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負荷強度全國第一!

2021-01-09 血拼廣州樓市

沒有經歷過地鐵高峰期的折磨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廣州生活、上班!

在廣州上班的人,每天一起床就意味著戰爭正式打響,那就是

(圖片來源:網絡)

站外的限流排隊就是戰鬥的開始

奪命地獄西、驚魂珠江新城、逃出客村

……

一場驚天動地的地鐵大逃亡每日無限次上演

地鐵十分鐘,排隊半小時。出入口的我們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進入站臺,在等待了不知道多少趟車以後,終於輪到我被「推」上去了。對,是「推」,不是走!

(圖片來源:網絡)

好不容易擠上去,關門後的我們是這樣的↓↓↓(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圖片來源:網絡)

而車廂裡面的我們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原來陌生人剎那間可以如此親近,彼此的臉再差一個拳頭的距離就可以親密接觸了。

這裡還有味道十足的香水味、汗味、體味……即便你不想聞,但你也躲不開。因為車廂內已經擠到,無論是別人踩到了你的腳,胳膊壓到了你的臉,皮包戳到了你的背……你只能忍著,你挪不動,別人也挪不動。

(圖片來源:網絡)

而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再加上年底廣州地鐵實現「區區通地鐵」後,今年以來,廣州地鐵客流強度不斷增大,客流屢創新高。今年9月30日,廣州地鐵單日客流創新紀錄,當天地鐵客運量高達1113.38萬人次。

近九成人感覺廣州地鐵擁擠加劇,盼望增加班次

由於龐大的人流,對於廣大人們來說,擠上地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三號線,即便過了早尖峰時間後,在平峰階段,三號線車廂也是滿載,幾乎沒有座位……「所有的乘客全部擠上去車廂,都要把人擠扁了。」經常搭乘三號線的人兒深有體會。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開展「地鐵擁擠廣州市民看法」專題民調,電話隨機訪問了1000位廣州市民,近九成市民表示,近兩年廣州地鐵越來越擠。其中,超八成的人認為「上下班高峰期」最擠;75%的認為地鐵擁擠的具體位置在「地鐵車廂內」。

可見,地鐵擁擠加劇已成為廣大市民的普遍觀感。

對於地鐵目前擁擠程度,表示「可接受」的人只有40%,多數人則表示「勉強接受」或「難以接受」,其中,41%的人表示「勉強接受」,15%的人表示「難以接受」。

不得不說,在廣州擠地鐵的人,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難了!

(圖片來源:網絡)

再來看一組數據,在龐大的人流下,廣州地鐵不少線路長期處於超負荷載客狀態。那麼,廣州地鐵的負荷強度究竟有多大呢?

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排行:廣州高居第一

近日,《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正式公布。

截至 2018 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 32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不含輕軌、有軌電車),運營線路總長度 5065.25 千米。

其中,上海已成為中國地鐵覆蓋率最高的城市,接近80%,並超出第二名武漢近10個百分點,緊隨其後的依次是是北京、南京、蘇州、深圳、成都、廣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廣州兩城市的站點覆蓋率不如武漢、南京、北京等地,但軌道交通-城市空間契合度卻位居全國前列,分別為第一名和第四名,說明這兩座城市能夠較好地優化利用地鐵周邊土地空間。

截止2018 年底,中國城市地鐵平均日均客流量已高達181.09 萬人次,北京、上海突破千萬大關。但廣州、深圳地鐵的日均客流量雖不及北京、上海,但負荷強度卻分別高居第一和第二。

另外,佛山在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榜上排到了第八,這意味著廣東在前十名裡獨佔3個城市,廣東人出行有多依賴地鐵由此可見一斑。

廣州地鐵日均客流量屢破千萬,900萬+已是新常態

據了解,目前廣州的常住人口為北京的 67%,上海的 60%,地鐵運營裡程也僅為北京的 75%、上海的 68%。

但據最近官方公布的信息來看,2019以來廣州地鐵在日均客流量上已經非常接近北京、上海,多次達到千萬級別,10月至今900萬+的單日客流更是成為了常態。

具體來看,2019年以來,廣州地鐵在單日客流方面高歌猛進,周五多次破千萬,在中秋節前夕(9.12)和國慶節前夕(9.30)更是連續創下歷史新高,衝到了1100萬人次以上,分別為1113.13萬人次和1113.38萬人次。暑運客運總量也破了3億,期間還實現一周連續3天破千萬。在10.15到11.4的廣交會期間,其中一個周六客流也首破千萬。

據廣州地鐵集團分析,2019年以來客流屢創新高,是廣州地鐵線網建設不斷提速,實現了區區通地鐵,地鐵交通樞紐作用不斷增強,集聚和輻射功能不斷提升的體現。更深層次看,是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活力、潛力和凝聚力的有力體現,也是廣州市重視民生、加大民生基礎設施投入的成果。

當下,廣州正在推動13條(段)、345公裡線路的建設,完善線網結構,疏解核心區線路壓力,持續提升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預計到2019年底,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超過500公裡,至2023年,運營規模將超過800公裡。

其中,地鐵21號線後通段、8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文化公園段計劃於今年年底通車!

