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做好數位化助手,布局數字經濟新基建

2021-01-1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官紅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工業網際網路正在打開新的窗口期,在密集的政策支持下換擋加速。

數位化轉型逐漸成為各界共識,但對數位化轉型成本、技術門檻缺少認識的中小企業,還在信息化浪潮的外圍踟躕。推動科技普惠的一個積極的信號是,中國的科技巨頭正在扮演「領路人」角色。

比如,騰訊為幫助中小企業數位化,採取了一系列推動計劃。4月28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聚焦新基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啟蒙年代」在線沙龍上,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表示:「繼發起2億元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15億元戰疫基金後,騰訊雲還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戰疫幫扶計劃,免費為超過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雲資源和協同辦公產品。」

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希望在工業網際網路層面扮演「數位化助手」的角色。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幫扶10萬家中小企業

工業網際網路方興未艾。根據相關數據,未來三年,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將以14.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穩定增長,工業網際網路將要迎來大展拳腳的時代。

在光明的前景面前,如何幫助大量中小微企業鋪平上雲之路也是全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騰訊雲非常願意開放自身優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餘弦向記者表示。

餘弦稱,騰訊在疫情期間投入了15億元戰疫基金幫扶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上雲存在的資金問題,騰訊雲已為逾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幫扶資源。這些措施在疫情防控和支撐企業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資金,騰訊還進一步設計了「上雲服務包」,以增加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騰訊將協同辦公、遠程會議以及一些基礎的雲資源產品提供給企業,並指導他們使用。」餘弦說道。

在助力中小微企業上雲的過程中,騰訊通過「千帆計劃」進一步提高了其服務能力。騰訊SaaS生態「千帆計劃」於2019年10月底發布,旨在通過SaaS臻選、SaaS技術聯盟和SaaS加速器三大項目,為SaaS企業提供技術、商機、培訓、資本等服務。

餘弦表示,「騰訊通過千帆計劃幫助SaaS企業成長,包括幫助他們導入一些中小企業的流量。如果發展了1000家SaaS服務商,就能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很多問題。」餘弦指出,未來,騰訊會提供更多方案去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危機。

布局數字經濟新基建

工業網際網路也是騰訊雲的戰略業務之一。2018年,騰訊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成立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騰訊希望通過多年來消費網際網路積累的社交網絡能力,深層次與產業進行連接,並提出了C2B戰略。在該戰略下,騰訊雲將自身進入工業網際網路定位為數位化轉型的助手。

進入新賽道,騰訊希望發揮自己的長處。「工業網際網路端到端整個鏈條有『產研供銷服』五個環節,產研兩個環節偏向企業內部,供銷服則偏向於外部。一開始,騰訊認為應該去幫助製造企業做工藝和供應鏈優化等,強調如何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但後來發現,這些並不是企業的痛點。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其需求更多的是通過營銷端來拉動產能。」餘弦說道。

餘弦認為,要做C2B,十分考驗平臺的連接能力,而騰訊的優勢在於擁有較強的連接能力和資源聚合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打通各個環節。

「當下直播帶貨比較火,中小企業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這種方式去提高銷量。騰訊在各個地方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提供這種企業數位化營銷的空間,幫助中小企業設計其營銷內容,然後通過騰訊的C端連接能力引導消費需求。」餘弦稱。

他認為,騰訊的優勢還有通過信息化、網際網路技術去連接廠商和終端客戶,包括供應鏈條上下遊,實現人與人、人與物、業務流程的連接打通,讓企業找到更高效、更開源的生產變革方式。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餘弦表示:「自從發布產業網際網路戰略以來,騰訊雲對工業等領域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這正是騰訊這類企業能夠給工業網際網路提供價值的地方,為企業客戶開放全部的網際網路能力,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企業微信、小程序等。」

新基建優化社會資源配置

工業網際網路已經不再是坐而論道,餘弦分享了騰訊雲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打造的標杆案例。

