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和列席人員圍繞構建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積極建言...

2020-11-29 海南省人民政府

代表委員和列席人員圍繞構建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積極建言獻策

久久為功培育壯大十二個產業

 


遊客在陵水鳳凰農莊採摘聖女果。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在三亞蜈支洲島景區,工作人員在表演水上運動。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海南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海南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把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提升質量上,久久為功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旅遊業、網際網路產業、醫療健康產業、金融服務業、海洋產業等十二個產業,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連日來,出席省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及列席人員圍繞報告提及的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十二個產業話題積極建言獻策,共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夯實海南產業基礎。

  1、旅遊業 | 以全域旅遊推進旅遊業升級

  成就亮點

  旅遊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順利開展,旅遊市場整治成效顯著,年接待遊客總人數從3320.4萬人次躍升到674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從379.1億元增長到81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1.5%和15.4%,2017年入境遊客人數突破100萬人次。

  兩會觀點

  列席人員、省旅遊委主任孫穎:去年,我省以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為抓手,實現了旅遊收入增速高於旅遊人次增速,旅遊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2018年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決策部署,積極作為、多措並舉,優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旅遊+」這篇文章,著力打造富有海南特色的十大旅遊產品體系。發展海洋旅遊,打造海洋旅遊新標杆,做強做大郵輪遊艇旅遊;創新發展文體旅遊,全力辦好2018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積極培育會展旅遊,繼續辦好第三屆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等展會;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培育一批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和共享農莊品牌;發展城鎮旅遊,組織開展旅遊小鎮評定,樹立典型對外宣傳,形成示範帶動作用;培育壯大購物旅遊,繼續放大離島免稅和離境退稅政策效應。同時,加大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專項旅遊,培育壯大康養、航天、科技等旅遊新業態。加快推動三亞亞特蘭蒂斯、三亞海棠灣不夜城、陵水海洋主題公園等旅遊綜合體和重點旅遊項目竣工開業。

  省政協委員、海南華錦旅業集團董事長李繁華:

  這些年,海南旅遊業在轉型升級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國內遊和入境遊發展不平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全域旅遊推進旅遊業升級,並進行了具體安排。我們要積極做好旅遊產品及服務的迭代升級,開發系列適應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品質化產品,提升服務品質,減少低端供給,增加中高端供給,建議加大力度推動國企混改,推進導遊體制改革,鼓勵涉旅企業做大做強,參與到交通、商業等領域,實現優化壯大發展。

  2、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 推動農旅融合 打造熱帶高效王牌

  成就亮點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速發展,「五基地一區」建設成效明顯,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規劃順利實施,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省和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創建紮實推進,湧現出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品牌。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麥正華:

  海南熱帶氣候資源獨特,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比如我們的拳頭產品聖女果,產量達6000斤/畝,去年田頭價10元/斤,效益十分可觀。近年來陵水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結合實際,優先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統一打造品牌等途徑,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挖掘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潛力。目前,陵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是我省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大力培優做強「六大產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做大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快打造一批高層次特色化現代農業基地,推進「共享海南農莊」建設,積極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做大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張「王牌」。

  省政協委員、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柯用春:

  打造熱帶高效王牌,一定不能局限於站在海南看海南,要站在世界看海南。海南的農業規模小,季節性短,貨源供應不可能一直繼續增大,為此海南應該重視如何提升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海南的旅遊發展前景潛力無限,每年有幾千萬的遊客來海南旅遊,所以在農旅融合發展上,海南要打造熱帶高效農業體驗區,把國際上最優質的熱帶高效農業農產品和最先進的農業研發、管理技術都集中起來,讓遊客在海南不僅可以能體驗到最好的熱帶高效農業產品,還能感受到先進科學技術的魅力。

  要打造國際領先的熱帶高效農業體驗區,海南的農業就必須要走出去、引進來,走出國門去交流學習,開拓市場。三亞南繁科技研究院目前已經在做這些工作,設立了隆平高科三亞海外研發中心,已經在海外設立的10多個站點,推廣我們的熱帶高效農業技術和產品,也會把海外的先進技術經驗帶回來。

  3、網際網路產業 | 推動融合發展 期待海南抱得「金娃娃」

  成就亮點

  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迅速,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騰訊、華為、微軟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世雄:

  要將生態軟體園建成新型網際網路產業融合示範區,推動網際網路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網際網路產業數字共享的體系;建議省政府進一步出臺相關網際網路融合支持政策,提升我省網際網路產業的竟爭力,促進我省網際網路產業成為我國網際網路產業新的集聚地。

  省政協委員、科力電子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長陸鵬:

