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海洋 城市共建 | 青島海洋活力區 六大城市版圖 擎起海洋未來

2020-12-06 大眾網

  時代共聚,澎湃未來。8月26日下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會議中心,一場以「相約海洋·城市共建」為主題的第二世界海洋城市·青島論壇落下帷幕。作為青島海洋活力區攜手融創中國重點打造的城市型論壇,2019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

  本屆論壇延續首屆論壇海洋精神,吸引了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馬光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HIC規劃諮詢總設計師徐偉以及近300餘位知名企業代表、各領域專家、大學學者、知名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全球劇變的新形勢下海洋經濟的未來價值,深度挖掘青島海洋活力區的價值潛力,促進總部企業、教育資源、醫療健康、公共配套等核心要素儘快落地實施、融合發展,為城市發展賦能,真正的與城市「共生共建、共贏共享」。聚焦海洋活力新極核打造,為青島海洋活力區發展建設獻言建策。

  作為中國高端精品生活創造者,自2017年布局青島,融創始終以「城市共建者」的責任擔當,領先性的產品營造能力、多元化的資源優勢、高起點的運營服務,深度參與青島及西海岸新區的建設,與青島城市發展共同擔當,共同賦能。

  作為青島及西海岸新區發展大局中的一員,融創以全球視野連結優質資源,以「地產+」戰略連結現代服務業,全面布局地產、服務、文旅、會展會議、文化、醫療康養六大戰略板塊,聚焦美好生活的「全產業鏈」,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助推青島及西海岸新區走向世界的「融創力量」。

  在青島海洋經濟邁入新階段的同時,各區域發展規劃亦需要升級,為匹配其「新型國際海洋城市地位」,青島海洋活力區應運而生,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聚合產能發展要素,秉持「獨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現代化新型中央活力區」的建設目標,按照「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理念,創新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新模式,開啟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共筑西海岸經濟活力核。

  青島海洋活力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核心區,總規劃面積4.18平方公裡,地上總建面約715萬平方米,擬總投入約1000億元。一河兩岸、三區共融,規劃布局產城核心區、健康宜居區、共享休閒區,打造新一代海洋產城,構築區域新未來。

  偉大無需贅言的西海岸,再一次代言城市恢弘開篇。青島海洋活力區,站在運營國家戰略土地的格局之上,對話中國大灣區時代下的藍色夢想,聚合六大硬核價值,擎築海洋城市範本,以活力連接人、產、環境的海洋產城共同體,實現職住平衡,勾勒宜居灣區的塔尖生活,兌現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

  在時代的大潮中,發展藍色經濟,亦是全球的共識。

  青島,這座視野高遠的產業強市,正展現著奔湧不息的生命力,而海洋的向新精神,亦是青島的精神。正如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經濟金融專家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所說:世界經濟的發展跟海洋密切相關,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重要城市都是居海而發展起來的;更多的人口聚集到沿海城市,將成為我們下一階段現代化、中產階級、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隨著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海洋經濟發展必將成為中國發展的全新增長極。而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導的青島海洋活力區,也必將成為青島未來發展建設的藍色引擎。

  以人才、產業、環境,同步時代進程。青島海洋活力區也在海洋經濟的勢能之下,以產業活力實現價值共創;以人才活力實現空間共享;以環境活力實現自然共生,融合海洋時代進程,以致敬時代的胸襟,同步時代發展的步伐,打造一個新型中央商務場。

  產業的發展,是城市前行的不竭動力。

  走在世界前列的產業強市,青島通達世界的腳步從未停止,已然成為強勢崛起的海洋城市。為契合城市發展需求,青島海洋活力區,以「四區一中心」總體發展定位,為企業營造全維發展場景。匯聚龍頭企業、大中型成長企業、初創型企業,打造總部及大中小型企業的「一生之城」,為區域增添產業新動能,擎領海洋活力區產業發展。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論壇中提到,「技術的突破、創新的驅動,是中國下一個十年引導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而技術突破和創新驅動都是立足於產業的發展升級,通過產業帶動整個社會經濟快速有效發展。」因此,青島海洋活力區在規劃之初便以產業為核心,以產引人,吸引資金、資源源源不斷的湧入,通過整體規劃,打造新的城市極核。

