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廣州發展成為國家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新高地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王月、餘麗穎)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下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一批院士專家、國內海洋領域專家學者、相關企業代表550餘人匯聚一堂、建言獻策。

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秦大河、蘇紀蘭、丁德文、潘德爐、陳十一、吳立新、宋君強、陳大可、楊經綏、魏輔文、蔣興偉、孫金聲等院士以及聯合國環境署首席科學家劉健、廣州市副市長王東等人出席論壇開幕式。

王東表示,目前廣州集聚了華南地區大部分的涉海科研機構,其中包括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的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在華南乃至全國首屈一指,希望與會的院士專家為廣州提供更多的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發展的新思路、新想法,推動廣州發展成為國家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的一個新高地。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中國發展網訊大批院士專家正在南沙集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新聞—科學網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 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
    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且擁有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功能,是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   得益於此,南沙在國家級的海洋科創平臺布局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南沙正在加快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基地等重大項目。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去年在南沙成立的廣州海洋實驗室也取得了不少建設進展,目前匯聚了包括16個院士團隊在內的47支海洋領域高層次科研隊伍,正在爭取推動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落戶廣州。、形成條件和受控機制,釐清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因子和演變規律,建立「海—陸—天—空」四基綜合觀測網絡,發展新一代海洋觀測與監測技術,為國家海洋管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 2020 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行
    12月18日,由廣東海絲研究院、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南沙順利舉行
  • 舟山普陀:科技賦能 打造海洋產業新高地
    這是舟山普陀強化海洋科技產業體系的一個典型。11月27日-28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舉行的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國家海洋信息系統」「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和產業發展路徑研究」等議題作了研討,並為當地海洋科技產業體系建言獻策。
  • 創新為槳逐夢藍海 普陀奮力打造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本次論壇是普陀區持續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實踐探索,旨在通過權威的政策解讀和前沿的技術分析,緊跟國家海洋產業發展前沿,奮力打造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進一步助推舟山市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舟山在海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普洱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如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耕好綠色經濟這塊「試驗田」, 把綠色生態這一普洱的最大資源稟賦變成財富、變成「金字招牌」,推動綠色經濟從試驗上升到示範,為其他地區綠色發展提供可複製、可借鑑的方案,是國家賦予普洱的神聖使命,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擔當。
  • 【央廣網】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柯偉院士、蹇錫高院士、王玉忠院士、毛新平院士、嶽清瑞院士、李賀軍院士、宮聲凱院士、彭壽院士、張平祥院士、劉正東院士等10名院士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與我國海洋戰略中海洋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問題、未來發展趨勢等開展深入交流並提出對策建議,推動國家海洋材料學科和海洋工程裝備發展,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
    原標題: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技術添翼 多賽道領跑   11月22日下午,「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主舞臺,「粵港澳電競明星邀請賽
  •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編委會會議在廣州舉行
    溫國輝會見出席會議的院士和專家學者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0年度編委會會議11月7日在廣州舉行。11月7日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會見出席會議的院士和專家學者。  溫國輝介紹了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及醫療衛生事業、生物醫藥產業等情況。他說,廣州正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等重大機遇,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努力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提升生命健康發展水平。希望院士、專家學者團隊深入考察廣州,促進更多科研機構、科技企業落戶廣州,推動生命科學、健康事業在廣州發展。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率先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集聚全球高端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生物技術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廣州將如何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生物產業發展?廣州生物產業的雄心在哪裡?
  •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編委會會議在廣州舉行 溫國輝會見出席會議...
    大洋網訊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0年度編委會會議昨天在廣州舉行。昨天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會見出席會議的院士和專家學者。參加會見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朱玉賢、曹曉風、宋爾衛、魏輔文、孟安明、陳曄光、劉耀光、謝道昕,《中國科學》編委會秘書長彭斌,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黎孟楓等。
  • 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在浙江成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金潔 楊眉 張律 記者曹吉根)「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的成立,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計量技術服務的好模板。」4月26日,浙江杭州舉行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成立大會,通過了《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章程》。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MEETING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現結合我廳職能,將有關辦理意見答覆如下:一、加快海洋強省的有關工作情況近年來,我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和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積極採取措施,著力培育發展臨海產業,在海工裝備、海洋生物、海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和港口物流等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力度,形成產業集聚、技術先進、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藍色產業體系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濱湖科學城將打造四個「新高地」,即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圍繞科技創新新高地、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項目效果圖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近日正式動工。該實驗室已匯聚47個高層次科研團隊,正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科研力量建設實驗室分部,推動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
    多片海域初現汙染,各大漁場生態環境退化嚴重;受汙染的海水中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嚴重影響了我國海鹽的質量;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環境惡化、藥用資源不足也對我國海洋生物製藥領域的發展造成影響。對海洋資源合理利用、科學利用,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維護海洋產業健康發展成為下一步發展的亟需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