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2020-11-23 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標題: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喝竹鹽水可以降血壓,甚至可以治療腦梗;一杯來自地球深處的「能量水」,對紅斑狼瘡、肺炎、中風、高血壓、痛經都有療效;沙棘產品吃一個月,徹底治好糖尿病……《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調查發現,近年來保健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亂象,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其中,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高科技」「純古法」「中西合璧」等概念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利用會銷、網銷、登門、微課堂等手段,對目標人群進行「精準詐騙」,以至於一些受害老人的養老錢被掏空,不少家庭財產被騙走後陷入貧困。

  敢吹牛:

  「喝鹽水能治高血壓甚至腦梗」

  記者日前在多地調研發現,保健產品問題已涉及食品、日用品、電子產品等各種類型,「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假宣傳亂象頻發。

  ——「高科技」騙術:「量子能水」號稱足以控制癌細胞弓形蟲

  記者跟隨華北某市的基層執法人員調查發現,市區某門店銷售的一款質量低劣的「竹炭襪子」,宣稱有「改善酸性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激活組織細胞、排毒養顏」的神奇功能;而一款「富硒竹炭養生香皂」,則公然宣稱「釋放遠紅外線,能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

  一家總部位於華北地區的企業推出一款所謂「量子能水」,號稱是取自地下萬米深處,既能飲用也可讓身體「漂浮」,「被科學界譽為超過藥品」,對紅斑狼瘡、肺炎、鼻炎、腎炎、中風、高血壓、痛經、月經不調都有療效。一份宣傳資料甚至宣稱其「低頻振動波高達3.9億次每秒,足以控制癌細胞弓形蟲」。

  據介紹,相關部門認可的保健品27種保健功能中,並沒有防癌抗癌。然而很多「神藥」都號稱有抗癌功能,動輒發布各種「生命奇蹟」,分享服用心得。

  ——「純古法」騙術:「源自道家千年古方」「專治經絡不通、氣血不暢」

  記者採訪了解到,武漢一家企業號稱以純古法結合現代工藝製作「竹鹽產品」。銷售人員宣稱,喝竹鹽水不僅可以清理血管,還可以治療高血壓、腦梗。遼寧省一名老年男性消費者在血壓飆升至200以後,仍被銷售人員要求「多喝竹鹽水」,且被告知「血壓升高是排毒的過程,很多人高壓升到250都沒事,再喝一段時間鹽水就降下來了。」最終這名用戶在大量喝鹽水兩個月後突發腦梗,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面對醫護人員的告誡,消費者最初仍固執地認為用竹筒烤過的鹽已經不是氯化鈉,甚至仍試圖與竹鹽銷售人員探討如何用竹鹽治病。

  安徽省相關部門破獲的一起假冒「老中醫」電話推銷保健品的電信詐騙案件中,騙子利用網絡電話冒充所謂中醫專家,宣稱「老人的病因多是體內氣血不暢、經絡不通,需要把體內的垃圾毒素病灶激活,然後修復血管將毒素垃圾排出體外,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藉此推銷「細胞營養」「神經酸」「人參海狗」「眼中金」等保健品,號稱藥到病除,很多老年人信以為真。

  記者採訪發現,某公司以60元/盒的價格購買保健食品,安排無行醫資質的員工以「中醫」的名義現場為老年人把脈,並藉機以898元/盒的天價售賣。

  ——「中西合璧」騙術:《本草綱目》結合石墨烯、生物磁、託瑪琳……

  記者在各地調查了解到,一些並未取得國家許可的醫療器械資質的電器,冠以「治療儀」「能量儀」等名義高價銷售。如一款外形酷似普通的電磁爐的「治療儀」,售價高達4000元一臺,其宣傳資料中引用《史記》《千金方》《本草綱目》等古書,論證「補磁」是有利於健康的關鍵。號稱可以通過不同的能量場達到預防和調理人體亞健康的目的,表示「告別打針吃藥,從補磁開始!」

  黑龍江省一家主產沙棘保健產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沙棘是中醫瑰寶,是世界上唯一、最好的保健品,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保健品。其提供的資料顯示:73歲的侯大哥抹了6次沙棘能量油,就治好了8歲就患上的老寒腿;劉女士身患糖尿病14年,服用沙棘產品,一個月時間就停止注射胰島素……

  天津市一名市場監管人員介紹,老年人科學素養有待提升,「藥食兩用」成為滋生健康謠言的肥沃土壤,一些企業將「食療」與石墨烯、生物磁、託瑪琳、量子技術、納米技術等「高大上」的名詞結合,對老年人而言無疑是「洗腦」。

