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陷入困境 無序競爭待破解

2020-11-23 中國網財經

  當前,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面臨產能相對過剩、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等問題,企業經營普遍陷入困境,壓力甚至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和大豆收購價格。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嚴控新增產能,擺脫產能過剩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創新,拓寬應用領域,完善品牌建設,健全產業鏈。同時,還要加強政策引導,讓國內大豆蛋白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大豆食品蛋白是我國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近年來不斷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不過,國內大豆蛋白產業存在產能過剩、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產業陷入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怪圈,導致企業經營十分艱難。國產大豆蛋白產業要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合理控制新增產能,提升競爭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合理規劃 控制新增產能

  大豆蛋白是對豆粕的深加工,加工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組織蛋白、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等品種。其中,大豆分離蛋白是我國大豆蛋白企業加工的主要品種。我國大豆蛋白產業起步較晚,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投資建設,隨著我國植物蛋白應用市場的日益擴大,尤其是肉類製品應用量的迅速擴大,國內掀起一股大豆蛋白投資熱潮。2000年至2004年,是我國大豆食品蛋白加工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產能快速擴張,食品蛋白出口量佔全球市場一半份額。2008年以後,受到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影響,國內一些大豆分離蛋白加工企業不斷轉型升級,一些企業沒能實現轉型升級而被迫退出市場。

  然而最近幾年,我國大豆蛋白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大多數加工企業艱難維持經營,開工率不足30%,產能相對過剩成為全行業的首要問題。最近,吉林松原市一家大豆分離蛋白加工企業,因為一直無法扭轉不利的局面,宣布停止銷售大豆蛋白產品。相似案例不斷上演,給本已形勢嚴峻的大豆蛋白加工行業再澆一盆冷水。

  「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認為大豆蛋白行業進入門檻低,但進入後卻發現門檻並不低,然後開始打價格戰,資金耗盡後造成蛋白廠和車間變成一片廢墟。」山東禹王蛋白公司總經理李順秀談及現狀頗為無奈。

  由於近年來政府沒有合理規劃大豆食品蛋白加工的產能,新增產能沒有限制,行業協會也沒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導致整個大豆蛋白行業處於無序競爭狀態,陷入了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怪圈,企業普遍陷入經營困境,壓力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致使大豆加工企業也處於虧損狀態。大豆加工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得不降低大豆收購價格。這也是造成國產大豆一而再、再而三出現賣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大豆蛋白分離協會負責人認為,控制新增產能是大豆食品蛋白行業擺脫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國家在產業規劃上要嚴格控制大豆蛋白行業產能,要像禁止大豆油脂加工行業新上產能一樣。同時,在協會引導下,加強行業內的溝通、協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加強創新 構建全產業鏈

  創新能力低是我國大豆蛋白加工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業內專家認為,與美國杜邦、ADM、日本不二富吉、以色列Hayes工程公司等跨國企業相比,我國大豆食品蛋白加工企業在研發、技術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應加大新品研發與技術創新投入,以更好的品質和差異化滿足全球用戶需求。

  山東禹王蛋白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大豆蛋白加工企業,現擁有禹城、臨邑、哈爾濱賓縣、齊齊哈爾克東縣等7家分公司,年加工大豆60萬噸,年產低溫豆粕40萬噸、大豆分離蛋白12萬噸,是我國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加工及原料加工基地,產品主要用於國內肉製品行業、乳製品行業、烘焙食品、保健食品、素食產業,以及部分製藥產業、生物製劑產業。

  「禹王為了避開低價惡性競爭,一直注重科研創新,不斷加大對食品領域應用蛋白的研發投入,拓寬大豆蛋白應用領域,引領食品大豆蛋白行業發展。」李順秀說。1999年,禹王生產的大豆蛋白原料低溫豆粕使蛋白收率提高10個百分點,每噸成本降低2200元,提升了國內企業競爭力,使我國由大豆蛋白進口大國轉變為出口大國,打破了美國、日本兩大蛋白生產巨頭的壟斷,帶動了中國大豆蛋白工業的提升。在加工裝備方面,禹王擁有大豆加工設備「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安裝、自己調試、自己優化、自己升級」的自主研發模式,帶動我國大豆蛋白行業主要設備由2000年以前進口德國、日本,到目前幾乎全部採用本土裝備,大大推動了該行業裝備製造的發展。在種子研發方面,禹王研發的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種子,試驗田畝產量近400公斤。得標準者得天下,禹王還參與了我國食品用低溫豆粕、大豆粕、豆制食品業用大豆、大豆油、大豆濃縮蛋白國家標準的制定。

