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2020-12-06 壹深圳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

林女士說,自己的父親今年七十多歲,偶爾會有一些頭疼的毛病,母親六十多歲,有輕微的哮喘,一到天氣變涼,總會咳嗽得厲害,兩個月前,在他們聽課的愛康美諾健康體驗館裡,幾位工作人員向兩位老人推薦了一款名為「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的產品,這些工作人員將該款產品的效果說的天花爛墜,林女士父母也對這款產品的效果深信不疑。

而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林女士以及哥哥林先生先後勸說父母不要相信這樣的說辭。但是,兩位老人根本沒將子女的話聽進去,就在前天,兩位老人花了一萬五千元購買了20盒。

今天上午記者一行來到了林女士所說的這家,位於羅湖區蓮塘坳下村的自愈力愛康美諾健康體驗館,在門前記者看到不少老年人進進出出,二樓的房間內同樣坐著不少老年人。記者向走出來的老年人詢問了「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這款產品。他們表示這款產品非常熱銷,已經賣光了。說是吃了之後皮膚會變好,有高血壓糖尿病也都能夠治好。價格方面要三千多吧,有的人交了七八萬塊錢都給退了,因為缺貨。

林女士給記者提供了一段她與工作人員對話的視頻。對於進入這家體驗館的年輕面孔,裡面的工作人員十分警惕,在多次確認林女士的身份後,才慢慢願意對他們所推銷的產品說上幾句。視頻中林女士向工作人員了解產品的成分。工作人員表示,「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中的活性肽是深海魚油裡面提取的。它既不是營養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一種特殊藥品裡面的界定,並讓劉女士在百度百科裡面搜索。

這位工作人員信誓旦旦說這款產品是藥品,但是記者看到這款產品上面卻明確註明該產品為方便衝調食品,產地為山東煙臺。同時,產品上面並沒有藥品所必需標註的國藥準字號標識,只有一個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對於「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記者採訪了深圳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醫生表示這隻算是一個保健食品,有病還是要去三甲醫院治,不要相信這些騙子的話。吃完這些藥以後,勞民傷財。

記者隨後也來到林女士家,見到了林女士父母,兩位老人說,雖然吃了「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之後沒見有什麼效果,但是並不後悔買了這款產品。對此林女士非常頭疼,說父母已經不是第一次受騙了,之前有過兩次經歷。有一次交了一萬塊錢買「靈芝粉」,第二天商家就關門了。新聞還播報了此商家被抓,可父母還是不買帳。

在各種媒體廣告中,這種保健品騙局頻頻出現。這些騙子以「神藥治百病」這樣的宣傳口吻來欺騙都可以當你爺爺奶奶的人的養老錢,良心真的不會疼嗎?前不久,山西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長郝如翔,親身臥底了一次老年人保健品的宣傳騙局,發現這欺騙老人的套路全國都是一樣的,參加送雞蛋、油、牙膏,然後專家登場,洋洋灑灑2個小時的保健宣傳,緊接著試用保健產品,最後以高價賣給老人。

不過,咱們做兒女的,有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得反思,為什麼父母連自己親生兒子女兒的話都不聽,而卻對外人的推銷深信不疑呢?其實通過大量的案例,我們都能發現,大部分上當受騙的老年人,都是缺乏家人的關愛和陪伴的。那麼我們做兒女的,又能怎樣提醒老人家並預防他們掉入這種保健品騙局呢?