  鑽營銷:

  看人下菜碟 精準設圈套

  不法分子營銷手段花樣翻新,會銷、網銷、登門、微課堂等手段層出不窮,甚至頻頻推出「親情攻勢」,對老年人進行「精準詐騙」。

  不法分子常用的銷售套路有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會銷「洗腦」,讓老年人「不買些產品實在不好意思走」。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健康講座」不斷增多,給老年人「強行洗腦」。保健品的營銷策略也從「廣而告之」,升級為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精準忽悠」。

  從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收到的相關投訴舉報及諮詢來看,相關案例採用講座會銷形式的佔到很大比例。60歲的消費者李阿姨告訴記者,她參加的一場為期四天的會銷中,前三天都是購買產品當場返現,買東西還賺錢,到第四天可以以優惠價購買。「其實一開始我是不想買的,但會銷現場到最後就是不由自主。回頭想,一個原因是老年人太寂寞了,現場的那些小夥子,嘴巴都特別甜;另一個是不敢不買,我們的兒女信息、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他們都知道,有點害怕」。

  保健品會銷人員肖某介紹稱,會銷人員會針對不同客戶的心理進行不同的方法誘導。比如對「虛榮型」老人極力讚揚,讓他(她)顧及面子咬牙買下。

  「老人被『洗腦』之後,兒女阻止就是不孝。」安徽一家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告訴記者,連她都無法阻止父母去聽所謂的健康講座、購買保健品。她介紹,對買得特別多的「會員」,保健品公司會授予一些「職務」,邀請他們當嘉賓坐在講座主席臺上,或從高額利潤裡擠出一點小甜頭,讓老人深陷迷局。

  第二,「紮根」推介,有的推銷員甚至對老年人「窮追不捨」,「從雲南追到上海也要賣給你」保健品。

  記者採訪了解到,針對老年人信息閉塞、容易跟風的特點,一些保健產品的推銷員還專門去醫院做護工、給老人做家政,「紮根」營銷。如北京一家保健產品公司將目標鎖定為廣場舞大媽,他們的推銷員承諾給廣場舞大媽們組織演出,或者是給領頭人回扣、頒獎等,以此大量銷售保健產品,其中不少是無證高價產品,有一款號稱能調節酸鹼平衡的水杯售價高達數千元。江西一家富硒產品推銷員能追著老太太從雲南到北京再到上海,在老太太的女兒堅決拒絕購買產品後,該企業推銷員發動老太太的姐妹給她代買,然後寄到上海去。

  近年來,多地民政部門鼓勵在社區建設養老服務站,支持老年人居家養老。記者走訪發現,由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社區提供場地的養老站,有的擺放著多臺「按摩儀」「洗腳盆」,幾位老人正在體驗免費理療的「居家養老服務」,玻璃櫃裡展示著多種保健食品,藉助政府支持力推的項目進行宣傳。

  第三,發動網絡攻勢,「微信課堂天天洗腦,碎片化時間精準營銷」。

  隨著微商、電商的興起,不少保健品企業轉戰網絡。如2018年初,杭州拱墅區公安分局環境和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就曾查獲一銷售假減肥藥團夥,該團夥通過網絡平臺賣的所謂「七天瘦」「功能性咖啡」等減肥藥,都涉嫌假藥。其中一款膠囊成本只要20元左右,售價140元,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火爆。

  記者查詢發現,有的所謂壯陽保健產品在網絡廣告中的宣傳詞彙非常「露骨」;有的保健食品,在相關部門備註中只有兩項簡單功能,但是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卻宣稱可以「預防三高、調理血糖、穩定血壓、預防腎結石、補充人體所需各種維生素,從此告別亞健康」。許多保健產品銷售人員還會建立所謂「微信課堂」,把正在或有意購買產品的老年人拉到微信群,在微信群中發送大量虛假宣傳連結,對老年人進行「無縫洗腦」,使老年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拉人頭:

  直銷企業搞傳銷 傳銷企業傍直銷

  一些擁有直銷牌照的企業,通過「傳銷」方式擴大受眾群體,而一些並未獲得商務部直銷牌照的保健品企業,長期打著「直銷企業」「即將獲批直銷牌照」的名義進行傳銷活動。

  商務部信息顯示,直銷是合法經營行為,以「單層次」為主要特徵。傳銷是非法經營行為,以「拉人頭」「入門費」「多層次」「團隊計酬」為主要特徵。

  保健品行業存在的亂象一方面體現在直銷企業搞傳銷。

  一些擁有直銷牌照的企業,通過「傳銷」方式擴大受眾群體,利用保健產品畸高的利潤為「發展下線」者進行返利。記者近期以想成為一家外資直銷企業經銷商的名義參加了該公司在上海舉辦的「商機大會」。會後,一位「經銷明星」告訴記者,按照該公司的獎金制度,經銷商可以拿6代下線銷售額的5%作為提成。

