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2020-12-04 騰訊網

不同於傳統經濟,數字經濟往往會產生一種「溢出」效應,這意味著除了數字產業本身,與之相應的產業鏈上下遊都會因為這種溢出,而獲得普遍的提升。

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今年初,數據中心被寫入「新基建」,數據中心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實際上,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網際網路崛起,數據中心產業已經歷了十幾年的成長。並逐漸從過去的粗放式的追求規模發展,走向了以綠色化、智能化、模塊化、預製化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驅動。

騰訊雲副總裁陳平

在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活動中,騰訊雲副總裁陳平表示,數據中心是推動新基建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騰訊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將始終秉持開放的心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推動先進數據中心產品和技術在產業中落地,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

數據中心與數字經濟的邏輯統一

數據中心往往在發達地區落地更多。有數據統計,紐約、倫敦、新加坡,這些中心城市及周邊分布的數據中心佔全球數據中心比重超過45%。國內的數據中心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部沿海的發達地區。

毫無疑問,數據中心的發展程度也決定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這是非常典型的「新基建」。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IDC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7.4萬個,已建成的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到12.7%,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227萬架。

同時在數據中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背後的一些難題。

第一,是數據中心群落化帶來的場景複雜性。

目前,數據中心在向「數據中心群落」的形態轉變,表現形式是:過去以集中式建設為主體的數據中心形態,私有雲、公有雲和第三方IDC服務商,過渡到分散式的數據中心群落,例如邊緣數據中心形態的出現。

除此之外,數據中心作為賦能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它在建設之初,就要帶著明確的行業屬性,例如政府用戶對高安全性的要求,智慧城市和運營商對IDC的快速拓展建設等等。

第二,綠色環保是數據中心建設的關鍵痛點。

作為「新基建」的代表,數據中心卻是非常典型的能耗大戶。數據統計顯示:每年數據中心用電量佔整個社會用電量的2%。而預計全球在未來5至10年裡,數據中心的用電量還會進一步加大。

所以,數據中心綠色環保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去年出臺的《關於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的明確要求。

第三,效率仍然是數據中心無法忽視的掣肘。

隨著5G技術的成熟引發的數據大爆炸,數據中心的規模也會成倍的增長。一方面這要求數據中心落地的周期要儘可能地快,縮短業務擴容的時間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針對部分數據中心運維效率普遍偏低,導致了管理成本高昂的問題,智能化技術賦能運維正是解決這一數據中心運維頑疾的關鍵。

只有解決了這些關鍵的難題,數據中心才真的成為了「新基建」。

騰訊雲IDC能力「全景圖」

今年的CDCC上,騰訊雲IDC產品家族首次集體亮相。其中包括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管理、自動化運營以及建設綠色可靠數據中心等多項技術及業務規劃。這會為解決數據中心產業難題帶來什麼「答案」?

首先,解決數據中心場景複雜性增加的關鍵,就在於為細分場景提供更為細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如面對高信息安全要求的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機構、多網點組織機構等私有雲場景,騰訊雲可提供基於一體機櫃產品的私有雲一站式解決方案,可根據上雲規模提供軟硬體標準化、模塊化彈性配置,並且可以實現敏捷部署和一體化交付,降低用戶的建設與運維成本;

而針對智慧城市、運營商新建或站點擴容、能源/電網等站點建設、大型展會、物聯網等大型政企用戶層面,騰訊雲也可提供包括Mini T-BLOCK、T-MDC等在內的IDC基礎設施支持,以多樣化的組合模式應用於不同場景,滿足不同體量的數據需求。

其次,當下的數據中心建設從始至終就要貫穿節能的設計,特別以PUE作為衡量數據中心能耗的標準。

過去十年,騰訊雲一直致力於將創新技術應用於數據中心,歷經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技術演進,騰訊雲數據中心的PUE持續下行。騰訊雲數據中心也開展了多種技術探索,包括青浦三聯供、屋頂光伏、電子廢棄物回收、機房餘熱回收用於供暖等最新綠色節能技術。此外,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節能指標PUE目前可以低至1.2以下。

貴安七星數據中心

以著名的貴安七星數據中心為例,在設計規劃中,利用山洞外冷空氣從主洞口進入,經過T-block製冷模塊與IT設備熱迴風進行間接換熱後,從豎井排出,第四代T-block數據中心極限PUE(能源使用率,越接近1能效水平越好)接近1.1。

第三,預製式和模塊化是解決數據中心快速落地的重點,而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正在讓運維變得更「easy」。

