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18...

2020-12-05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

2018-2020年)的通知

晉政辦發〔2018〕11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號),為了進一步加快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增強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功能食品產業所蘊含的巨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文化效益,特編制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省委第十一屆二次全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我省中藥材和藥食同用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和瞄準人民的健康需求,牢牢把握和緊跟世界功能食品發展趨勢,站在學科和技術前沿,針對功能食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謀劃產業發展有效路徑,定準產業行進方向,抓好推動產業發展項目,採取得力措施,力爭在三年內把我省的功能食品產業推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為今後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戰略

1.立足資源優勢。以我省大品種中藥材和藥食同用中藥材(沙棘、紅棗、核桃、黃芪、黨參、遠志、酸棗仁、山茱萸、蒲公英、翅果、油用牡丹、桑葉、桑椹、桃仁、桃花、醋、小雜糧、胡麻、葫蘆巴、覆盆子、黃梨、山楂、連翹、杏仁、花粉、黃精、玫瑰花、丁香、生地、杜仲、文冠果、雙季槐、皂角、菌類等)、穀物和小雜糧、特色蔬菜、乾鮮果、食用油(含藥食同用中藥材揮髮油類)、食用醋等農林業資源為原料,設計、確立和組織實施一批新的大品種功能食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從而將我省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凝聚在一批新的大品種功能食品中,形成獨特和強大的產品優勢和功能食品產業優勢。通過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循環帶動和擴大相關大品種農林業資源的再生產,進一步促進相關資源農林業的發展,在我省形成以優勢資源為基礎、以功能食品產業為龍頭、相關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

2.尋求和瞄準健康需求。站在健康科學發展前沿,研發和生產新的功能食品大品種,用新理論和新技術、新視野仔細尋求和瞄準人類的健康需求,把滿足健康需求以及引領創造新的健康需求貫穿於功能食品研發生產的全過程,賦予產品精準的技術和市場定位。

3.大力應用新技術。站在相關學科技術的發展前沿,緊緊跟蹤新技術發展趨勢,自始自終把功能食品的新理論、新技術應用滲透在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進程中,從而把「有效、好吃、好看、方便」四大要素集成凝聚在產品的功能定位和市場定位中,賦予產品先進的和強大的市場驅動力。

4.實現多學科技術有效協同。以項目為紐帶,按照項目研發需要,通過共同價值和理念、增強項目及經費集中度、績效評價激勵、共享研究成果與效益等機制,吸引和組織不同學科的技術人員加入項目研究,形成跨學科技術、多學科技術交叉的項目研發及產業化團隊,逐步引導形成多學科技術有效協同的創新機制,增強功能食品研發及其產業化協同創新能力。

5.促進中醫藥學與現代相關前沿科技交叉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技術優勢,努力促進中醫藥學「食療」理論、方法與現代相關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把我省獨特的資源優勢與中醫藥技術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功能食品研發和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理論、技術、產品和標準創新,研究開發一批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具有話語權和競爭力的大品種,培育和建立我省獨具特色的功能食品產業。

6.建立有效的產學研聯合機制。遴選和確定功能食品研究開發及其產業化項目,要明確項目須具有新理論新技術支持和可產業化的基本條件,在產學研聯合和多學科協同的組織框架中實施。項目實施單位要建立可執行和可評估的、有利於項目研發風險和責任共擔以及權利和利益共享的機制,盡力縮短新產品、新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周期,縮短產品從引入市場到市場成長期周期,使每一個項目儘快產生應有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文化效益,在我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中形成強大的產業轉型名片效應和示範帶動作用。

7.帶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項目的技術和產業的關聯性,通過建立對應的產業政策,帶動功能食品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分散式到集群化發展,努力培育技術研發機構和企業創新組織,大力創造技術和信息資源共享、生產和市場要素互惠共生以及企業發展競爭協同的氛圍和機制,賦予功能食品產業發展以更強的創新和成長活力。

