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2021-01-07 環保在線

  【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熱資源的重要性和潛力有了更深的認識。地熱大的優勢在於其穩定性、連續性和利用率高,如果突破傳統開發模式,地熱資源的潛力將無比巨大,這將為人類的能源開發送來福音。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

地熱發電

前景值得期待。 

  我國地熱資源較為豐富,以中低溫為主,幾乎遍布各省市自治區,地熱資源潛力佔全球的7.9%。據統計,全國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下熱水資源總量為68.45億m3,所含熱能量為972.28×1015J,折合每年約3284.8萬噸標準煤的發熱量。
 

  我國地熱資源儲量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

 

  地熱能利用包括發電和熱利用兩種方式,其中地熱發電作為清潔的發電技術之一,有極大潛力成為一種快速商業化並能夠併網發電的可再生能源的優先選項。另外,地熱發電也可以說是可靠的(甚至強於水電)可再生能源來源,可以向電網不斷輸送電力,不像其他方式存在間歇性和不確定性,幾乎完全不受氣候的影響。
 

  正是基於上述有點,全球地熱發電行業發展迅猛。截至2015年底,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量達到13.40GW,比上年增長5.51%。
 

  2002-2015年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及同比增速(單位:MW,%)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
 

  具體國家來看,美國地熱能利用技術開發利用早,處於位置。到2015年,美國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3953MW。
 

  2008-2015年美國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單位:MW)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

 

  我國儘管對地熱非電直接開發利用已居世界首位,但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卻排名全球16位。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適合發電的地熱資源集中在西藏和雲南地區,當地水能資源豐富,地熱發電競爭力不強,近期難以大規模發展。
 

  地熱發電發展問題
 

  地熱大的優勢在於其穩定性、連續性和利用率高,但地熱發電的傳統開發模式主要靠人工勘查,尋找天然存在的地下蒸汽或溫泉區,這使地熱利用受到諸多限制。
 

  所以,儘管地熱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相對於迅速發展的風能、太陽能,地熱的開發利用常常受到冷遇。究其根本,在於地熱發電存在四大問題。
 

  首先,地熱利用技術發展嚴重失衡。我國地熱中低溫利用技術雖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高溫利用與國際相比還有一定差,還需繼續加大投入;
 

  其次,我國地熱勘察程度較低,至今尚未開展對地熱資源的徹底摸底調查;
 

  再次,地熱發電有著非常高昂的初始投資成本,在開始鑽井前,勘探等前期工序將佔到地熱項目開發成本的11%,鑽井約佔30%;
 

  後,人力資源匱乏。目前我國地熱人才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人才不足將成為地熱發電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
 

  地熱發電發展潛力
 

  總的來說,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地熱能已納入「十三五」能源規劃,地熱發電前景廣闊。地熱發電作為無排放、無消耗的穩定能源,在中國有著較為先進陸上油氣鑽採技術和設備的情況下,可以成為我國地熱發電的有力後盾。
 

  根據我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5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70GW。若用地熱發電替代燃煤發電,至2050年將可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億噸,若替代天然氣發電則可每年減少5億噸,地熱發電前景廣闊。
 