在深圳光明區,華星光電投資逾200億元建設面板產線。面板產線投資巨大,不易檢測的細微瑕疵影響良率,傳統方法是招聘大量質檢員肉眼檢測,不僅招工難,企業也需要較長時間對員工進行培訓。

騰訊雲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由高清攝像頭拍攝照片,再通過AI算法檢測面板輕微的裂縫及瑕疵。全面承接了華星光電t1、t2和t6工廠的ADC系統,據TCL華星介紹,對比傳統的人力判片方式,AI識別速度提升了5至10倍,縮減人力50%。

此外,騰訊的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走向普惠。當前,騰訊雲和國內多個工業強市正在聯合成立工業網際網路基地,幫助地方產業實現數位化轉型。

「通過新基建,整個社會,包括低端企業的數位化水平大幅提升,可以更好地優化配置資源。蘋果自己完成品牌設計,而它的生產製造是由富士康完成,未來我們是否能夠通過工業網際網路顛覆現有的低端代工模式呢?」這是餘弦正在思考的問題。

餘弦認為,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有很大的機會由中國來主導全球。「我們最大的優勢是非常多的產業供應鏈都在中國,我們要發揚這個優勢,未來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組織全球資源,從而提升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中國有機會主導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4月28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聚焦新基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啟蒙年代」在線沙龍上,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介紹了新基建下騰訊對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思考。餘弦指出:「網際網路在發展早期的原始階段,解決的是廣泛連接的問題,主要是用於消除信息不對稱,當時的模式主要是C2C或者B2C。但發展十年後,很多企業成為了平臺的模式,比如滴滴、58等,通過搭建平臺連接少數的B端企業和C端用戶,去提供一些平臺化的服務。而第三個階段,我們稱之為產業網際網路(其中包括工業網際網路),是將B端更多的資源廣泛地連接到平臺上。
  •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騰訊雲向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幫扶資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4月28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聚焦新基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啟蒙年代」在線沙龍上,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介紹了疫情暴發背景下,騰訊如何幫助中小企業鋪平上雲之路的難點問題。從發展趨勢看,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識。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海波在致辭中介紹,湖南省與長沙市高度重視新基建項目的建設,在實現數位化信息網絡布局,推動智慧化基礎設施升級,賦能創新型產業生態等方面工作初見成效,並力求利用新基建為生產、通信、交通、金融、建築、娛樂、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各領域以及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提供創新動能。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不同於傳統經濟,數字經濟往往會產生一種「溢出」效應,這意味著除了數字產業本身,與之相應的產業鏈上下遊都會因為這種溢出,而獲得普遍的提升。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數字新基建下雲基礎架構的創新和未來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線下經濟廣受波及,線上卻異常繁榮,尤其是在線娛樂、在線教育、直播電商、遠程辦公等的快速崛起,更讓人們看到了數字經濟的潛力。一時間,擁抱數字經濟已然成為企業轉型求生的新機遇。如何抓住數位化機遇?又如何應對數位化帶來的諸多挑戰?
  •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案例:騰訊雲助力智能製造
    2020年9月9-1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首次在「雲」上舉行。騰訊聚焦雲與智慧產業進行戰略升級,發布多項全新解決方案,並在大會中與觀眾分享了各行業的最佳實踐案例。我們從中精選了兩個客戶成功案例,闡述騰訊技術如何賦能企業擁抱數字經濟。本文是該系列的首個案例。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他表示,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人類社會逐漸由工業社會邁向數字社會,加強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 阿里雲投2000億新基建還不夠?宣布再招5000人!
    張建鋒對此表示,對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而言,2000億元的投入並不大,3年之內還會投入更多。而這是基於對整個經濟轉型數位化提速的整體判斷。張建鋒認為,數位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疫情讓政府、企業都認識到數位化的迫切性,原本需要3到5年的數位化進程,將在未來1年之內加速完成。
  • 超級大腦:馬化騰定義的數位化「助手」和未來的大時代
