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2020-11-28 新華網貴州站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從中藥材種植,到中醫藥製造,再到醫藥流通、藥食同源、康體養生……當下,烏當區中藥材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品牌影響逐漸提升、產業帶動日益凸顯,中醫藥煥發著強勁的生機與活力。

  春風化雨,跨越騰飛。隨著貴州中醫藥產業園即將落地建設,烏當中醫藥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健康產業發展將掀開新的篇章。

  依託優勢 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烏當區何以注重發展中醫藥產業?這與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環境密不可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良的生態,讓烏當區成為全國地道中藥材的重要產區。

  烏當區海拔在872米至1659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4.6℃,森林覆蓋率達57.95%,境內多高山河谷,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氣候垂直差異明顯,生態環境複雜,自然植被類型多樣,植物種類繁多……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資源為烏當區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先天保障。

  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目前,全區已探明野生中藥材資源1058種,目前種植開發47種、規模化種植開發18種,包括天麻、頭花蓼、紅土茯苓、槓板歸、苦參、丹參、三顆針等名貴稀有中藥材,佔貴陽市中草藥品種的53.4%,佔貴州省中草藥品種的22%。

  豐富的生物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烏當區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烏當區圍繞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把中醫藥產業發展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將中醫藥產業作為促進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勢特色產業全力推進,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區太子參、頭花蓼、鐵皮石斛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47萬畝,累計完成產量1.78萬噸,累計完成產值1.53億元。

  實踐證明,烏當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條件得天獨厚、前景廣闊,在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版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創新驅動 聚合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位於烏當區東風醫藥食品工業園的貴州健興藥業有限公司,一箱箱肺力咳合劑從生產車間走出,走向全國各地。2019年,該公司肺力咳合劑實現銷售收入16.2億元,印證著烏當區醫藥製造的實力。

  為更好發揮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烏當區大力發展製藥產業,做精做優中藥和民族藥,推進中藥配方顆粒、中藥和民族藥產品發展,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實踐樣板、發展樣板、創新樣板。

  ——醫藥製造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目前,區內擁有景峰製藥、健興藥業、新天藥業等規模以上醫藥製造企業10家,其中3家為全省領軍型龍頭企業、5家為全省醫藥骨幹企業;2019年全區完成健康醫藥產業產值63.63億元。

  ——中醫藥服務產業多元發展。2016年建成的貴州苗醫藥博物館,自開館以來累計接待參觀、考察人員近3萬人次;普濟生物生產的藥用化妝品和美容產品是全省唯一獲得藥妝字號的中藥材美容產品;以威門藥業的鐵皮石斛和天麻凍乾粉為代表的中藥滋補保健品牌不斷形成,2019年實現銷售額600萬元。

  ——中醫藥品牌不斷形成。全區培育扶持了6家企業上市、市級以上研發平臺53個;持有批准文號的藥品187個,實際投入生產藥品58個,單品銷售上億元的有12個;擁有GMP生產線49條、專利210個;79種藥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80種藥品進入省級醫保目錄;16個品種被貴州省認定為醫藥名牌產品。

  立足長遠,烏當區加大中醫藥產業科技投入,依託重點研發平臺,進一步開發天麻、鐵皮石斛、頭花蓼等本地特色藥食材,切實提高中醫藥產業科技轉化率,大力推進民族藥創新發展,力爭到2025年,申報以「苗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與此同時,烏當區積極鼓勵本地中醫藥企業強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倡導中醫藥企業向上遊原料基地延伸,提升中醫藥產品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努力打造優勢重磅單品,推進中醫藥產業壯大和發展……

  發展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心懷高遠的烏當區中醫藥產業不斷尋求突破,永遠在路上。

  「接一連三」 做強中醫藥全產業鏈

  在烏當區水田鎮羅莊村,仿野生鐵皮石斛漫山遍野,於林間開出了「美麗經濟」;在烏當區羊昌鎮,100餘畝的中藥材繁育基地內,一排排育苗棚錯落有致,一片片綠油油的白芨苗長勢喜人……如今,在烏當區,「綠色銀行」遍地開花。

