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2020-12-04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刷臉乘車、車票安檢一體通行、客服機器人在線指路、燈光氛圍根據節假日自動調節,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可在後臺對地鐵運力和車站設施進行全場景調度……這樣的智慧地鐵體驗即將成為現實。

9月9日,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和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線。同時,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

穗騰OS是基於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的作業系統,由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推出,是全面支撐數位化軌道交通、無人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運維控制、場景化應用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旨在成為軌道交通智能化運行的「超級大腦」。

廣州打造智慧地鐵示範

9月9日下午,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廣州地鐵廣州塔站和天河智慧城站聚集了廣州地鐵集團、騰訊公司、佳都科技等20多家智慧示範站合作企業,和來自北京、上海等全國40多家地鐵公司的負責人。

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廣州地鐵已開通地鐵線路14條,總裡程達到478公裡,日均運客超過860萬人次。廣州地鐵在線網中選取了已運營車站及新建車站,先行試點智能化及信息化的先進模式。

據廣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蔡昌俊介紹,廣州智慧地鐵示範工程以一個平臺+四個應用(綜合信息發布、客流智能引導、智慧安防、智慧站務)為構建方式。「推行智慧地鐵示範站標誌著新時代廣州地鐵建設的起航,為全國地鐵大規模推廣智能化及信息化技術、設備積累經驗。」蔡昌俊說。

此前,廣州地鐵發布了「智慧地鐵功能等級」體系。該體系分四級,第1級為基礎級,第4級為最高級,內容上選取乘客服務、行車組織、調度指揮、車站管理、運營維護、安全保障及應急處置6個方面。

據悉,此次展示的智慧地鐵示範站是智慧車站的1.0版本,已完成平臺基礎架構的搭建,達到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級應用標準。未來,廣州地鐵全線網將逐步提升為「智能感知、智能聯動」的智慧地鐵最高級別。

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正式啟用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為管理不斷擴張的線路和車站,服務不斷增長的客流,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地鐵已經建立了超過36個服務於運營的生產系統。但傳統的工業集成系統已不能滿足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對於高效運營的要求。

基於此,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希望探索軌道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先進模式。

據介紹,穗騰OS實現了站內各類設備系統的智能感知、數據交互、智能分析以及聯動運作,實現服務與技術、運作的深度融合,構建車站各系統設備之間的集成化設備管理模式,為車站服務提供「協調一致」的運作支持,完成乘客異常監控及聯動報警、智能安防、智能客流引導、智能站務管理、綜合信息發布功能等一系列智慧功能。

例如,廣州地鐵聯合騰訊等合作夥伴推出刷臉乘車,率先在廣州地鐵APM線-廣州塔站試運行。用戶通過廣州地鐵乘車碼小程序或者廣州地鐵APP註冊錄入人臉信息,並綁定微信支付後,即可在廣州塔站刷臉乘車。

地鐵車站可根據不同的天氣、節假日控制燈光顏色,調節車站的整體氛圍;車站還新增了可變顏色的燈具,根據客控情況提供相應的照明場景。

此外,智慧示範車站的扶梯安裝了智慧運維系統,可實現扶梯運行狀態實時監測、故障實時報警,提供健康度診斷和維修維護建議。

穗騰OS背後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穗騰OS是騰訊聯合廣州地鐵推出的軌道交通智慧大腦,也是騰訊金融科技團隊與騰訊雲微瓴團隊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突破和創新。2017年11月,廣州地鐵攜手騰訊公司上線廣州地鐵乘車碼,開啟了軌道交通數位化轉型的序幕。

據介紹,騰訊雲微瓴是騰訊自主研發的物聯網作業系統,結合騰訊多年積澱的雲計算、信息安全、人工智慧等技術,以及強大的用戶觸達能力,為行業生態提供一系列符合時代發展的、實用、標準的工具。騰訊新總部——騰訊濱海大廈背後運用的就是微瓴的作業系統。