  一位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許多直銷企業同時從事直銷經營和傳統經營,傳統經營模式的「經銷商」成為直銷企業的「防火牆」,使得直銷區域、直銷產品、團隊計酬等方面的監管十分困難。近年來「微商」興起,直銷行為突破了「上門推銷」的傳統模式,直銷員突破直銷區域變得更為容易、更為隱蔽。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的經營者和消費者往往不在同一個行政管轄區域,對違規行為進行監督的成本偏高。

  另一方面,傳銷企業傍直銷也是保健品行業不良現象。

  一些保健品企業並未獲得商務部直銷牌照,但長期打著「直銷企業」「即將獲批直銷牌照」的名義進行傳銷活動。黑龍江延壽縣一家保健產品公司經銷人員介紹,公司以「直銷」的名義發展下線,每發展一個下線,即可獲得一定的提成。假如有人質疑,就表示公司目前尚未獲得直銷牌照,但牌照很快就會批覆下來。不少保健品企業建立「網上商城」,只有購買其高價產品才能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後消費可以返利、介紹新會員可以返利,利用這種方式形成扁平化的新型傳銷。

  顯危害:

  不法分子牟暴利 掏空老人錢袋子

  記者調查了解到,一些保健產品成本極低,卻以高價賣給老年人,不法分子從中牟取了驚人暴利。許多老年人「錢袋子」被掏空,有些被騙的老人甚至深信「有病不能去醫院」。

  一些保健品成本極低,不法分子通過「假打折」的方式吸引愛佔小便宜的老年人上鉤,牟取驚人暴利。有的保健產品號稱原價2987元一盒,現一盒只需987元,而其真正成本僅60元。有的售價1000多元的保健產品,公司負責人卻向記者坦承,其成本最高不會超過200元。

  記者跟隨華北某市的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在一家企業執法時發現,該企業生產的一款「健康被」借用了各種高科技名詞,建議零售價高達3980元,但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真正的成本「與普通棉被差不多」。

  近年來,保健品詐騙甚至呈現「上山下鄉」的趨勢。一些「推銷員」利用農村老人分辨力低的特點,在農村招搖撞騙,「掏空了農村老人的養老錢」。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曉兵說,「一個輔助治療儀的正常價格只有幾千元,經過銷售人員的『忽悠』,可以賣到幾萬元一臺。」2018年6月,江蘇省公安機關破獲的一起利用保健品詐騙老年人的案件中,警方從公司負責人家中搜查扣押現金達1300多萬元,另查明20多套房產,凍結涉案資產近億元。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宣揚「是藥三分毒,有病自己治」,嚴重傷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虛假保健產品的受害對象,多以受教育層次偏低人群為主,多集中於老人、病人、低收入者等社會群體。在一些四五線城市和鄉鎮,甚至形成「親戚朋友互相騙」的態勢,使許多低收入家庭財產被掏空,甚至因此返貧。

  湛江市退休老幹部黃紅英說,自己80多歲的老母親幾年前參加了一次保健食品的聚會後,聽信現場「專家」建議,購買了他們推薦的某款降血壓保健食品,並停用了自己的降壓藥,子女怎麼都勸不住,服用了他們的產品一段時間後,老太太的血壓非但沒有降下去,血糖卻升上來了。安徽合肥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父親此前一直靠吃藥控制血壓,沒想到看了保健品廣告後篤信「是藥三分毒」,就擅自停藥,血壓飆升,結果導致中風。

  記者採訪發現,許多保健品公司打著「中醫」「傳統醫學」「國學」等旗號,對老年人進行「洗腦」,導致老年人「有病自己治」,造成大量的家庭矛盾。甚至有一些不法保健品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恐懼疾病的心理,向老年人兜售劣質產品。有的產品為了凸顯「療效」,非法添加藥物,比如在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藥,在減肥類保健食品中添加利尿劑或興奮劑,特別是一些減肥類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違禁藥物。由於違規添加化學藥品,一些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補身,反而會傷害身體健康。

(責編:楊曦、蔣琪)

