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共享騰訊科技力量,助企業構建超級大腦

2021-01-09 驅動中國

5月23日,在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正式發布超級大腦。作為一套開放、共建的技術輸出體系,超級大腦定位為數字世界「智能作業系統」,一方面智能化雲、邊、端並將其連接為一個整體,另一方面將包括AI、大數據在內的各項技術技術能力輸出到各行各業。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超級大腦是一個讓人工智慧無處不在的智能作業系統,AI能力將依託超級大腦隨時隨地被靈活調用。而騰訊推出超級大腦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超級大腦基於騰訊20年的技術積累和騰訊雲在行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實踐經驗而構建,其中也融入了對數字世界建設全面而長期的技術構想。未來十年,騰訊將與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一道,持續進化超級大腦的各項能力,不斷拓展超級大腦的應用領域。

企業數位化轉型成必經之路,傳統產業成數字經濟主戰場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尋求數位化轉型的途徑和能力,傳統行業正成為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傳統行業對數位化轉型的需求強烈,但同時對數位化的能力要求也很高。

邱躍鵬介紹,作為騰訊科技的平臺,騰訊雲踐行「以我所能,為你而+」,充當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目前,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領域,都有著大批數位化轉型成功探索的案例。

以近日發布的「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為例。這款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打造的指尖辦事利器,已上線服務142項,其中辦理類64項,34個事項本次優化後跑動次數減少。而騰訊雲與深圳公安局共建的一站式數字民生警務平臺,實現公安服務事項網上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辦理,一年節約市民辦事時間428萬小時,節約辦事成本1億元。

在金融領域,針對老年人的金融詐騙,已經為銀行發展網絡金融業務帶來了嚴峻挑戰。騰訊雲與中國銀行合作構建風險視圖,幫助打擊多種類型的欺詐行為,檢出風險比傳統規則風控增加50%。上線3個月後,減少網絡欺詐資產損失超過上億元。

在邱躍鵬看來,騰訊在QQ、微信等業務中積累的海量網際網路服務經驗以及龐大計算集群為開展雲服務提供了先天優勢。而海量的數據以及計算能力的進步,也為騰訊布局AI提供了基礎。近年來,騰訊先後成立微信AI研究團隊、騰訊優圖實驗室、AI Lab、音視頻實驗室、量子實驗室以及機器人實驗室等前沿技術團隊,這些團隊的優勢能力也將以騰訊云為出口對外開放。

開放科技能力,幫助企業構建自己的超級大腦

會上,邱躍鵬表示,騰訊要助力各行各業打造自己的超級大腦。他介紹,作為「智能作業系統」的超級大腦,將以智能連接雲、邊、端,並把AI等技術技術能力輸出到各行各業,讓產業擁有從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決策等全套AI能力。「騰訊雲希望以騰訊過去20年的能力為基礎,聯合合作夥伴的優勢稟賦,幫助更多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在下一個10年讓AI在產業中無處不在。」

目前,結合騰訊與合作夥伴在行業應用中的最佳實踐,超級大腦已在醫療、城市、零售、工業、金融等行業中落地。

以醫療行業為例。作為醫療超級大腦應用的一個側面,騰訊覓影在過去一年中與100多家三甲醫院落地合作,利用AI影像、NLP等技術,讀片7300萬張,服務64萬患者,提示病變超過8萬次。今後,醫療超級大腦還將AI能力輸入到醫藥研發、基因組數據分析、導診、疾病篩查、輔助診療、醫療管理等環節,讓AI技術讓醫療服務更加高效。

工業超級大腦也已走進車間,解決從供應鏈、研發、生產到營銷、服務的全流程問題,保證科學管理和智能生產。此前,騰訊雲與華星光電合作,華星光電基於騰訊雲的AI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工廠質檢人員減少了60%,真正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超級大腦的能力也將以商圈分析選址、智能選品、智能定價、人臉支付、客流分析、動線分析、智能優評等零售場景應用,幫助零售行業實現知人、知貨、知場的全維連接為訴求。目前,百麗國際、永輝超市、步步高超市、綾致時裝等知名企業都已接入零售超級大腦,經營效率以此獲得顯著提升。以百麗國際旗下深圳福田coco Park Nike為例,通過零售超級大腦有效提升門店女性SKU轉化率,實現女子區銷售額月環比增長接近40%。

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產業數位化轉型的訴求也會越來越繁雜,這意味著產業不斷需要新的能力和場景應用。

