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解讀

2020-11-28 科技世界網

為促進地熱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制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

根據規劃內容,「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將拉動總計2600億元投資。在此過程中,將探索建立地熱能開發的特許經營權招標制度和PPP模式,並且將放開城鎮供熱市場準入限制,引導地熱能開發企業進入城鎮供熱市場。

發改委介紹,「十三五」期間,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1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兆瓦。到2020年,地熱供暖(製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兆瓦。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同時,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間,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為2600億元。此外,地熱能開發利用還可帶動地熱資源勘查評價、鑽井、熱泵、換熱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製造產業的發展。

據介紹,中國地熱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採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1.25萬億噸標準煤。到2015年底,全國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達到3.92億平方米,水熱型地熱能供暖面積達到1.02億平方米。但另一方面,地熱能發展仍存在諸多制約,包括資源勘查程度低,管理體制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標準等。

對此,在「十三五」時期,按照「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水熱型地熱供暖,並將開展乾熱巖開發試驗工作,建設乾熱巖示範項目。其中包括,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加強地熱資源評價技術、高效換熱技術、中高溫熱泵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以及建設一批中低溫發電和乾熱巖發電項目。

而針對長江經濟帶地區城鎮居民供暖的迫切需求,加快推廣以熱泵技術應用為主的地熱能利用,以重慶、上海、蘇南地區城市群、武漢及周邊城市群、貴陽、銀川等地為重點,整體推進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項目建設。

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時期末期,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體系和政策體系,並且完善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機制,探索建立地熱能開發的特許經營權招標制度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放開城鎮供熱市場準入限制,引導地熱能開發企業進入城鎮供熱市場。

據介紹,到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總量相當於替代化石能源7000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7億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 科技世界網)

相關焦點

  •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發布!
    關於印發《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國土資源廳,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國家地熱能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能源學會地熱專委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為促進地熱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們組織編制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 2019年山東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地熱供暖面積居...
    政策支持,山東省地熱能開發利用前景良好   山東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良好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豐富在資源儲量,一方面則是政策的大力推廣和支持。如《山東省「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指出著力開發海水源熱泵技術和溫差發電站技術的研發、推廣,開發利用海洋熱能;《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指出大力推進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編寫《地熱鑽探規程》等一批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 山東:把地熱能開發利用擺上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二)積極推進地熱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為推進我省地熱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原省國土資源廳自2018年起組織地熱開發利用重點市編制市級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目前,濟南、淄博、東營、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市已按照規定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 地熱能:僅有熱情還不夠—新聞—科學網
    嚴格勘探地下資源量、加強地熱能市場管理、完善扶持地熱發電機制和政策體系、加速突破地上技術研發等選項排在前列,前兩項是保障供暖(製冷)目標實現的基本前提。 ■本報記者 貢曉麗 趙廣立 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了首個地熱能的五年規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
  • 關於地熱能,你知道的有多少?
    地熱能是蘊藏在地殼巖石(稱為乾熱巖)和地下流體中能夠為人類開發利用的熱能資源,主要來源於地球的熔融巖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地熱田是經地質勘查或研究證實,賦存一定數量並可供經濟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的地區。理想的地熱田具有熱源、熱儲層(熱儲)和蓋層三個要素。
  • 各地加速發展地熱能,概念股受益
    1月11日消息,為更加科學、高效、可持續地開發利用地熱能資源,陝西省住建廳、省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發展地熱能供熱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發展地熱能供熱800萬平方米以上。
  •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關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政策及《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有效推進洛陽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優化調整地區能源結構,提升洛陽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促進節能減排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高質量開展,5月31日,洛陽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 鄭克棪:地熱能急需加強立法和政策支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根據 地熱能『十三五』規劃內容,『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將拉動總計2600億元投資。目前看來這只是口號,僅靠開發商的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在全球能源加速向綠色低碳性轉型推進的今天,為了中國更美好的明天,中國急需地熱立法。」
  • 2018年中國地熱能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乾熱巖地熱能源將...
    1、中國地熱能資源潛力巨大,分布廣泛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乾熱巖型地熱能。
  •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據統計,全國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下熱水資源總量為68.45億m3,所含熱能量為972.28×1015J,折合每年約3284.8萬噸標準煤的發熱量。   我國地熱資源儲量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   地熱能利用包括發電和熱利用兩種方式,其中地熱發電作為清潔的發電技術之一,有極大潛力成為一種快速商業化並能夠併網發電的可再生能源的優先選項。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我國地熱資源儲量統計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2002-2015年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及同比增速(單位:MW,%)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報告》具體國家來看,美國地熱能利用技術開發利用早,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 院士全面解析《中國地熱能發展報告(2018)》白皮書,文後附全文
    面對國際地熱能開發利用熱潮和國內對清潔能源的巨大需求,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在政產學研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勘察開發利用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已經是世界地熱能資源大國和開發利用大國。這個我們不是在吹牛,大家知道發電我們不行,我們排得比較後。但是直接利用已經十幾年都是世界第一了。而且原來有一張表,比美國超前很多,第二位是美國。
  • 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透露:「十三五」將新增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米
    論壇上透露,我國地熱能整體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前列,地熱能供暖面積保持世界首位。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11億平方米,相當於220個雄縣的地熱供暖面積。該論壇自2014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三屆,也是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綠色引領創新發展合作共贏」。
  • 「十三五」即將收官,面臨著地熱裝機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地熱裝機容量為500兆瓦。但記者了解到,「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地熱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地熱裝機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 地熱能一種被埋沒低估的清潔能源
    但目前我國地熱開發利用仍處於初級階段,地熱在能源結構中佔的比例還不足0.5%。在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也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缺乏統一的全國地熱資源勘查開發規劃。地熱資源勘查是一個複雜系統的工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現實是當前我國對地熱資源勘查的投入嚴重不足,全國大部分地區尚未開展地熱資源勘查。
  • 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原因何在?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地熱裝機容量為500兆瓦。但記者了解到,「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鄭克棪坦言,我國「十三五」期間首個地熱能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就要收官,然而我國地熱發電目前只完成了西藏羊易16兆瓦以及瑞麗、獻縣、康定3處的2.08兆瓦,共計18.08兆瓦,僅為新增500兆瓦規劃指標的3.6%。 「明年我們將開啟『十四五』規劃,2023年還要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國參加世界地熱大會。面對我國地熱發電的現狀,我們將以何亮相?」
  • 地熱能概念股有哪些? 地熱能概念股一覽
    地熱能概念股有哪些?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能概念股地熱能是一種新的潔淨能源,在當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增強和能源日趨緊缺的情況下,對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 地熱能技術探索分析及在北方地區的應用實踐
    長春蓮花山綜合能源項目主要是以地熱能為主的項目,本次介紹分成地熱能介紹、項目背景、規劃情況、建設過程、商業模式、效益分析和測算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地熱能介紹。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存在於地球內部,特點是儲量大、分布廣、穩定可靠、清潔低碳、可持續、可再生的一種綠色能源。
  • 長三角地區地熱開發利用研究啟動
    「長三角地區對冬季供暖的需求日益增加,地熱能作為一種新型清潔供暖技術,正進入人們的視線。」他指出,長三角地區中低溫地熱資源豐富,是地熱直接利用的有利區域;北方地區此前開展的一些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在長三角地區適當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