白工業園區的主要產業定位是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新材料、倉儲物流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園區內規劃有生產和居住區、辦公和商貿娛樂綜合體、金融和科研中心。園區將致力於建設生態、宜居、興業、活力、創新五位一體的國際新城,被譽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

6.2 收購白俄羅斯國家設計院,實現園區建設"中方標準、白方驗收"

2018年5月12日,由白俄羅斯總體盧卡申科親批,收購白俄羅斯國家設計院60%的股份,合資入股成立中白聯合設計院。兩者的結合使得中白聯合設計院集合了兩國優勢,秉承著"一次設計""不需轉化""高效協作"的工作理念,服務於業主,為白俄羅斯建築業的技術進步提供源動力。加速中白工業園的建設發展,實現"中方標準,白方驗收"的目標。

6.3 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國際發展的最佳實驗模板

為了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築產業升級轉型,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美國矽谷落地俄語系和英語系國際平臺,利用平臺向外輸送中國最先進的建築產品優勢、平臺技術優勢、產業資源優勢到白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克蘭等地區,帶動工業化的產品出口,利用地方產品優勢為當地提供國際進出口,推動國際貿易往來,實現供應鏈外溢的平臺紅利,用Uber化培訓當地人員成為職業人士來解決勞動力紅利的外溢,實現建築產品商業模式的外銷。

在園區的一期建設、二期建設中,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BIM協同平臺應用實現中白兩國異地協同工作,全面推行以模型為載體、以成本為核心、以進度為主線的建築全過程數位化管理,大力推動虛擬建造,實現設計、生產、施工、運維一體化,加快項目設計周期,降低建設成本,在一期和二期的建設中,建誼主導項目的設計周期均控制在3個月內完成,施工周期均控制在8-9個月內,有力的提升中白工業園的建設速度,很好的促進了中白工業園的發展。其中,建誼方主導及參與的項目包括:援白俄羅斯國際標準遊泳館項目、援白俄羅斯國家足球體育場項目、國機火炬園、中白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白工業園保稅加工區生產車間及辦公樓項目、保稅加工區二期建設項目、中白工業園商務酒店、住宅一期二標段、住宅二期規劃、中白工業園物流信息中心一/二期、中白工業園會展中心項目、援塔吉克斯坦議會大廈、援塔吉克斯坦政府辦公大樓等。

圍繞園區中已有的建築,全部實現BIM數位化,結合新建項目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建設,為業主規劃園區數字運維的整體方案,並搭建數字園區大數據管理平臺,並結合中白工業園的發展定位,以建築產業大數據為基礎,融通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新材料、倉儲物流等製造領域的工業大數據,依託工業網際網路支持白俄羅斯國家數字戰略、經濟發展、產業孵化、企業轉型,創新了園區-城市-國家的產業服務共享經濟體P2BC2模式。

6.4 通過中白工業園建設深度參與建成國際間開放共享生態

作為兩國元首推動的國家級合作項目,中白工業園將依託白俄羅斯的區位經濟優勢、國際合作機遇和國家優勢,發揮中國國先進的建築核心技術及覆蓋全球的建設能力、建築材料生產供應能力,在沿線各國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發力,以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創新基因,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與世界自由流通,形成國際間開放共享的新生態,極大的盤活沿線國家的資金流、信息流、商業流、貿易流,助力國家間貿易融通和經濟發展,帶動國內就業,促進科技發展創新,全面帶動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總結:中白工業園塑造了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國際最佳試驗模板。中白工業園建設成果體現了銫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國際創新基因。建誼集團深度參與中白工業園發展規劃建設,在國際間搭建了開放融合的共享生態。

四、產業園核心價值

1、產業園區建設成本節約:

基於新基建、大數據、工業化、網際網路化,建築產業實現了一次偉大的創造,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優勢是實現建築產業高品質、優服務、低成本,通過資源集合,將充分發揮模型經濟的低價優勢和產業資源的集聚優勢,在園區建設全生命周期的運作過程中通過模型數位化+平臺智能化+鋼結構工業化實現生產性、管理性、社會性三個維度的效能優化和效率提升,最終實現建築產品模型體系的精細化成本控制,在EPC模式下全過程成本得到優化和控制,能夠為投資人節省20%-30%資金,節省50%-60%時間,節省70%-80%勞動力。

2、新建產業園發展優勢:

銫鐠打造以"新基建"為主題的建築產業科技化、智能化產業園區,即打造基於建築產業網際網路產品化、一體化的線下園區(中心、基地、空間),與銫鐠線上平臺聯動,行成具有地域科技特色的建築產業集群。

2.1導入產業科技研發力量,促進當地產業升級轉型(響應政策)

