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編制和實施「十四五」規劃,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國之治的重要「密碼」。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赴地方考察,就「十四五」開門問策,聽取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以及規劃的意見和建議,強調要著眼長遠、把握大勢,研究新情況、作出新規劃。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回顧問策「十四五」規劃之路,再次深刻彰顯了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4次考察調研,體現了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前往吉林、安徽、湖南、廣東等地調研考察,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公司企業,從田間地頭查看糧食生產及土地保護利用到防汛救災現場恢復生產,從「半條被子」紅色教育基地及文旅資源開發到企業自主創新。「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執政信條和最鮮明的政治品格。「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正因如此,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衝擊,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持下,我們才能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在化危機、開新局中,築起抗疫鋼鐵長城。「人民」二字力重千鈞、溫暖人心,我們要將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在「十四五」時期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7場座談會,發揮了堅持開門問策和集思廣益的治理作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世界大變局加速深刻演變,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如何把握新挑戰和新機遇,編制好「十四五」規劃這份綱領性文件?三個月內,習近平總書記開門問策,相繼主持召開了企業家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等7場座談會,通過與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基層代表等進行深入交流,碰撞出許多「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思路、任務、舉措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思路決定出路,堅持開門問策是黨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保持清醒和執著,堅持開門問策和集思廣益,著眼長遠、把握大勢,談成績實事求是,講問題開誠布公。更顯重要的是,對於尚未研究透徹的成果,要深入地交流意見和建議,讓社會的期盼、群眾的智慧、專家的意見、基層的經驗在國家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61名嘉賓現場發言,彰顯了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的優良傳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7場座談會上,共有61位各界人士從經濟、民生、教育、文化、醫療、體育等領域,對「十四五」建言獻策。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四五」規劃涉及方方面面,民主法治、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國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等。如何更好的制定和落實,將決定著未來5年乃至15年我國能不能走好,能否順利邁向新的百年目標。今年來,黨中央還首次通過網際網路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最終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01.8萬條,為編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我們要堅持加強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相統一的好傳統,善於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發揮「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的作用,推動我們黨和國家事業不斷蓬勃發展。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在「十四五」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和「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氣魄,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譜寫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篇章。
(來源:魯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