對此,邱躍鵬表示:「超級大腦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體系。一方面,騰訊內部優勢團隊的前沿技術力量會不斷注入超級大腦體系中;另一方面,騰訊雲也將聯合更多合作夥伴不斷拓展超級大腦應用領域,讓各行各業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超級大腦,全面邁入數位化和智能化時代。」

相關焦點

  • 騰訊「超級大腦」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走向
    創建Data.gov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滿足民眾的知情權,更多考慮還是在於利用數據提高社會運轉的效率,甚至是對企業的經營提供幫助。類似嘗試在中國也在展開,5月23日,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超級大腦正式對外發布。
  • 馬化騰發布騰訊超級大腦,騰訊雲AI服務全面免費接入!
    【新智元導讀】今天,馬化騰第三次參加雲+未來峰會,提出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的「三張網」的概念。騰訊「超級大腦」也正式亮相。藉助雲平臺,永輝實現實體的零售店進行貨場的數位化升級,比如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用戶可以在家裡用手機下單半小時內送貨上門,也可以直接在門店掃碼消費。智慧零售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希望讓生產製造企業能夠掌握動態,知道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生產和服務,最終實現智能製造。
  • 騰訊雲中標長沙城市超級大腦項目 助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中新網7月2日電 近日,騰訊雲以5.2億元成功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根據長沙政府採購網公示內容,未來,騰訊將運用自身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攜手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中樞」,加快推動長沙的數位化發展進程。
  • 騰訊超級大腦發布!三張智能網絡,打造AI in All通用作業系統
    去年騰訊雲+峰會上,馬化騰曾總結提出「在雲端利用AI處理大數據」的關係論。但一年之後,騰訊對此關係論有了更直接的實踐,並正式宣布推出騰訊超級大腦。馬化騰表示,騰訊超級大腦將率先在醫療、城市、工業、金融和零售等5個行業展開,目標是幫助各行各業和各地政府打造自己的超級大腦。
  • 騰訊超級大腦發布!馬化騰要用三張智能網絡,打造AI in All通用作業系統
    但一年之後,騰訊對此關係論有了更直接的實踐,並正式宣布推出騰訊超級大腦。馬化騰表示,騰訊超級大腦將率先在醫療、城市、工業、金融和零售等5個行業展開,目標是幫助各行各業和各地政府打造自己的超級大腦。未來的計算,應該是雲、邊緣、端,藉助超級大腦,實現無處不在,從雲到端,各行各業都能實現AI in All。未來所有的工具和資源,可以像活水一樣源源不斷,並且很方便就分享出去。騰訊董事局主席再次強調,超級大腦的推出,是希望幫助更多行業和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騰訊並不是要進入各行各業而取而代之。
  • 騰訊超級大腦:數字世界的作業系統和下一個十年的答案
    超級大腦的點、線、面要讀懂超級大腦之於騰訊,甚至說是整個整個網際網路的價值,還是要先來回顧下騰訊雲推出超級大腦之前的迭代過程。騰訊雲的答案正式行業超級大腦,諸如城市超級大腦、工業超級大腦、零售超級大腦、金融超級大腦等。針對不同城市的場景化、細分化需求,騰訊超級大腦覆蓋了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遊、智慧安防、智慧政務、智慧園區等功能,比起單一的警務平臺,城市大腦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服務,從解決便利性的量變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量變。
  • 騰訊雲5.2億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
    [PConline資訊]7月2日消息,據騰訊方面透露,近日騰訊雲以5.2億元成功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根據長沙政府採購網公示內容,未來,騰訊將攜手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中樞」,加快推動長沙的數位化發展進程。
  • 小程序聯合騰訊雲推出「雲開發」 騰訊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他說,在雲開發平臺上,潮辦科技平均每月的後端服務成本不到千元,卻能支撐了2000多萬元的銷售業績。如果用傳統的雲伺服器,同樣的服務量至少需要2萬~3萬元/月的伺服器成本。「伺服器成本之外,當前企業在上雲及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還面臨著數據孤島、重複開發、溝通繁瑣、運維成本高、交付慢等難題。」騰訊云云開發產品中心副總監王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 連接C端用戶、B端企業,騰訊雲服務金融的四層次
    在王慧星看來,金融機構的數位化全面建設和轉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零售金融,與C端用戶建立數位化的交互和連接;二是在B端通過技術平臺和產品業務合作類的平臺,進行金融和企業的互聯。他表示,騰訊云為金融行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全場景的。
  • 騰訊推「WeEarth超級地球」 打造數字衛星雲