  海南的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產業正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

  當然,一個產業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海南發展網際網路產業,我有兩個建議。第一,加大對國際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引進力度,特別是要加強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的大公司合作,這對海南網際網路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有重要意義。第二,積極培育本土初創企業,加強企業孵化力度,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孵化平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海南創業,同時還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容許創業失敗,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能做到這兩點,用5年至10年時間,海南網際網路產業不難抱得「金娃娃」。

  4、醫療健康產業 | 大力培育和引進行業龍頭企業

  成就亮點

  醫療健康產業穩步發展,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獲國務院批准並運行,成美國際醫學中心等項目相繼建成。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民:

  發展醫藥產業,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大力度鼓勵醫藥企業科技創新,抓科技成果轉化,對科技成果轉化好的予以獎勵。例如,海口正在推進的「重大新藥創新成果示範基地」就很好,全國僅有兩個。把這件事做好了,對推動醫藥產業成果轉化大有好處。二是要大力培育和引進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聚集效應。比如,海口引進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就選得比較準。威高在血管支架、骨骼關節、血液淨化等方面是行業的龍頭,將為海南醫療器械產業帶來技術、人才等聚集效應。三是政府要持續優化實體經濟的健康成長環境,通過深化改革努力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政策環境,並為企業家減負。例如,效仿廣州推出的「越秀金卡」,為那些為海南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在政務服務、人才落戶、醫療保障等給與支持。四是醫藥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希望政府出臺更具吸引力的,且能夠落地的人才引進政策。

  省政協委員、海口市醫療保健局局長張玉霞:

  海南應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為中醫藥健康旅遊的發展提供政策及法律保障,可在行業準入、人才引進、執業環境、勞動服務收費等方面先行先試有關政策措施,推動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重在挖掘溫泉、藥材等中醫藥資源,建立養生溫泉、打造「一體一湯」溫泉產品,在溫泉區增設健康檢查、康復保健設施等,打造溫泉健康產業園,還可通過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基地,打造中藥材科考遊;加大品牌營銷宣傳力度,搭建中醫醫療旅遊國際服務平臺,為中醫藥、旅遊、保險、零售等服務提供方,搭建互通有無、創新組合的橋梁。

 


北歐中醫藥中心遊學代表在三亞體驗中醫推拿。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5、金融服務業 | 構建完整的金融服務體系

  成就亮點

  金融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增加值年均增長15.3%,社會融資規模增加6300億元,海南銀行等10家法人金融機構正式營業,新增47家企業分別在主板、「新三板」掛牌上市。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海口國家高新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龍翔春:

  近幾年海南在發展金融服務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像引進商業銀行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等,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重要作用。我建議出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性政策,吸引基金落戶,構建完整金融服務體系。

  海南可借鑑「武漢光谷」模式,打造「基金谷」,以「政府引導基金+PE+國企」模式,盤活存量資源,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通過槓桿放大規模,做大金融服務業,為地方經濟建設、政府項目投資輸送血液,支持全省十二個產業發展。

  省政協委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長劉丹:

  如何讓金融服務業「金上添金」?一是加大對普惠金融的引導和支持力度,為金融機構等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動力;二是進一步推進服務「三農」工作,包括充分給予政策扶持、保險配套、貸款補貼等;三是適當調控金融服務網點的整體布局,避免因不同區域網點疏密程度相差較大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四是推動網際網路金融有序健康發展,助力金融服務業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6、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 | 布局基礎設施建設 培育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成就亮點

  會展、現代物流、文體等現代服務業,海洋、醫藥、低碳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實現較快發展。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副廳長、省會展局局長李龍生:

  海南會展業已成為一個品牌。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行業管理愈加規範,會展業市場主體成長迅速,帶動了一批本地會展企業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對我省會展業下一步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指出新的方向。下一步,我們要抓緊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培育一批重點會展、會議品牌,重點打造博鰲醫學會議之都,培育休閒旅遊博覽會、海創會等海南特色產業展會。持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會展行業標準,加強會展服務和參展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海南會展業將圍繞國際旅遊島建設目標,發揮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省政協委員、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經理翁朝健:

  政府工作報告在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提出,力爭全年千人以上會議達120場,會展業收入突破200億元,讓人鼓舞。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還要下不少功夫。