8.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堅持開放思維、國際視野和「走出去」理念,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以「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大力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大力開展我省功能食品產品及原料的國際貿易,大力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提升項目研發及其產業化技術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或企業集團,增強參與相關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制定或修訂的能力,增強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

1.總目標。力爭到2020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一個資源、技術、生產和市場(國內和國際)要素髮育完善的新興功能食品產業體系,並通過功能食品產業發展帶動相關聯產業(如中藥材和藥食同用資源農林業、休閒和養生農業、健康服務業等)的互惠共生發展,培育一批在國內國際市場上都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及著名品牌,把功能食品產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文化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讓功能食品產業的「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效應最大限度地顯現出來,成為我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加快轉型發展的一個新興支柱產業。

2.技術發展目標。建成一個集成功能食品配方篩選優化、生產工藝設計和中試放大、產品包裝技術和市場營銷設計全產業鏈技術節點、「技術-市場-一體化」的新型技術研發體系,形成強大的新技術、新產品及新標準的再生創新能力。研究開發並產業化30個左右功能食品大品種,制定30個產品和中間原料及產品的工藝和質量標準,力爭有5個新產品及其相關標準完成國際註冊,進入國際市場。

3.社會效益目標。促進和擴大功能食品生產相關聯農林業資源的循環再生產,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4.經濟效益目標。到2020年,全部功能食品及其相關產業年總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至2025年,功能食品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效應日益顯現,全部功能食品及其相關產業年總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5.生態效益目標。帶動相關農林業資源(例如連翹、黃芪、沙棘和油用牡丹等)栽植規模擴展,使這些資源固有的水土保持和修復土壤的生態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6.文化效益目標。通過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表達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基因,產生良好的文化效益。

四、重點任務

1.研究開發並產業化一批大品種。大力尋求和發揮我省在功能食品產業領域已有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以項目為紐帶,組織全省的精銳產學研力量,形成有效的協同創新機制,堅持「兩翼一體」(「兩翼」即堅定立足於我省的中藥材、藥食同用和特色農林資源優勢,認真尋求和瞄準人類健康需求;「一體」即努力夯實技術和產業基礎。)的總布局,研究開發一批新的大品種,並通過新的大品種產業化帶動一批大企業的成長。

「兩翼一體」的總布局下,在本規劃期內,重點圍繞已有產品技術升級、身心養生(老年養生、時令養生、情志養生、飲食養生、生殖胎育養生、基因養生)、重大疾病(糖耐量低減、慢性腎病和腦痴呆)和非可控性炎症營養幹預、中藥材活性生物轉化技術、功能飲品、功能酒、功能醋、腦營養(促進嬰幼兒腦發育和延緩老年腦衰老)、配方功能食用油、配方果蔬和我省優勢糧食植物(玉米、大豆、小雜糧、穀物等)蛋白小分子功能肽(植物蛋白仿生限制性酶切技術)等14個方向,設計、確立並完成30個左右大品種功能食品的研究開發,並實現產業化。(見附件)。

2.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功能食品企業孵化器。充分發揮我省在農業和功能食品領域已經建立起來的國際合作優勢,鼓勵和支持省內重點企業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採用國際化產學研聯合方式,建立按照資金和技術股份承擔風險和分享利益的機制,吸引國內相關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在山西「農谷」建立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業化功能食品企業孵化器,面向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提供高端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家培訓、新技術引進、功能食品產業大數據、「網際網路+」、國內國際融資、技術和市場諮詢、聯繫戰略合作者、相關法律支持、國際貿易拓展等軟服務。與此同時,建立共享的實驗室和生產車間,為功能食品企業提供新產品研發和中試服務,扶持和促進功能食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3.建立一個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功能食品聯合研究中心。按照完成大品種功能食品研究開發及其產業化任務的需要,聯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以及省內國內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引進具有世界頂級水平的多學科專門人才,構建國際化產學研協同創新體制和機制,在山西「農谷」建立一個多學科集成、在技術和管理上均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化功能食品聯合研究中心,主要承擔建設通用技術平臺和開展開放式服務,進行功能食品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標準的研究開發並推動其產業化任務,同時發揮其跨學科專業和國際化的優勢,面向全省功能食品產業開展專業人才培養、職業技能培訓、國內和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新產品和新標準國際註冊、功能食品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標準的國際展示與交流等工作,為我省功能食品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4.培育一批大企業或特大企業。完善品牌與企業聯動機制,確保從項目立項起始,就把功能食品大品種落戶在成長性良好的大、中、小企業中,同時確保大品種上市後能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中拓展市場,形成培育和促進功能食品大企業和特大企業成長的良好的微觀、宏觀環境。力爭在本規劃期內或稍長一段時間內,現有的大企業(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山西國新晉藥有限公司等)成長為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選擇10個成長性良好的中型企業(如山西天之潤棗業有限公司、山西華衛藥業有限公司等),將其培育成年銷售額可躍上10-20億元的大企業;選擇5-10個成長性好的小企業,將其培育成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中型企業;同時,評定一批功能食品示範企業,發揮其在功能食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示範帶頭作用。逐步形成我省獨具特色和優勢,管理規範、有序、有力,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功能食品企業群。

