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1-01-12 半島網官網

尹寶昌        

楊紅生  

張寧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

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20年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

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伴隨2021年的到來,青島再次揚帆起航,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1月10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市政協委員帶來的提案關注海洋產業發展。

委員好聲音

市政協委員尹寶昌:

升級加工設備促行業轉型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老尹家海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寶昌透露,此次他帶上會的提案仍然和海洋相關——關於扶持本地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建議。

「水產品加工行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精深水產加工是行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由『初級』向『精深』轉變的關鍵。」尹寶昌表示,尤其在國際市場進一步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各產業發展重要內容的背景下,充分發揮海洋科技創新作用、促進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業競爭力顯得尤為緊迫。

尹寶昌直言,雖然青島市水產品出口量較高,卻多為初級加工水產品,獲得的經濟效益較低,「整體而言,青島市水產加工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尹寶昌認為,加工設備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初級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的精細、精深加工是島城水產品加工產業能否實現追趕超越、由「初級」向「精深」轉變的關鍵。

「青島未來發展水產品加工業需要在結合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向高質化、精深化、規模化方向持續發力。提高水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隨著技術的進步,走高值化全產業鏈利用的綠色智能生產加工成為大勢所趨。」尹寶昌建議,同時要加快水產品加工相關技術研發,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推動水產品加工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全市水產品加工技術成果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享。

尹寶昌建議,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制定促進青島市水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專項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聚焦重點區域,突出重點環節,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和上下聯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加快推出倉單質押、訂單融資等新融資模式的可操作性辦法。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提高對水產品加工科技項目支持力度,通過加強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交流與聯繫等,深化科技創新合作。此外,還要加大對已具備水產品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和已具備中國馳名商標品牌企業的扶持力度。

市政協委員楊紅生:

籌建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

青島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表示,此次上會他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加快建設青島市水產種業體系。

楊紅生介紹,青島市高度重視水產良種選育和現代水產種業發展,提出到2022年,水產苗種研發選育能力提升,「研發-中試-推廣」育苗體系基本完成,將青島打造成為全國水產種苗科技研發中心。對此,楊紅生提出關於推進水產種業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首先要建設原(良)種種質資源庫。楊紅生說良種場是建立養殖品種多元化的基礎,而原種場是保障水域生物資源種質安全的重要舉措。在符合條件的區域籌建國家級原良種場,並積極促進省級原良種場建設和改造升級,增加原良種場的數量。其次,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核心作用。楊紅生說,通過「產、學、研」密切結合,引導大型種業企業積極參與良種選育工作,培養生產一線育種從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是有效提高水產養殖良種覆蓋率的重要舉措。再次,要發揮高校院所原創驅動作用。應提倡「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鼓勵科研人員將新技術、新理論用於生產實踐,參與制定良種選育相關技術標準,建立特色品種的高效增養殖模式;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優勢、設備優勢和信息優勢,為苗種生產和養殖企業培訓技術骨幹,實現技術、人才與產業的充分融合。此外,要增強種質質量監測和保障能力。楊紅生指出,籌建水產種業病害和環境調控、飼料營養、增養殖技術與裝備、產品質量檢測等功能實驗室,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建立親本管理、苗種繁育、性狀測定、質量檢測、病害防控、生產交易為一體的計算機信息平臺和育種資料庫,實現種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及產品物聯網追溯。

楊紅生認為,通過建設原(良)種種質資源庫,以此為基礎,建立集種質創製科技化、生產示範標準化、技術保障信息化、科普教育智能化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模式,帶動我國水產種業產業良性快速發展,實現種業交易全球化、商務電子化、學術交流國際化,打造水產種業「中國芯」。

市政協委員張寧:

可試點海洋政策性銀行

在青島市政協委員,文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文康(上合示範區)事務所主任張寧看來,金融發展是海洋經濟建設和穩定發展的基本經濟要素,對優化海洋資源配置、促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降低海洋產業風險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青島市海洋產業想要進一步轉型升級,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但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張寧建議,加強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溝通,推動金融、財政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加強在海洋產業方面的財稅優惠支持力度,綜合運用財政、稅收等優惠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帶動銀行信貸資金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完善信貸基礎配套服務,提高金融機構積極性。加強督導,推動商業銀行提高思想認識,落實信貸主體責任,條件成熟時可推動海洋政策性銀行試點。探索推動建立完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集中統一的海洋產權抵質押登記制度,協同建立統一的涉海產權評估標準,規範海洋產權交易。

