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聚集16個院士團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2021-01-09 網易新聞

項目效果圖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近日正式動工。該實驗室已匯聚47個高層次科研團隊,正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科研力量建設實驗室分部,推動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

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

廣州海洋實驗室位於南沙灣慧谷地區,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核心共建單位,聯合中科院內外20多家單位共同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該實驗室於2019年1月8日揭牌成立,計劃於今年完成2#科研綜合樓、3#實驗平臺科研樓等基礎部分建設。

據悉,廣州海洋實驗室將依託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冷泉生態系統等國家大科學裝置,打造海洋科學前沿基礎部、海洋高新技術部、海洋大科學平臺部和海洋產業孵化部,聚焦8大海洋科學前沿基礎研究、7大海洋高新技術研發,建設6大創新支撐平臺,打造5個產業孵化中心。

其中,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是廣州海洋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內容,建成後將用於觀測和模擬冷泉系統生態演變過程、機制及其生態學效應,支撐我國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產業化發展。

聯合粵港澳科研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南方海洋科學和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表示,實驗室選擇落戶南沙,不僅因為這裡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地理幾何中心、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更看中了南沙的濱海環境和生態發展理念,這與實驗室在島嶼島礁可持續開發研究、大科學裝置建設等方面的需求相契合。

他介紹,實驗室成立一年多,目前已匯聚47個海洋領域高層次科研隊伍,其中包括16個院士團隊,以雙聘形式吸納的科研人員達到800餘位。

據悉,該實驗室已向香港分部依託單位香港科技大學成功撥付3800萬元科研經費,實現了廣州市科研資金跨境撥付零的突破。

2019年1月8日在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開幕式上,由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廣州海洋實驗室將著力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島嶼和島礁可持續開發、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等科技難題。

據介紹,實驗室選址在廣州南沙區,規劃建成包括南海所基礎研究園區、廣海局基礎研究園區、廣州南海科學國家中心園區、冷泉系統大科學裝置園區、大型科考碼頭及巖芯庫園區等,科研規劃用地600畝。實驗室建設經費由廣東省、廣州市支持,中科院、自然資源部配置共用資源,分階段投入。

從揭牌儀式上獲悉,已有一批核心團隊確定加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包括:

張偲院士 海洋生態工程研究團隊

陳勇院士 島礁能源研究團隊、

彭平安院士 海洋沉積學研究團隊、

徐義剛院士 海洋地球化學研究團隊、

丁德文院士 海洋環境工程研究團隊、

周成虎院士 海洋遙感與地理研究團隊,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金慶煥院士(楊勝雄) 海洋油氣地質研究團隊、

廣東省科學院吳清平院士 島礁食用菌研究團隊、

廣東工業大學楊志峰院士 河口海岸環境工程團隊、

南方科技大學陳曉非院士 地球物理研究團隊、

香港大學葉嘉安院士 海洋地理研究團隊。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主要依託單位,協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學、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南海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廣州中科院工業研究院、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海大集團等優勢力量共建。該實驗室將進一步整合廣東省及港澳相關的研究隊伍,提升廣東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優拓產業,協同合作,研用結合,發揮集團軍優勢,帶動區域海洋科技與海洋經濟發展,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基地。

2019年2月26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穗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及相關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決定成立省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任命張偲院士為實驗室主任。

張偲院士作實驗室工作進展與發展規劃報告

14位院士擔任學術委員

2019年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陳宜瑜、秦大河、潘德爐、康玉柱、張偲、丁德文、金慶煥、陳勇、陳曉非、楊志峰、楊經綏、徐義剛、蔣興偉、孫金聲14位院士和錢培元教授等共25位院士專家出席。

會上,學術委員會成員聽取了實驗室主任張偲所作的實驗室工作進展與發展規劃報告,研討了實驗室使命定位與規劃發展方向,審議了實驗室首批6個重大專項,原則通過了《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學術委員會章程》。

