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成本11元賣3萬?保健品騙局別再上當了!

2020-12-05 看看新聞Knews

這些年,老人們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太多了,說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吧,還有人不服氣。這位朱老伯,自稱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識保健品優劣,據說他買的保健品吃完後,發生了神奇的事。

太神奇了,保健品的名字也很神奇,叫「肽神」,一個療程3萬元。嘖嘖,小編的心肝都在顫抖,買杯30多的咖啡還得考慮下,這可是3萬哪!朱老伯感覺不賴,再買一個療程。

第二個療程吃完還要買。這時候,警察來電話了:別買啦!你遇到騙子了!所謂「哪裡不好修補哪裡」的「肽神」,檢驗出成分是糖水+蛋白質,出廠價更是「親民」到了11元。不知道當時朱老伯有沒有把保健品盒子丟到騙子臉上的衝動。

朱老伯想想還是沒緩過神來,想當初他可是接到電視臺的通知,上課的更是專家北京361醫院的孫院長。

自己至今還記得孫院長的口才……回想一下,似乎是把稻草說成金條了。

然而,「孫院長」根本不是什麼專家。多年前在老家下崗後就沒什麼固定工作,但在忽悠老人這方面特別擅長。

「肽神」,「哪裡有問題修補哪裡」。事實上,即便真正的保健品也不可能起到治療效果,因為保健品其實就是食品。 經查,涉案公司「梓信生物」前後騙了老人70多萬元。他們賣的保健品除了「肽神」還有「免疫球蛋白」。

這夥騙子不僅冒充電視臺,還在各種報刊上堂而皇之地登廣告,以派送禮品和保健書籍為幌子,打著公益項目的旗號,專挑對保健品痴迷的老人下手。

另一名受害人楊老伯,就是看到報紙上這則廣告被騙到現場的。

這天講座是葛主任,據說他是給神秘大人物看病的。現場秩序井然,不能隨意走動,更不能拍照。

講完了,要體檢了,楊老伯隱約覺得這跟《案件聚焦》裡披露的保健品騙局很像,這個葛主任很有可能是騙子。

然而,楊老伯還是沒能捂住錢袋子,最終3000元打了水漂。主要是「知識分子抹不開面子」。居然是面子問題!小編想問:「楊老伯,您跟養老金有仇麼?」騙子太了解老人們的心態了,報價2萬元的藥,自行降價到6000元,楊老伯其實不想買,藉口沒帶錢沒想到對方很「慷慨」。

就這麼,還是掏了錢。朱老伯和楊老伯都是大學退休人員,收入不少,但是兩位老人生活簡樸,能乘公交絕不打車,也很少買貴的東西,可為什麼卻肯在保健品上花錢呢?其實老人對健康很看重,騙子不是常常這樣說嗎,你花了大價錢,買的不是藥,不是保健品,而是健康。可小編還是想說,真正的健康不在於吃多少保健品,而是合理飲食,適當的運動。有病去醫院,保持愉悅的心情,希望每一位老人都健康長壽!想想花3元塊買人家11元的糖水,這心情肯定好不起來吧。所以,為了心情愉快,還是對「保健品」克制一些吧!(看看新聞Knews記者:譚悅 吳黎明 編輯:範燕菲)