  中醫藥產業「接一連三」,事關產業發展需要、事關農民增收致富。

  如何用好資源優勢,走一條綠色富民的農業發展之路?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烏當區應勢而謀,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作答——

  健全產銷對接機制。圍繞中藥材資源優勢,大力推進中藥材品種發展,加快推廣地道藥材種植模式,打造全省地道藥材種苗基地,形成「種植在全省,基地在烏當,輻射在全國」的產業發展格局,推進「黔藥出山」。

  聚力健全產業鏈條。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積極開拓產品種類,提升中藥材產品的品質,打出「組合拳」,讓中醫藥產業前端有銷路、中端有連結、後端有收益。

  實施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因地制宜,依託龍頭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種植大戶+農戶」等多種生產運營模式,以中醫藥產業的新發展帶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新突破。

  「接一」還需「連三」,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在融合發展中不斷提升質效。

  在醫藥物流方面,康心藥業、廣奕醫藥、光正醫藥、凱歸眾民、中衛時代等25家醫藥流通企業形成了產業集聚,具備了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物流運輸保障體系。2019年,全區醫藥流通產業銷售額實現約52.75億元,規模位居全省前列。

  在電商應用方面,烏當區作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及全省大數據大健康融合發展聚集區,在中醫藥產業、現代高效農業、醫藥物流業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深度融合探索,在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拓展銷售市場等方面獲得顯著成效。

  傳承、創新、發展。如今,烏當區中醫藥產業發展正走在「春天裡」,特色產業壯大發展之路越走越實、越走越寬廣,源源不斷地為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注入動力與活力。(記者 樊榮) 

