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新基建下雲基礎架構的創新和未來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如何抓住數位化機遇?

12月19日至20日,由騰訊主辦的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在北京舉辦。作為一年一度的技術論壇,Techo Park匯聚全球各界行業專家和技術愛好者,共同探討前沿技術走向和應用創新。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線下經濟廣受波及,線上卻異常繁榮,尤其是在線娛樂、在線教育、直播電商、遠程辦公等的快速崛起,更讓人們看到了數字經濟的潛力。一時間,擁抱數字經濟已然成為企業轉型求生的新機遇。

如何抓住數位化機遇?又如何應對數位化帶來的諸多挑戰?在12月20日召開的Techo Park英特爾分論壇上,騰訊運營管理部總經理陳鐵鋼、騰訊雲伺服器與供應鏈管理部總經理劉裕勳、英特爾全球大客戶總監米琦、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黃波博士就這一問題展開探討。此外,騰訊雲與英特爾生態化戰略下的最新合作成果,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也在本次論壇發布。

雲基礎架構的創新和未來圓桌對談現場

疫情催生了線上服務的增長,短期內快速增長的用戶規模給伺服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今年上半年,騰訊會議、騰訊課堂也曾經歷在線用戶快速增長至突破千萬規模的挑戰。

騰訊的技術是如何支撐騰訊會議這樣的產品在短期內用戶快速增長,以保證穩定的用戶服務的呢?騰訊運營管理部總經理陳鐵鋼分享道:「一方面是騰訊整個架構技術的發展和快速迭代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上雲」。

從技術架構上看,騰訊會議的產品採用了曾應用於QQ雲視頻的技術架構,經驗證,該技術在雲視頻解碼、混音、海量高並發的轉發以及複雜場景切換等均有較好的表現,這是騰訊會議等產品能夠快速上線的原因。此外,在上線後,持續、快速地進行迭代,從架構上進一步優化也保障了良好的用戶體驗。

從雲計算的使用上看,騰訊自2018年9月30日推出「930」變革以來,倡導開源協同,自研上雲,騰訊自有業務遷移至雲上。因而,騰訊會議從一開始就是雲上生長的產物,這使得騰訊會議能夠快速使用雲上的資源,包括基於QQ、微信等產品的技術積累。雲計算為騰訊資源共享,經驗復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為騰訊會議等產品的成功提供了基礎保障。據了解,在未來的業務發展中,騰訊所有的資源將全部遷移至騰訊雲,而騰訊雲也將最大程度上利用好騰訊自有業務豐富、複雜的場景來不斷打磨出更完美的服務,從而能夠有能力支持好所有的外部客戶。

誠然,騰訊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對於提升雲服務的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下解決實際的問題。未來幾年,數據的大爆發必然對對存儲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大數據的應用,對算力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可以預見,市場對雲計算的需求量、雲計算的性能以及雲端的算力支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對此,騰訊雲也早有布局。

據騰訊伺服器與供應鏈部總經理劉裕勳介紹,騰訊雲除了通過自有業務上雲,不斷打磨雲服務的產品能力外,還通過在基礎架構上的布局和生態化戰略來擴充服務能力,以前瞻性的產品規劃來應對雲計算行業的挑戰。

在基礎架構的布局上,騰訊雲曾提出雲原生實踐的ISO標準,為企業信息化部署提供參考;同時,在硬體方面,騰訊雲在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相繼投產國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未來,通過對這些數據中心的運營將大幅提升騰訊雲基礎架構能力。

雲端服務能力是一個長期建設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博採眾長,生態化發展的工程。英特爾是騰訊雲服務生態中的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雙方在軟硬體產品上深度合作,在滿足彼此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地升級、優化產品,共同推動雲計算產業的生態化發展。比如在CPU的層面,英特爾的每一代CPU規劃和平臺能力的升級,都曾早早地與騰訊探討,針對騰訊的定製化需求來規劃產品。比如:近幾年為滿足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對算力的要求,騰訊與英特爾合作強化了英特爾CPU 的AI調用能力,使得CPU的能力上具備了推理的場景,極大的提升了AI算法在具體應用場景中的實用性;在應對海量數據的調用上,騰訊與英特爾合作投入智能網卡研發;在硬體布局上,騰訊聯合英特爾自研伺服器等。

在本次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發布了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英特爾在軟硬體前沿技術應用上提供了支持。

此次發布的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搭載兩顆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並配有第二代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作為國內首款搭載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的雙路伺服器,它能夠帶來更高內存帶寬,更快I/O吞吐,更強單實例性能。

該伺服器作為雲服務的硬體基礎,採用英特爾10nm工藝處理器,在核心數、單核性能上較上一代基於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伺服器有大幅提升。

得益於雙方的深度優化定製,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具備極具前瞻性的系統架構。據英特爾透露,經過優化,該伺服器在計算密度上的提升高達50%;而通過設計高性能散熱器和研發創新獨立風道設計,其平臺散熱能力提升達45%。同時,由於RAS增強功能的引入,以及多維度全覆蓋故障診斷、精細化定位問題,使該伺服器的整體宕機率降低約50%。