相關焦點

  • 銀齡關懷④ | 為何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子女的陪伴,才是良藥
    我們是否思考過,為何年年都呼籲重視保健品詐騙,還是有不少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局呢?「空巢老人」是保健品推銷商的首選目標,兒女不在老人身邊時,銷售員趁機「上門家訪」,陪老人聊天、給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洗腳,時不時給老人送水果和生活用品,叫聲「爹媽」,老人一高興,又會掏錢包買產品了。也難怪有老人會說「我知道他們(保健品推銷員)有時候是騙人的,但是我覺得他們說話貼心又對我好,所以我就能接受他的這個保健品,貴一點也沒關係。」
  • 無良商家大打心理牌 老人頻陷保健品騙局(圖)
    加上不少保健品商家打著「免費試用」的幌子,很多老人參加過健康講座或免費體檢後,覺得不買不好意思,於是只好掏錢購買相關的保健品。  「那些年輕的推銷員對我說,如果他們賣不出去產品,這個月的工資就會被扣掉。有時,他們也會送我們幾斤雞蛋或者其他東西。」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蘭州一家公司帶許多老人去劉家峽免費遊玩了三天,回來之後就向他們推銷該公司的保健品。
  • 花20萬購保健品當降壓藥吃 老人突發腦梗住院
    80歲的黃躍國婆婆突發腦梗住進了醫院,曾經痴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滿屋的保健品治不了高血壓。萬幸的是,因為送醫及時,經過幾天救治後,老人脫離了危險。在醫院病房,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見到了黃婆婆。經歷此劫後,曾經痴迷購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保健品降不了血壓」。說起購買保健品的經歷,老人很後悔。「當時他給我上課,覺得說的還是有點道理。他們請的什麼教授,我們也不知道,有時候還給我檢查下病。」
  • 保健品「包治百病」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就在這段時間,王先生從媒體報導中看到了有關新聞,讓他確信幹品幹細胞所謂的「不朽」是個騙局。隨後,王先生找到該公司協商退貨,但經銷商百般刁難,並以不再經銷該產品為藉口,給當地食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依法行政帶來了很大難度。
  • 九部門整治保健品欺詐背後:侵權事故多發,有老人被騙後自殺
    他告訴澎湃新聞,他的父母、嶽母,都迷上了「會銷」活動。前段時間他做通了父母的工作,他們答應不再去「聽課」,可在資興市生活的嶽母卻對各類保健產品著了謎,經常凌晨四五點鐘就起床去「聽課」、「開會」。「完全是被洗腦了,你反對她買產品的話,老人家會認為你不孝順。」谷志健感嘆道,一些保健品營銷人員的小恩小惠,讓許多老人放鬆了警惕。
  •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幾大套路誘你越陷越深
    打著「健康講座」的名義,給免費參與健康講座的老年人送禮物,最後再推銷一堆高價保健品。這樣的「保健品」的騙局屢屢發生,遇到此類情況,老年人和家屬,該如何維權?  事件回顧  不買產品 贈品魚一條追要5000元  住在人大附近的張老先生在上個月遭遇了一件糟心事。「我們小區邊上總有人一看到老年人就圍追堵截地推銷各種保健品。」
  • 保健品騙局別再上當了!
    這些年,老人們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太多了,說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吧,還有人不服氣。這位朱老伯,自稱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識保健品優劣,據說他買的保健品吃完後,發生了神奇的事。 經查,涉案公司「梓信生物」前後騙了老人70多萬元。他們賣的保健品除了「肽神」還有「免疫球蛋白」。這夥騙子不僅冒充電視臺,還在各種報刊上堂而皇之地登廣告,以派送禮品和保健書籍為幌子,打著公益項目的旗號,專挑對保健品痴迷的老人下手。另一名受害人楊老伯,就是看到報紙上這則廣告被騙到現場的。
  • 保健品之惑
    在媒體不斷揭露「保健品騙局」的同時,一些非法公司、營銷人員繼續以賣保健品為名,行騙取老人錢財之實。讓老人遠離「保健品陷阱」,讓保健品銷售步入正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馮先生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買的東西都不算貴,並且父母也挺高興。   最近幾天,馮先生發現父母經常半夜起床,天不亮就出門。通過詢問,才得知老人每天早上是去家門口附近的一家體驗館排隊免費體驗一款電位治療儀。通過幾天的體驗,老人認為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了,睡眠質量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決定購買此款產品。「我一問價格才知道,原來這種治療儀需要1萬多元。」
  • 一場掏空錢包的騙局:被商家吹上天的4種保健品
    蛋白粉,是近幾年興起來的保健食品,下至小孩長身體,上至老人提高免疫力,蛋白粉似乎受到了大家前所未有的推崇和喜愛。那麼,蛋白粉到底是什麼?它真的能強身健體,增強老人身體素質嗎?網紅蛋白粉有什麼「奇效」?眾所周知,蛋白質既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基礎物質,又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 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謹防保健品騙局,保健品市場亂象函待解決
