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2020-12-05 澎湃新聞

大豆被稱為「豆中之王」。研究表明,大豆含有核黃素、卵磷脂、異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食肉量明顯增多。然而,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進行的對中國12省居民膳食的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居民攝入大豆食品的數量近20年沒有明顯的變化,基本上保持在每日攝入量13克-16克之間。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大豆振興計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6條核心營養建議之一:每人每天攝入25克-35克大豆及堅果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大豆食品產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大會發言。他認為,大豆的營養保健價值尚未得到重視,國內大豆功能食品較少。

王偉明提到,日本已經有計劃地推動和扶持作為大豆發酵食品的納豆產業發展,將其列入兒童營養午餐。而中國居民對大豆豐富的營養和功效缺乏現代認知,食用大豆製品與慢病預防、「治未病」的關聯理念尚未形成,其在「富貴病」防控及全民健康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此外,王偉明通過在市場調研發現,國內大豆功能食品研發成果較少,市場上缺乏品質與口感俱佳的科技型、健康型、主食化的現代大豆食品。

針對這些問題,王偉明提出了五點建議:

第一,聯合政府、行業組織、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力量,制定符合不同地區的大豆食品營養發展計劃。建立覆蓋全國大豆主產區的資源動態監測網絡,為研發、生產、消費等提供實時諮詢服務;從全民健康工程戰略的高度,搭建大豆食品官方科普教育平臺,組織專業人員對大豆進行全面信息收集,充分發揮宣傳部門與媒體報刊的作用,有效普及大豆營養常識,引導教育國民正確消費大豆食品;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央視等媒體進行公益宣傳,使全民系統科學地認識到包括發酵類在內的大豆食品與健康的關係。引導大豆食品開發者合理利用中醫藥、林下果蔬等自然資源,不斷增加大豆食品的經濟附加值。

第二,對大豆食品研發予以重視。將大豆食品精深加工作為振興大豆產業、發展農業的重要舉措,對大豆功能性食品關鍵技術予以特別支持,例如,對大豆多肽、磷脂、低聚糖、異黃酮中的主要成分進行深入研究,探索構象與結構、性能之間的關係,開發新型保健品。目前,大豆經發酵後的營養價值、食養功效、菌群作用機制是世界科研的新熱點,可成立大豆食品發酵學術專業委員會,提高整體研究水平。

第三,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科技型、健康型大豆食品落地。鼓勵科研院所創新開發一批符合健康觀念、作用機制明確、產品形式時尚、滿足市場需求的大豆功能食品,並將其作為重點項目給予扶持,走出「有營養、想吃,但不好吃、不方便、不安全、買不到」的發展窘境。推動我國大豆食品向營養精細化、產品功能化、定位高端化、延伸鏈條化的方向發展。

第四,建設大豆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產業、發酵產業、健康產業等進行交叉融合,集成優勢資源要素,加強大豆在食養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在園區內培育新型大豆功能食品研發機構,設立專用生產線;加強大豆食品精深加工,加快大豆食品產業向營養健康轉型,打造一批以改善健康為訴求的大豆食品企業,發展上下遊關聯產業,創造更多消費需求和經濟價值,全面推進傳統大豆食品產業升級。

第五,聯合農業農村部、教育部與科技部等多部門共同實施大豆食養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行動。大豆營養豐富,既適合大中城市、也適宜貧困落後地區,是真正具有普惠性的大眾健康食品,應該成為飯桌上的主角,承擔起改善國民營養的重擔。應加強學校對教師、社區對家長、教師家長對學生的食育工作,將大豆食養進校園與學生營養餐相結合,充分發揮營養功效;支持「健康廚房」建設,為營養餐製作相對標準化的大豆營養食品,為各類食堂提供更多優質大豆食品。