—END—

信息來源:羊城晚報 李煥坤、餘麗穎;中科院南海所;南方網;廣東省科技評估中心等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建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發展
    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陳宜瑜、秦大河、潘德爐、康玉柱、張偲、丁德文、金慶煥、陳勇、陳曉非、楊志峰、楊經綏、徐義剛、蔣興偉、孫金聲等14位兩院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錢培元等共25位專家出席會議。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會議並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又一家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多個院士研究團隊助陣
    在論壇開幕式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揭牌。據悉,該省實驗室主要依託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建設,實驗室選址南沙區,科研規劃用地600畝。  記者從揭牌儀式上獲悉,目前已有一批核心團隊,確定加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包括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張偲院士海洋生態工程研究團隊、陳勇院士島礁能源研究團隊、彭平安院士海洋沉積學研究團隊、徐義剛院士海洋地球化學研究團隊、丁德文院士海洋環境工程研究團隊、周成虎院士海洋遙感與地理研究團隊,以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金慶煥院士(楊勝雄)海洋油氣地質研究團隊、廣東省科學院吳清平院士島礁食用菌研究團隊
  • 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
    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在珠海正式成立 http://www.huaue.com  2019年5月1日  來源:中山大學   4月2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導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
    原標題:把湛江灣打造成海洋創新高地 1月22日上午,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標誌著省實驗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王瑞軍宣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吳有生院士任理事長;姜建軍、杜剛、潘新祥、米立軍任聯合理事長;曹興、歐先偉、王俊利、劉建忠、羅輝、譚北平任副理事長;嚴峻任秘書長;黃江康、江向陽、李漢東等十人任理事。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一批院士專家、國內海洋領域專家學者、相關企業代表550餘人匯聚一堂,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新聞—科學網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招聘40人
    一、單位簡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是以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由廣東省政府於2018年11月啟動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由珠海市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陳大可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蘇紀蘭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中國發展網訊大批院士專家正在南沙集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推動廣州發展成為國家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新高地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王月、餘麗穎)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下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
  • 廣州136個項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名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全部來自廣州,分別是華南理工大學王迎軍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張偲院士。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及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銀獎等10餘項獎勵。撰寫專著《生物醫用陶瓷材料》入選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科學技術類獎。
  • 廣州海洋實驗室又招人啦!快到碗裡來~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成立於2018年11月,是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由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牽頭,協同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優勢力量共建。實驗室位於廣州市南沙區。
  • 廣州海洋實驗室又招人啦!快到碗裡來~
    09-08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
  • 潘德爐院士等多位院士、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第三次會議召開
    2020年5月7日,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郭華東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彭平安院士、張偲院士、林琿教授、李忠平教授、施平研究員,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龍麗娟、副所長杜巖,所長助理張長生,LORS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唐丹玲,相關部門負責人及LORS
  • 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智能船艇是全新的「海洋物種」
    11月27日,在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上,有專家表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正在建設的智能型支持母船項目,將可以實現複雜海況下批量化無人裝備快速轉場、布放、回收、轉運和搭載的科研平臺,將是一個全新的「海洋物種」。
  • 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湛江灣實驗室招聘信息: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報名時間:4月29日-5月31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MEETING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 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
    各實驗室規劃布局就緒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已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將於今年動工建設,預計總投資為135億元,計劃於2035年建成,將建設實驗室綜合樓、重大戰略工程場地、產業孵化、通信服務中心等,總建築面積約150萬平方米。
  • 廣東省實驗室建設駛入「快車道」
    日前,位於佛山的季華實驗室(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重大進展:實驗室科研園區一期項目提交驗收,預計下半年即可正式進駐;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也在前不久公布了最新進展:揭牌成立僅約一年,已組建49支科研團隊,集聚了數十位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參與實驗室建設。
  • 2021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招聘公告(300人)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2021年校園招聘崗位表 所屬機構 崗位編號 崗位名稱 研究方向 人數 工作職責 崗位招聘條件 智能海洋裝備研究中心 011KY2001 科研人員-智能海洋裝備責任研究員 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技術 3 1.了解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國內外相關現狀和發展趨勢,協助養殖裝備所所長統籌推進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