銫鐠特有以產品模型數據為核心的"社群交互"模式,為投資類社群、建築業社群、工業化社群、運維類社群、IT類社群打造了一個全新的S2B2C社群交互平臺,為產業園注入生態社群活力。產業園區將運用銫鐠平臺科技綜合提升、變革,沿著建築產業科技發展方向,橫縱擴展,推動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在建築產業領域的賦能,實現建築產業線上虛擬數位化與線下落地工業化相結合。通過平臺聚集地域性資源,發揮銫鐠數位化集中供應體系優勢,帶動建築產業工廠集群實體經濟的增長,促進CIM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等發展。

2.2 帶動產業生態優勢資源,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經濟)

通過銫鐠平臺帶入生態優勢資源,本地優勢資源可以搭載平臺對外輸出,也可以利用平臺引入外部資源提升當地。通過線上線下的經濟活動,將盤活地方政府的經濟運轉的。不僅能為地方政府聚資源、寬稅基,還能促進地區間經濟的往來和國際間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多層次促進地方發展。同時,產業園將作為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先進技術的前沿窗口,為中國及世界區域的國家和落戶地區打開通道,吸收國際先進產品和技術,賦能落戶地區快速發展,實現經濟"雙循環"。

2.3 實現建築產業勞動供給結構優化,解決就業問題(穩定就業)

建築科技發展亦可以刺激並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以建築產業工業化轉型所帶來的就業轉型。產業園也將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建立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體系標準,完善建築工業化的人才培養標準。從供給側改善地域建築智能建造化水平,高端領軍人才與中低端勞動供給同步提升,通過勞動技能培養和專業化的課程培訓,促進地域性的人才體系的優化。面向數千萬級農村勞動力提供工業化培訓,通過專業勞動力培訓改變傳統企業的用工條件,將建築產業的農民工群體與產業工人相融合,打造符合建築裝配式工業化發展的專業隊伍。

3、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在青島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發揮乘數效應與聚集效應

3.1 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建築產業的應用實踐可以在銫鐠平臺生態合作及產業園發展帶動之下逐步深化。通過平臺化項目運作、工業化生產製造、智能化建造運維實現青島地區建築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通過數據驅動建築產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工藝工法水平的提升、生產建造效率的提升、全流程全方位成本消耗下降,是深層次地改造整個行業的生產關係與重新塑造整個產業的生產力條件。

3.2 建築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區在青島落地發展可以增強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的融通發展。通過建築產業領軍企業的先進理念和優勢產品導入,實現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的融通;通過平臺規劃地域經濟優勢互補,實現園區與其他外部地域產業發展的融通;通過銫鐠一網三平臺-中、美、俄布局,實現青島國際產業園與國際平臺的融通。