此前,微瓴已在智慧建築、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商超、智慧工地、智慧社區等行業落地了醫院、學校、住宅、園區、展館等10餘種場景,打造了深圳華潤萬象天地、南京江寧醫院、上海進博會展中心、青島雙創小鎮等標杆項目。

穗騰OS是騰訊雲微瓴在軌道交通領域的首個落地項目,意味著微瓴正在向「萬物互聯」的物聯網作業系統全面邁進。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18年底,中國內地共有35個城市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長度5761.4公裡,城軌交通去年累計完成客運量210.7億人次,增長14%。

隨著都市圈建設加快,除了城市軌道交通外,市郊鐵路、城際鐵路、高鐵都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穗騰OS是基於騰訊長期以來堅持的開放、合作、共贏原則打造的。在行業層面,穗騰OS將為城市軌道交通提供物聯網接入標準、大數據標準和服務開放標準,並通過全面的開放共享,吸引更多的行業夥伴參與到應用開發和插件開發中來,豐富作業系統生態。未來,穗騰OS的發展將帶動城市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的形成,創造數千億產值。


相關焦點

  • 「5G+」戰略助推智慧地鐵建設發展——中國移動石家莊市軌道交通...
    他介紹了石家莊市軌道交通項目概況和探索智慧城軌、智慧出行的發展之路,並指出,「十四五」時期,5G、雲平臺、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將引領新時代發展,石家莊地鐵將緊跟時代步伐,立足5G技術,創新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產品,用科技提高效率,讓智慧伴隨出行,全力打造數位化和智慧化的創新型地鐵,著力推動軌道交通行業智能化升級、跨界融合、系統創新等技術發展。
  • 構建乘客大服務平臺 騰訊布局軌道交通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近日,2020年第五屆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在成都盛大開幕,來自全國近50家軌道交通業主單位、10餘家設計院、200家行業主流廠商,共計1500+軌道交通行業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基建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智慧化發展。
  • 徐州地鐵核心系統上了天翼雲 創造軌道交通智慧化新範例
    作為後來者,徐州地鐵主動擁抱新興科技,打造智慧地鐵交通,天然享有了很多後發優勢,尤其是聯合中國電信天翼雲打造了全國首例"核心業務上雲"的軌道交通智慧平臺。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社會都在向智慧化發展,地鐵行業智慧化、網際網路化發展迅速,行動支付更是大趨勢。
  •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2020-11-1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訊智慧交通版圖大公開,「We Transport」如何打造可進化的交通...
    雷鋒網按:9月10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專場上,騰訊從頭到尾其實只講了一件事:就是全面布局智慧交通。一直以來,騰訊在交通層面的觸手不算少,包括騰訊乘車碼、自動駕駛、5G車路協同、智慧高速、智慧港口等,但如果說要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系統的布局,可能又會說不出個所以然。
  • 廣州地鐵攜手廣電運通共建軌道交通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廣州地鐵揭牌。據悉,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關鍵組成部分——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專業實驗室由廣電運通與廣州地鐵聯合建設。業界專家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和行業對廣電運通科技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印證了廣電運通在軌道交通AFC設備研發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 廣州地鐵21號線開通:GVS軌道交通智能照明項目案例
    導讀 視聲以K-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先後賦能廣州、濟南、梅州、貴陽、佛山等各大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
  • 全國第三!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
    廣州地鐵12月18日正式宣布,21號線成為廣州地鐵第二條開行快車模式的線路。而21號線全線開通後,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3公裡。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
  •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全國第一!
    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排行:廣州高居第一近日,《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正式公布。截至 2018 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 32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不含輕軌、有軌電車),運營線路總長度 5065.25 千米。
  •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位居全國第一
    《報告》顯示,廣州、深圳地鐵的日均客流量及地鐵覆蓋率雖不及北京、上海,但負荷強度卻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在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榜上排在第八位,這表明廣東在前十名裡獨佔3個城市,由此可見,廣東市民對地鐵產生了較高的依賴程度。
