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商家大打心理牌 老人頻陷保健品騙局(圖)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老人購買的保健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的保養與調整,尤其是老年人,他們特別熱衷於購買保健品。與此同時,一些不良保健品商家投機取巧,高價兜售假劣產品,使得老年人成為最大的受害群體。

  老人病急亂投醫商家趁機猛忽悠

  許多老年人因年事已高,患有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為了健康,他們病急亂投醫,給不法商家提供了「機會」。

  家住西關十字的李老太今年81歲了,多次被保健品商家忽悠。她告訴記者:「我和老伴每月的退休金大概有八千元,以前還有點兒積蓄,現在被他們騙得一點都沒有了。」李老太前幾日在一家保健公司買了一床單人負電位褥子,價格是一萬五千元。她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先是派出所謂的專家召集老人們開會,會後推銷員開始推銷褥子。那些專家說,這條褥子可以治療糖尿病、腿疼等疾病。我買來只睡了一天,就出現了便秘症狀。我打電話給保健品公司要求退貨,但是對方卻說退貨要付1500元的退貨費。」

  「我老伴有心臟病,他在國康世紀商務公司買了幾盒一氧化氮藥品,但是該藥品中沒有含精氨酸,根本不可能生成一氧化氮。老伴兒吃這藥一年多,沒有任何作用。」李老太說。

  「買保健品是想治病,沒想到卻一次又一次地被騙。」李老太氣憤地說。原來,她女兒在網上查詢發現,相同產品僅售幾百元,但他們買的保健品最便宜的也不下一千元。

  商家「免費遊玩」釣大魚老人為要面子掏腰包

  此外,許多老人對保健品推銷人員「抹不開面子」。一些老人參加銷售商的活動後,覺得享受服務卻不買東西,心裡過意不去。加上不少保健品商家打著「免費試用」的幌子,很多老人參加過健康講座或免費體檢後,覺得不買不好意思,於是只好掏錢購買相關的保健品。

  「那些年輕的推銷員對我說,如果他們賣不出去產品,這個月的工資就會被扣掉。有時,他們也會送我們幾斤雞蛋或者其他東西。」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蘭州一家公司帶許多老人去劉家峽免費遊玩了三天,回來之後就向他們推銷該公司的保健品。「我是出於愛面子才買的,人家讓我免費玩兒了三天,我也不好意思不買呀。」李女士說,「另一方面,我看那些年輕的推銷員工作也不容易,為了不讓他們的工資被扣掉,我才買的保健品。」

  記者看到,李女士買的這幾種保健品都沒有發票,只有收據。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蘭州市幾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價格比市場價高出六倍之多,而且沒有治療效果。老人們要求退貨時,他們會要求退還至少一千元以上的補償金。

  老人空巢孤獨寂寞難擋推銷人員熱情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和兒女分開居住,雖然保健品價格不菲,但是許多老年人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不讓忙碌的兒女分心。所以,多數老人退休後,將注意力集中在健康方面,不僅對自己,也非常關注家庭成員,這種對身體的過度關注使得所謂「健康保健品」推銷者「乘虛而入」。

  「我的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家裡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平日子女工作都挺忙的,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有什麼事情,我們都很少給兒子打電話,因為不想麻煩他。」家住在安寧區的葛女士告訴記者,「我買保健品主要是為了治好自己的腿疼病,也好讓子女少為我操心。」

  此外,因為子女不能陪在老人身邊,處在空巢階段的老人會感到孤獨寂寞。而保健品推銷人員往往會用子女般的關心接近老人,而老人對這樣的關心毫無抵抗力。在推銷員的勸說下,他們很容易就會掏錢購買保健品。

  「那些推銷員和我的女兒年紀差不多,她們嘴甜又懂事,很討人喜歡。她們勸我買保健品,我真是難以拒絕。」葛女士告訴記者。

  商家說得天花亂墜老人毫無分辨能力

  由於老人接觸到的外界信息相對較少,對新出現的事物不很了解,個別商家就打著「綠色、健康、高科技」的旗號,片面誇大保健品功能。記者調查發現,老年人對保健品及其功效缺乏全面的認識。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商家只有在國家食藥監局註冊並獲得批准文號後才可以生產和上市銷售。而不法商販利用消費者不明白保健食品和食品的區別的現狀,用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甚至用動物食品冒充保健品,謀取暴利,坑害消費者。

  李老太告訴記者,她每一次購買保健品時,那些推銷員都告訴她,他們的產品包治百病,有的產品是從國外進口的。一聽是從國外進口的,李老太就很放心地買了。可是回到家後,她女兒在網上一查就發現被騙了。

  目前國內的保健品主要分為營養型和輔助治療型(也稱功能型)。前者主要提供人體必需的一些營養成分和部分微量元素,後者對心腦血管和糖尿病等具有輔助調理作用。然而,目前有大量的假冒保健品稱可以包治百病,其實不僅對老人的健康沒有多大幫助,而且還會傷害身體。「他們不但賣假藥,而且還玩價格欺詐的花樣,太可氣了。」李老太說。

