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成老年人幸福樂園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0日電(穆國清、張智廣)「我今年84歲了,兒女不在身邊,生活上有什麼不方便或者身體不舒服,隨手拿起『居家養老服務卡』,接通昊福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南苑小區的張福春老人滿臉堆笑地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高齡老人社會化服務擺上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日程。滄州市新華區按照「政策引導、財政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網際網路+」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新模式。

  據調查統計,截至2018年,這個區60歲以上的老人4.6萬人,佔總人口的19.33%;80歲以上老年人4020人,佔1.75%。受養老觀念和經濟收入等因素的影響,95%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同時,老年群體中特困、低保等困難群體也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給予更多更好的服務。針對這種狀況,新華區引入社會機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與昊福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並依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搭建起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對接各服務實體,聯通信息終端,按照養老服務規範和標準,向老人提供涉及營養餐配送、居家照護、家政保潔、康復保健、精神慰藉等5個方面53項居家養老服務,使全區4000多名老年人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居家養老服務。

  已是84歲高齡的趙俊庭老人,獨居在鐵路南樓區宿舍,領到居家養老服務卡後,激動地說,自己年紀大了,又是一個人居住,平時吃飯都是隨便湊合,有時候好幾天都吃一種菜。現在通過養老服務,每天的套餐裡4個小格子菜樣不同,飯菜都是比較軟和的,平臺的服務真好。

  為保證智慧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和科學運營,新華區還從方便快捷、服務精準、技術先進幾方面強化監管,出臺了《新華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管理辦法》,規定老年人用家庭電話或手機呼叫信息平臺話務中心預約服務,服務實體必須在約定時間內提供服務,服務完成後用「居家養老服務卡」結算,服務信息和評價立即回傳平臺。服務企業如不能在約定時限內完成服務,信息平臺將自動記錄後上傳信息,督促服務企業儘快落實或啟動預案,以避免對老人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同時建立養老服務績效考核系統,詳細記錄服務企業服務、結算、評價等各項數據,然後系統根據數據、平臺和滿意度考核、電話投訴核定等內容來核定服務企業的滿意度。

  與此同時,服務信息平臺配備10個座席,通過超大型LED顯示屏對居家養老服務實施動態管理。據統計,三年來新華區智慧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達43萬多人次,老人服務滿意率一直保持在99.5%以上。