5.建設一個多功能集成的功能農業示範區。功能食品產業特別是具有中藥材、中醫藥科技特色的功能食品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新興產業,承載和凝聚著多方面的功能和價值。在推動功能食品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綜合功能食品產業鏈的各個技術和生產環節,促進休閒、養生、健康旅遊、觀光、文化傳播、健康教育等與功能食品產業緊密關聯的產業元素深度融合,重點在山西「農谷」建設一個多種功能和多種價值集成的功能農業示範區,為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為以功能食品為核心的功能農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示範,產生帶動和輻射效應,推動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的快速高效發展,並以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為龍頭,帶動全省功能農業新業態的形成和發展。

6.推動功能食品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依靠產業政策、投資和金融機制的引導,大力推動功能食品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在本規劃期內或之後更長一些時間內,按照我省資源分布,逐步形成以小雜糧、鮮果蔬、紅棗、核桃、山楂、沙棘、黨參、黃芪、連翹、油用牡丹、功能飲品、功能食品、功能酒、功能醋、食用油為資源核心的十大功能食品產業集群,把產業集群化的組織開放性和創新文化根植性、技術和信息資源共享、生產和市場要素互惠共生以及企業發展競爭協同的優勢在功能食品產業中彰顯出來,使我省的功能食品產業發展更具創新和成長活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省、市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對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創設政策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強化責任考核,抓好試點示範,做好輿論引導,構建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合力。各市要依據本規劃,結合實際制定本市規劃及實施意見,注重與省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有關專項規劃的銜接協調,確保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加大財政扶持。各級財政支農政策資金要把發展功能食品產業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多層次多形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鼓勵有條件的市縣設立專項予以重點扶持。加大省級龍頭企業貼息資金支持功能食品開發項目的比重,功能食品開發項目貸款資金比例按照省、市縣21貼息。省農業產業發展、中藥材產業發展、扶貧等相關基金、周轉金等要確定一定的比例,優先支持功能食品企業發展。

3.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功能食品企業生產、收購、加工、流通和倉儲等各環節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省市農業擔保機構要在業務範圍內適當擴大功能食品業擔保業務規模,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為功能食品企業融資增信。積極開展廠房抵押和存單、訂單、應收帳款質押等融資業務,創新「信貸+保險」、產業鏈金融等多種服務模式,支持功能食品企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功能食品生產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對符合中央及省級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方向的功能食品企業按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支持利用短期、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等,擴大對外貿易出口,加快功能食品產品和企業「走出去」步伐。

4.完善項目推進機制。設立省級功能食品大品種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庫以及服務專家庫。省市專項資金要根據入庫項目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大項目的扶持力度和資金集中度,使項目儘快成熟落地、投產達效。省市要建立項目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大力推進項目投入機制改革,積極引入風險投資機制,建立和推行以財政資金為引導、以企業投入為主、大力吸收社會資本的投入機制。特別是要積極探索建立政企聯合基金,把財政的項目資助資金和企業的項目投入綁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調動項目承擔企業的積極性,形成企業對項目的實施承擔風險和責任的機制,縮短產品從研發到產業化的距離,實現技術及產品向企業的無縫隙轉移。