  企業的發展與城市的同頻共振,共融共生。

  青島海洋活力區,以聚焦產業發展,已累計完成投資約110億元,籤約總部項目19個,總投資額逾720億元,隨著產業總部集聚的加速,也讓青島海洋活力區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龍頭企業、大中型企業及初創型企業等總部經濟的集中簽約,形成產業巨頭集聚,助推青島海洋活力區加速發展。

  以呼應健康中國戰略,賦能城市健康發展。

  伴隨健康中國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美好生活成為終極目標,以運動、健身、休閒、養生、養老功能為核心的康養產業,逐漸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興產業,成為城市向新經濟時代靠攏的重要風口。青島作為一個適宜健康醫養休閒的濱海城市,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全力推進培育構建國內大健康產業集群,致力成為中國北方重要醫療中心。據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青島醫學中心現場總指揮趙剛介紹,「清華大學附屬青島醫院,是清華第一個外派的機構,不僅把醫療要輸出,也要把教學和科研都輸出來;要實現醫教研統籌,要做到預防、醫療、康養;我們是要打造青島國際健康智慧城,成為可複製的健康中國2030年的典範。」

  醫療、科研、教學三位一體的北方醫療中心

  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醫學中心(暫定名)的落址,為健康產業構建全新藍圖,從醫療、科研、教學三位一體,其中,醫療定位強專科、精綜合,奔著國際一流的水平標誌性學科;科研做好醫工結合,創建轉化醫院、精準醫學和智慧研發中心;教學搭建研究型實用人才的綜合教研平臺;康養搭建持續照護的預醫康養平臺。為國家健康醫療服務做示範工作,成為北方醫療中心。

  人才的搖籃,驅動城市自我更新

  區域的崛起,配套資源先行。HIC規劃諮詢總設計師徐偉表示:對於青島海洋活力區的規劃設計,我們基於人的需求,穩步推進,只有把配套做得足夠全備,我們認為這個項目裡面的人才會安心落下來。擁有千億城市配套資源的青島海洋活力區,前瞻性地聚合高端教育、便捷的軌道交通、舒適人居空間全面升級西海岸居住體驗,提供現代居住的全方位功能解決方案,打造全新的城市生活坐標。

  以一個更好的空間,承載繽紛灣海生活

  隨著大量的企業進駐,以產聚人,以配聚人帶來的優勢愈發明顯。教育資源的豐富,醫療服務體系的保障,交通脈絡的貫通等,將構建一個完整的配套服務體系,打造都市級活力生活圈。青島海洋活力區,匯聚全維立體交通體系,串聯城市繁華;集高品質教育資源,共築人文島城資源;以舒適人居尺度,立足青島,服務青島,共同打造西海岸人文教育高地,為城市發展賦能。

  以人為本的規劃,就是在與城市共同成長。

  從一座灣海漁村到國際化沿海城市的進階式發展,青島的每一步足跡足以讓世界為之驚豔,剖析青島的城市變遷軌跡,不難發現,在發展的浪潮中,總會有些區域順應時代機遇,與城市共成長。以前瞻性的規劃格局,成就繁華版圖。

  灣海之上,繁華初現。

  青島海洋活力區,正是在洞察時代發展的軌跡中不斷擴張,助力西海岸都心的蝶變更新。以更更具整體、系統性的規劃,打造符合人居的、有溫度的、繁華便捷的城市商業範本。HIC規劃諮詢總設計師徐偉表示:一個完整的活力內景,它是一個繁忙的、有溫度的、大家願意來的活動性場所。

  全維度活力場景 新潮購物體驗

  作為新一代海洋產城,青島海洋活力區,站在時代前沿,賦予人們全新的生活體驗, 海洋主題的特色商街,規劃海洋商務大道、海洋景觀街區、海洋創客大街、海洋藝美街區四大主題街區。約15萬方的大型商業主題mall,集匯購物、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的多維繁華商業,從便利生活到精神文化配套,全維度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自然的人居環境,成為以境留人的根本。

  不可複製的自然資源是驗證美好生活的基石。作為一座旅遊資源豐富的濱海城市,豐盛的灣海度假體驗和度假式生活在這裡不斷延伸,而這一切除了依託於豐盛的自然資源,同時也需要以人為本的休閒娛樂、互動交往空間系統規劃。

  正如青島海洋活力區,洞察「美好生活所需」,讓屬於灣系的配套,從一個功能「點」晉升為可以描繪諸多生活細節的「面」。亦如HIC規劃諮詢總設計師徐偉所言:休閒觀光的人群來到西海岸都會到海洋活力區,因為有市級的文化設施、服務設施可以消費、活動,這些人群的文化升級、消費升級、數字互娛需求也在這裡予以充分呈現。