    在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養生保健意識逐漸增強,促進了保健品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圍繞著保健品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涉及種類多,影響範圍廣,所以保健品市場亟待管理和規範。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相比父輩目前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再在加上繁忙的工作,很多子女缺少時間去陪伴老人,導致老年人生活中感到孤單空虛寂寞,於是各類保健品騙子乘虛而入。目前保健品市場套路太多了!一些保健食品生產廠家和營銷者, 利用消費者對藥品和食品區分上的誤區,利用一些消費者迫切心理需求,對產品進行虛假的效果宣傳,最終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 青島老人拿保健品當藥吃,去世後還有價值9萬多的產品
    提醒  兒女多陪伴防止「親情陷阱」  據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大隊長康平介紹,今年1-11月,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共接收針對60歲以上老人實施的詐騙警情110起,涉案金額971.70萬元,佔所有涉案金額的12.27%。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這位受騙老人已經買了十幾萬元的「特供保健品」,直到全部吃完也沒有看到任何效果後才醒悟過來。真假「特供保健品」,老人病情加重後報警70歲的盧女士家住武漢市青山區,2017年5月,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吳某,對方能說會道給盧女士留下了好印象,但她萬萬沒想到就此落入到一場騙局之中。「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路財富大廈17樓,吳某正是該公司的女銷售。她隔三差五就打電話給盧女士噓寒問暖,還主動認盧女士為「乾媽」。
  • 買保健品居然說還能分紅,宜賓再現坑老人的騙局,趕緊提醒家裡人
    2020年4月9日,接到吳女士(化名)的爆料:宜賓江安出現了「畫餅分紅」的網絡傳銷騙局,吳女士的家裡的老人已經被拉入騙局,還投進去五六千元。據悉,吳女士家裡的老人聽說在某電商平臺購買消費幾百元一瓶的保健品,每個月消費1500元,連續消費兩年,共計2.6萬元,就可以享受平臺「分紅」,消費越高,「分紅」越多。除此之外,也可以繳納固定費用1500元然後入會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後通過拉攏其他人「入會」可以提升自己「職務等級」。
  • 專家提醒:老人不要亂吃保健品 試吃贈藥多是陷阱
    為什麼上當受騙的主角多是「銀髮一族」,老人們怎麼才能走出這片「灰色地帶」呢?  保健品消費者一半是老人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大媽自2000年從學校退休後,就成了各種保健品的忠實追隨者,這些年一直對此津津樂道。她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年輕時營養跟不上,現在總算有條件了,還不趕緊給身體加點油。
  • 養生騙局揭秘:賣家對老人噓寒問暖 免費誘惑大
    前者是北京市民吳英79歲的老母親宋敏每月的退休金,後者是宋敏老人平均每月花費在購買保健品上面的費用。「1800元這筆費用是我大致算出來的。」吳英一再向法治周末記者強調,實際數字只會多不會少。宋敏老人只是眾多痴迷養生「大軍」中的一員,在這批「大軍」中,老年人是絕對的「中堅力量」。
  •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就在這段時間,王先生從媒體報導中看到了有關新聞,讓他確信幹品幹細胞所謂的「不朽」是個騙局。隨後,王先生找到該公司協商退貨,但經銷商百般刁難,並以不再經銷該產品為藉口,給當地食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依法行政帶來了很大難度。
  • 一邊吃保健品,一邊透支身體的年輕人
    打開小紅書、商品詳情中更多的是符合年輕人的胃口的形容詞,葡萄籽精華可以助「肌膚透亮」,血橙精華可以「促膠原蛋白新生」,銀杏膠囊被叫做「記憶力專注片」,奶薊草片成為了「熬夜必備」。來源:小紅書而令人在意的是,與不斷攀升的保健品市場規模相比,當代亞健康人群卻只多不少。
  • 保健品體驗店23G資料曝光!全是誘騙老人的套路
    一份被刪除後又通過數據恢復的、容量達23.2G的文件,揭開了一些保健品體驗店虛假宣傳產品、誘騙老人購買的秘密。套路一:哄辦案人員介紹,這些保健品體驗店慣用的方法就是「哄」,即「打親情牌」。銷售人員通過發傳單、送小禮品等方式把中老年人吸引到體驗店裡,端茶倒水,「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喊得非常親熱,服務得非常到位。用許多老年人的話來說,比兒女還好、還孝順。吸引到目標客戶後,銷售人員則會繼續鞏固「親情」,絕不談及產品,只談養生保健。
  • 央視曝保健品連環騙局:洗腦+親情牌 專坑你爸媽!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經常會接到一些觀眾的投訴,說他們的父母對保健品情有獨鍾,家中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堆積如山。更可怕的是,一些身體有病患的老年人,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說法,把藥都停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年人鍾愛保健品,保健品營銷暗藏著什麼樣的貓膩?
  • 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原標題: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喝竹鹽水可以降血壓,甚至可以治療腦梗;一杯來自地球深處的「能量水」,對紅斑狼瘡、肺炎、中風、高血壓、痛經都有療效;沙棘產品吃一個月,徹底治好糖尿病……《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調查發現,近年來保健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亂象,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