相關焦點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12月18日,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甲秀評】打造開放經濟新高地 提升樞紐輻射能力
    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指出:「貴陽貴安要發展,必須要對外開放,做好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勢發力的文章。」全市上下要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應勢而動,聚焦開放再發力,在服務國家和全省戰略中彰顯更大擔當,在推動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 ...新高地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扛起自貿港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劉賜貴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自貿港的引領作用,著力建設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切實扛起海南自貿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經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偉大實踐。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綠色發展都是主題主線。中國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取得的顯著成就,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讚賞。
  • 做好「食品」大文章!梧州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廣西梧州甜蜜家蜂業有限公司 何鎏 攝這只是梧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食品產業,以「嚴標準、樹品牌、強龍頭、聚集群」為抓手,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樣本」。
  • 舟山普陀:科技賦能 打造海洋產業新高地
    這是舟山普陀強化海洋科技產業體系的一個典型。11月27日-28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舉行的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國家海洋信息系統」「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和產業發展路徑研究」等議題作了研討,並為當地海洋科技產業體系建言獻策。
  • 總金額86億 成都金牛區集中簽約大健康產業10個重大項目
    人民網成都8月7日電 (王軍)「投資成都·首選金牛」百日攻堅系列活動——2020·成都市金牛區大健康產業發展推介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今日在成都國際智慧健康城舉行,現場10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籤約總額86億元。
  • 「螢石之鄉」邁入「克拉時代」 武義打造螢石文化產業新高地
    現在,這些晶瑩剔透、色澤鮮豔的晶體被匠人巧手雕刻,製成了精美的珠寶、工藝品,大大提高了螢石的附加值,也推動螢石產業全新發展,從按噸計算到「克拉時代」,武義正從「螢石之鄉」快步邁向「中國螢石文化之都」,打造螢石文化產業新高地。  展會搭臺吆喝市場  10月下旬,武義縣舉辦的首屆螢石文化精品展,就放在該縣的會展中心螢石展館。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產業融合打造大灣區「最佳康養地」  以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優質的南藥資源為載體,我市鼓勵發展健康旅遊產業和生產養生度假產品,促進健康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大雪節氣將至,客都大地帶著一絲涼意。在梅縣區南壽峰健康產業園裡的南藥基地,草藥在風中擺動,香氣撲鼻而來。
  • 做好黃河文章 打造大美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超前謀劃、率先行動,提出了「做好黃河文章、建設現代化都會城市」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做好黃河文章建設現代化都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著力保護黃河、治理黃河,力爭將黃河蘭州段建設成集生態優良、產業集聚、文化繁榮的高品質大景區,打造成全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引擎和龍頭,通過改造提升和運營管理蘭州黃河四十裡風情線
  • 中國健康媒體記者沙龍走進齊魯製藥集團,共話醫藥健康發展
    齊魯創新:向醫藥產業價值鏈最高端邁進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目前,我國醫藥產業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鏈發展,形成了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自主創新體系,科技實力持續增強,科研成果舉世矚目。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譚勇在致辭時說,臨床研究數量和新藥上市數量是中國醫藥創新的重要評價指標。
  • 「雪球」越滾越大 青島藍谷海洋生物領域新高地正形成
    該項目將整合更多優質資源,推動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為全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個好消息是青島藍谷協同創新、融合發展,促進產學研深融合的又一成功產物,標誌青島藍谷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又前進了一步。攜手「企業系」平臺做強海洋特色產業,也是青島藍谷協同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這一方面工作也正風生水起:依託碧桂園集團打造佔地400餘畝的海洋科技產業園,力爭三年內引進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技術等涉海龍頭企業10家以上。發揮飛利浦在健康科技等領域的科研、技術和人才優勢,投資約13億元打造19萬平方米的飛利浦健康科技(北方)創新中心和健康頤養示範社區。
  • 時代風口,產業集聚!看合景生命科谷的創新潛力!
    中商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預計今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78萬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16萬億元。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形成以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成渝經濟圈等協同發展的四大產業集群。
  • 江北全力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寧波電商經濟創新園區精心打造的前洋E商小鎮,正成為江北數字經濟新高地。    「我們將立足現有基礎,全力發展新業態,積攢新動能,拓展新市場,推進新發展,打造全市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為寧波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貢獻江北力量。」江北區商務局負責人說。    發展新業態, 傳統出口與跨境電商齊步走    「江北區為我們送來『跨境電商』這個法寶,還幫忙對接同專業電商平臺。」
  • 青海省召開省委十三屆九次會議 全力打造生態文明七個新高地
    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近日在西寧召開,審議通過《中共青海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全力打造生態文明七個新高地。      會議強調,要把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作為第一抉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院士經濟」成為大健康產業新引擎
    11月14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圓滿落幕。來自全球34個國家的1.3萬名嘉賓、1200家企業相聚武漢,4天展期內共吸引超過30萬人次進場。多項全球大健康新技術和新產品一一亮相,高峰論壇、院士論壇、產品推介會等配套活動同步舉行,醫療科技、基因測序、產業技術研究等27個大健康產業項目現場進行籤約。本報記者在現場見證了武漢「重啟」之後的此次盛會。
  • 王新董事長:以強大決心打造東研大健康產業平臺航母
    王新董事長對此次戰略合併給予了高度評價,並針對東研未來發展前景和規劃做了「以強大決心打造東研大健康產業平臺航母」的高瞻遠矚的重要講話。並且隨著家庭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老百姓對於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該方面的消費比例也會越來越高。 針對這一社會現象帶來的行業商機,王新董事長認為:「未來,關於健康的消費會成為消費的主體,大健康產業會成為未來中國九大發展支柱產業中最重要的產業!」而且,現階段不論是環境電器行業還是大健康產業平臺,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沒有一家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公司。
  • 山西永濟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做好「沿黃」綠色文章
    伍姓湖的變遷見證了永濟市在保護和打造綠水青山、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方面所做的努力。近年來,永濟市立足「黃河沿岸、三晉門戶、文明之源、生態富地」的生態建設定位,做好「沿黃」綠色文章,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推動優良生態、美麗城鄉、全域旅遊互促共進。
  • 「四區」輻射帶動「園區」優勢互補 做大做強發展平臺 強力打造新...
    、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食品加工、菸草製品八個百億支柱產業鏈條,構建起多元支撐、穩定可靠的「四梁八柱」工業產業體系在今年的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經濟發展方面特別強調了「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發展目標,並明確提出,蘭州新區、榆中生態創新城、高新區、經濟區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極,發揮好各自的優勢,做好主導產業,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以更小的體量產生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