相關焦點

  • 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陷入困境 無序競爭待破解
    同時,還要加強政策引導,讓國內大豆蛋白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大豆食品蛋白是我國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近年來不斷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不過,國內大豆蛋白產業存在產能過剩、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產業陷入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怪圈,導致企業經營十分艱難。
  • 國產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轉基因優勢,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登高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5年,國產大豆在完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充分發揮品種、資源優勢和食品文化優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食品與食品加工的道路。 在國際市場上,大豆已經形成了食品豆和飼料豆兩種市場、兩種價格。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18...
    通過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循環帶動和擴大相關大品種農林業資源的再生產,進一步促進相關資源農林業的發展,在我省形成以優勢資源為基礎、以功能食品產業為龍頭、相關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2.尋求和瞄準健康需求。
  • 許建秦: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
    聚焦陝西兩會 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就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作大會發言,會後,接受了陝西網記者專訪。
  • 種子「核裂變」、產業「核聚變」的小小油莎豆
    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劉身利,中糧集團原董事長周明臣,中國綠色農業聯盟主席、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原會長劉連馥,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於小冬等四十多名相關領域高層領導、專家、企業家到場參加了本次會議。
  • 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嗎
    然而,中國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比上一年增加1029萬噸。蜂擁而來的進口大豆擠佔了上市不久的東北大豆的銷路。有人驚呼,進口大豆讓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首先來看大豆大量進口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業內對糧食進口爭議的焦點在大豆。按我國統計口徑,大豆納入糧食的豆類,進口糧食的70%以上是大豆。按此算,我國糧食進口量就顯得多了。
  • 東北滿地大豆景象能否重現?
    海倫市是有名的優質大豆之鄉,近年來,隨著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差距的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去年大豆種植面積一度下跌到170.6萬畝,今年海倫市提出大豆復興計劃,大豆種植面積恢復到220萬畝至225萬畝。
  • 從四大方面看大豆磷脂行業發展(附報告目錄)
    鑑於大豆磷脂類保健品是一種功能性的健康食品,雖然不是立即見效,但有著全面、長遠、穩定的效果,同時又沒有藥物的副作用,醫學家們也開始重視卵磷脂在預防疾病發生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推動下,醫藥衛生事業將伴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不斷進步和擴大,醫藥製劑行業對藥用大豆磷脂的市場需求總量將持續增長,對藥用大豆磷脂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隨著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對本行業的發展有重大的牽引和拉動作用。
  • 我國大豆總產量預計低於1000萬噸 自給率將低於15%
    中國曾是大豆出口大國,但最近10年來,卻出現了大豆進口量猛增、國產大豆面積減少、大豆主產區加工企業停工甚至破產等現象。國產大豆面臨怎樣的困境?國外如何推動大豆出口?我國大豆產業應當如何發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大豆種植現狀如何?
  • 我國或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院士:中國功能農業前景廣闊
    導讀: 中國大豆育種必須革命;功能農業被專家叫好;華文食品單一品類存在風險;線上生鮮超市時代即將來臨,誰會成為淘金者...考慮在「十四五」期間,依託黑龍江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縣,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繼續開展大豆良種聯合攻關,提高國產大豆單產和品質,促進國產大豆競爭力提升。
  • 大豆成巴西農產品出口主力軍
    作為世界農業大國,巴西大豆、柑橘、咖啡等經濟作物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大宗農產品成為國家主要的出口創匯來源。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更令巴西經濟墜入低谷。面對困境,巴西政府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等優越自然條件,強調增加糧食產量,大力推動農產品出口,其中更以大力發展大豆產業為突破口,大豆成為巴西農產品出口的主力軍。
  • 闢謠:脫脂大豆釀醬油是「廢物利用」?
    它的用途非常多,確實可以用於飼料,但也可以用於食品工業,比如發酵醬油,或者做成「大豆分離蛋白」用於肉製品、烘焙食品、麵製品、植物蛋白飲料、嬰幼兒食品、運動營養品等。但不同用途有不同的要求,食品用食品級的,飼料用飼料級的,兩不相干。
  • 延邊州年產10萬噸高品質大豆濃縮高蛋白項目
    具有高溶解性、高分散性、乳化性、凝膠性、保水性等特性,且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可應用於代乳粉、蛋白澆注食品、碎肉、乳膠肉末、肉卷、調料、焙烤食品、嬰兒食品、模擬肉等的生產,在食品加工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代表委員和列席人員圍繞構建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積極建言...
    省政協委員、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柯用春:  打造熱帶高效王牌,一定不能局限於站在海南看海南,要站在世界看海南。海南的農業規模小,季節性短,貨源供應不可能一直繼續增大,為此海南應該重視如何提升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 大豆卵磷脂作用
    大豆卵磷脂是從大豆裡面提取出來的。
  • 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立足浙江實踐,面向未來發展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優勢農產品如何掌握國際話語權?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如何高質量融合?在數位化背景下如何轉型實現新時代監管?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如何探索實踐?立足浙江實踐,面向未來發展,6月27至28日,由浙江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聯合麗水市食安辦舉辦的「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麗水召開。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東北農業大學江連洲教授、隋曉楠教授等在ANNU REV FOOD SCI T綜述「大豆蛋白:分子結構再探討和加工技術最新進展」
    大豆蛋白具有一系列可應用於食品的功能理化特性,例如乳化、起泡沫、膠凝以及水和脂肪吸收。大豆蛋白衍生的食品例如豆腐、豆奶、丹貝、醬油、味噌和仿肉製品對於素食者來說是一些很好的飲食選擇,而且相對動物蛋白基食品,這些食品能夠以更加可持續性的方式製造生產。研究顯示,大豆蛋白的理化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化學和分子結構。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植物基蛋白的需求增加,大豆蛋白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大豆最好的吃法竟然是……
    大豆營養豐富,吃法也不少:炒著吃、燉著吃、煮著吃,煮飯熬粥放一把,做成豆漿、豆腐、豆瓣醬……怎麼做都好吃!大豆最好的吃法大豆富含優質蛋白、卵磷脂和維生素B,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等身體有益的物質。 這麼多好東西,該怎麼全吃進肚子裡呢?很簡單,做成豆漿就可以了。
  • 成都市政協委員王麟:加強政府引導標準制定,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加緊出臺規劃和政策,圍繞核心技術、頂尖人才、標準規範等強化部署,力圖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