值得一提的是,測試數據顯示,與搭載第二代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的雙路伺服器相比,新款伺服器的浮點性能提高70%,基於英特爾 AVX-512擴展指令集,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對應的伺服器實例在HPC場景下表現出了極大提升,特別是在生命科學和金融服務等領域表現顯著。

此外,通過對第二代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的支持,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單機最高支持的內存可達12TB,充分滿足大型資料庫等業務需求。而藉助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用戶則可以獲得更強的計算性能。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免工具模組化設計能夠使重要模組部件全系列伺服器共用成為現實,覆蓋全業務場景,在彈性部署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雲服務總體成本。在此基礎上,新一代處理器也帶來了創新的安全技術——英特爾SGX(最大支持 1TBenclave)和加密加速技術,不僅有效增強了安全性,還可滿足創新雲業務的安全需求,從而大幅提升騰訊雲計算矩陣的戰略能力。

面對雲業務的需求,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大幅提升騰訊雲計算矩陣戰略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強的計算性能,實現彈性部署,也有效降低雲服務總體成本。憑藉對硬體系統架構設計和前瞻性基礎技術研究,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可以支持未來3-5年的伺服器演變,讓雲上建設提前享受技術紅利。

在具體場景應用上,騰訊與英特爾也有諸多合作。如:伴隨著5G的到來,將主要算力放在雲端的雲遊戲將迎來爆發的窗口期。在雲遊戲的場景,騰訊與英特爾也有諸多關於技術創新上的嘗試。

「英特爾與騰訊在另一個層面的合作就是垂直應用方案的合作,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雲遊戲的方案」英特爾全球大客戶總監米琦表示,「該方案集成了英特爾的CPU、GPU和雲解決方案,將幫助騰訊遊戲客戶體驗到騰訊全面的服務能力」。

英特爾全球大客戶總監:米琦

數位化趨勢是時代的必然選擇,疫情作為催化劑大大加速了進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中國企業的數位化潛力將持續釋放,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高速增長。

雲計算作為數字產業的新基建,面臨著行業高速增長的機遇,同時也在諸多領域存在著挑戰。軟硬一體的生態化發展,將幫助行業更好地完善基礎設施,從而為數字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對於雲計算在未來幾年的發展,黃波博士表示:從用戶的角度看,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用戶實際更關注的是使用體驗,就當前基礎設施而言,要滿足用戶順暢的體驗需求,仍需要在數據存儲、數據節點通信,以及指令調度等層面進行一定的創新和改革;而從開發者的角度來看,高效開發是開發者最關注的問題,因此,新的雲架構體系中,工具鏈的應用、性能調優方式、性能工具等的創新是行業關注的重點;從雲計算的運營管理能力看,服務的部署、管理、跟蹤、調試等各個環節管理和運維工具的創新,以及如何降低運營成本也是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在數位化爆發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服務,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數字經濟在整個經濟當中的比重是快速的增長,隨之而來的對於數據處理的需求,各種能力的需求也是爆發性的增長。英特爾作為底座裡面最底層的晶片層面,我們想要做的就是英特爾數據中心的一個戰略,就是我們要確保數據能夠傳輸的更快,存儲更的多,然後還要能夠處理各種各樣的計算,我們會把這一方面做好,來支持騰訊雲以及生態的建設。」英特爾全球大客戶總監米琦分享道:「英特爾將基於「以數據為中心」的全面產品組合、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和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構築堅實智慧雲基石,一如既往地攜手騰訊,共同加速智慧雲計算與新基建的發展,擁抱數字經濟。」