    如果從技術的維度看過去十年的增長點是雲,而未來的增長點顯然是:智能。就像馬化騰在2018年騰訊雲+未來峰會,布置得很像夢劇場的舞臺上所說的,「雲是匯集智慧、進行創新的平臺,而未來更要求我們做好雲到端的智慧連接」,這就是「超級大腦」的由來:一個雲、邊、端將藉助超級大腦形成靈活調配資源和智能的「智聯網」。
  • 騰訊交出一季報TO B戰疫成績單 騰訊雲增速111%位列全球TOP 廠商第一
    而健康碼之後,伴隨多地明確開學時間,復學潮來襲,為做好校園疫情防控,騰訊又率先推出「復學碼」,建立校園電子健康系統,為大學、中小學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數位化管理和服務手段。新基建為產業網際網路按下加速鍵產業網際網路正在成為當下「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基建促進經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產生新的經濟動能和增長點。
  • 騰訊5000億,阿里2000億,新基建的「食物鏈」上還有哪些機會
    億,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均在《人民日報》發文,呼籲抓住數字新基建的機遇。短短幾個月裡,新基建一詞頻頻現身。「新基建本質是數位化基建。國家推動新基建,是個很有前瞻性與魄力的決策,相當於我們又有機會比其他國家領先一步,儘快實現全社會、全行業數位化。」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數位化重構建造的過程中,橢圓方程有哪些「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用數位化重構建造,橢圓方程能實現嗎?定位於「數字建造工業軟體供應商」的橢圓方程,發布智慧城市全新戰略品牌AECITY和數字建造產品CIM Engine 3.0是為了什麼?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全國300多家企業眾星雲集,共同見證「雲籤約」「雲揭牌」,亮出廣州領先發展新基建的頭雁陣容。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騰訊雲IDC產品族首次亮相第七屆數據中心分享日
    騰訊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將始終秉持開放的心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推動先進數據中心產品和技術在產業中落地,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此次,騰訊雲IDC產品族的重磅亮相,也正是騰訊構建全場景服務生態,助力合作夥伴數位化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 騰訊雲:共享騰訊科技力量,助企業構建超級大腦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超級大腦是一個讓人工智慧無處不在的智能作業系統,AI能力將依託超級大腦隨時隨地被靈活調用。而騰訊推出超級大腦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超級大腦基於騰訊20年的技術積累和騰訊雲在行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實踐經驗而構建,其中也融入了對數字世界建設全面而長期的技術構想。
  • 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發布「新基建」圖解
    當前,「新基建」逐漸駛入快車道,全國各地針對新基建投資與建設的相關政策也逐步落地:福建日前發布2020年省數字經濟重點建設項目,其中數字新基建項目52個,總投資729億元;重慶市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連線活動近日舉行,總投資約1054億元的28個項目在全市10餘個區縣同步全面啟動。但「新基建」著眼於哪些重點領域?哪些行業最受益?社會各界眾說紛紜。
  • 中國AI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超過阿里雲騰訊雲拿下第一
    開年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大中小企業加速業務上雲需求,以適應大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推出新基建政策,全國各地掀起新基建大潮,為雲計算和AI帶來全新的使命以及層出不窮的新業務模式。這一年,市場對雲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有了更多訴求。
  • 乘「新基建」之勢,西門子以Xcelerator為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
    與此同時,各省市紛紛出臺支持政策,加大「新基建」布局和投資力度。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因此,它不僅將直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將成為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可以說,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數位化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那麼,如何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來襲之際,提升企業內功,讓企業能夠擁有自己的高效生產力呢?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 騰訊雲羅朝亮:城市發展不僅需要速度與精度,騰訊還會實現溫度與態度
    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地政府紛紛加快了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在這當中,騰訊也扮演著「數位化助手」的角色,助力政府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如布局騰訊健康碼、助力兩會上「雲」以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