  山、河、海、島、園,人與自然融的灣海生活

  在青島海洋活力區,所提倡的,不僅僅是灣海生活的呈現,更多的是磅礴的規劃背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帶來的豐盛感,讓不可複製的自然環境成為美好生活的註腳。大珠山、小珠山、藏馬山三山環抱;風河、黃海,河海交匯;近4A級城市陽臺休閒景觀區,東鄰約3.3公裡的藍灣慢道,山、河、海、島、園在此融合,盡享河海灣區的美好生活;規劃打造共享休閒公園,西海岸中央公園(在建),風河兩岸景觀帶,構成自然景觀與人居之美融合的灣海生活。

  相約海洋,共建美好。

  青島這座城市,正如一艘巨輪,在海洋時代的影響力下,駛入盛世,而此次論壇的舉辦,一方面表明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海洋城市發展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另一方面則代表了以融創為代表的企業匯集全領域資源與城市共建的決心和信心。而青島海洋活力區的澎湃崛起,將為西海岸新區的發展賦能,以時代的力量,擎起六大城市文明場域,共繪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

  本項目推廣名為「青島海洋活力區|融創中心融耀」,開發公司為青島融創建晟投資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證號——青房注字青黃20(第056號)。本資料為要約邀請,不作為要約或承諾;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補充協議、附件等書面文件為準;相關宣傳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出賣人分期規劃、未能控制等原因發生變化;出賣人可能會不定期對宣傳材料進行修改,本資料所發布內容為2020年8月23日前的信息,敬請留意最新資料。交通規劃設置、市政配套設置不排除因政府規劃、政策規定及出賣人未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本資料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代表著出賣人對此作出要約或承諾。教育配套信息來源於政府規劃,僅供參考。學校的名稱、建成時間、開辦學性質、辦學規模、學位設置、開學時間、招生條件、收費標準及招生區域劃定等均存在未確定或者調整的可能,出賣人對此不作任何承諾,須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校方的最新政策為準。本宣傳資料對商業的具體業態、開業時間等僅作介紹,不代表出賣人對此作出要約或承諾,具體以經營者實際經營為準。醫療配套信息來源於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及政府規劃,僅供參考。醫院名稱、性質、規模、建成時間、科室設置等均存在未確定或者調整的可能,出賣人對此不作任何承諾,須以醫院及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官方公告為準。本宣傳資料中相關招商引資企業可能由於自身商業布局、商業策略調整,入駐投資情況可能發生變化,對此我司不做承諾。文中關於西海岸中央公園的描述來自「青島西海岸發布」,僅供參考,不排除後期變更的可能,對此我司不做承諾。景觀視野因樓棟分布、樓層高度、房屋位置等因素有所差異,項目核心景觀視野(包括但不限於社區內主景觀、海、河、山體等景觀)並非全部房屋均具備,絕不構成任何承諾或保證,具體請買受人實地勘察確認,敬請知悉。馬光遠、樊綱、趙剛、徐偉先生的觀點引用自其在2020年8月26日第二屆世界海洋城市·青島論壇中的演講內容。