5.落實稅收、用地、用電政策。各市縣在綜合考量稅收、項目投資強度等因素基礎上,優先安排功能食品企業和園區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用地。支持與功能食品企業相聯結的農產品基地建設,在土地整理項目和農業土地開發資金安排上予以傾斜。功能食品企業初加工用電按照有關規定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的政策,原則上不參與限電。

6.加強人才培養。依託我省現有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教育機構,與國內外知名大學合作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結合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需要,鼓勵支持相關高校和職業教育機構開設食品加工、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與營養科學、功能食品學等相關專業學科,組織功能食品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在職培訓。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辦功能食品企業,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人員到功能食品企業兼職,對功能食品企業中的小微企業新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助。

7.加強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標準推介。通過國內外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以及歷史文化傳統。集中力量籌辦常態化的「世界功能食品發展論壇」,進行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標準發布推介,將其打造成為國內外了解山西的「窗口」,大力提升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國內國際影響力,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8.加強質量品牌建設。鼓勵功能食品企業開展功能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及追溯等體系認證。加強功能食品企業商標註冊與保護,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仿冒偽造品牌等行為。把我省功能食品品牌納入公益性宣傳內容,擴大在國內、國際媒體的營銷宣傳,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9.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和提高招商引資規模及水平。支持社會資本依照相關規劃和規定從事功能食品生產,開展功能食品的國內國際貿易。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創新招商模式,從國內外引進大企業和投資商,參與我省功能食品產業的建設和發展。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功能食品企業開展對外合作,強化在融資和通關等方面的便利化服務。

附件:14個方向30個功能食品大品種研發及其產業化項目

 

附件

14個方向30個功能食品大品種研發及其產業化項目

 

1.已有品種的技術升級:完成10個左右已有品種的技術和市場升級改造

重點在已有的核桃產品、紅棗產品、沙棘產品、小雜糧產品、山楂產品、醋產品和果蔬類產品中,選擇10個左右企業成長性好、有較好技術基礎和市場潛力大的產品、例如黃梨汁、核桃露、紅棗汁、沙棘飲料、保健醋、苦蕎茶、黃芪黃酒、植物油類產品(例如翅果油、牡丹油、核桃油、黃芪籽油、迷迭香油、杏仁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沙棘油、苦蕎油等),通過改進配方和生產工藝及包裝設計,進行功效作用及其作用機制二次創新研究,對產品進行新的技術和市場定位,將這些產品改造升級為單品種年銷售額躍過億元臺階的大品種。

2.老年養生:恆山黃芪蜂蜜及其老年養生功能食品系列

立足於我省獨有的恆山黃芪資源優勢,研究開發我省獨有,也是世界獨有的恆山黃芪蜂蜜,與此同時,以黃芪蜂蜜為載體,開發以防治老年性便秘、延緩阿爾茨海默病和骨質疏鬆發生發展的系列功能食品。在本方向和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4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到本規劃期末,使4個新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

3.時令養生:夏令清暑和預防腸炎痢疾的清涼性配方功能飲料

以我省時令果蔬(西瓜、梨等)、中藥(荷葉等)和豐富的野菜(馬齒莧、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為主藥原料,按照「一個功能,多種劑型」的形式,面向我國北方夏秋季節、南方以及東南亞市場和夏季旅遊人群,採用保鮮加工技術,研究開發具有夏令清暑和預防腸炎痢疾功能的清涼性配方功能飲料。力爭到本規劃期末,使產品的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大關。

4.情志養生:心因性應激反應調節和睡眠調節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黃芪、酸棗仁、小麥、紅棗、玫瑰花、茯苓、遠志、迷迭香等資源為主要原料,面向腦力工作人群和女性更年期人群,以「心因性免疫調節」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調節」為技術定位,研究開發能有效調節機體心因性應激反應和睡眠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和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3個新的大品種,其中一個審批為國健字號保健食品。力爭到本規劃期末,使3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30億元大關。

