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獻計建言的同時,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黨員幹部積極參與抗疫鬥爭,守望相助,逆行出徵,傾情奉獻,在社區防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都有政協人忙碌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政協系統累計捐款8.4億元,捐贈各類物資折合人民幣約5.2億元,港澳委員和特邀列席人士為襄陽市捐款購置負壓救護車5臺,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購置負壓救護車10臺。遼寧政協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深厚情懷,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建言規劃 推動形成區域發展新格局
調研做得深,情況摸得實,問題找得準,建議才能提得好。
2020年,省政協牢牢把握新時代政協工作新使命,著力突出協商議政重點,堅持抓大事、議大事,緊扣我省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遼寧高質量發展,多次召開「高端」協商議政會議,保證議政建言效果。
在以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規劃為主要議題的專題議政性主席會議上,主席會議成員與省政府主要領導充分交換意見,開展高層協商,很多問題形成共識。
在深入開展「補齊經濟結構短板」產業大調研基礎上,省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形成區域發展新格局、打造數字遼寧和智造強省等26條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部分建議將在我省「十四五」規劃中得以體現。
2020年,省政協還承辦召開了東北三省一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圍繞「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的東北地區對外開放」主題,組織與會專家開展調研考察協商活動,在堅持制度創新、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協同聯動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與九三學社中央聯合主辦遼寧沿海經濟帶政協研討會,為新發展格局下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聚焦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展系列協商活動,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提出加快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不斷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等15條建議。
持續關注支持遼西北地區發展,就高鐵時代推動遼西北地區發展、遼西北新能源產業和風沙防治等議題分別開展專題協商、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和視察調研。
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性視察,助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促進消費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優化人才環境、提升「飛地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破解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難題……
一個個月度協商、專題協商會議議題,靶向精準,圍繞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於共商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履職為民 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再上新臺階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
省政協把脫貧攻堅作為履行職能的重中之重,以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脫貧後返貧」重點視察,深入實地進行民主監督,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諍言、獻良策。
作為省定點幫扶彰武縣的牽頭單位,省政協認真落實定期會商機制,召開工作部署會議,積極協調18家省直定點幫扶單位,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加大對彰武縣幫扶力度。組織政協委員針對縣域經濟發展、草原生態修復、沙地種稻、柳河治理等問題深入調研,指導機關駐豐田村幫扶工作隊紮實開展基層黨建和精準脫貧工作,共同為彰武縣脫貧攻堅獻計出力。
持續開展「大夥房水源地保護」調研協商,針對建立健全水源環境保護機制、強化氮磷汙染物的源頭控制等提出對策建議。
就老舊小區改造和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質量問題開展系列協商活動,有關方面專題研究採納協商成果。
圍繞「三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協商式監督。組織開展健康遼寧建設情況重點監督性視察。針對女職工權益保護辦法、擁軍優屬規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開展立法協商。
……
這些深入基層的調研協商活動,助推了各級黨政部門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破解難題。
以民生和社情為關注點,2020年省政協共徵集社情民意信息3655篇,向全國政協、省委、省政府報送政協信息1435期,較往年增加近4倍,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87人次,全國政協採用197篇,加快推動民生問題解決,政協為民履職的「溫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