  相關連結

  監管要跟得上子女要多關心

  為了避免在購買保健品時上當受騙,本報提醒老人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理性對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銷活動。購買商品時要到正規商店,注意查看公司有無營業執照和相關資質;其次,有病請勿亂投醫。一些老人有慢性病,看到廣告就會心存幻想。其實較好的保健方法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的生活作息。若實在要買,應到大型超市商場的保健食品專櫃購買;再次,不要輕信價格越高越好。其實部分保健品並無廣告所說的效果,高價只是商家吸引眼球的方法,若一定要購買,也要視個人經濟能力而定。

  此外,老人頻頻被各種保健品忽悠,不單單是老人的責任。一方面,應該健全法律,完善制度,規範保健品市場,嚴厲打擊利用講座形式推銷劣質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不法行為。另一方面,作為子女也應該經常關心老人,告訴他們有關保健品的知識。子女還應多與老人溝通、交流,讓老人有正確的養生、保健理念,防止被騙。(記者劉磊實習生羅維琴)

相關焦點

  • 銀齡關懷④ | 為何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子女的陪伴,才是良藥
    一邊是老年人保健養生意識的提高,另一邊是保健品市場虛假宣傳、價格虛高、以次充好,不良商家引誘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央視節目及相關媒體曾曝光過,某些保健產品每盒售價上千元,但實際進價僅幾十元。有網友留言:「每一個發跡壯大的保健品公司背後,都有無數熱衷養生、不堪孤獨的老人為之買單」。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
  • 一場掏空錢包的騙局:被商家吹上天的4種保健品
    蛋白粉,是近幾年興起來的保健食品,下至小孩長身體,上至老人提高免疫力,蛋白粉似乎受到了大家前所未有的推崇和喜愛。那麼,蛋白粉到底是什麼?它真的能強身健體,增強老人身體素質嗎?網紅蛋白粉有什麼「奇效」?眾所周知,蛋白質既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基礎物質,又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 保健品市場欺詐營銷現象調查:銷售員抓住老人怕死怕孤獨心理
    也有網友認為,老人購買保健品容易上當,多數情況下在潛意識裡是自願的。子女在詛咒沒良心的保健品營銷時,也應理性地從社會和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老年人缺少社交活動,大多數子女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而商家的推銷活動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滿足了他們的心理空缺和失落。
  • 保健品「包治百病」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在老年人上鉤進入「會銷」場所後,經銷商往往會使用「科技牌」「親情牌」「返利牌」三大套路引誘老人上當。比如,王先生在購買幹品幹細胞時,經銷商就請來了一個所謂的「國家頂級科學家」,在現場聲稱該產品是自己承擔的國家投資數十億元的科研項目的成果,為了營造神秘感,還要嚴格保密不能透露姓名。
  • 養生騙局揭秘:賣家對老人噓寒問暖 免費誘惑大
    免費的吸引力使得這些理療床完全不需要打廣告,依靠著老人們的口耳相傳,開在各地的免費體驗店每天都是人滿為患,老人們甚至需要大清晨地跑去排隊,以獲得當天的體驗機會。當然吸引老人們的不僅是免費給身體的毛病一個治癒的機會。
  •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幾大套路誘你越陷越深
    另外一名老人告訴記者,他知道的幾個保健品公司賣出的常見產品有保健酒、蜂王漿、雷射表、高電位治療儀等。保健品公司經常宣稱這些保健品中,有「防紅外線」、「抗輻射」、「解毒」等功能。「我們老人因為不懂電腦技術,還被保健品公司用PS過的照片騙了,以為很多大人物都是他們的客戶。」
  • 九部門整治保健品欺詐背後:侵權事故多發,有老人被騙後自殺
    谷志健感嘆道,一些保健品營銷人員的小恩小惠,讓許多老人放鬆了警惕。的確,「會銷」要吸引老人們,禮品、獎品成為屢試不爽的幌子。河北省無極縣300餘名老人,就遇到了一場禮品騙局。據石家莊新聞網報導,今年7月中旬,幾名男子到無極縣搞「健康講座」,參加的老人都能獲得禮品。
  • 央視曝保健品連環騙局:洗腦+親情牌 專坑你爸媽!
    想要吸引老年人參加兩天一夜的活動,銷售人員就必須在活動之前獲得老人的信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些銷售往往會在前期做一些鋪墊,大打感情牌。有的會去老人的家裡,做一些服務性的事情,有的人會通過和老人認乾爸乾媽的方式套近乎。總之,為了能把客戶約到兩天一夜的會場,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用。而只要一到了會場,老人們可就身不由己了。一套接一套的連環騙局!
  • 青島老人拿保健品當藥吃,去世後還有價值9萬多的產品