目前,21號線增城廣場至員村段正實施全線貫通試運行。而8號線北延段同福西、文化公園站順利完成「三權移交」,標誌著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正式進入運營階段,向著12月28日開通初期運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雖然擠地鐵是一大難事,但地鐵已經是很多上班族的第一選擇。另外,如今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將地鐵沿線樓盤納入置業考慮的首選條件。這些樓盤不僅交通便利,而且保值抗跌。

俗話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從地鐵規劃到動工,再到正式開通,沿線樓盤的價值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跟著地鐵去買房,已成為很多人的置業法則。

據小助理不完全統計,目前兩條線路沿線還有不少新盤在售,豐儉由人,既有2.1萬/㎡的剛需洋房,也有12.5萬/㎡的閱江大宅。有需要置業的盆友,不妨可以多留意下哦。

(部分內容來源:南方網)

來自:血拼廣州樓市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位居全國第一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位居全國第一金羊網  作者:汪海晏  2019-11-19 更深層次看,是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活力、潛力和凝聚力的有力體現。
  • 深圳地鐵負荷全國第二!強度超北京上海,第一名是……
    廣州、深圳地鐵的日均客流量雖不及北京、上海,但負荷強度卻分別高居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在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榜上排到了第八,這意味著廣東在前十名裡獨佔3個城市,廣東人出行有多依賴地鐵由此可見一斑。
  • 全國第三!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
    此前,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18年底,從運營線網規模看,廣州運營線路長度超過400公裡,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居全國第三。而在地鐵負荷強度和地鐵密度的排行上,廣州高居一位。圖源《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駱昌威攝廣州如此發達的地鐵系統,彰顯了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實力和活力。全國城市中率先實現「區區通地鐵」2018年,廣州首次實現「區區通地鐵」的新格局,在全國城市中率先實現「區區通地鐵」。
  • 「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9月9日,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和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線。同時,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廣州打造智慧地鐵示範站9月9日下午,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地鐵示範車站
  • 全國第一!廣東城軌運營裡程突破1000公裡
    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廣東全省開通運營的城軌(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APM等)總裡程,首次突破1000公裡,達到1028.5公裡。這也使得廣東成為全國首個城軌運營總裡程突破1000公裡的省份,城軌運營裡程全國第一。
  • 廣州地鐵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王華 溫美春)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王華 攝據廣州地鐵宣傳部長許坤傑介紹,該實驗室是全國城軌交通行業中首個由建設與運營業主單位牽頭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 廣州地鐵附近帶孩子好去處 地鐵沿線兒童樂園盤點
    星期八小鎮  最全「親子樂地圖」沿地鐵玩盡「六一」  六一兒童節,小朋友就要盡情歡樂!廣州日報記者為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準備了廣州「六一」親子樂園玩樂地鐵線路圖,挑選出來的每一家兒童遊樂設施都十分有趣,跟著我們,保證你的孩子玩得酣暢淋漓。
  • 未來坐地鐵就能到廣州喝茶?「廣深地鐵」又有新動作!
    有望銜接深圳的廣州地鐵22號線,目前已經在建,定位是時速160公裡的「地下高鐵」,實現從廣州市中心城區20分鐘到達廣州南沙區。早在去年6月,《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就已顯示,廣州地鐵22號線未來或南延至慶盛站、蕉門、南沙客運港,跨海而過連接東莞,經東莞濱海灣站(TOD)繼續東延至深圳沙井站,與深圳地鐵18號線對接,可達高鐵光明城站。可以看到,廣深「牽手」將以南沙為中間節點。22號線一頭連接廣州中心城區,另一頭聯通東莞,延伸到深圳。
  • 中國地鐵排行 上海位於榜首 長春耗時80年
    全國耗時最久的地鐵:從規劃到通車歷經80年位於吉林的長春是中國第一個有地鐵規劃的城市,1935年,長春地鐵納入規劃,第一條地鐵線路於1939年開工建設,然而開工後不久,因為戰爭而停止。進入21世紀,在長春開通的軌道交通3號線是中國內地的第一條輕軌線路,也是長春軌道交通的首條線路,一期工程於2002年開通運營。然而長春真正意義上的地鐵是17年6月開通的1號線一期工程。
  • 廣州幹細胞專利申請數全國第一!這個領域的大數據來了
