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健康保健、投資理財成了很多老年群體關注的重點,老年人的保健品消費、投資理財熱情也逐年提升,然而在這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陷阱。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7)》顯示,超過95.5%的參與調查的老年人目前或計劃通過不同方式進行養老投資理財,30.3%的調查對象有上當受騙的經歷且部分人受騙金額較高。
據分析,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家庭養老負擔越來越重,社會養老服務供給不足,這讓收入條件一般的老年人想要迫切尋求養老保障,非法集資正是找準了老年人這一軟肋屢屢得手……
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有哪些類型?
一、以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公寓」、提供「養老服務」名義吸收資金。
案例「黃山孝為先」養老機構非法集資
2018年11月,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一家名為「黃山孝為先」的養老機構以發展養生會員、養老服務、借款等方式,在蕪湖、銅陵、合肥、安慶、池州等地吸收資金。許以7%到40%不等的高額利息,和投資人籤訂會員制養老、養老入住、借款等各種形式的合同。
至案發時,該企業已向近1300人進行非法集資,其中大部分是老人。該案涉及資金6565餘萬元,其中有3000餘萬元無法歸還受害人。
二、以銷售「老年產品」等名義吸收資金。
多地曝出以銷售老年保健品、收藏品、推銷老人旅遊項目等為噱頭的集資詐騙案件,個別案件甚至帶有傳銷性質。
案例:邊吃「鐵皮石斛」邊賺錢
蘇州某農產品公司推出一款「鐵皮石斛」保健品,這款保健品不僅能免費吃,還可以進行投資,同時可以免費旅遊一周。
2016年11月,李某等人購買了15萬元的鐵皮石斛產品,公司承諾每年返14%利息,並送價值1400元鐵皮石斛。2017年8月李某等人發現該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經調查,該農產品公司老闆王某通過非法集資吸收公眾資金達555萬餘元,135人報案。投資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聽了宣傳後動心,紛紛進行了投資。
案例分析:
以上兩類非法集資都找準了老人的軟肋進行精準圍獵:
首先,上當受騙的老人大多數是收入水平一般的工薪階層,其子女也無力提供高水平的養老。
其次,絕大多數老人不和子女同住,因此對非法集資的認知和警惕性不足,但迫切想通過高回報的投資解決自己的養老困難,不給子女添麻煩。
另外,非法集資的公司大多冠以「投資」字樣,這讓老年人以為是投資理財,從而把養老錢乖乖交給不法分子。由於隱蔽性強,老人並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其中的破綻。當老人發現不對勁時,往往為時已晚。不但利息沒見著,本金要不回來,就連公司也人去樓空。
阿中提醒:
養老機構、保健品公司、農產品公司等均屬於一般工商企業,不具有從事金融業務的資格,不能吸收公眾資金。為了避免個人財產遭受損失,廣大老年朋友應謹慎投資,提高識別能力,遠離非法集資。
針對老年人的非法集資手段越來越「高明」。
1、投小錢騙大錢,戴上國家戰略政策、政府招商引資項目、上市公司的「帽子」,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
江西南昌一家名為「天地自然」的養老機構承諾,老人把錢投進養老山莊,不但可以在山莊吃飯、購物、就醫、參與旅遊團,每年還能給老人6%到14%的返利。2018年4月26日,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李某突然消失,公司銀行帳戶的錢也被捲走,所剩無幾。目前報案的老人已達2000多人,涉案金額3億多元。
2、選擇老年人喜聞樂見的營銷套路,在社區、銀行、超市、菜市場、公園等地精準鎖定老年客戶。
犯罪團夥先從中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和中老年人共同愛好入手,如組織飲早茶、旅遊、派送小禮物等。
3、以支付佣金為誘餌,與養生保健公司等機構業務員串通,把中老年顧客介紹到非法集資人處,或直接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僱傭職業說客。
老年人如何遠離非法集資?
(一)應警惕以銷售「保健」產品等名義騙取老年人財物的非法集資。
1.投資需謹慎,高額利息往往為誘惑手段。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詐騙團夥往往是抓住了人性的貪婪,以高額利息為誘惑手段,你貪圖的是每月利息,詐騙團夥卻瞄準了你的本金。投資時也一定要確定所投公司是否具有合法資質。
目前,正規金融機構銷售的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其年收益不會超過10%,如果企業或個人以超過10%的年收益吸收存款,就有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嫌疑。我國規定,超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護。
2.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儲不大意。
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准的合法的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投資業務的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
3.多向父母長輩宣傳法律知識。
中老年往往是詐騙團夥最容易下手的群體,缺乏法制意識的同時又需要關心照顧,因此子女們更要向身邊的父母長輩多多宣傳法律知識,引起他們重視,以防被騙。
(二)老年群體應科學、理智地看待養生、保健品的宣傳,不要輕信虛假宣傳。
如果要進行養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到國家正規醫院向醫生進行諮詢;
2.應到有合法經營資質的渠道購買保健品,不要輕信不明來路的「產品推介會」、「名醫義診」等所謂的養生活動;
3.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將保健食品作為靈丹妙藥。
3.看清標籤和說明書,如保健食品的特殊標識(藍帽子圖樣)、批號、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
4.辨別保健品真假,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所對應的相關內容;
5.索要並保留好發票、收據等有效憑據,一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相關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 老年人在遇到推銷保健品聲稱可以賺錢的情況,不要擅自做決定,要積極和子女或其他親朋好友溝通,聽取大家的意見。
中信銀行與中國老齡協會達成戰略合作,為「銀髮一族」提供全方位金融及教育服務,在深度與廣度上推進老年客群服務,兌現「為老年人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圍繞「養老金融+非金融」服務,形成了中信銀行「幸福年華」養老服務體系。
據了解,這一體系具有三大亮點:一是提供一套為老年人量身定製的養老金融產品組合,包括專屬幸福年華借記卡、申請人年齡可延長至70歲的專屬信用卡、可按月提前取息的月月息存款產品等;二是為老年貴賓客戶配備7*24小時VIP家庭醫生、健康諮詢等服務;三是提供一套令老年人心情愉悅的「智能生活課程」,內容包括財富升值與傳承、使用行動支付、防範金融詐騙等。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成立於1996年,是中信銀行總行下屬一級分行,作為廣東區域的主流銀行,無論是在服務經驗、風險控制還是經營政策上,都具有諸多優勢。廣州分行始終堅持「以公益為初心,以客戶為中心」,針對老年客群需求,為廣大南粵地區老年客戶持續打造「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遊、老有所樂、老有所享」的老年特色服務和綜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