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養老: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2020-12-05 中國網

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問計民生】

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養老從來都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面對滾滾而來的「銀髮浪潮」,如何真正解除後顧之憂,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1.社區與區域性養老同發展

從參加工作開始,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三橋派出所金剛裡社區民警楊蓉代表與社區打交道已有27年。對於養老這件事,特別是社區養老問題,楊蓉代表認為,服務設施的不足日益成為制約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因素,特別是在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過程中,存在已建成小區配套的養老公共服務設施移交難的問題。

她建議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小區嚴格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小區通過資源整合、騰退、置換等方式,配置相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儘快出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制度,明確配建要求、程序、移交與運營管理等制度,明確責任部門,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實行聯合督查。

長期關注養老問題的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志強代表建議推進養老機構升級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區域性養老是指充分整合養老服務資源,以養老機構為中心,建立輻射周邊地區的養老服務體系。」李志強代表說,要科學謀劃跨區域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優先將周邊區域人口密度高、養老服務需求集中的養老機構納入建設改造資助範圍,提升養老機構硬體設施和服務環境。

李志強代表建議,建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運營、管理、服務質量評價等相關標準,加快研究區域性養老服務醫療、低保、救助、慈善等扶持政策對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區域性養老服務行業,支持具有實力的養老企業探索實施跨區域品牌化、連鎖化戰略,聚力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新業態。

李志強代表還建議,要創新「網際網路+養老」服務模式,採用適合老年人的技術手段,使老人、親人、養老機構、養老從業人員及醫院之間實現互聯互通,通過線上和線下有效整合配置資源,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養老服務。

2.醫養結合走出一條雙贏路

對於長期在醫藥領域摸爬滾打的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康代表來說,養老與醫院是一對天然結合體。

由於一些老年病的發生,患病老人的治療和看護問題困擾著千家萬戶。目前,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互相獨立、自成系統,養老院不方便就醫,醫院裡又不能養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經常往返在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

安康代表建議優化醫療、養老資源配置,推進醫養結合,就是把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諮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等。

對於推進醫養結合,河南省周口市副市長張廣東委員建議,要探索解決養老機構報銷難題,儘快推動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明確醫保報銷內容和標準,並將其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及範圍。

安康代表說,要通過財政、稅收、土地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一、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轉型或新設康復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院等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直接提供養老照料和醫療護理服務。

安康代表還建議依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設定相應的服務內容,確定服務地點,減輕醫療機構的壓力。政府相關部門對有需求的老年人定期實施健康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相應的服務地點和服務內容。

3.康養產業成就一片新藍海

在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委員眼中,我國老年康養產業是一片潛力巨大的藍海。

羅玉平委員說,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老年人的養老觀念正在慢慢發生改變。發展康養產業要融入生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養老新鮮元素,要打造集醫療、文化、娛樂甚至是農業等多元產業的複合型康養模式。

融合發展養老產業的過程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顯現出來,貴州依託優越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等稟賦,提出建設「全國森林康養勝地(基地)」的目標,力爭到2020年建成全國森林康養基地100處,年服務5000萬人次,產值2000億元以上。羅玉平委員說,西部有自己的優勢,但城市缺少服務普通群眾和進城務工人員的普惠保險,這就需要立足大病醫療、涉農保險,讓老百姓務農、務工更有保障,遠離風險。

羅玉平委員建議,推進生態與保險、旅遊、教育、文化、康養深度融合,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進一步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拓寬產業投融資渠道,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機制。推進大生態大健康產業發展,亟待引進基礎厚、實力強、服務優的保險企業,加快形成產業聚集,推動產生規模效應。

(本報記者 楊珏 王勝昔 呂慎)