    近日,騰訊聯合全球頂級科技公司Satellogic、籮筐技術以及航天科工海鷹集團,正式推出「WeEarth超級地球」,該平臺計劃在未來數年內,組建一個包括300顆衛星在內的對地觀測網,並通過全球首創的「專屬衛星」服務為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科技企業提供「開箱即用」的遙感服務體驗。
  • 航天海鷹攜手騰訊雲發起「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聯合多家企業建設...
    、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賽德雷特(珠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至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排名不分先後)等重點企業、重點機構和專家團隊等本著「生態賦能、聚鏈共贏」的宗旨,共同倡議發起成立的公益性組織。
  • 阿里騰訊在海南智慧城市之爭
    「區域總部」這個實體並不是企業隨便就設立的,距離騰訊上一次設立區域總部還是在重慶智博會(西南總部)。但基本上,與騰訊華東總部類似,都是負責一個區域而非一個省或城市。從這次籤約來看,在海南省單獨設立,足見重視程度(大體與海南市場較為獨立相關)。未來,這個區域總部將重點運營騰訊的超級城市大腦等項目。
  • 騰訊雲存儲突破Gartner魔力象限,落地政企打造智能雲生態
    騰訊雲能夠受到Gartner青睞的真正原因在於其擁有了「構建更為適應特定工作場景、業務需求的雲存儲解決方案」的能力。2006年,騰訊開始自研分布式存儲系統TFS,承載了公司數10億客戶;隨著雲計算業務量增大,為滿足存儲市場的需求,騰訊存儲平臺於2013年以雲服務的方式對外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高性能雲存儲服務,並構建出最具代表性的對象存儲等產品;而今,基於當前各行業對於雲存儲需求量的激增,騰訊雲適時推出新五大產品以及擁有跨區域複製、生命周期管理以及S3全面兼容等全新功能的COS對象存儲,構成了「
  • 「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同時,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穗騰OS是基於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的作業系統,由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推出,是全面支撐數位化軌道交通、無人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運維控制、場景化應用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旨在成為軌道交通智能化運行的「超級大腦」。
  • 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戀上「雲」建設
    「雲」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接入口,不約而同為多家企業看好。深圳以騰訊、華為、金蝶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都在爭相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手,並且紛紛布局投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雲基礎設施建設中。業界有專家預計,今年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將達到數千億元。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阿里、騰訊的產業布局,正在覆蓋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 過去,提起BAT,大家所知道的就是百度靠搜索,騰訊主打社交、阿里主營電商,但是今天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基於電商和社交的基礎之上,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生態帝國
  • 騰訊雲羅朝亮:城市發展不僅需要速度與精度,騰訊還會實現溫度與態度
    提升治理效率與社區價值,構建智慧城市未來藍圖會上,騰訊雲副總裁李哲解析了政務領域的戰略部署,並分享了騰訊雲對數字政務的新探索、新思考。疫情以來,政府的社會治理手段與數位化加速融合,伴隨新基建的持續布局,智慧城市有望在全國大規模實現。
  • 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發布 開放合作中臺構建7大場景服務
    9月10日,騰訊教育在2020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發布「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並宣布開放中臺與眾多教育產業公司合作。 騰訊雲高等教育行業副總經理李峪指出,基於此方案,騰訊將繼續做擅長的用戶連接和底層科技支撐,給合作夥伴留出充分空間,共同研發產品、打造解決方案,攜手構建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 騰訊交出一季報TO B戰疫成績單 騰訊雲增速111%位列全球TOP 廠商第一
    2020年5月13日晚,騰訊控股(00700)公布最新一季度業績數據,實現營業收入1080.65億元,同比增長26%,Non-IFRS淨利潤270.79億元,同比增長29%。騰訊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三大板塊全線增長,整體表現高於市場預期。
  •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案例:騰訊雲助力智能製造
    2020年9月9-1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首次在「雲」上舉行。騰訊聚焦雲與智慧產業進行戰略升級,發布多項全新解決方案,並在大會中與觀眾分享了各行業的最佳實踐案例。我們從中精選了兩個客戶成功案例,闡述騰訊技術如何賦能企業擁抱數字經濟。本文是該系列的首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