    今日,廣州創新戰略研究院(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聯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發展報告》。該報告從產業增長、創新產業鏈條、研究實力、創新成果等方面展示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整體發展面貌,並對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
  • 連接廣州和深圳的地鐵 將用上這批「洛陽製造」
    七二五所此次中標產品包括減振扣件、道床減振墊、合成軌枕、疏散平臺和電纜支架等多個種類,中標項目涉及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工程、廣州地鐵18/22號線以及佛山地鐵3號線等。  其中,廣州地鐵18/22號線尤為引人矚目,它們是「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拉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介紹,廣州地鐵22號線的定位為廣州南站快線,實現了南沙、番禺、荔灣與廣州南站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繫,並增強了廣州南站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22號線未來計劃北延至棠溪站、白雲機場,東延至東莞,並將與深圳地鐵實現對接。
  • 廣州地鐵:對返穗施工人員分類集中隔離觀察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為確保在建320個施工工點的人員健康及節後安全復工,廣州地鐵製定了《廣州地鐵建設工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春節後復工實施方案》,將抓住防範疫情作為目前的首要核心任務,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妥善做好各項應對工作,確保防疫安全、施工安全萬無一失。
  • 觀察|「超級地鐵」打造灣區橫軸,廣州重歸珠三角十字路口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州、佛山兩地相繼啟動地鐵28號線的控制性規劃招標工作。根據廣州市新一輪線網規劃修編成果,地鐵28號線為一條東西向市域高速軌道,規劃承擔佛山、廣州、東莞等市的快速聯繫。此外,28號線的支線還將從新塘向惠州延伸。
  • 廣州開挖中國最快的地鐵!從南沙到東站只要30分鐘!
    廣州地鐵十八號線、二十二號線兩條地鐵新線首臺大盾構始發,設計時速160公裡   文/羊城派記者 陳澤雲圖/羊城派記者 宋金峪通訊員 溫美春 單澎升 王亮  8月29日,地鐵十八和二十二號線建設迎來重大關鍵節點!
  • 佔領高鐵&地鐵黃金廣告位,焦點匯聚茶亭序國風鮮茶品牌
    歷經數月的溝通與磨合,茶亭序與廣州南站傳媒、廣州地鐵傳媒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再掀品牌風暴,重資投放高鐵&地鐵黃金廣告位!多維度賦能品牌,高密度、高頻次曝光,促使茶亭序品牌升級邁出跨越式的一步。
  • 冬天,如何安排「間歇訓練」運動負荷?
    上周末,98跑俱樂部冬訓第一階段(第三周)訓練計劃是:間歇訓練2000米x8次,本堂課訓練目標:基於學員經過兩周有氧耐力基礎訓練後,旨在通過中等強度的間歇訓練提升訓練強度。點擊閱讀:《98跑冬訓課堂(1)| 冬天,為何配速會下降?》
  • 專家建議:掌握正確的運動負荷強度十分重要
    專家建議:掌握正確的運動負荷強度十分重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9日 23:04 來源: 來源:中國軍網軍營體育專家建議:掌握正確的運動負荷強度十分重要 新華社成都5月28日體育專電(記者史春東)四川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張藝宏分析說,「運動處方」中的項目、強度、時間、頻度,是缺一不可的藥劑,負荷強度是科學健身中的一個關鍵。
  • 越秀地產收購廣州地鐵部分物業股權 構建城市運營新格局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1月25日下午,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秀集團」)與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地鐵集團」)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58樓籤署物業股權合作協議,越秀集團旗下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秀地產」)收購廣州地鐵集團旗下廣州地鐵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廣州正打造的地鐵線,共設24座站,預計2023年開通
    如今在我國的城市地鐵線路建設是越來越長的了,而且在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過程中看,一般而言,在大城市中所建設的地鐵線路是愈發的密集,這主要是跟它們的城市經濟發展是相互匹配的,雖然我國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資格建設地鐵,但在總體上說,這些城市所代表的地鐵線也是能看出它的城市實力。
  • 廣州地鐵安檢首日帶水隨機要求試喝
    10月10日,廣州地鐵安檢升級首日,地鐵公園前站,乘客逐個接受安檢進站,帶水隨機要求試喝。    南都訊 昨日上午9:30開始,廣州地鐵首批共六個車站率先啟動安檢升級,所有進入紀念堂、公園前、廣州火車站、珠江新城、廈滘及天河客運站這六個站點的乘客均需「人走安檢門,物過安檢機」。據地鐵方面統計,首日9:30至11:30,兩個小時內共3 .2萬人次接受了安全檢查,現場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