  • 中國發布,全球首輛,碳纖維地鐵,未來地鐵來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漲,地面交通的擁擠越發凸顯了出來。1863年倫敦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投入運營後,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交通壓力,世界各國都開始效仿,隨著地鐵的快速發展,未來的地鐵應該是什麼樣子的?9月18日,在德國舉行的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上,中車四方發布了新一代碳纖維地鐵車輛「CETROVO」。它的問世,標誌著地鐵將進入一個更加綠色智能的「新時代」。據悉,該車採用碳纖維技術,車身,轉向架,駕駛室,設備艙和設備機身均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
  • 深圳地鐵品牌升級發布新LOGO 未來地鐵運營裡程將達1000公裡
    其中,半圓與直線形似隧道和軌道,上下弧為城市交互,中間兩條直線代表路路互通,直觀體現了軌道交通的行業特色,也表達了深圳地鐵「鐵路+地鐵」、「城市+軌道」、「上蓋物業+地下空間」的企業特性。  會上還發布了深鐵品牌專屬色、「雙軌+箭頭」等系列輔助圖形及專屬字體。
  • 更輕更快更節能 來軌道交通館看看新一代地鐵城鐵吧
    80公裡的時速,已經快了一倍,可以節約不少上班路上的時間,而且這裡亮相的新一代地鐵、城鐵更節能、環保……在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前行之際,全球先進的軌道交通真車等軌道高精尖技術和產品在杭齊亮相。12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負責軌道交通館招展的浙江省交通集團聯合中車集團在此次軌道館再次集聚了全球軌道龍頭企業,帶來了一場軌道交通前沿技術發展的盛宴。室外軌道交通真車展是博覽會的核心看點之一,第一次集中展示了國內新一代全球領先的3輛軌道整車。
  • 未來坐地鐵就能到廣州喝茶?「廣深地鐵」又有新動作!
    「兩橫」——28號線(從黃埔至白鵝潭,並向佛山中心區延伸)和37號線(從知識城至廣州東站)。最新招標文件顯示,這5條城市高速軌道將同時向廣州周邊的鄰近城市延伸,成為廣州都市圈範圍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換句話說,這5條城市高速軌道都將實現「公交化運營」。
  • 深圳地鐵負荷全國第二!強度超北京上海,第一名是……
    廣州、深圳地鐵的日均客流量雖不及北京、上海,但負荷強度卻分別高居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在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榜上排到了第八,這意味著廣東在前十名裡獨佔3個城市,廣東人出行有多依賴地鐵由此可見一斑。
  • 廣州地鐵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王華 溫美春)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驗收意見認為:實驗室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所形成的技術研究平臺和研發成果,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提供創新技術支撐。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 遠東電纜助推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升級
    得益於35年產業積澱,遠東早已在軌道交通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堅持研發投入,引領行業標準深耕線纜行業,遠東電纜始終致力於更高端、更高質量線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且在產品研發上不斷投入和改進,不負客戶的期望,為城市軌道交通提供整套安全、環保的電纜解決方案。
  • 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 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
    江蘇宿遷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成立  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研究中心與宿遷交通集團共同組建的宿遷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銅箔行業首個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工廠應用成果發布  籤約儀式上,全國首個銅箔行業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工廠應用成果發布。該應用成果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路徑、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以降本增效為目標打造智能化工廠,實現了諸多技術應用突破。
  • 中國地鐵:北京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最長 香港地鐵最繁忙(圖)
    中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4時37分報導,近日,國務院再次批覆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總投資超過8820億元。根據2009年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上我國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劃圖顯示,至2016年我國將新建軌道交通線路89條,總建設裡程達2500公裡。
  • 雲軌和地鐵有什麼區別,山城重慶的軌道交通真的是輕軌嗎?
    參考《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相關規定,想要建設地鐵必須滿足財政預算收入超過100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城區人口超過300萬;而且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要達到高峰期每小時單向3萬人以上。符合這種標準的城市能有多少呢?全國共計650餘個城市哦,為什麼對地鐵的建設要求這麼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