相關焦點

  • 種養行業迎新騙局,農村3大騙局,農民擦亮眼睛別上當了
    不過很多黑心商販也趁機進行了各種宣傳,稱哪些項目投資小回報大,並免費提供種苗,還會高價進行回收等,農民聽了後自然是激動不已,卻不知養了一段時間後,根本就賣不出去,此時商家也已經跑路。 今年的「禁養令」也讓很多特色養殖項目沒有了存在的價值,不過這些商販轉戰到其他領域,繼續進行誘騙,如今的種養行業迎來新騙局,下面這幾個已經曝光,大家要擦亮眼睛別上當了。
  • 天價保健品一針5.9萬!揭秘讓老人頻繁上當的騙術
    這是專坑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  打著「高科技」的旗號,以免費旅遊、免費食宿  近日,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陳某某等人團夥保健品詐騙案16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天價保健品一針5.9萬  專向老年人推銷  經查,2018年3、4月間,長期從事保健品行業的王某、戴某、陳某發現朋友圈裡「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產品賣得特別好。
  • 煙臺街頭現冒充物流人員賣假自行車騙局 切莫上當
    水母網5月26日訊(YMG記者 金海善 攝影報導)昨日上午9點多,煙臺市民崔先生在經過芝罘區幸福附近時,遇到一售賣假自行車的男子,因為以前在河南鄭州遇到過類似騙局,他趕緊撥打了96110,希望媒體向市民提醒,不要上當受騙。
  • 保健品「包治百病」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原標題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今年7月上旬,在蘭州市城關區消費者協會的反覆協調下,75歲的蘭州市民王先生才將手裡的3款「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完成退貨,收回貨款7800多元。從幾年前熱衷於買保健品的「養生者」,到去年7月覺得自己購買的保健品「有貓膩」,再到經歷一輪「馬拉松式」的退貨過程,王先生現在已經成為一名老年人防詐騙義務宣傳員。  保健品真能「包治百病」  2015年,王先生在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買了螯合鈣、辣木和猴頭菇營養粉3款產品,合計花費1.3萬元。
  •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幾大套路誘你越陷越深
    打著「健康講座」的名義,給免費參與健康講座的老年人送禮物,最後再推銷一堆高價保健品。這樣的「保健品」的騙局屢屢發生,遇到此類情況,老年人和家屬,該如何維權?  事件回顧  不買產品 贈品魚一條追要5000元  住在人大附近的張老先生在上個月遭遇了一件糟心事。「我們小區邊上總有人一看到老年人就圍追堵截地推銷各種保健品。」
  • 天價保健品為何讓老人頻繁上當
    這是專坑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  打著  天價保健品一針5.9萬  專向老年人推銷  經查,2018年3、4月間,長期從事保健品行業的王某、戴某、陳某發現朋友圈裡「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產品賣得特別好。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記者從江岸警方處了解到,涉案的這家健康管理公司多年打著「公益活動」的旗號,以發放贈品、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為誘餌,冒充醫療專家誇大產品功效,將十幾元錢的廉價食品包裝成「中央首長特供藥」,再以數千元的價格向老年人大肆推銷行騙。
  • 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謹防保健品騙局,保健品市場亂象函待解決
    在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養生保健意識逐漸增強,促進了保健品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圍繞著保健品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涉及種類多,影響範圍廣,所以保健品市場亟待管理和規範。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相比父輩目前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再在加上繁忙的工作,很多子女缺少時間去陪伴老人,導致老年人生活中感到孤單空虛寂寞,於是各類保健品騙子乘虛而入。目前保健品市場套路太多了!一些保健食品生產廠家和營銷者, 利用消費者對藥品和食品區分上的誤區,利用一些消費者迫切心理需求,對產品進行虛假的效果宣傳,最終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 記者調查:為何「養生騙局」受騙上當者越來越年輕?
    說起「養生騙局」,很多人都會想到老年人,多年來,老年人都是受騙上當的主角,經常花大筆冤枉錢購買一些號稱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和器材。,就又買了新的,一年就花了好幾萬元。」從那以後,她經常在網上、微信朋友圈裡尋找相關信息,聽說有好的就買來試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一年花在買保健品上的錢就要好幾萬元。  吳女士也會給錢師傅購買保健品,而且一買就是一大袋。錢師傅拿出一大堆妻子給他買的保健品,有蜂膠膠囊、瑪咖膠囊等等,這些都是妻子從微信朋友圈裡買來的。  「東西好壞暫且不說,可是這價格實在太高了,比店裡的都要貴。
  • 買保健品居然說還能分紅,宜賓再現坑老人的騙局,趕緊提醒家裡人