相關焦點

  • 虛擬管家、「智慧」養老 涼州區老年人生活越來越豐富!
    ,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讓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從「養老」走向「享老」「我們整個大漠風口琴玩家,都是一幫老年人組成的一個群體。自從我們和涼州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協商以後,給提供了這樣一個活動的場所。我們每周兩次來到這,進行口琴演練和演奏活動。」
  • 什麼才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養老」?
    提到養老,必須要先了解老年人群體,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養老?博康艾馨集團是創建於2009年、並在2015年正式進軍養老產業的行業探索者,現在博康艾馨集團又創造性地提出了「享老」的概念,讓老年人群體不僅老有所養,更要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正在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群體所信賴,同時也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了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 東營市東營區:完善醫養體系 助力幸福晚年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 東營市東營區把建立老年人醫養服務站作為解決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難的重要舉措,通過打造一批具備醫療服務、健康養生、日間照料等服務於一體的醫養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 養老資訊|把智能技術變成連結幸福晚年的彩虹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重要論述精神,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智能技術推廣運用中的人性化溫暖。落實好《實施方案》的部署安排,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科技適老環境,幫助老年人克服數字「恐懼」、解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
  • 滄州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成老年人幸福樂園
    滄州市新華區按照「政策引導、財政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網際網路+」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新模式。  據調查統計,截至2018年,這個區60歲以上的老人4.6萬人,佔總人口的19.33%;80歲以上老年人4020人,佔1.75%。受養老觀念和經濟收入等因素的影響,95%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
  • 解讀德合養老的「幸福密碼」①:德合養老,一個創造奇蹟的地方
    德合養老,就是這樣一個創造奇蹟的地方。一個臥床兩年的高位截癱病人,在入住德合姜營醫養中心兩個月後,又能站立行走了……8月10日,記者走進位於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德合姜營醫養中心,近距離接觸在這裡生活、工作的老人和醫護人員,探究「奇蹟」發生的緣由,解讀德合養老的「幸福密碼」。
  • 有人說幸福是由健康和財富組成,你的幸福定義是什麼?
    12月8日,泰康保險集團(以下簡稱泰康)正式發布「幸福有約」品牌,以「幸福·遇見」為主題,用時尚走秀的方式,為人們展示了一幅幅活潑、生動的畫面,這既代表了泰康希望未來成為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專屬健康財富規劃顧問,也同時傳達了泰康希望為高淨值人群締造優雅、富足、安心、健康的全新幸福人生,引領高品質生活新風尚。
  • 「廢物式養老」悄然興起,正在毀掉老年人生活,年輕兒女不當回事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們的養老問題也日益被重視。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老,所以養老已經成為了眼下最熱點的問題之一。關於人們的養老方式,其實也在不斷的更新變化,這樣人們的選擇餘地似乎越來越大,當然是一件好事。
  • 德豐利達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用行動關愛老年人健康,義診活動更加...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投身養老產業,越來越多的行業依附在「養老+」的產業鏈上,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最早進入這個行業的德豐利達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不僅注重幸福晚年驛站的建設,更是將老年人的健康放在了重要位置,經常舉辦義診活動,護航老年人健康,得到了一致好評。
  • 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消費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
    在住進養老機構以前,他和老伴住在一棟沒有電梯的樓房。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帶來的腿腳不便,讓他們每天上下5層樓非常吃力。「下樓買個菜,回來都要半天才能緩過勁來,更別說到醫院看病、取藥了。」想起當時的難處,鮑大爺皺了皺眉頭。如何更舒適地度過晚年,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 鄧州趙集鎮:幸福的歌聲 在養老院內唱響
    順著潔淨的道路在院內隨便一轉,看到的都是老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有的在唱歌唱戲,有的在聊天下棋,有的在打牌娛樂,也有的在護理人員帶領下做健身操……老人們臉上的燦爛笑容訴說著他們晚年的幸福生活。據養老機構負責人介紹,趙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養老工作,機構建設標準高、建設早,80%以上的工作人員都接受過上級部門的專業養老、護理培訓,取得了專業證件,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
  • 城鎮社區居民養老 太原解出「幸福」方程式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 實習記者高嘉千)「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是2020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太原市養老服務工作2020年行動計劃》任務之一。1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暨康養產業推進會上獲悉,在山西省民政廳大力支持下,太原市迎澤、杏花嶺、萬柏林、晉源區承擔7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建設工程穩步推進,是全省11個市建設任務最多的城市。
  •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01-10 代表委員們從源頭減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等方面紛紛建言獻計。
  • 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題: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新華社記者田曉航身體機能減退、退休後社會角色轉變、家庭空巢化……一系列現實因素讓不少老年人產生了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甚至嚴重心理問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主觀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降低。
  • 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試運營一周年暨正式開業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養老中心的運營團隊廣州「愛陪護」秉承著「讓老人晚年更幸福」的使命,以「老人安心,家屬放心」為根本宗旨,積極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在養老中心真正成為現實。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現在,養老中心從首批11位入住長者到現在生活了230名長者。一面面錦旗、一封封感謝信,養老中心經過一年的運營實踐,兌現了年初的承諾,得到長者及長者家屬的共同認可。
  • 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養老這個名詞大家都經常說,但是讓你詳細的解釋一下,又有些說不清楚。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養老相關的一些名詞,就當作漲一些沒有用的知識吧。養老的定義: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第二個意思是年老在家休養,現在的養老政策多是這個意思。第三個意思是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
  • 阿信課堂——識破保健品騙局,安享幸福晚年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7)》顯示,超過95.5%的參與調查的老年人目前或計劃通過不同方式進行養老投資理財,30.3%的調查對象有上當受騙的經歷且部分人受騙金額較高。
  • 近代歐洲養老制度的發展:「福利國家」的背後,是歷史的積澱
    在現代,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國家,老齡化社會的壓力都在迫近,面對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群體,中國採取的是以傳統孝道和儒家文化為主題的家庭養老,儘管近年來隨著養老機構的持續發展,中國的機構養老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選擇自己的子女作為未來養老的依靠。
  • 中國已成全球老年人最多的國家,已達2.5億,為總人口的18%
    據報導,中國的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6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已經達到了2.5億,成為全球老年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如果按照2018年13.95億總人口計算,那老齡化比例已經達到了18%(具體為17.9%)。
  • 崑崙健康開門紅推出首款終身護理險,助推品質養老新勢能
    「銀髮潮」洶湧來襲之下,一方面是「壓力山大」的422式家庭結構,另一方面是尚未完善的社會養老體系。養老問題既不能完全寄望於子女,更不能依賴社保解決,提早規劃養老,成為了當下許多中產階層的共識。因此,未雨綢繆的布局晚年生活,成為了緩解眼下中產養老焦慮的當務之急。值得注意的是,養老涉及到健康管理、醫養治療、身體康復等一系列資源配套,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