相關焦點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不同於傳統經濟,數字經濟往往會產生一種「溢出」效應,這意味著除了數字產業本身,與之相應的產業鏈上下遊都會因為這種溢出,而獲得普遍的提升。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全國300多家企業眾星雲集,共同見證「雲籤約」「雲揭牌」,亮出廣州領先發展新基建的頭雁陣容。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發布「新基建」圖解
    在發改委明確的「新基建」最新方向中,重點聚焦以5G基建、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更加注重數位化、智能化等科技創新,同時,「新基建」也是立足現實,應對疫情衝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事實上,「新基建」政策的推出,有著較為成熟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
  • 從「小步快跑」到「穩步跨越」,華為雲與計算在新基建時代鋪了怎樣...
    其中,僅南京市公布的新基建行動計劃,將以100個市級項目為重點,總體推進市區兩級總投資5454億的346個新基建和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投資規模可觀。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新基建」,加快推動智能化、信息化經濟做大做強,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實、成色更濃。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加速崛起,顯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面對「新基建」所指的數字未來,我們該如正確認知?如何更好推進「新基建」?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的相互關係   數字金融和新基建,實際上是互為驅動、互為發展的,新基建的安全本身是促進了數字金融的安全技術的發展;   同時,數字金融本身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又反哺了新基建基礎的創新和應用,這裡面運用到了很多的技術,其實是相輔相成,不謀而合的。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5G車聯網是「人-車-路-雲」協同的紐帶,可以助力實現自動駕駛和交通智能化發展,是智能交通領域「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主任葛雨明在報告中分享了5G車聯網的協同發展環境、多場景應用示範、技術創新與建設運營模式等,探索如何通過跨行業和技術深度協同,形成支撐5G車聯網未來發展的統一融合體系架構。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9月9日,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了解,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打造,採用「公有雲服務+專屬公有雲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
  • 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阿里雲創新中心-新基建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以「新基建 新機遇」為主題,匯聚阿里資深專家團、企業嘉賓、行業用戶等等,共同探討在「新基建」建設熱潮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在創業行業的融合應用,讓技術賦能創新創業。、安徽半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倪春等政府領導和企業嘉賓出席。
  • 新基建時代產業創新突圍的殺手鐧是什麼?這四位CEO給出了答案
    聽雲總裁趙宇辰表示,雖然今年有很大的挑戰,但是在數字新基建場景下,對公司業務有很大的促進。雲擴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春剛表示,新基建帶來最大的利好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提高數字能效。新基建時代下產業創新點在「創新過程當中,技術與服務哪個更加先行呢」的問題中,聽雲總裁趙宇辰表示,技術是很重要的,但在工程化、產品化、商業化的推進中,一定是技術+服務的方式推進。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是支撐數字經濟循環的基礎;二、新基建將助推數字經濟產業化,形成萬億級的自成體系的數位化平臺;三、新基建將助推傳統產業數位化,形成具有顛覆意義的產業網際網路;四、用基於新基建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推進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五、要充分認識投資新基建與投資傳統基建的差異,創新新基建的投資模式
  •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做好數位化助手,布局數字經濟新基建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官紅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工業網際網路正在打開新的窗口期,在密集的政策支持下換擋加速。數位化轉型逐漸成為各界共識,但對數位化轉型成本、技術門檻缺少認識的中小企業,還在信息化浪潮的外圍踟躕。推動科技普惠的一個積極的信號是,中國的科技巨頭正在扮演「領路人」角色。
  • 華立科技:發力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搶跑新基建
    新基建是當下社會邁入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經濟的主要助力之一,在其涉及的領域中,新文娛已經成為新興技術應用的重要戰場。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業遊戲遊藝龍頭企業,華立科技在AI、VR、AR、5G、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以新技術為驅動,夯實「新基建」底氣廣州華立科技自蘇本立先生創建以來,始終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主創新」成為華立科技區別於其他遊藝遊樂設備企業的獨特標籤。
  • 中國信通院何寶宏:下一個五年重點——新基建以及數據生產要素
    新型基礎設施由於需要給第三方提供服務的,因此需要可解釋、可審計、可追溯,與此同時,還要注重普惠性,不能讓新基建只惠及一線城市,發達地區,高端人群,需要惠及所有的人群。所以,普惠、數字鴻溝的問題是新基建必須要關注的,不能簡單地認為服務就是基礎設施,它們之間有關係,但是升級以後才是新型基礎設施。同時,新基建的發展過程還有很多問題要警惕,如重複建設、廢棄數據中心、碳排放等方面的問題。
  • 專家:新基建的推進路徑應以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為主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 程春雨)新基建「是什麼、為什麼、幹什麼、缺什麼、要什麼?」日前,在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舉辦的「新基建: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高端對話上,與會專家學者和科技界人士,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
  • 下一個突破性創新數字業務模式:神經可塑性「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4977.htm  這種經證明的人腦可塑性正在開啟基於靈活、強大、量身定製的雲計算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的突破性創新數字業務模型。
  • 新基建創造智能製造新機遇:2020聯想先進位造創新思享會成功舉辦
    近日,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在經濟特區深圳成功舉辦「新基建 新機遇 2020聯想先進位造業創新思享會」,與行業合作夥伴、製造業龍頭企業以及廣大客戶一道,深入探討在「新基建」加速升級的過程中,數位技術對製造行業新形態、新趨勢的催化與賦能。會上,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攜手智能化轉型先進企業代表和專家,分享前沿技術成果和先進經驗。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作者 | 田傑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自中央多次提及之後,「新基建」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資本市場以及各大證券公司更是視之為宏觀經濟疲軟大背景下的一顆「救命稻草」。這當然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對於新經濟、新動能而言,還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 京東物流與銳捷網絡達成戰略合作,共迎數字新基建浪潮
    雙方本著「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業務合作與創新,共同做大做強,實現跨越式發展,共迎數字新基建浪潮。本次籤約是迎合時代浪潮下的強強攜手,堅信雙方的戰略合作會取得雙贏與共同發展。」此外,雙方還將加強國內外物流管理、物流運輸、物流倉儲,以及無線網絡、數據通信產品、雲桌面、一體化網關等IT建設方向的交流與合作。
  • 三家公司協辦中國(中部地區)新基建與數字安防創新應用高峰論壇
    【安防展覽網 本站速遞】 安徽省公安廳指導,安徽省安全技術防範行業協會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冠名,安防展覽網承辦的「數字新基建 平安新安徽」中國(中部地區)新基建與數字安防創新應用高峰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綠地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