    2020年4月9日,接到吳女士(化名)的爆料:宜賓江安出現了「畫餅分紅」的網絡傳銷騙局,吳女士的家裡的老人已經被拉入騙局,還投進去五六千元。據悉,吳女士家裡的老人聽說在某電商平臺購買消費幾百元一瓶的保健品,每個月消費1500元,連續消費兩年,共計2.6萬元,就可以享受平臺「分紅」,消費越高,「分紅」越多。除此之外,也可以繳納固定費用1500元然後入會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後通過拉攏其他人「入會」可以提升自己「職務等級」。
  • |新型眼保健騙局
    現在的保健品越來越多,每次聽到有患者又把辛辛苦苦攢起來的幾千塊、幾萬塊,買了一堆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時,我是真想請求那些騙子:放過患者,放過老年人吧。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的患者和其他患者遇到過的眼保健騙局,希望可以幫助到患者,防止上當受騙。
  • 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原標題: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喝竹鹽水可以降血壓,甚至可以治療腦梗;一杯來自地球深處的「能量水」,對紅斑狼瘡、肺炎、中風、高血壓、痛經都有療效;沙棘產品吃一個月,徹底治好糖尿病……《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調查發現,近年來保健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亂象,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
  • 代表建言保健品監管:標示別誤導消費者 提高違法成本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就保健品市場監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據記者梳理,這些建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明確標示保健品、全民監督舉報、加強科普宣傳、提高違法成本。「現在有保健食品名稱為『雪域藏家牌蝙蝠蛾擬青黴菌絲體西洋參膠囊』,字數多達19個字,且看不明白是什麼產品。應儘量能讓消費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費,不誤導、不誇大。」姚鵑說。今年兩會上,來自河北團的張軍代表也提交了《關於持續發力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監管的建議》。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
  •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從幾年前熱衷於買保健品的「養生者」,到去年7月覺得自己購買的保健品「有貓膩」,再到經歷一輪「馬拉松式」的退貨過程,王先生現在已經成為一名老年人防詐騙義務宣傳員。保健品真能「包治百病」2015年,王先生在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買了螯合鈣、辣木和猴頭菇營養粉3款產品,合計花費1.3萬元。
  • 保健品之惑
    在媒體不斷揭露「保健品騙局」的同時,一些非法公司、營銷人員繼續以賣保健品為名,行騙取老人錢財之實。讓老人遠離「保健品陷阱」,讓保健品銷售步入正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年2月,她接到一個推銷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教授,推銷鹹陽一家製藥廠生產的保健品,服用後心臟正常跳動就可以不用起搏器。   有心臟病並裝了起搏器的張老太聽得動了心,在與對方溝通之後,購買了35000元保健品。但服用一段時間後,她感覺自己的心臟病並不見好轉,想退貨退款。但對方卻說,扣除相關退貨費用後,只能退回1萬餘元。
  • 這屆315晚會沒有保健品行業,網友:這不科學啊!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如約而至,保健品行業卻在意料之外「缺席」了。對此,不少網友們表示:很失望。▲截圖來源:微博02 問題保健品曾是315晚會「常客」事實上,此前央視315晚會曾屢次曝光保健品騙局,在近幾年的315晚會上,保健品都是報導的重點。
  • 這13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保健品!別再當冤大頭了!
    保健品的市場向來紅火,也不乏爭議。不管是保健品的花樣還是宣傳方式都層出不窮,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亂墜。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當的人群,他們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給忽悠,結果吃什麼保健品都沒效果!花了一堆冤枉錢。瘦得皮包骨,一點也看不出血色。於是,有商家說了,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實際上: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賣兩三百塊。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
  • 農村集市有什麼騙局,如何防範,不會上當
    各行各業的人,都會去做生意,擺地攤,有賣食品、服裝、日用品、農產品、種子化肥、服裝鞋帽、牲畜、家禽等,還有瞎子算命、玩雜耍、鬥蛐蛐、騎馬射箭、拋圈、智慧棋局、抽獎活動、補品藥材、神奇電子等。人多嘴雜,有做正經生意的,自然也就有做籠子,幹騙人買賣的。如果不認真辨別,就會莫名其妙地上當。一般常見的騙局,主要有迷信算命、智慧棋局、買賣交易、抽獎活動和保健產品等。
  • 漳州南靖土樓藥託回潮 6兩鐵皮石斛賣6000元
    【遊客被騙】剛到藥攤就遇藥託磨成粉後方知被騙王女士說,昨天上午11點多,她經過步雲樓旁的「奇石茶葉店」門口,有人擺攤銷售鐵皮石斛等中藥材,攤主是一名手臂上有刺青的小夥。她剛上前看藥材,一名戴帽子、腋下夾著公文包的約30歲的陌生男子,很快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