在模塊化方面,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通過T-block技術,可以做到以標準化產品化形式實現T-Base園區快速交付,並且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靈活按需配置。在T-block技術的支撐下,騰訊雲清遠數據中心從土建到機電整個建設周期只用了一年,比傳統項目縮短了一半以上時間。

騰訊重慶雲計算數據中心

而在智能化運維方面,通過統一軟硬體平臺的技術架構,重構運營的業務流程、職責和架構,重新定義人員組織和能力,騰訊雲不斷讓數據中心運營變的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例如在騰訊重慶雲計算數據中心,騰訊雲還結合自身的建築特點,在建設階段應用了BIM技術、並增設巡檢通道以便於巡檢機器人日常的運維巡檢工作。

做新基建的「基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騰訊雲數據中心能夠拿出這樣完整的能力集,得益於三個方面:

首先,是實踐出真知。我們知道,去年騰訊全網伺服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也是全球五家伺服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大規模數據中心其實就等於騰訊雲在數據中心技術的試驗田,也是騰訊雲數據中心打通全場景技術的關鍵。

其次,是核心技術驅動創新。我們看到騰訊雲的每一個著名的數據中心,都有非常多的核心技術創新。

例如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選址就隱於群山中做到了「高隱蔽」。也是實現了數據中心的模塊化配置和快速建設的一個典範。同時,採用了新一代間接換熱製冷設備,最大化利用了貴陽當地年均溫度15度的自然條件,建成後極限PUE將達1.1左右的最低值。

再比如,深圳光明數據中心,採用了騰訊第三代數據中心技術——TMDC(微模塊數據中心),並通過精細化運營在炎熱的深圳地區實現了年均1.26的PUE值。

第三,加大投入,做新基建的「基建」。今年5月,騰訊宣布未來5年投資5000億元布局新基建,其中包括新增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7月,可容納百萬臺伺服器的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這也是華南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新基建項目。新基建背景下,騰訊雲仍將持續加大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布局和投入,推動數據中心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做新基建的「基建」。