  首先要加快大型會展場館建設,定好布局圖和時間表。目前我省能舉辦較大活動的場館極少,特別是海口,只有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這一處,檔期排得滿。因為獨此一家,未形成有效競爭,場館的管理、服務和運營維護還需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其次,會展業是綜合性產業,需要專業人才支撐,缺乏策劃人才和組織水平偏低是制約海南會展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建議加強引進和培養會展人才力度,本地高校要在專業設置上統籌考慮。第三,加快會展業的發展,政府要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並把政策細化、量化,提高社會知曉度,加大引進、培育會展龍頭企業的力度,從而解決目前會展企業小而散,難於策劃和組織有影響力的會展活動的局面。第四,媒體有傳播和品牌優勢,建議政府支持媒體積極投身會展業,共同把海南會展業做大做強。

  省政協委員、海南皓牛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高強:

  建議因地制宜,錯位推進文化產業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引導各地區依託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培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釋放區域共同發展的潛力。

  此外,積極探索「文化+」融合創新模式,推進跨界合作與融合發展,引領文化產業不斷攀升,促進文化產業成為傳統產業轉型的新引擎、創新產業的助推器。

  7、六類產業園區 | 孕育發展新動能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成就亮點

  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南生態軟體園、美安科技新城等六類產業園區加快發展。

  兩會觀點

  省人大代表、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書記林一民:

  貫徹落實好報告,園區將遵循三項發展原則:堅持環保挑業態、安全發展至上的原則;堅持集約土地、招商轉型、科技創新相協調的原則;堅持園區綜合治理和產業發展相協調的原則。

  我們將從產業著手,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國家級開發區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龍頭擔當作用,把海口高新區建設成「顏值高、氣質好、活力足」的園區。未來兩年,我們將啟動完成高新區內一城四園的環評工作,根據環評重新調整5個產業園區的定位與布局;實行新的《產業指導目錄》和《改善招商質量的若干意見標準》,把投入產出作為重要的門檻和手段,攔住劣質不符合環保和產業要求的業態;爭分奪秒抓建設。

  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海南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康霖:

  目前,我國比較成熟的案例主要有中國-馬來西亞的欽州和關丹雙向姊妹產業園區、新加坡在中國投資建設的蘇州工業園區等。除卻政府主導的產業園區外,一些企業也主動走出去,紛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建設產業園區。

  對於海南而言,需要借鑑其他地區在這方面的經驗,一方面通過政府間協議推動建設相關產業園區,另一方面也要鼓勵本土有實力的企業主動走出去,尋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產業園區。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梁振君 羅霞 周元 尤夢瑜 金昌波 周曉夢 陳雪怡 孫慧 劉操 李磊 計思佳