此外,張寧建議引入專業價值評估機構和銀行機構入駐,為各種海洋產權提供專項的評估、託管和質押融資等服務。健全政策性保險制度,完善風險避險機制。鼓勵保險公司針對海洋經濟特點,開發符合海洋產業發展需求的保險產品,並提供多元化保險服務。同時,政府部門在法律政策、司法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海洋保險政策,發展政策性保險,提高漁業等領域的政策性保險覆蓋面,探索建立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機制,推動控制銀行風險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實現平衡。充分發揮基金投資力量,為海洋產業集聚優質資金。落實創投風投機構獎補政策,爭取相關金融機構設立海洋經濟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推動科創母基金開展投資,支持海洋經濟成果轉化和海洋創新創業。通過海洋經濟引導基金或利用科創母基金,大力推動股權投資基金加大投資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海洋產業企業與海洋創新產業。支持創投基金加強與銀行、擔保機構合作,完善投貸聯動、投保聯動,為海洋產業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與優質資金。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多位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
    原標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著力解決海洋產業「小而散」、成果轉化率低等難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
  • ——青島市政協助力「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
    42天,一座15個「攻勢」全面起勢的城市,會發生什麼?11月2日,總投資額27億元與海洋有關的「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在青島籤署合作協議。三位院士、四位「千人計劃」、兩位「傑青」、一位「泰山學者」和一大批從事海洋領域的科研人員,帶著全球海洋大數據方面積累的龐大數據體系和先進數據分析應用能力、研發經驗「落戶」青島。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壯大海洋優勢產業鏈條,「十四五」培育出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  四、完善涉海金融服務,助力產業加速發展。以現代金融助推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海洋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產融對接常態化機制。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重點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海域使用權抵押、海洋資源資產收益等創新金融產品。
  • 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就在不久之前,青島發布《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五大考察指標,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後的青島會在航運服務能力上會有較強的體現,港口物流業發達,且在船舶規模、價值及航運公司總部數量上具有優勢;此外,城市將具備海洋金融、法律等現代海洋高端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海洋科技水平和教育產業的水平能級也會有明顯提高;同步提升的還有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在政策框架、產業集群的開放度和信息共享度、營商便利度等方面都具有較大優勢
  • 青島兩會好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孫思波:力爭把青島打造成射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射箭協會會長、青島橡膠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思波介紹,當前青島正深耕「文體旅」目的地,打造時尚新名片,通過推動時尚與文化旅遊、體育競技、會展商貿等融合發展,將為青島增添更多時尚元素,增添城市競爭力與活力。
  • 兩會好聲音|市人大代表王凡:提早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升海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愷琦1月12日,2021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海洋產業」引發代表委員熱議和廣大市民關注,市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建工作組組長王凡表示,要想加快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還需提前布局,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設,加大新興產業培育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山東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舉辦青島「海洋·發展」大會
      半島網10月25日消息 10月25日,正值中國海洋大學九五華誕之際,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主辦的青島「海洋·發展」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田輝在主持詞中表示,大會旨在打造海洋發展合作交流高端平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進中國海大一流大學建設,助力青島「海洋攻勢」,為海洋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智慧與動力。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會上作主旨報告。  張佔海在致辭中代表自然資源部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向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致以誠摯祝福。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年5月出爐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列為城市四大戰略定位之一,並納入最新版本的深圳城市總體規劃。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壯大海洋經濟,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的「九大戰略任務」,其中之一是「堅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則來源於深圳在向海發展上具有先天優勢和深厚基礎。支持深圳為全國、全省海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給出了分量重、成色足的政策。
  •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戚永戰網談實錄
    感謝您對青島市海洋科技事業的關注和關心。您提到的我市海洋科研優勢被南方城市趕超的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有效應對這一問題,2019年以來青島市實施「海洋攻勢」,打好「海洋科技引領硬仗」,努力鞏固和發展海洋科研領域領先優勢。一是突出高端引領,繼續建設好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重大平臺。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青島:聚焦聚力四大「關鍵詞」實現海洋經濟逆勢發展
    主應詢人首先從取得成效、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目標任務等方面對經略海洋攻勢進展情況進行了簡要匯報。12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和企業家、商協會代表,以及1位現場隨機挑選的與會代表進行質詢。隨後,現場組織了滿意度測評。王魯明在認真聽取質詢問答後,對質詢會的效果給予充分肯定。
  • 在「十四五」時期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三、提升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產業聚集發展。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堅計劃,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完善產業創新鏈。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和轉化的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覆蓋度。壯大海洋優勢產業鏈條,「十四五」培育出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四、完善涉海金融服務,助力產業加速發展。
  • ...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線上研討會將…
    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線上研討會(第九期)參會通道已開啟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線上研討會(第九期)iOceans Talk中國海洋學會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在線視頻研討會
  • 兩會好聲音丨市政協委員王印庚:集聚科研與產業優勢資源,實現海洋...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劉笑笑 肖玲玲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時強調,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青島擁有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創新中心100多家,聚集了全國30%以上海洋教學和科研機構、50%的涉海科研人員、70%涉海高級專家和院士,是全國擁有最多海洋科研機構的城市,海洋優勢明顯。
  •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共同創立的海洋生物、海洋...
    原標題:城陽再添海洋科研重器!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兵 通訊員 郝傑12月30日上午,由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共同創立的海洋生物、海洋食品協同創新基地——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正式揭牌。
  • 兩會聲音|青島市政協委員王顯忠:將媽祖文化概念融入海島文化旅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煜婷 青島報導  在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專職常委王顯忠建議將媽祖文化概念融入海島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