    山東青大澤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檉律師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老年人團體數量日益龐大,並且老人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積蓄。不法人員利用空巢老人心理孤獨感,設下「親情陷阱」,通過各類極具誘惑力的手段,讓老人上當受騙。老年人上當被騙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保健品消費、謊稱中獎的電信詐騙以及金融理財產品消費等。近日,青島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及律師代表,針對老年人受侵害的案例進行研討支招。
  • 保健品之惑
    ,有時甚至大打感情牌,而這一切的動力來源是高出成本4到5倍的利潤。   在媒體不斷揭露「保健品騙局」的同時,一些非法公司、營銷人員繼續以賣保健品為名,行騙取老人錢財之實。讓老人遠離「保健品陷阱」,讓保健品銷售步入正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展銷會再現打粉騙局:「鐵皮石斛」被調包成不明粉末
    在我省各地的一些展銷會上,無良商販頻頻上演中藥材偷梁換柱的把戲,這些騙術雖然拙劣但卻屢屢得手。對此,我們曾多次進行過曝光。最近,又有市民向我們反映,在寧鄉市大璽門商業廣場,一場類似的展銷會正在火熱舉行,中藥材「鐵皮石斛」熱銷的騙局再次上演,並且已經有不少老人上當。記者接到舉報後,立即前往調查。
  •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在老年人上鉤進入「會銷」場所後,經銷商往往會使用「科技牌」「親情牌」「返利牌」三大套路引誘老人上當。比如,王先生在購買幹品幹細胞時,經銷商就請來了一個所謂的「國家頂級科學家」,在現場聲稱該產品是自己承擔的國家投資數十億元的科研項目的成果,為了營造神秘感,還要嚴格保密不能透露姓名。
  • 當心無良商家的騙局!
    當心無良商家的騙局!手機支持哪種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手機內部的晶片決定的。我們的手機中有專門的晶片去支持衛星導航系統,現在這些晶片通常都被集成到手機的Soc上,目前主要的手機Soc都已經高度集成化,定位晶片也通常被集成在裡邊。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揭秘保健品騙局:花樣套路洗腦重重圍獵謀財
    今年國家出手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先後5次曝光了100個典型案例,種種保健品騙局一一浮出水面。「神藥」廣告吹上天, 沒有治不了的病保健市場亂象癥結在於近年來保健品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甚至吹噓成神藥欺詐消費者,導致有的患病老人誤信後擅自停藥,把保健品當藥吃。欺詐和虛假宣傳是一個社會頑疾,取證難、認定難,如果社會各方綜合治理缺失的話,很難對其形成可持續的整治清理。
  • 買保健品居然說還能分紅,宜賓再現坑老人的騙局,趕緊提醒家裡人
    2020年4月9日,接到吳女士(化名)的爆料:宜賓江安出現了「畫餅分紅」的網絡傳銷騙局,吳女士的家裡的老人已經被拉入騙局,還投進去五六千元。據悉,吳女士家裡的老人聽說在某電商平臺購買消費幾百元一瓶的保健品,每個月消費1500元,連續消費兩年,共計2.6萬元,就可以享受平臺「分紅」,消費越高,「分紅」越多。除此之外,也可以繳納固定費用1500元然後入會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後通過拉攏其他人「入會」可以提升自己「職務等級」。
  • 專家提醒:老人不要亂吃保健品 試吃贈藥多是陷阱
    忽悠老年人的幾大噱頭  一邊是老人猛買保健品,另一邊卻是做兒女的因家中老人被不法保健品坑害的投訴,「打爆」了各地工商局投訴舉報中心的電話。  北京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現在接到諸如「外婆晨練遭遇保健託兒」、「借健康講座之名巧取豪奪……」的投訴,早就習以為常了,每年總得有好幾百起。
  • 關愛老人 拒絕「忽悠」人的三無保健品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老年保健品成為十大消費維權熱點之首。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搖身一變」,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許多老人心甘情願高價購買。老年人為何容易受騙?「坑老保健品」的監管難在哪裡?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這位受騙老人已經買了十幾萬元的「特供保健品」,直到全部吃完也沒有看到任何效果後才醒悟過來。真假「特供保健品」,老人病情加重後報警70歲的盧女士家住武漢市青山區,2017年5月,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吳某,對方能說會道給盧女士留下了好印象,但她萬萬沒想到就此落入到一場騙局之中。「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路財富大廈17樓,吳某正是該公司的女銷售。她隔三差五就打電話給盧女士噓寒問暖,還主動認盧女士為「乾媽」。
  • 保健品新花樣,破壁靈芝孢子粉竟然也有騙局?
    破壁靈芝孢子粉是一款上市多年的保健品,但論及火熱程度也僅僅是在最近幾年才為人熟知,但隨著破壁靈芝孢子粉的日漸火爆,花樣也是百出,殊不知騙局就隱藏在其中!說到此處,很多人會不理解,一個破壁靈芝孢子粉也有騙局?這麼「玄學」嗎?其實這都是真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