  此外,增強地熱系統技術目前雖仍處於試驗環節,但一旦成功並廣泛加以應用,地熱發電開發潛力無比巨大。
 

  原標題;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相關焦點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我國儘管對地熱非電直接開發利用已居世界首位,但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卻排名全球16位。
  •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是嗎
    我們都知道到能源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那麼,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 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敲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前景可期
    龐大的裝機規模再次證明,相較於傳統能源,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其市場接納程度越來越高,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是什麼?光伏發電的「平價」標準分別對標傳統能源發電成本與用戶購電成本,即通常說的發電側平價與用戶側平價。
  • 2019年山東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地熱供暖面積居...
    根據據省地礦局初步評價結果顯示,山東省地質資源儲量驚人:通過熱泵技術開採利用、200米以淺蘊藏的淺層地熱能冬、夏兩季可交換資源量為3.85×10^17千焦,折合標準煤131.4億噸,相當於全省煤炭地質儲量的40%、年產煤總量的87倍;全省3千米以淺可利用地熱能資源量為422×10^18千焦,折合標準煤240億噸,相當於全省煤炭資源保有經濟可採儲量46億噸的5倍;而埋深3000-10000米的深層乾熱巖地熱資源達到
  • 地熱能:僅有熱情還不夠—新聞—科學網
    在眾多對《規劃》的解讀中,地熱能被一致看好——隨著能源結構調整以及愈加嚴峻的環保壓力,地熱能的利用方式多樣等優勢再度被提及,其開發利用的速度正在加快,地熱能產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龐忠和介紹說,雄縣模式從地熱開發技術來講,可以看做第二代技術,「不同於第一代的直抽直排,第二代技術採灌結合,雄縣項目將水熱型第二代技術做到了極致,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雄縣對地熱能的利用方式非常友好,技術先進,採用冷熱水封閉式循環,相互不幹擾,系統效率高。
  • 清潔能源之地熱能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性,是一種切實可行有廣大市場空間的清潔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國家發布制定了有關政策,響應習總書記提倡的「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指導思想,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打響藍天白雲保衛戰。地熱能有很多種形式,包括淺層地熱能、中深層地熱能、深層巖熱等。
  •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解讀
    為促進地熱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制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內容,「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將拉動總計2600億元投資。
  • 淺析好處多的可再生能源——地熱能
    與風能、太陽能等不同的是,地熱能的利用過程幾乎不會出現廢棄,是非常具有潛力的一種可再生能源。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能的直接利用發展十分迅速,已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加工、民用採暖和空調、洗浴、醫療、農業溫室、農田灌溉、土壤加溫、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各個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節約了能源。
  • 鄭克棪:地熱能急需加強立法和政策支持
    與快速發展的地源熱泵產業相比,我國地熱發電的步伐走得比較緩慢。鄭克棪稱中國地熱發電呈現出「走走停停」的狀態,主要是認識問題,更缺乏國家決策。前景光明,地熱能多元化開發成新趨勢面對地熱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行業缺乏關鍵技術的痛點,鄭克棪給出了自己的分析。他指出,地熱能源技術包涵了高溫地熱發電和低溫地熱直接利用兩個方面,不要片面,不要偏廢,考慮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也是物盡其用,要梯級利用,高溫先發電,低溫再用熱。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生物質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中碳和硫的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能源用作發電,既減少了大氣汙染,又節約成本,是傳統發電最為理想的代替品,本文從什麼是生物質、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存在的問題以及生物質發電發展前景等方面介紹了生物質發電,以供借鑑。
  • 地熱能開發的機遇與挑戰分析
    (一)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屬於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一般是指地表以下200米範圍內。雖然淺層地熱能具有埋藏深度淺、儲藏量大、易於開發等優點,但是由於其品位較低,不能直接被利用,因此往往需要與地源熱泵技術相結合來實現對淺層地熱能的利用。
  • 新能源發展前景可期 2020核電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
    1980年(庚申年)聯合國召開的「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汙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
  • 美國黃石能量儲藏量驚人,地熱能發電被低估
    10月6日消息,地熱能很明顯是一種被低估的能源。但是並非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挖掘這一資源,這是因為並非每一個國家都坐落在一個危險的巖漿庫上方,可以說這是非常公平的。目前有一些國家似乎已經真正開始利用這種資源。我們拿冰島來舉例,這座美麗的島嶼就坐落在一處上湧的地幔柱上,這意味著那裡存在許多活火山。
  • 地熱能發電被低估了,美國黃石能量儲藏量很驚人
    (原標題:Yellowstone Supervolcano Could Power The Entire Planet Twice Over) 網易科技訊 10月6日消息,地熱能很明顯是一種被低估的能源
  • 地熱發電路漫漫但前景可期
    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戰略提出之後,可再生能源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地熱事業也開始發力。新近出臺的《國家地熱能「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新增500兆瓦,較當前的裝機容量將有大幅提升。筆者近期對國內地熱發電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研,調研過程中發現,目前制約地熱發電的因素還比較突出,需要給予關注。   首先是大環境方面的因素。
  • 地熱能供暖將在南方供暖發揮重要作用
    該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是下一階段地熱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曹耀峰進一步指出,地熱能在夏熱冬冷地區規模化供暖製冷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夏熱冬冷地區涉及的16個省市中,中深層地熱資源年可開採量約11.8億噸標煤,長三角城市群2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資源年可開採量約1.4億噸標煤。
  • 地熱能概念股有哪些? 地熱能概念股一覽
    地熱能概念股有哪些?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能概念股地熱能是一種新的潔淨能源,在當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增強和能源日趨緊缺的情況下,對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 海南地熱能海水淡化可行性探討
    但是,表面上擁有豐厚水量的海南,卻面臨著比較突出的缺水問題。從長遠考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面臨的缺水少水和乾旱問題,海南省需構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多方式供水體系。作為水資源開源增量的有效途徑,海水淡化可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對改善海南用水情況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當前海洋工程領域將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海水淡化作為研究的前沿方向。
  • 2018年中國地熱能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乾熱巖地熱能源將...
    1、中國地熱能資源潛力巨大,分布廣泛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乾熱巖型地熱能。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