相關焦點

  •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1月13日,委員們立足「五美五強」新奉賢建設,圍繞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政府效能等內容進行熱烈討論,積極資政建言,為打造「新時代、新片區,奉賢美、奉賢強」新高峰新奇蹟獻計獻策。區政協主席陳勇章,副主席吳梅、邵惠娟、張琪、張開明、顧德平,秘書長蔣仁軍分別參加小組討論。Feng Xian Zheng Xie
  • ...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時強調 久久為功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
    12月24日,市長逯峰參加第二期「市長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與部分市政協委員圍繞「合力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面對面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市政協主席李耿堅主持。活動中,呂鋒、鍾楚成、譚偉江、林錦乙、陳鐵浩、郭芳榮、林世海、王富海等8名市政協委員圍繞活動主題,從健康養老產業、智慧園區、教育質量、醫療衛生、農業產業配套服務等方面內容建言獻策。市民政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體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一一作回應。期間,逯峰邊聽邊記,與委員們即時交流互動。
  • 圍繞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
    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自由制度不斷優化,高標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促進資金自由的金融開放創新體系全面升級,高度開放的運輸自由制度逐步構建,集聚海內外人才的從業自由制度不斷突破,跨境數據便捷聯通的能力加快提升,特殊的稅收政策逐步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機制逐步建立。
  • 邛崍市:壯大三大主導產業 建強現代產業體系
    邛崍提出,發展現代工業,將深入實施「雙輪驅動」策略,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集中精力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飲料(優質白酒)、生物醫藥(醫械)三大主導產業,努力形成特色更加鮮明、更具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集群。  「目前,融捷新能源電池產業園項目主體工程全面開建。比亞迪新能源專用車項目也正在進行設計等前期籌備工作,預計2019年全面開工。」
  • 圍繞影響力、輻射力、集聚度 建立符合全球城市要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2019年12月13日,上海市頒發《關於推動我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進一步完善上海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結構,在做大做強做優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基礎上,優化服務業內部結構,提升服務業能級和國際競爭力,逐步提高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度,進一步發揮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 「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19個金點子參加PK賽
    日前,全委拉開了「我有『金點子』、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主題活動,全委上下100多人報名參加,經過層層篩選,最後19個「金點子」走上了演講臺。19個「金點子」創始人走上講臺,用敏銳的思維、獨特的視角向在場的專家學者和同行講述了他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的「金點子」。
  • 代表委員熱議養老: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 凸顯集群優勢 擴大共振效應 贛州經開區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走筆
    日前,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4+1」主導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以鎢與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現代服務業(4+1)為主導產業,按照「一個領導、一個部門、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平臺、一支招商隊伍」的「六個一」工作機制,組團式推進主導產業發展。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協同創新帶來服務業發展重大機遇。當今世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作用愈益凸顯,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主導作用更加突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浪潮正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傳統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催生了大量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同時,製造業服務化成為新趨勢,從以產品製造為核心,向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並重轉變,現代服務業迎來新的快速增長期。
  • 〔讀城〕專家論道 匯智聚力 建言四川高質量發展
    應當積極培育工程總承包商,在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基礎上,承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帶動設備、技術和勞務輸出。四川是擁有8300多萬人口的大省,有巨大的區域內市場,產業構成既有高端製造業,也有機械、化工等中等技術的製造業,以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形成高也成、低也就,中等技術產業不落後的現代產業體系。
  • 建言「十四五」 展現新作為
    (上接第一版) 在獻計建言的同時,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黨員幹部積極參與抗疫鬥爭,守望相助,逆行出徵,傾情奉獻,在社區防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都有政協人忙碌的身影。
  • 上海如何加快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個變革,代表委員建言——提升現代...
    連日來,來自上海的代表委員們在討論中形成共識:要以創新引領發展,積極培育壯大新動能。  動力變革,需關鍵產業賦能  改革開放走過40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突破90萬億元。站在這一新的高度,原有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 關於印發現代服務業科技工作會議有關會議材料的通知
    同時,在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已湧現了不同形式的新型社會化服務技術、服務模式和服務業態,如以B2B,B2C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以電子銀行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務業、以PKI身份認證技術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身份認證和電子籤名技術、以網路遊戲和卡通等為代表的動漫數字媒體等,並在這些領域形成了一批較有競爭力的現代服務行業企業。
  • 新刊速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成都要準確研判當前發展環境,對標國家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主要目標,結合「公園城市示範區」「智慧城市」建設,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核心思想以產業功能區建設、產業生態圈構建為主抓手,堅持在國家戰略和世界局勢中謀篇布局,全面推動空間體系、產業體系、功能體系、公服體系和治理體系優化,著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 孟祥偉參加崇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 :選準主導產業深耕細作,推動縣域...
    審議中,鄭俊華、汪定邦、代俊輝、吳志光、周紅芬、吳宏軍、李衛兵、趙效斌、秦鳳仙、程飛燕、湯明春等代表圍繞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建設全國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印刷包裝行業綠色發展、努力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養、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
  • 委員情懷|李思紅:用腳丈量、用心建言
    「二戰後歐洲的城市發展經歷了城市重建、城市復興、城市更新等幾個階段,城市更新的方式也從大規模的以開發商為主導的劇烈的推倒重建方式轉向目前的強調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方式,注重鄰裡保護和社區再生,也給我委員履職帶來了不少靈感」。
  • 三大領域十二個產業方向 青島出臺行動計劃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
    集聚區集聚的不僅是企業,更是在集聚優質產業要素,推動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功能區集聚影視企業300餘家,形成了覆蓋影視後期、服裝、道具等18個行業門類的影視全產業鏈配套體系,吸引全國第一個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落戶入駐。
  • 與城市發展同行 為人民城市建言——記區政協委員,濱江新城建設...
    他就是區政協委員,濱江新城建設管理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刁靜。1月13日,記者見到刁靜時,他正在對今年擬提交的提案作最後修改。今年,他將提出《關於江北生態創新城高標準融合發展的建議》,為江津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刁靜於2018年初當選為十六屆區政協委員。濱江新城是我區城市建設發展的「主戰場」,刁靜分管規劃國土、招商促建等工作。
  • 代表委員熱議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良治善治,讓人民過...
    在會場、在駐地,來自浙江的代表委員圍繞如何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開熱烈討論,建議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讓「中國之治」的浙江風景更加動人。「城市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對城市治理的高度重視,背後是對完善社會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入思考。」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副市長許亞南認為,城市治理體系是個高度複雜的系統,涉及多個維度與要素,勢必要有大局觀,「以推進『健康寧波』為例,我們加強現代化監測體系建設和推廣使用公勺公筷等文明生活習慣,從源頭上抓好城市治理的關口。」
  • 【聚集兩會】張明華委員參會手記: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聚集兩會】張明華委員參會手記: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2020-05-29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