3.3 新基建數字建築產業園落地可以促進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的集聚效應。建築產業設計製造業門類眾多,尤其在新型的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湧現出眾多,與建築產業相關的更細分領域的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新型科技公司(平臺)——蘭格網(鋼鐵)、聚玻網(玻璃)、好工品(工業用具)等,這些公司(平臺)可以在建築產業中得以匯聚,形成更有活力的產業發展集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雄安新區實驗室成立 裴坤出任實驗室秘書長
    12月1日,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雄安新區實驗室掛牌成立,成為國內第20個省級新基建產業聯盟成員機構。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會長張鳴參加了授牌儀式,裴坤出任雄安新區實驗室秘書長。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成立於2020年5月20日,其前身是2009成立的宜居中國聯盟,致力於推動住宅產業化、裝配式建築與綠色建材的普及推廣,搭建上下遊企業合作交流平臺。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環保節能、養老健康、廁所革命等新的合作平臺,參與企業、開發區、規劃設計機構、媒體、科研單位超過數千家。
  • 快遞小哥有新名稱!國家公布16個新職業,青島能"存活"幾個?"新基建...
    對於個人來說,這都是很值得借鑑的職業規劃方向(熱衷於給孩子規劃未來的家長值得關注~);對於城市來說,這也是很好的產業規劃方向。不過,隱藏在這些新職業、新產業方向背後的,還有一個無比重要的基礎——新基建。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不起來,就業崗位就創造不出來,個人自然也無法分享這些行業發展的紅利。
  • 「新基建」給非晶合金材料產業帶來新機遇
    吳曉丹 張華  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的有序展開,經濟逐漸恢復,立足於科技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基建」,成為近期關注熱點。「新基建」主要涉及5G基站及其應用、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等7大領域。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材料。
  • 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成立
    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是由濟南市醞釀提議、黃河沿線17個城市積極響應,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首個流域性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該城市聯盟的成立,為沿黃河城市全面對接、聯動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張曉海在致辭中說,發展裝配式建築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提升工程建造品質、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是城鄉建設領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 我國首個稀有金屬鈹產業戰略聯盟成立
    為推動我國鈹資源開發、冶煉、加工製造、應用等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科研與產業的結合,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我國鈹產業高質量發展,10月10日,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牽頭主辦,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中國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在寧夏銀川召開,標誌著我國首個稀有金屬鈹產業戰略聯盟成立。
  • 深圳新基建4119億訂單來了!六成錢來自市場,鵬城實驗室亮了
    這場解讀聽完有兩大感受,一是深圳的新基建方案的經濟特區特色非常明顯,明確4119億元中的六成投資來自市場!二是深圳這次的新基建方案發布分明是來秀肌肉的,鵬城實驗室、亞太6D衛星、4.5萬基站、5478根智慧燈杆等傲人的成果,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令人豔羨的科技巨頭……讓人對深圳新基建方案期待滿滿。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成功舉辦
    中國山東網11月23日訊 為積極推動國家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促進國際國內行業交流溝通,11月23日,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技術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在青島高新區紅島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
  • 青島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中心 實驗室6月運行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西區工程)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東區工程)    青島新聞網4月16日訊 今天9時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
  • 科大訊飛攜手鵬城實驗室 AI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
    持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源頭技術創新 鵬城實驗室於2018年在深圳成立,由23位院士、1800多位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者組成,這個廣東省實驗室直接對標國家實驗室,構建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人工智慧、網絡通信和網絡空間安全」三位一體重點研究方向布局。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儀式(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致歡迎辭,科技部基礎司郭志偉副司長,江蘇省科技廳景茂副巡視員,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張永清副局長出席會議並先後致辭,祝賀聯盟成立。  在聯盟大會預備會議上表決通過了聯盟章程、首屆理事會理事名單、首屆理事會理事長單位、輪值副理事長單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李佳研究員獲選擔任首屆理事會理事長。
  • 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他表示,推動新基建加速落地,要加快建立自我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新基建供給能力。要建立以標準為核心的產業支撐體系,夯實新基建基石。要加強標準化國際合作,助力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清華大學李涓子教授、之江實驗室標準化研究中心潘洋主任、特斯聯謝超副總裁、廣汽研究院鄒海斌專業總師、比亞迪研究院杜魁善院長助理等,就新基建相關主題開展了富有建設性的對話研討。
  • 擁抱「新基建」 | 啟迪設計與科大訊飛共建「建築科技聯合創新研究中心」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陳濤,科大訊飛智慧城市BG建築科技業務部總經理吳自成,科大訊飛智慧城市BG建築科技業務部高級諮詢經理信傳龍及啟迪設計執行總裁靳建華,江蘇省賽德綠色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經理周玉輝、副總經理郭新想,建築科技部部長張洎航等出席了籤約會議。
  • 打造科技產業新名片 安捷倫大學(青島)培訓中心成立
    青島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 韓彤彤)今天下午,安捷倫大學(青島)培訓中心、青島科學儀器培訓基地在嶗山智慧產業園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安捷倫科技公司和青島市科學器材公司創新模式共建共營,將整合國內外資源優勢培養科學儀器高端技能人才,同時拓展高等教育階段生源技能培訓領域。
  • 鵬城實驗室成立一年成果豐碩,目標建成國家實驗室
    3月29日,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成立一周年系列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系列活動以「共建合作鵬搏九天」為主題,分為共建合作研討會、戰略諮詢委員會、院士工作室學術研討會和海外優秀青年學者論壇4個部分,將於3月29日至4月1日持續進行。此次系列活動的主活動——共建合作研討會於29日上午在鵬城實驗室召開。
  •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建築的未來發展機遇
    住建部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表示「建築設計首要滿足功能上的基本需求,然後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再附加美觀、舒適、耐用、方便等考量因素。建築無論如何變化終要回歸『為人服務』的主要宗旨。未來建築是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求智慧、健康、綠色。智慧是一種技術手段,並不是目的,智慧要使建築使用更便捷、服務更人性化、管理更高效。
  • 國家機電檢測實驗室聯盟成立
    本報訊 (鞠雯)近日,經質檢總局科技司批准設立的國家機電檢測實驗室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上海召開了成立啟動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與會代表們就聯盟的運作與交流、聯盟成員間檢測數據互認與信息共享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同時選舉產生了聯盟首屆理事會成員。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揚優勢、補短板,隨著2021年的到來,青島重新揚帆起航,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
  • 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北京航天海鷹科技大廈舉行。         北京市豐臺區科信局局長張永梅在致辭中對聯盟第一次會員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結合豐臺的產業情況指出,當前按照全市產業布局,豐臺區牽頭航天航空板塊,航天是豐臺標誌性特色產業,聯盟的成立順應了當前商業航天的發展趨勢,為豐臺更好的發展航天產業提供了「新抓手」。
  • 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聯盟在京成立
    在這個過程中,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聯盟要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2020年11月21日,在北京舉辦的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宋豫秦對發起成立的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聯盟充滿殷切期待。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