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王華 溫美春)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
驗收意見認為:實驗室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所形成的技術研究平臺和研發成果,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提供創新技術支撐。
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王華 攝
據廣州地鐵宣傳部長許坤傑介紹,該實驗室是全國城軌交通行業中首個由建設與運營業主單位牽頭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實驗室採取了「1+7+N」的創新建設模式,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集合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聯建單位,以及50餘家合作單位進行實驗室建設,參與平臺建設人數超500人。憑藉該建設模式,博採眾長,建成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技術、依託地鐵運營現場實景、涵蓋多系統和多專業的新型工程實驗室。
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王華 攝
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袁敏正表示,經過三年建設,實驗室已形成列車、信號、軌道等關鍵設備設施狀態實時監測、數據分析評估和健康預測、多專業系統仿真驗證、大數據云計算服務、典型裝備隱患挖掘、客流組織與應急處置等6大實驗能力,為城軌交通設備設施服役安全、客流組織與環境安全、綜合安全與運維保障等研究方向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
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 王華 攝
袁敏正稱,實驗室建成投入使用後,可為國家軌道交通科技創新提供理論與技術研究條件,並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新產品驗證等服務,在促進新技術快速轉化成生產力、節約運維成本、提升運維效率、提高城軌運營服務水平,具有明顯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