相關焦點

  • 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可以說,青島西海岸新區承接著全面經略海洋的國家戰略,以規劃5年「再造一個青島港、一個青島經濟總量、一個青島新主城」的強勁發展活力,擎領青島邁向世界大灣區。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範本,與城市共建共榮與此同時,為適配青島西海岸新區「新型國際海洋城市」戰略定位,青島海洋活力區應運而生。
  • 與城共建 | 青島海洋活力區 一粒「海上懸石」 擎啟未來潮向
    青島在全球海洋時代的進程裡,經略城市夢想,海洋經濟邁入新階段,西海岸新區成為城市發展代言者,青島海洋活力區應運而生,以一河兩岸、三區共融,規劃布局產城核心區、健康宜居區、共享休閒區,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兌現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  青島海洋活力區將城市底蘊、海洋文化、產業特色等元素融入建築空間,打造未來展示中心,盛啟城市未來生活潮向。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寒冬歲末,坐落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作為該區域的首發展示中心,未來展示中心正引領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加速前行。從海上來,向未來去。靜靜佇立著的未來展示中心,猶如一粒漂浮在海邊的懸石,其象徵著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內核與格調,即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
  • 決戰四季度|青島海洋活力區:打造新區之心活力之源蔚藍之城
    青島西海岸報/西海岸新聞網記者 譚寧 通訊員 趙樂峰今年以來,青島海洋活力區規劃建設指揮部在工委管委堅強領導下,按照「一核驅動、三點支撐」產城戰略布局,切實增強使命意識、緊迫意識,開拓創新,務實重幹,攻堅克難,按照「圍繞一個戰略目標」「突出海洋和活力兩個特色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潮流能作為海洋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近幾年在眾多基金項目和示範項目的支持下,潮流能開發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化的開發項目在未來的幾年也將不斷建成。英國、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項目在實施當中,未來幾年將會有數個十兆瓦級電站建成,潮流能發電距離人類的生活也會越來越近。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大連未來城市願景規劃:擬建海洋中心城市
    不只大連,與其相距緊密的天津、青島兩市亦有動作:近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天津將推動陸海統籌發展,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在述職中亦提到,將爭建國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釋放深藍能量,融創與青島的三重化合反應
    自2018年12月與青島西海岸新區籤約開始,融創便與這一國務院批覆的第九大國家級新區的命運緊緊綁在了一起。為適配西海岸「新型國際海洋城市」戰略定位,新區與融創攜手共建海洋活力區,擬總投資約1000億元。一年多來,青島海洋活力區在規劃設計、招商引資、產業落地等方面的每一步進展背後,都是融創持續收穫的一個又一個與青島城市共建的「小勝利」。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正在編制的最新第四版城市總體規劃最大的特點是海陸統籌,深圳陸地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裡,要跟海洋一起共建國家級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總規劃師陳一新介紹。   B 產業發力   加速培育四大海洋未來產業   6月9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參加晚宴的國賓們未必知道,他們享用的美食是在「海上廚房平臺」裡烹飪和分餐的。
  • 與寧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浙江海洋大學、浙大海洋學院建設...
    率先實現共同富裕,居民人均收入與人均生產總值之比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建成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全省領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建成最安全城市。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海島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資源能源利用、美麗經濟發展處於國內領先,建成海上花園城市。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來斌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島肩負起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向著更高的目標昂揚進發。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著力解決海洋產業「小而散」、成果轉化率低等難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約
    活動現場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立傑表示:「青島是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始終堅持圍繞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主線,以更高的水平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青島發展新的境界。」
  • 將共建中科院科教融合基地、中科院大學海洋學院和青島波恩大學
    本報訊 昨日上午,我市與中國科學院在府新大廈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建中國科學院科教融合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和青島波恩大學李群說,近年來,青島積極轉方式調結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當前,青島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高端科研機構,建設海洋人才高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活力。希望雙方以此次籤約為起點,著眼 「十三五」規劃,創新院地合作模式,打造協同創新平臺,高質量推進重點合作項目,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作出新貢獻。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廣東省政府有關領導在2020海博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央關於「雙區」建設的重要文件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出重要部署,為發展海洋經濟明確了方向。廣東圍繞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將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大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根據挪威海事展和奧斯陸海運發布的標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指以海洋資源為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在一定區域內起著樞紐作用且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成後,將有什麼體驗?
  • 教育視點:市南區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六大路徑
    市南區以承擔市級「藍色海洋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為契機,近年來累積投入近1200餘萬元用於區域海洋教育發展,構建起以「多層次、聯動化、立體式」海洋教育管理體制為保障,以「藍色夢想」海洋文化特色育人模式為核心,以區域特色化和學校多元化相融合的海洋教育評價機制為導向的海洋教育特色發展體系。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落子即墨,「歡樂動能」驅動藍色經濟
    我們始終堅持圍繞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主線,以更高的水平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青島發展的新境界。」緊緊圍繞「中國青島藍谷,海洋科技新城」的全新發展定位,即墨突出藍色經濟發展主題,加快海洋高科技研發、高科技人才、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機構集聚,大幅提高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能力。
  • 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張寧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20年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 打造特色海洋教育生態圈!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青島的海洋教育擁有良好的基礎和傳統,我們要進一步創新海洋人才培養機制,搭建海洋教育科技創新平臺,打造具有較強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海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海洋特色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際海洋科教中心城市,為全市『海洋攻勢』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撐,為海洋強國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貢獻青島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