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12月1日,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參加。
據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介紹,自2019年8月20日掛牌以來,通過狠抓制度創新,已經初步構建起開放型政策制度體系。國務院《總體方案》明確的78項制度創新任務已落地56項,國家、上海市、管委會層面對標國內最高標準,發布了118個政策文件。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自由制度不斷優化,高標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促進資金自由的金融開放創新體系全面升級,高度開放的運輸自由制度逐步構建,集聚海內外人才的從業自由制度不斷突破,跨境數據便捷聯通的能力加快提升,特殊的稅收政策逐步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機制逐步建立。
圖說: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 金松/攝(下同)
委員們實地視察了上海君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這家以開發治療性抗體藥物為主的民營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專注於創新單克隆抗體藥物和治療性蛋白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核心團隊由資深海歸專家和國內生物醫藥行業資深專家組成。其母公司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新三板+H股上市公司。公司在臨港的生物科技產業化項目,已開始工程驗證批的試生產,產品預計2021年可投放市場。
在隨後召開的視察座談會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介紹了新片區建設情況。新片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綠色再製造為代表的七大前沿產業集群,形成新型國際貿易、跨境金融、高能級航運、信息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為代表的五大現代服務業體系,集聚總部經濟、離岸經濟、智能經濟、藍色經濟四大創新經濟業態。在城市開發建設方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按照「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要求,堅持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城市建設,加快打造與特殊經濟功能區相匹配的現代化新城。
圖說: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
市發改委也在會上通報,正在全力以赴推進臨港新片區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在上海市事權範圍內,不僅出臺了支持力度最大的50條特殊政策,還按照「政策從優」原則在不斷動態優化完善。以「五自由一便利」為重點的「6+2」制度創新(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數據便捷聯通和特殊的稅收政策、風險防範機制)體系框架初步形成,開放型政策制度的發展效應逐步顯現,高端資源要素加速集聚、前沿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特殊經濟功能得到體現。
市政協委員張文峰、徐大振、吳乾渝、陳海波、蔣紅等,分別圍繞新片區企業多層次融資和金融開放創新、區域合作夥伴關係協議正式籤訂對臨港新片區下一步改革的影響和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裝備製造和智能製造與現代醫學結合、文化產業和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新片區需要怎樣的高質量教育布局等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