5.飲食養生:具有促進胃消化和脾運化以及暖胃功效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山楂、紅棗、茯苓、山藥等資源為主要原料,按照「一個產品、一種功能、多種包裝」的形式,研究開發具有「促進消化和運化」與暖胃作用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2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2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

6.生殖胎育養生:延緩生殖功能衰老、防治孕婦貧血、促進胎兒宮內良好發育和產後康復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小米、紅棗、小麥、黑芝麻、桃仁、核桃、桑椹、覆盆子、黃精、山藥、茯苓、松花粉等資源為主要原料,研究開發能夠顯著延緩生殖功能衰老、防治孕婦貧血、促進胎兒宮內發育和促進產後康復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4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4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20億元大關。

7.基因養生方向:提高DNA損傷修復系統活性和促進DNA損傷有效修復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沙棘、核桃、紅棗、黃芪、黨參、桑椹、黃精等資源為主要原料,研究開發具有提高DNA損傷修復系統活性,促進DNA損傷有效修復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1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

8.重大疾病營養幹預:慢性腎病、糖耐量低減和腦痴呆營養幹預治療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沙棘、紅棗、核桃、黃芪、黨參、桃仁、覆盆子、薺菜、桑葉等資源為主要原料,分別研究開發具有有效延緩或阻斷慢性腎病病理學進展、幹預糖耐量低減以及預防或延緩腦痴呆病理學進展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3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2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20億元大關。

9.中藥活性生物轉化技術: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的黃芪羊肉及其肉製品系列

在我省民間製作和食用黃芪羊肉的經驗基礎上,採用全新的中藥生物活性轉化技術,闡明並驗證黃芪改善羊肉品質和增加羊肉特定功能(特別是腫瘤免疫調節功能)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和生產功能羊肉的專用飼料、鮮功能羊肉及其肉製品系列產品。通過該項目實施,在功能食品產業中,以我省道地黃芪種植和野生農林業為基礎,形成一條從羊的放牧飼養或飼料飼養起始,到功能羊肉及其肉製品生產的全新功能食品產業支鏈。力爭到本規劃期末,這一產業支鏈所有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50億元大關。

10.非可控性炎症幹預:幹預非可控性炎症及其惡性轉化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蒲公英、桃仁、黃芪、紅棗、連翹等資源為主要原料,研究開發可有效幹預炎症和非可控性炎症惡性轉化功能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1-2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到本規劃期末,使2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

11.功能酒

1)沙棘黃酒、紅棗紅酒、黃芪黃酒及其酒莊產業

充分發揮我省獨特的沙棘、紅棗和黃芪資源優勢,參照葡萄酒釀製工藝和澳大利亞南澳州「葡萄酒莊」產業發展模式,與世界著名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和南澳州政府及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圍繞我省獨具優勢的沙棘、紅棗和黃芪資源,以幹預心腦血管疾病為技術和市場定位,研究開發我省獨具特色和優勢的「沙棘黃酒」「紅棗紅酒」和「黃芪黃酒」,並通過產品開發,建立和發展我省獨具特色和優勢,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沙棘酒莊」「紅棗酒莊」和「黃芪酒莊」三個功能食品產業新業態。在本規劃期末,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三種功能酒,使三類酒莊的建設初具規模,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2)配製型功能葡萄酒系列

我省目前已經與世界著名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和南澳州政府在農業和功能食品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阿德萊德大學和南澳州具有世界領先的葡萄酒釀造技術及其產業優勢,我省具有中醫藥技術和中藥及藥食同用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和利用好這兩個難以替代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將國內外兩個優勢結合起來,進行技術和資源的交叉協同創新,研究開發新型配製型功能葡萄酒系列,使配製型功能葡萄酒率先進入國際市場。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以延緩生殖功能衰老和動脈硬化發展為技術和市場定位,研究開發並產業化2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到本規劃期末,使2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

