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2021-01-19 瀟湘晨報

著力解決海洋產業「小而散」、成果轉化率低等難題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徵,簡而言之,應具有一定的海洋資源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

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揚優勢、補短板,隨著2021年的到來,青島重新揚帆起航,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

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青島擁有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但青島海洋產業「小而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針對「小」的問題,青島梳理了10條海洋領域重點產業鏈條,大力引進涉海大項目。目前,全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截至2020年11月新籤約項目達98個,計劃總投資2097億元。總投資額、項目數較2019年全年分別增長34%、7.7%,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正在加快構建。

針對「散」的問題,青島推動組建了山東海洋經濟團體、海洋船舶和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生物製品等多家涉海產業聯盟,聚集涉海單位近300家,聯盟內部實現抱團發展。2021年,青島還將推動建立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產業聯盟,同時探索多家聯盟單位「跨聯盟對接」新局面,構建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立足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按照「領軍企業+優勢產業集群+特色園區」模式,青島正謀劃建設水產品加工及貿易、海洋生物醫藥、海上風電、深海裝備製造等九大海洋產業聚集區和產業集群,瞄準「千億級」集群,助推我市海洋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一流科創平臺不斷增加

匯聚了國內一流的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及海洋高端人才,青島海洋科研實力雄厚。不過,青島85%的海洋人才從事的是基礎研究,其成果轉化率不足5%。因此,青島一直被稱為海洋科研城,而不是海洋產業城。

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將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此,青島加快推進現代海洋科創平臺建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發展和產業化突破。

在平臺建設方面,青島加快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等頂尖創新平臺發展,同時不斷建設和引進新的現代海洋科創平臺。2020年11月,青島建設「海馬研發創新中心」;同年12月,啟動建設「國際海洋寡糖製備中心產業化基地」。此外,青島還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加快推進組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在青島打造海工裝備領域國內離岸人才基地和研發中心。

針對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可供轉化成果不多的問題,青島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將在青建設臨床評估轉化中心等四個平臺。此外,積極推進北大藥學院、瀋陽藥科大學在青設立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推動外地成果在青落地轉化。這些高校研究院落地後,將把藥物從研發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放到青島,促進國內更多的藥物臨床研究成果在青島集聚轉化。

因海而生,向海圖強。青島海洋發展的自我突破和成長蛻變,將成為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優勢。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張寧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20年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一是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二是牽頭建立黃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聯盟,優先推動濟南與西安、鄭州等省會城市交流合作,強化濟南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對接合作,打造魯豫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多位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
    原標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根據挪威海事展和奧斯陸海運發布的標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指以海洋資源為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在一定區域內起著樞紐作用且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成後,將有什麼體驗?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年5月出爐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列為城市四大戰略定位之一,並納入最新版本的深圳城市總體規劃。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壯大海洋經濟,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的「九大戰略任務」,其中之一是「堅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這意味著,在山東省明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外,山東省將支持濟南和青島一起創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此外,國家海洋科學城和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的提法也是首次出現。很明顯,國家海洋科學城是對標懷柔科學城、張江科學城、合肥科學城、成都科學城等,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則是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創走廊等看齊。
  • 第一風口丨穩居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之首 青島海洋產業迸發澎湃新動能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島發揮海洋強省龍頭引領作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核心支撐。
  • 青島推動文創產業發展 設50億基金支持影視業
    按照該意見,三年內,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稅收同步增長,基本建成全國文化創意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國文化創意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躋身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創意城市行列。為此,該意見提出實施「影視業崛起計劃」等九大重點產業計劃和構建十大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 相約海洋 城市共建 | 青島海洋活力區 六大城市版圖 擎起海洋未來
    8月26日下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會議中心,一場以「相約海洋·城市共建」為主題的第二世界海洋城市·青島論壇落下帷幕。作為青島海洋活力區攜手融創中國重點打造的城市型論壇,2019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
  • 大連未來城市願景規劃:擬建海洋中心城市
    不只大連,與其相距緊密的天津、青島兩市亦有動作:近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天津將推動陸海統籌發展,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在述職中亦提到,將爭建國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靜靜佇立著的未來展示中心,猶如一粒漂浮在海邊的懸石,其象徵著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內核與格調,即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可以說,未來展示中心代表著整個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氣質和形象。尤其是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新格局之下,青島作為北方經濟樞紐,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未來發展路徑也日漸明晰。得益於天然的區位優勢,青島以「海洋」為發展之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致力於海洋產業、海洋港口、對外開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著青島力量。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2019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同比增長約8%,佔全市GDP值約10%。海洋產業呈「三二一」穩定產業結構。藍色經濟已成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智庫2020年10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19)》也顯示,深圳在全國28座沿海主要城市和7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創建城市中,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國際化優勢突出。
  • 青島:聚焦聚力四大「關鍵詞」實現海洋經濟逆勢發展
    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還有哪些差距和短板?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動物病害控制與病理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2017年《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表示要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得益於天然的區位優勢,青島素以「海洋」為發展之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致力於海洋產業、海洋港口、對外開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著青島力量。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新格局之下,青島作為北方經濟樞紐,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未來發展路徑已日漸明晰。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作出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時期的一個重要目標。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海洋強國夢,中國自古有之。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作為"中國南大門、藍色風景線",深圳奮蹄揚鞭,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大鵬新區海洋藍色經濟這邊獨好,前浪澎湃,後浪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什麼選擇深圳?
  • 與寧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浙江海洋大學、浙大海洋學院建設...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國內首屈一指的魚山大型石化基地即將全面建成,波音完工和交付中心項目順利完成。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戰略地位顯著提升,新區、自貿試驗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大港口等國家戰略實施取得重大突破,油氣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寧波舟山港吞吐量世界第一,舟山港區躍升全國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品質較大提升。
  • 穩居15個攻勢13產業鏈之首,青島這個最大優勢迸發新動能
    風口財經記者 李紅梅  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島發揮海洋強省龍頭引領作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核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