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從中藥材種植,到中醫藥製造,再到醫藥流通、藥食同源、康體養生……當下,烏當區中藥材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品牌影響逐漸提升、產業帶動日益凸顯,中醫藥煥發著強勁的生機與活力。

春風化雨,跨越騰飛。隨著貴州中醫藥產業園即將落地建設,烏當中醫藥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健康產業發展將掀開新的篇章。

依託優勢 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烏當區何以注重發展中醫藥產業?這與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環境密不可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良的生態,讓烏當區成為全國地道中藥材的重要產區。

烏當區海拔在872米至1659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4.6℃,森林覆蓋率達57.95%,境內多高山河谷,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氣候垂直差異明顯,生態環境複雜,自然植被類型多樣,植物種類繁多……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資源為烏當區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先天保障。

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目前,全區已探明野生中藥材資源1058種,目前種植開發47種、規模化種植開發18種,包括天麻、頭花蓼、紅土茯苓、槓板歸、苦參、丹參、三顆針等名貴稀有中藥材,佔貴陽市中草藥品種的53.4%,佔貴州省中草藥品種的22%。

豐富的生物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烏當區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烏當區圍繞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把中醫藥產業發展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將中醫藥產業作為促進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勢特色產業全力推進,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區太子參、頭花蓼、鐵皮石斛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47萬畝,累計完成產量1.78萬噸,累計完成產值1.53億元。

實踐證明,烏當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條件得天獨厚、前景廣闊,在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版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創新驅動 聚合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位於烏當區東風醫藥食品工業園的貴州健興藥業有限公司,一箱箱肺力咳合劑從生產車間走出,走向全國各地。2019年,該公司肺力咳合劑實現銷售收入16.2億元,印證著烏當區醫藥製造的實力。

為更好發揮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烏當區大力發展製藥產業,做精做優中藥和民族藥,推進中藥配方顆粒、中藥和民族藥產品發展,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實踐樣板、發展樣板、創新樣板。

醫藥製造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目前,區內擁有景峰製藥、健興藥業、新天藥業等規模以上醫藥製造企業10家,其中3家為全省領軍型龍頭企業、5家為全省醫藥骨幹企業;2019年全區完成健康醫藥產業產值63.63億元。

中醫藥服務產業多元發展。2016年建成的貴州苗醫藥博物館,自開館以來累計接待參觀、考察人員近3萬人次;普濟生物生產的藥用化妝品和美容產品是全省唯一獲得藥妝字號的中藥材美容產品;以威門藥業的鐵皮石斛和天麻凍乾粉為代表的中藥滋補保健品牌不斷形成,2019年實現銷售額600萬元。

中醫藥品牌不斷形成。全區培育扶持了6家企業上市、市級以上研發平臺53個;持有批准文號的藥品187個,實際投入生產藥品58個,單品銷售上億元的有12個;擁有GMP生產線49條、專利210個;79種藥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80種藥品進入省級醫保目錄;16個品種被貴州省認定為醫藥名牌產品。

立足長遠,烏當區加大中醫藥產業科技投入,依託重點研發平臺,進一步開發天麻、鐵皮石斛、頭花蓼等本地特色藥食材,切實提高中醫藥產業科技轉化率,大力推進民族藥創新發展,力爭到2025年,申報以「苗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與此同時,烏當區積極鼓勵本地中醫藥企業強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倡導中醫藥企業向上遊原料基地延伸,提升中醫藥產品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努力打造優勢重磅單品,推進中醫藥產業壯大和發展……

發展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心懷高遠的烏當區中醫藥產業不斷尋求突破,永遠在路上。

「接一連三」 做強中藥業全產業鏈

在烏當區水田鎮羅莊村,仿野生鐵皮石斛漫山遍野,於林間開出了「美麗經濟」;在烏當區羊昌鎮,100餘畝的中藥材繁育基地內,一排排育苗棚錯落有致,一片片綠油油的白芨苗長勢喜人……如今,在烏當區,「綠色銀行」遍地開花。

中醫藥產業「接一連三」,事關產業發展需要、事關農民增收致富。

如何用好資源優勢,走一條綠色富民的農業發展之路?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烏當區應勢而謀,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作答——

健全產銷對接機制。圍繞中藥材資源優勢,大力推進中藥材品種發展,加快推廣地道藥材種植模式,打造全省地道藥材種苗基地,形成「種植在全省,基地在烏當,輻射在全國」的產業發展格局,推進「黔藥出山」。

聚力健全產業鏈條。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積極開拓產品種類,提升中藥材產品的品質,打出「組合拳」,讓中醫藥產業前端有銷路、中端有連結、後端有收益。

實施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因地制宜,依託龍頭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種植大戶+農戶」等多種生產運營模式,以中醫藥產業的新發展帶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新突破。

