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臨沂市促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臨沂市加快建設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託、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化服務為支撐、醫養康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宜、覆蓋城鄉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今年,臨沂市被民政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
城鎮社區居民養老 太原解出「幸福」方程式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 實習記者高嘉千)「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是2020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太原市養老服務工作2020年行動計劃》任務之一。1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暨康養產業推進會上獲悉,在山西省民政廳大力支持下,太原市迎澤、杏花嶺、萬柏林、晉源區承擔7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建設工程穩步推進,是全省11個市建設任務最多的城市。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創新打造「3443」服務模式
福州大力推進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全力打造「3443」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人在家無聊、出門不便?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離家不離鄰裡情,衣食住行不操心。老年人買菜難、做飯難?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打造「3443」服務模式
「長者食堂」熱乎乎的飯菜好吃不貴……在福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養老領域改革發展的利好,那些曾經困擾著老年群體的諸多問題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作為全國最早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試點城市之一,福州全力打造「3443」(即三個統籌、四個創新、四個制度、三個體系)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齊齊哈爾探索農村養老和扶貧雙贏模式
央廣網哈爾濱12月2日消息(記者喬仁慧)2019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成功獲批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通過多項創新舉措的落實,目前,已形成基本完備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環境和推動機制,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開啟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新局面。
-
科技向善,助力社區居家智慧養老,為社區減壓
那麼,如何解決空巢獨居老人養老問題?上海推行的智慧養老試點項目給我們樹立了方向,讓技術為老人的健康與生存賦能。精華隆智慧養老看護方案,從老人居家活動、消防安全、健康監測、緊急求助等方面出發,實時監控各類安全隱患,一旦發現異常,系統立即啟動報警機制,推送報警信息至管理監控中心平臺,社區管理員第一時間安排相關服務人員上門查看老人情況。
-
滄州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成老年人幸福樂園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0日電(穆國清、張智廣)「我今年84歲了,兒女不在身邊,生活上有什麼不方便或者身體不舒服,隨手拿起『居家養老服務卡』,接通昊福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南苑小區的張福春老人滿臉堆笑地說。
-
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 書寫「老有所養」新答卷
為了解決老人最擔心的「一旦生病,如何及時就醫」「生病怎樣得到更好的照護」問題,揚中市積極探索破解之道,醫養深度融合的「揚中路徑」初步形成,越來越多的當地老人享受到「醫中有養、養中有醫、居家養護」帶來的養老之變。
-
物業發展養老服務,利於解決社區養老難題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為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於日前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
-
株洲社區居家養老多數陷入經營困境
怎麼來養老? 傳統上,養老模式有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即通常所說的「養兒防老」和進敬老院等。 相較以上兩種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是一種創新,主要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逐步建立家庭養老為核心,社區服務為依託,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養老體系。
-
商圈夜市、社區養老、食品安全……看看你所在街鎮的特色品牌是什麼
2020年閔行區14個街鎮(工業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社區精細化管理、產業品牌化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確保食品安全、打響四大品牌、完善社區養老、加強環境整治等領域,開展質量提升工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閔行區14個街鎮(工業區)的「一鎮一品」質量特色工作有哪些!
-
雙橋恭和家園運營滿三年 產權居家養老社區住著如何?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很多老人青睞。2017年11月,本市唯一一個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項目——雙橋恭和家園竣工,並於2018年4月正式推出養老居室現房。對於這種產權居家養老社區的新嘗試,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即將步入老年期的中年人都非常感興趣。
-
代表委員熱議養老: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問計民生】 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養老從來都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
首創深耕養老生態鏈「首創」智慧養老社區
養老行業歷經十年發展,所謂生活方式升級,如何完成新舊迭代?從建築語言、空間表述到服務內容、 生活享受,如何定義中國當代長者幸福生活?11月26日,「共享幸福生活—創新養老社區發展論壇」正式啟幕,首創置業與遠洋地產攜手共創的「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正式面世。
-
科技賦能,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豐山街道已初步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養老服務方式相互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琅琊街道設有養老服務中心,轄區7個社區均設有養老服務站,同時轄區內有多家養老企業,為轄區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清流街道轄區內建有四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中心和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2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
虛擬管家、「智慧」養老 涼州區老年人生活越來越豐富!
,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讓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您好,涼州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好的,姓名...」午後時分,在涼州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李曉睿接到家住文廟社區的孔德祿老人的預約電話,詢問後得知老人家中需要保潔衛生服務。通過電腦操作,李曉睿根據老人家庭住址進行派發工單。
-
從1.0到4.0:鞏成坤和他的社區養老「進化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君從大二開始涉足從事家政行業,畢業兩年後,註冊成立濟南仁德家庭服務有限公司,從保潔業務逐步拓展到了養老;2015年,承接第一家社區長者日間照料中心,在濟南第一個設立社區老年助浴室並收護半失能老人的社區照護機構;2017年,成為山東首批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醫養結合示範項目;2018年,開啟仁德至護品牌連鎖之路
-
上海試點養老新模式
由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人民政府、中交上航局所屬中交浚陽公司和寶山區供銷合作總社共同創建的「醫養結合」新模式,將醫療康復服務搬進養老院,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相對於家庭照料和社區服務,養老院接收這些老人提供日常照料,還能給予全方位的醫療康復服務,解決了不少家庭的大難題。
-
網際網路+醫養 益陽新平臺網上衝浪緩解看病、養老難問題
「康雅 e 健康」是康雅響應國家對構建網際網路+醫養健康產業體系發展的號召,積極探索醫養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打造完成的集網際網路醫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健康商城等基本功能於一體的網際網路+醫養大健康服務平臺。發布會上,「康雅e健康」平臺負責人與多個平臺的代表進行戰略合作的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