相關焦點

  • 虛擬管家、「智慧」養老 涼州區老年人生活越來越豐富!
    中心利用呼叫平臺和功能設置,採用信息化、網格化、「網際網路+」的創新型智慧養老集群式雲服務模式,為涼州區符合條件的城鄉老人提供在家就能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健康管理、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全方位、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 臨沂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各級財政每年將地方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於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住宅項目「四同步」;開展社區助老食堂和家庭照護床位試點;開展全市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提升行動;深化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健全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網絡;新型農村幸福院實現「一院多能」……一條條硬核舉措立足實際,實實在在滿足了老年人就地就近養老的願望和需求。
  • 科技賦能,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近日,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企業、示範街道、示範基地名單,我市豐山街道、琅琊街道、清流街道和滁州市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四家單位上榜。四單位上榜國字號榜單近年來,智慧健康養老漸成趨勢。
  • 智慧養老管理平臺 嘉興智慧養老系統熱賣
    智慧養老管理平臺建設找哪個公司好?嘉興智慧養老系統推薦選擇康優凱欣,康優凱欣智慧養老管理平臺把網際網路、物聯網以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專業服務隊伍和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重點打造以「呼叫救助、居家照料、服務下單、雲健康服務、志願者管理、檔案管理」為中心的智能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的養老服務。
  • 科技向善,助力社區居家智慧養老,為社區減壓
    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約為2.5億,高齡老年人將近3000萬人,空巢獨居老人將達到1.18億人左右。老有所依,讓老人安享晚年的基礎是保證老人日常的安全。但老人有的時候出現摔倒昏倒病倒等情況,連站起來、開門都很困難,就更別提向他人求助了,老人這個時候是很無助的。那麼,如何解決空巢獨居老人養老問題?
  • 城鎮社區居民養老 太原解出「幸福」方程式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 實習記者高嘉千)「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是2020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太原市養老服務工作2020年行動計劃》任務之一。1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暨康養產業推進會上獲悉,在山西省民政廳大力支持下,太原市迎澤、杏花嶺、萬柏林、晉源區承擔7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建設工程穩步推進,是全省11個市建設任務最多的城市。
  • 探索新模式「社區食堂」飄出居家養老「幸福味道」
    社區食堂的廚房都是明廚亮灶,就餐環境整潔溫馨,菜品也都是針對老年人的特點精心烹製的,少油、少鹽、少糖、少辣,葷素搭配、口感軟嫩,既豐富多樣,又健康營養。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食堂裡飄滿了居家養老的「幸福味道」。申江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老人經常為吃飯發愁,有的老兩口吃飯,飯菜做少了太單調,做多了就得吃剩飯;有的行動不方便,買菜很困難;有的要麼買點兒現成的湊合一頓,要麼讓兒女給點外賣,但都覺得不合口味,還太貴。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生活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等,吃飯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 代表委員熱議養老: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問計民生】 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養老從來都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打造「3443」服務模式
    「長者食堂」熱乎乎的飯菜好吃不貴……在福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養老領域改革發展的利好,那些曾經困擾著老年群體的諸多問題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作為全國最早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試點城市之一,福州全力打造「3443」(即三個統籌、四個創新、四個制度、三個體系)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創新打造「3443」服務模式
    福州大力推進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全力打造「3443」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人在家無聊、出門不便?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離家不離鄰裡情,衣食住行不操心。老年人買菜難、做飯難?
  • 物業發展養老服務,利於解決社區養老難題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為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於日前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
  • 關於印發《安徽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
    ,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和康復、健康教育諮詢、中醫養生保健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研發和推廣基於養老機構管理服務需求的智慧養老機構綜合服務模式,發展機構內老年人的無線定位求助、跌倒監測、夜間監測、老年人行為智能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防走失、視頻智能聯動、門禁系統聯動、移動定位、消費娛樂等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重點研發推廣智能輔助照護設備等利於降低一線護理人員勞動強度的智慧養老產品。
  • 【中央媒體看金昌】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多元化養老模式託起甘肅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近幾年,金昌市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不斷探索出新的路子,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早上九點,金昌市金川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熱線電話鈴聲響起,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打電話來預訂家政服務。工作人員接完電話後,很快為老人安排了相應的上門服務。
  • 養老服務深入群眾「最後一納米」,華數數字健康服務平臺開啟建德智...
    華數數字健康服務平臺通過遠程視頻診療、動態監測記錄,方便醫療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醫等服務,老年人坐在家裡打開電視就能和醫生面對面交流,讓養老服務深入群眾「最後一納米」。在建德大同鎮祁雪花的家裡,她正在與大同衛生院護士就婆婆的病情進行交流。
  • 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試運營一周年暨正式開業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2019年12月28日,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湛江養老院)在幸福廣場隆重舉辦養老中心試運營一周年暨正式開業慶典活動。養老中心處處張燈結彩、歡聲笑語,活動節目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場面熱鬧非凡。卓廳長參觀後表示「我很滿意」,並要求養老中心不僅要建成五星級養老機構,更要打造成粵西地區示範性養老機構。用心前行 築夢遠航慶典活動伊始,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勞莉婷主任發表講話,她回顧和肯定了養老中心運營團隊廣州「愛陪護」試業以來的工作,感謝社會各界對養老中心工作的支持。
  • 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消費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
    希望相關機構緊跟老年人養老服務消費需求的變化,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產品服務,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好的養老院,比自己家住著都舒服」下午3點半,冬日陽光暖。2020年12月25日,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鮑大爺坐在靠窗戶的一張桌子旁,一邊曬著日光浴,一邊打開話匣子,聊起住進這家養老機構前前後後的故事。
  • 株洲社區居家養老多數陷入經營困境
    這裡算是社區裡老人的一個小樂園,卻是朱靜的一塊心病。    朱靜是湖南萬眾和社區服務管理株洲分公司(簡稱萬眾和)快樂老人俱樂部主任。萬眾和是一家總部位於長沙的養老服務機構,2011年進入株洲養老服務市場,然而堅硬的市場令其不寒而慄。    「到現在,我們一直在虧,基本都是在做免費服務,每年需要投入近20萬元。」朱靜說。
  • 除了「網紅」水錶,上海還有這些智能養老利器
    各區因地制宜開展探索「在郊區農村,針對留守老人多、地廣人稀和看護力量薄弱的情況,奉賢、金山、松江、嘉定等區積極開展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通過信息化手段讓老年人得到全天候看護和幫助。」在日前舉行的「2020上海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市民政局表示。而在中心城區,大家也結合各自實際和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探索。
  • ...做好養老機構及老年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嚴格執行人員進出測溫、掃碼、消毒等防控措施,組織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工作,確保養老機構安全有序運行。春節期間鼓勵老年人家屬採取視頻連線等方式線上探視,做好老年人心理慰藉和情緒疏導。  二要提前做好春節期間工作人員調配。依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和養老機構服務需求,春節期間養老機構工作人員不離院、不返鄉;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養老機構實行嚴格封閉管理,工作人員實行14天輪換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啟動會暨...
    他指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下,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趨勢更加迫切、更有必要,課題組需加深對老齡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科學認識;明確老齡社會常態化對居家、社區、醫療、公共衛生等多領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思考如何動員社會力量、市場手段增加養老服務保障與供給;準確判斷科技信息手段對養老服務供給和養老體系建設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