「接一」還需「連三」,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在融合發展中不斷提升質效。

在醫藥物流方面,康心藥業、廣奕醫藥、光正醫藥、凱歸眾民、中衛時代等25家醫藥流通企業形成了產業集聚,具備了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物流運輸保障體系。2019年,全區醫藥流通產業銷售額實現約52.75億元,規模位居全省前列。

在電商應用方面,烏當區作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及全省大數據大健康融合發展聚集區,在中醫藥產業、現代高效農業、醫藥物流業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深度融合探索,在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拓展銷售市場等方面獲得顯著成效。

傳承、創新、發展。如今,烏當區中醫藥產業發展正走在「春天裡」,特色產業壯大發展之路越走越實、越走越寬廣,源源不斷地為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注入動力與活力。

來源丨貴陽日報

編輯:王子蔚

編審丨劉敏

【來源:貴陽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烏當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岑繼維/製圖「十四五」時期,烏當區將以中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為重點,以建設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鄉村振興新標杆為抓手,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立足現有產業發展基礎,把握生物醫藥要領域發展前沿,聚焦生物醫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強化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打造珠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藉助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南壽峰建起中藥博覽園,展示近千種南藥種植資源和北藥標本。「我們還建有養生基地、客家文化展示長廊等,將中醫藥養生文化與客家文化相融合,打造中醫藥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園。」梅州市南藥協會會長、南壽峰健康產業園負責人張京維說,當前,從國家到地方都大力支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他希望抓住機遇,充分利用中醫藥資源,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條。
  • 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 山東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召開 劉家義餘豔紅講話
    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進一步證明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持久生命力。山東是中醫藥大省,歷代名醫輩出,中藥資源豐富,群眾基礎深厚。在新發展階段,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更有責任,在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 組分實驗室助力打造京津冀中醫藥技術產業高地
    主持人:去年2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正式運行。實驗室在做哪些工作?如何助力京津冀中藥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
  • 上海市無人機產業協會成立 推動無人機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上海市無人機產業協會由上海龍華機場等12家單位共同發起,旨在推動上海市無人機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推動無人機企業積極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設及上海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為無人機領域的產業調研、數據統計、信息發布、技術培訓、標準制定、產品推介和合作交流發揮作用。
  • 做好「食品」大文章!梧州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廣西梧州甜蜜家蜂業有限公司 何鎏 攝這只是梧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食品產業,以「嚴標準、樹品牌、強龍頭、聚集群」為抓手,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樣本」。
  • 中糧健康科技園—推動產業聚合反應,共創大健康生態圈
    隨著中國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國家相關政策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將全民健康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而因疫情停下來的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並思考「健康的價值」,大眾對於健康生活的意識逐步增強,大健康產業隨之成為當下經濟發展的新熱點,這也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黃金機遇。
  • 產業|關於加快我國菌物藥資源開發利用的初步思考
    (一)加強菌物藥資源開發,是打造中醫藥優勢的新引擎。目前,菌物藥融入健康快消品(包括化妝品)已成世界潮流。我國已開發出木耳冰激凌、靈芝奶昔、桑黃袋泡茶、靈芝咖啡等快消品。這一消費新趨勢,打開了菌物藥資源開發利用的新天地。順勢而為抓好菌物藥資源開發,必將進一步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將中醫藥服務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鼓勵類產業目錄,建設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和示範基地。重點支持三亞市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科研創新推動中醫藥高新技術發展,做強做大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新業態新模式。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將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作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主攻方向,是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旨在擦亮湖南製造名片,使之成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強大支撐。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搶佔製造業制高點就會贏得發展主動權。
  •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康體養生、醫藥加工等大健康產業資源得天獨厚,譽為「秦嶺裡最美的地方」,被授予「中國氣候康養之都」稱號。
  • 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中醫藥要在傳承創新中高質量發展守住中醫藥特色及優勢診療領域,與時俱進地拓展中醫藥新的發展空間,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賦予中醫藥人的重大使命。三、堅持中西醫並重,促進中西醫優勢互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健康中國」作為戰略目標納入了國家基本方略,並提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方針。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 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大豆食品產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大會發言。他認為,大豆的營養保健價值尚未得到重視,國內大豆功能食品較少。王偉明提到,日本已經有計劃地推動和扶持作為大豆發酵食品的納豆產業發展,將其列入兒童營養午餐。
  • 把脈中醫藥創新發展,南京棲霞生物醫藥「小矽谷」崛起
    9月23日,由棲霞高新區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藥咖薈、《藥學進展》編委會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2020年南京國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投資峰會分論壇——「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創新論壇」在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00
  • 玉林:「四大千億產業」引領新跨越
    2014年成立以來,吸引了包括玉藥集團、康臣藥業、康美藥業等20家知名企業入園,項目共投資232億元,企業的聚集正推動著玉林大健康產業的穩步發展。  一直以來,玉林立足「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招商思路,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重點打造機械製造、大健康、新材料、服裝皮革「四大千億產業」,堅定不移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玉林特色的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辦 鄭小紅 攝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25日上午在深圳開幕,旨在構建符合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特點的研究模式和技術體系,加速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