  從禹王的案例不難看出,構建大豆全產業鏈是大豆蛋白加工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四大國際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通過大量兼併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已控制了我國大豆全產業鏈。與之相比,國內大豆蛋白企業規模小、鏈條短,目前只能算作是跨國糧商的「加工車間」。近年來,禹王集團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也在努力構建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李順秀認為,加強研發能力建設提升競爭力,是當前國內大豆蛋白加工企業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大豆產業鏈相關企業應提升大豆加工的整體研發能力和水平,開發更多的大豆蛋白產品新品類,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國家應該加強對大豆蛋白研髮型企業的研發補貼,促進大豆蛋白行業的轉型升級。

  拓展市場 加強品牌建設

  培育拓展食用大豆蛋白市場,不僅可以消化當前過剩產能,還可帶動食用大豆蛋白產業發展。但是,培育市場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以及消費者等方面的付出和長期艱苦的努力。

  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大豆還含有異黃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纖維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大豆蛋白食品在歐美市場上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豆食品種類已增加到萬餘種,如大豆漢堡、大豆熱狗、大豆蛋糕、大豆冰淇淋、大豆奶酪、大豆飲料、大豆奶、大豆烘烤食品等。國內市場只有大豆奶粉、大豆冰淇淋、大豆飲料、大豆酸奶等幾十種大豆蛋白食品,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居民改善食物營養結構的願望迫切,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國產大豆食品加工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機。一些嗅到市場先機的企業開始轉型做大豆蛋白加工,比如黑龍江哈爾濱巴彥縣八旗糧油公司就是一家有著13年歷史的油脂加工企業,公司總經理劉宏偉表示,該公司近年來開拓大豆食品蛋白加工業務,為南方一些食品企業提供大豆蛋白原料,今年還要拓展大豆素食加工業務。

  加強品牌建設,是拓展國際國內大豆蛋白食品市場的可行之路。業內專家認為,政府應該從國家層面著力打造「中國大豆」「中國大豆食品」國家品牌,提升產品質量,豐富產品品牌,創建中國大豆蛋白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食藥、工商、稅務、海關、公安等部門應採取聯合行動,加大對轉基因的監管力度,為支持和鼓勵「中國大豆」打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和社會環境。

  專家建議,對於收購和加工國產大豆的大豆深加工龍頭企業,應該加大補貼力度,大力提倡和鼓勵消費素肉(素食),做大以大豆蛋白食品為主體的素肉(素食)產業。此外,還應由行業協會牽頭,對大豆和大豆蛋白的營養價值進行全民科普,宣傳大豆食品的營養功效和保健功能,讓消費者了解並接受大豆蛋白,為國內大豆蛋白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責任編輯:李玥)