相關焦點

  • 首次公開產業區塊鏈能力全景圖,騰訊雲全面發力新基建
    隨著區塊鏈正式被納入新基建範疇,其與產業的結合前景也備受關注。近日,騰訊雲首次公開其產業區塊鏈能力全景圖,詳細展現了騰訊雲在基礎設施、底層平臺、服務平臺、應用組件以及產業區塊鏈應用等區塊鏈產業應用全鏈路的布局。
  •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做好數位化助手,布局數字經濟新基建
    比如,騰訊為幫助中小企業數位化,採取了一系列推動計劃。4月28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聚焦新基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啟蒙年代」在線沙龍上,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表示:「繼發起2億元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15億元戰疫基金後,騰訊雲還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戰疫幫扶計劃,免費為超過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雲資源和協同辦公產品。」
  • 騰訊5000億,阿里2000億,新基建的「食物鏈」上還有哪些機會
    如果按照每年1000億的投入規模計算,這大抵是騰訊每年的利潤。在此之前,另一個網際網路大佬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也對外宣布:未來三年再投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兩大巨頭不只在投入上宣布加碼,輿論場中也正圍繞著新基建在暗中角力。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 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展會攜手200+領先展商,以超過2萬平方米的展會規模融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雲計算於一體全產業鏈展示,以構建5G時代新基建為己任,聚焦5G及邊緣計算、運維、節能等熱點話題,與業界和用戶一起迎接5G+新時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展會攜手200+領先展商,以超過2萬平方米的展會規模融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雲計算於一體全產業鏈展示,以構建5G時代新基建為己任,聚焦5G及邊緣計算、運維、節能等熱點話題,與業界和用戶一起迎接5G+新時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騰訊雲IDC產品族首次亮相第七屆數據中心分享日
    11月25日,第七屆騰訊數據中心分享日在國家會議中心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正式開啟,騰訊雲IDC產品家族首次重磅亮相。同時,騰訊雲公布了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管理、自動化運營以及建設綠色可靠數據中心等多項技術及業務規劃,在全新戰略的驅動下,騰訊雲將持續攜手各方加速新基建進程。
  • 阿里雲投2000億新基建還不夠?宣布再招5000人!
    3年投資2000億元今年4月,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二是要做厚中臺,將釘釘這樣的新型作業系統與阿里雲深度融合,企業既需要雲這樣的新型計算架構,也需要釘釘這樣的新型作業系統,新型作業系統能讓企業面向大數據、面向智能、面向IoT、面向移動化來開發自己的應用變得更方便。三是要做強生態,希望基於雲和新型作業系統構建繁榮的應用生態。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11月28日,一年一度的我國中部地區智能製造國際專業品牌盛會——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簡稱2020長沙智能製造大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以5G 網絡、產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新基建」要如何打通政務、醫療、交通、教育等各行業轉型升級關口的諸多痛點和藩籬?
  • 數字新基建下雲基礎架構的創新和未來
    在基礎架構的布局上,騰訊雲曾提出雲原生實踐的ISO標準,為企業信息化部署提供參考;同時,在硬體方面,騰訊雲在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相繼投產國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未來,通過對這些數據中心的運營將大幅提升騰訊雲基礎架構能力。雲端服務能力是一個長期建設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博採眾長,生態化發展的工程。
  • 騰訊雲首次披露區塊鏈能力全景圖:已全面落地7大領域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騰訊開發者原文標題:從技術原理解析區塊鏈為何列入新基建作者:騰訊雲區塊鏈團隊原文標題:《從技術原理解析區塊鏈為何列入新基建基於騰訊雲在區塊鏈方面的最佳實踐,本文將從技術方向闡述區塊鏈的原理、作用,並介紹騰訊雲在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方面的積累,幫助讀者形成對區塊鏈新基建的直觀認識。一、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帳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
  • 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發布「新基建」圖解
    為此,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業務推出了《「新基建」定義來了,哪些行業最受益?》圖解,從戰略方向、產業規模、行業價值、發力方向等不同維度對「新基建」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在發改委明確的「新基建」最新方向中,重點聚焦以5G基建、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更加注重數位化、智能化等科技創新,同時,「新基建」也是立足現實,應對疫情衝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事實上,「新基建」政策的推出,有著較為成熟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
  • 共謀5G時代新基建,科士達與您相約CDCE數據中心展
    2020年12月3日至5日,CDCE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以下簡稱「CDCE數據中心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科士達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亮相。
  • 從「小步快跑」到「穩步跨越」,華為雲與計算在新基建時代鋪了怎樣...
    其中,僅南京市公布的新基建行動計劃,將以100個市級項目為重點,總體推進市區兩級總投資5454億的346個新基建和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投資規模可觀。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新基建」,加快推動智能化、信息化經濟做大做強,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實、成色更濃。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加速崛起,顯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面對「新基建」所指的數字未來,我們該如正確認知?如何更好推進「新基建」?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全國300多家企業眾星雲集,共同見證「雲籤約」「雲揭牌」,亮出廣州領先發展新基建的頭雁陣容。  據悉,此輪籤約的項目覆蓋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新基建重點領域,既有以5G、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類項目,也有以智慧港口、智慧城市為代表的融合類項目,更有以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為代表的「硬核總部」創新類項目。
  • 精彩集錦 | 童夫堯:新型智能數據中心,成「新基建」堅實基石
    作為聯想集團推進智能化變革的重要引擎,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全面展示了在新型智能數據中心領域的業務戰略,以及在「端-邊-雲-網-智」智能計算架構下的技術實踐和生態布局,為「新基建」發展構建加速產業變革的數字基石。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企業科技集團CEO童夫堯也在《新基建的基石:新型智能數據中心》主題演講中,全面介紹聯想企業科技集團的創新實踐和企業數位化轉型成果。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分享了關於新基建的實踐觀點:數據中心不同於傳統的基礎設施,在一定範圍內可以不受距離限制,建設應統籌規劃,不宜一哄而上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表示,5G、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日益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
  • 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阿里雲創新中心-新基建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以「新基建 新機遇」為主題,匯聚阿里資深專家團、企業嘉賓、行業用戶等等,共同探討在「新基建」建設熱潮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在創業行業的融合應用,讓技術賦能創新創業。阿里雲創新中心運營負責人劉鈺為活動開場致辭,他表示阿里雲創新中心是合肥高新區重點打造的、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新時期、基於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的高端「雙創」服務平臺,致力於把阿里雲的科技和文化帶入高新區,更好的賦能創新創業企業。
  • 理論動態|徐洪才:推動「新基建」投資需要新的思路
    推動「新基建」投資需要新的思路□ 徐洪才【導語】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所謂「新基建」,主要包括: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作者 | 田傑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自中央多次提及之後,「新基建」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資本市場以及各大證券公司更是視之為宏觀經濟疲軟大背景下的一顆「救命稻草」。這當然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對於新經濟、新動能而言,還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