相關焦點

  • 央視曝保健品連環騙局:洗腦+親情牌 專坑你爸媽!
    有的會去老人的家裡,做一些服務性的事情,有的人會通過和老人認乾爸乾媽的方式套近乎。總之,為了能把客戶約到兩天一夜的會場,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用。而只要一到了會場,老人們可就身不由己了。一套接一套的連環騙局!退休老人乖乖掏出自己的錢包兩天一夜是嘉仁科技公司會銷的模式之一。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真假「特供保健品」,老人病情加重後報警70歲的盧女士家住武漢市青山區,2017年5月,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吳某,對方能說會道給盧女士留下了好印象,但她萬萬沒想到就此落入到一場騙局之中。「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路財富大廈17樓,吳某正是該公司的女銷售。她隔三差五就打電話給盧女士噓寒問暖,還主動認盧女士為「乾媽」。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揭秘保健品騙局:花樣套路洗腦重重圍獵謀財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喝鱷魚飲品能治好腫瘤,小分子肽食品能治百病,神秘功能水可以治病、壓片糖果能抗癌……近年來保健品行業亂象橫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高科技」「新概念」「中西合璧」等套路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利用會銷、網銷、登門、微課堂等手段,對目標人群設下「精準騙局」,將一些受害者的養老錢
  • 銀齡關懷④ | 為何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子女的陪伴,才是良藥
    一邊是老年人保健養生意識的提高,另一邊是保健品市場虛假宣傳、價格虛高、以次充好,不良商家引誘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央視節目及相關媒體曾曝光過,某些保健產品每盒售價上千元,但實際進價僅幾十元。有網友留言:「每一個發跡壯大的保健品公司背後,都有無數熱衷養生、不堪孤獨的老人為之買單」。
  • 「能量金字塔騙局」該倒掉了
    「能量金字塔騙局」該倒掉了 背景:由杉木條做成的金字塔模型,售價高達50萬元,號稱放在汽車上能省汽油,放在身上能緩解病痛,更能喚醒人的自愈力,還可為水和食物賦能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它既不是營養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一種特殊藥品裡面的界定,並讓劉女士在百度百科裡面搜索。這位工作人員信誓旦旦說這款產品是藥品,但是記者看到這款產品上面卻明確註明該產品為方便衝調食品,產地為山東煙臺。同時,產品上面並沒有藥品所必需標註的國藥準字號標識,只有一個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 揭秘保健品騙局:從雲南追到上海也要賣給你
    遼寧省一名老年男性消費者在血壓飆升至200以後,仍被銷售人員要求「多喝竹鹽水」,且被告知「血壓升高是排毒的過程,很多人高壓升到250都沒事,再喝一段時間鹽水就降下來了。」最終這名用戶在大量喝鹽水兩個月後突發腦梗,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面對醫護人員的告誡,消費者最初仍固執地認為用竹筒烤過的鹽已經不是氯化鈉,甚至仍試圖與竹鹽銷售人員探討如何用竹鹽治病。
  • 警惕保健品十大品牌排行騙局!它們其實根本沒啥用!
    逢年過節, 大多數中國人走親訪友,都少不了送些保健品,不僅包裝精美顯得很上檔次,還健康養生盡顯心意,但其實,保健品並沒有說明書上介紹的那麼神奇,那些所謂"美容養顏抗衰老"的說法不過是商家營造的"騙局",就是為了掏空你的錢包。
  • 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謹防保健品騙局,保健品市場亂象函待解決
    在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養生保健意識逐漸增強,促進了保健品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圍繞著保健品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涉及種類多,影響範圍廣,所以保健品市場亟待管理和規範。很多保健品營銷者通過贈送小禮品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保健品的體驗、宣傳會議以及所謂保健知識的講座,對老年人進行洗腦,利用老年人的從眾心理利用託兒的手法進行卻誘,一些營銷者發動「親情攻勢」,為了推銷保健品,給予了老年人超過兒女的關懷,讓老年人產生「不買些產品實在不好意思」的感覺。
  • 「保健」騙局何以能屢屢得逞?