相關焦點

  • 我國大豆總產量預計低於1000萬噸 自給率將低於15%
    中國曾是大豆出口大國,但最近10年來,卻出現了大豆進口量猛增、國產大豆面積減少、大豆主產區加工企業停工甚至破產等現象。國產大豆面臨怎樣的困境?國外如何推動大豆出口?我國大豆產業應當如何發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大豆種植現狀如何?
  • 國產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轉基因優勢,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
    具有獨特優勢 位於山東德州的禹王集團是大豆蛋白加工行業的佼佼者,從1979年開始加工大豆蛋白,經過幾十年的起起落落,目前年加工大豆50萬噸以上,大豆蛋白10萬噸以上,為國內外肉製品行業、乳製品行業、烘焙食品、保健食品,還有部分製藥產業、生物製劑產業提供大豆蛋白,成為世界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及原料加工基地。
  •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2017-02-21 11:44:52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 我國蛋白腖產業處於起步階段 市場對進口產品較為依賴
    我國蛋白腖產業處於起步階段 市場對進口產品較為依賴其中動物性蛋白腖主要包括胰腖、肉腖、骨腖等;植物性蛋白腖主要以大豆蛋白腖為代表;而微生物蛋白腖主要以酵母蛋白腖為代表。我國蛋白腖產業仍處於發展階段,市面上的蛋白腖產品類型仍然不多,應用領域也有著一定的拓展潛力。蛋白腖作為微生物和動物細胞培養基的生產原料,市場發展與細胞培養基行業有著較大聯繫。
  • 種子「核裂變」、產業「核聚變」的小小油莎豆
    對社科院報告裡面提到的「十四五」末可能出現1.3億噸糧食缺口,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產需缺口,我國產需缺口大、需要大量進口的主要是大豆,2017年進口量曾達到9553萬噸的歷史峰值。這種進口有效滿足了國內蛋白飼料和油脂的需求。而未來我國大豆進口仍將保持高位,通過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穩步拓展大豆進口來源,有效彌補國內產需缺口、保障國內市場供給。
  • 美國頁巖油產業的困境及前景分析
    此個案會否引發大型油氣公司的連鎖反應仍待觀察。新冠疫情與減產爭拗引發油價大跌是頁巖油困境主因從美國頁巖油產業發展的軌跡可見,除去豐富的礦產資源、良好的地質條件、試驗與技術創新層出不窮之外,其普遍依賴債務融資和市場風險偏好的發展模式造成對石油價格走勢極為敏感:每當國際油價處於上升周期,頁巖油產業便迎來一輪繁榮期;反之,當國際油價陷入調整,頁巖油產業發展也隨之出現停滯和重組,兩者呈現極強的正相關關係
  • 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人們理念的不斷轉變,綠色高效、節能減排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通過對新能源產業進行相應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並改善生活環境,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但是,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而陷入困境。所以,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困境以及對策進行深入的探究十分必要。
  • 堅定不移推進我國轉基因技術研究應用
    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科技創新、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也是目前國際科學技術競爭的焦點。一、全球轉基因作物發展勢頭強勁,不可阻擋最近,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了全球轉基因作物育種產業發展的最新統計資料。
  • 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大豆食品產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大會發言。他認為,大豆的營養保健價值尚未得到重視,國內大豆功能食品較少。王偉明提到,日本已經有計劃地推動和扶持作為大豆發酵食品的納豆產業發展,將其列入兒童營養午餐。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在經歷了「黃金十年」後,進入深度調整期——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2014年以來,我國農機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後,進入深度調整期,既有部分企業在殘酷的產業競爭中被淘汰,也有不少企業通過堅持不懈的創新從困境中突圍。眾多業內專家均表示,目前我國農機行業已進入融合協同創新的新階段,要通過協同創新推動創新資源向農機產業集聚,共同探索農機行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新模式,開創農機行業創新新格局,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 自由主義陷入困境,中國開出新藥方
    今天,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似乎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俄羅斯總統普京宣稱,自由主義已經過時;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認為:「冷戰後形成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政治在2019年正走向崩潰」。那麼國際政治是否要退回到現實國際政治的叢林狀態?川普是一個具有高度現實主義特徵的政治家,但是川普國際戰略的困境,恰恰也體現了現實主義理論在處理21世紀的複雜性上的困境。
  • 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嗎
    ● 從大食物安全觀來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已對我國食用蛋白安全形成一定挑戰● 我國大豆生產成本高、行業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是造成全行業萎縮的主要原因● 要扶持低成本的規模化經營,提高加工環節的增加值,增強我國大豆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的主導權2016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國際豆類年。
  • 延邊州年產10萬噸高品質大豆濃縮高蛋白項目
    隨著國民生活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將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的市場正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大豆蛋白產品出口量在國際貿易中佔據著50%左右的份額。   大豆蛋白製品在麵食品、保健食品和飲料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容量巨大,並且市場進入成長期,是長線產品,產品本身利潤很高。大豆濃縮蛋白產品是一種較高純度的優質大豆蛋白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附加值,能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營養成分和給廠家帶來可觀效益。
  • 靈活的固有無序蛋白,不具備3D構造但卻不可或缺
    固有無序蛋白這些無法摺疊成穩定3D結構的蛋白質稱為「固有無序蛋白」(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而其他許多蛋白質的某些區段(多於30個胺基酸)也可能是沒有結構的「無序區域」(disordered region)。
  • 精準營養:當蛋白粉成為消費者「新寵」,大豆蛋白肽又將如何定義新...
    在我國,植物蛋白肽的提取主要來源於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通過常規分離純化法獲得高純度的植物蛋白肽。精準營養是一家專注於精準營養與精準醫療於一體的科研研發企業,從精準營養和精準藥膳兩方面入手,針對性的對營養問題和疾病問題提供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
  • 大豆蛋白腖您了解多少?
    大豆蛋白腖的種類:鴻潤寶順的大豆蛋白腖分為大豆蛋白腖Y005A,大豆蛋白腖Y005B,大豆蛋白腖Y005C和大豆蛋白腖Y005T。大豆蛋白腖Y005C和大豆蛋白腖Y005T:是指產品的2%水溶液在鹼性高壓條件有沉澱、磷酸鹽高壓條件下有雜質
  • MIT 研究揭示彈性蛋白原結構,或成破解遺傳病「金鑰匙」
    如今,研究人員第一次破解了這個複雜分子的分子結構,同時獲知了各種遺傳疾病中這種蛋白可能發生的各種細微結構錯誤。「彈性蛋白原的結構一直難以搞清楚,」Tarakanova 說。傳統的表徵方法不足以破解這個分子的結構,「因為它很大、無序,並且會動態變化。」但是,這個研究團隊使用的計算機建模和實驗觀察結合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預測出分子的完全原子化結構,」她說。
  •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目前,我國農業裝備科技創新已經從改造仿製,進入到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協同創新階段。但是,仍然存在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質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對此,專家表示,只有通過融合協同創新,加快補齊技術「短板」,才能驅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 安信證券明興:快遞業競爭面臨著「囚徒困境」
    點擊查看視頻>>明興在直播中表示,快遞業競爭面臨著「囚徒困境」。在市場份額沒有完全拉開情況下,領先企業難以通過提價緩解競爭,而領先企業維持低價競爭時,競爭對手也不會主動提價,從而形成囚徒困境,博弈的最優解即所有企業都採取低價競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