    武 潔近日,江門市蓬江區荷塘派出所成功打掉一個以推銷保健品為幌子的詐騙團夥,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去年底,有人向老人們派發小傳單,稱只要前往某酒店便可免費領取禮品。騙子以此方式吸引眾多老人前往,並在現場以2000元的價格向老人們推銷「人參白樺茸營養液」 ,稱第二天將以發紅包的方式將 3000元返還給購買者。
  • 保健品「包治百病」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原標題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今年7月上旬,在蘭州市城關區消費者協會的反覆協調下,75歲的蘭州市民王先生才將手裡的3款「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完成退貨,收回貨款7800多元。  就在這段時間,王先生從媒體報導中看到了有關新聞,讓他確信幹品幹細胞所謂的「不朽」是個騙局。隨後,王先生找到該公司協商退貨,但經銷商百般刁難,並以不再經銷該產品為藉口,給當地食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依法行政帶來了很大難度。
  • 卓達事件:一場集合了黑道、傳銷、洗腦、愚民成分的龐氏騙局
    從這些言論中不難看出,本次卓達事件是一個金融龐氏騙局被揭穿後,氣急敗壞地反咬一口,而這場騙局本身,就集結了黑道、傳銷、洗腦、愚民、欺騙等多種成分。虛高收益,翻版龐氏騙局識別金融龐氏騙局的典型特點之一,就是虛高到嚇人的年化收益率。收益率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最實際的,也是最能吸引他們眼球的。收益率越高,投資者的興趣就越大。
  • 一場掏空錢包的騙局:被商家吹上天的4種保健品
    最近有位朋友問小艾:「小艾,我老爸兩年前做了個小手術之後身體素質一直很差,我聽人說蛋白粉可以強身健體,就給他買了幾罐吃,現在陸陸續續吃了快三年了,我老爸還是時不時生個小病啥的,而且我看網上說蛋白粉會對腎臟造成傷害,請問普通人可以吃蛋白粉嗎?會有什麼影響?」
  • 無效的「保健品」,老年人被動參與的「健康騙局」
    原創 逐雁 人間故事鋪 來自專輯職業故事每一個發跡壯大的保健品公司背後,都有無數熱衷養生、不堪孤獨的老人為之買單。面對寂寞的生活和逐漸流逝的健康,老人們只能把推銷員當做親人,將收效甚微的保健品當做良藥,參與一場場自欺欺人的「健康騙局」。
  • 及時戳穿「能量金字塔」的傳銷騙局
    這幾乎無所不能的能量金字塔按大小分為5種,售價分別為5000元、1萬元、3萬元、5萬元和10萬元。【詳細】  在「當局者」口中,他們是「全能」的能量金字塔;在旁觀者眼中,他們不過是由杉木條做成的簡單工藝品。如此廉價的物品、粗陋的伎倆,為何仍然有許多人沉迷其中?這顯然與能量金字塔營銷者的「話術」有關。
  •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幾大套路誘你越陷越深
    「他們說自己是保健品公司的,還忽悠我,說我的眼睛不好,讓我購買保健品。」張先生稱,自己的眼睛非常好,雖然八十多歲,但是看書看報卻不是問題。「我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說明自己不購買保健品。」  張先生稱,這些推銷保健品的人態度都很熱情,雖然自己已經表明不買保健品,但是他們還是一直稱要送給他紀念品。
  • 看·法|成本11元賣3萬?保健品騙局別再上當了!
    這些年,老人們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太多了,說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吧,還有人不服氣。這位朱老伯,自稱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識保健品優劣,據說他買的保健品吃完後,發生了神奇的事。太神奇了,保健品的名字也很神奇,叫「肽神」,一個療程3萬元。嘖嘖,小編的心肝都在顫抖,買杯30多的咖啡還得考慮下,這可是3萬哪!朱老伯感覺不賴,再買一個療程。第二個療程吃完還要買。
  • 警惕量子概念盛行下的「量子騙局」
    床墊、杯子、護腰等最常見的生活用品,在量子、磁療等「高大上」的包裝下都變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儘管價格不菲,但不少消費者仍然樂此不疲。(10月28日《法制日報》)隨著量子技術為大眾所熟知,不管是網絡商家還是實體店,打著「量子」名義的商品就開始變得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 保健品新花樣,破壁靈芝孢子粉竟然也有騙局?
    破壁靈芝孢子粉是一款上市多年的保健品,但論及火熱程度也僅僅是在最近幾年才為人熟知,但隨著破壁靈芝孢子粉的日漸火爆,花樣也是百出,殊不知騙局就隱藏在其中!說到此處,很多人會不理解,一個破壁靈芝孢子粉也有騙局?這麼「玄學」嗎?其實這都是真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
  • 好玩吧挖礦騙局續:好玩吧挖礦能長久嗎?好玩吧上市騙局揭秘!
    今天就不說它的本質了,網絡上無數人說過,已經說爛了,很明顯的資金盤騙局。今天要說的是為什麼它還活著的問題,也就是它有什麼樣的運營和魔力讓它如今還存在。一 龐氏騙局,一直在拉人頭,從未斷過。」只要一直有人加入,一個龐氏騙局可以活十年之久,甚至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