12.腦營養:促進腦良好發育和延緩腦衰老的功能食品

以我省的紅棗、核桃、黃芪、黃精、松花粉、黨參、覆盆子、黑芝麻、黑豆和食用油脂等資源為主要原料,分別研究開發具有有效促進腦良好發育(嬰幼兒和青少年人群)和延緩腦衰老(中老年腦力工作人群)功能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2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2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20億元大關。

13.配方食用油開發:調節血脂和延緩動脈硬化的功能食品系列

以我省的翅果油、牡丹油、核桃油、黃芪籽油、迷迭香油、杏仁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沙棘油、苦蕎油等優勢食用油為主要原料,採用配方組合和食用油微乳化等先進技術,研究開發可有效調節血脂和延緩動脈硬化病理學進程的功能食品。在本方向本規劃期內,研究開發並產業化2-3個新的大品種,力爭在本規劃期末,使2-3個產品的年銷售總額突破30億元大關。

14.植物蛋白小分子功能肽

以我省盛產的玉米、大豆、穀物小雜糧、核桃和黃芪等富含蛋白的植物為原料,進一步完善並採用已經建立起來的「植物蛋白小分子肽限制性酶切技術」,生產系列小分子功能肽及其功能食品系列。同時,在功能食品聯合研究中心分別建立「植物蛋白小分子肽限制性酶切技術分離分析及其中試生產平臺」,大規模開展植物蛋白小分子肽研究開發及其產業化工作,把我省獨特的玉米、大豆、穀物小雜糧、核桃和黃芪等富含蛋白農作物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在國內乃至世界上獨特的小分子功能肽原料及其肽功能食品生產供應基地。

相關焦點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山西省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為做好我省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相關工作,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山西省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領導小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主要職責負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廳字〔2016〕35號)的組織實施工作;制定出臺落實政策方案、配套措施;審議有關重大事項,統籌、協調、解決貫徹落實中的重大問題。
  • 瀋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瀋陽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規劃(2018...
    沈政辦發〔2017〕115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瀋陽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晉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區開發四個專項...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根據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晉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區開發的決定》(晉發〔2006〕17號),晉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區(以下簡稱「兩區」)59個縣(市、區)產業項目、交通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社會事業四個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並經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
  • 山西省財政廳關於同意省政府辦公廳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的函
    山西省財政廳關於同意省政府辦公廳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的函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 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陽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德陽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法律,按照《農業部關於印發〈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規範〉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大綱〉的通知》(農漁發〔2017〕39號)以及《四川省農業廳關於開展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川農業函〔2017〕46號)要求,特制定《德陽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以促進水產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轉方式、調結構。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第十三個五年...
    穗府辦〔2016〕22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發〔2002〕8號文件精神加快...
    為了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發〔2002〕8號),隊進一步加快我省體育事業發展,特作如下決定。     (十三)加快體育產業的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的意見》(晉政發〔2001〕8號)精神,從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高度認識體育產業的地位,把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納入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規劃。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甘政辦發〔2017〕156號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建設工業強省、文化大省、生態文明省的重要支撐
  • 中科院與山西省科技合作交流會在太原舉行
    王儒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對白春禮一行來晉交流會商、籤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表示熱烈歡迎,對中科院長期以來對山西發展的重視、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在簡要介紹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後,王儒林說,長期以來,中科院與山西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重點合作項目產生了良好效益,為促進山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18山西生態環境十大新聞:環保督察問責65人上榜
    會議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廣東東莞市大朗毛織貿易中心...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廣東東莞市大朗毛織貿易中心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20〕294號東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於在廣東東莞市大朗毛織貿易中心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杭政辦函〔2017〕8號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實施。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2025年)》的通知  《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202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5月13日
  • 山西省司法廳對《山西省溼地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徵求...
    第四條【保護原則】溼地保護應當遵循系統保護、生態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政府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溼地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溼地保護綜合協調機制,將溼地保護修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全省2020年申請PET-CT配置規劃指標醫療...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國衛財務函〔2020〕315號),省衛健委於12月18日組織專家論證會評審通過山西省PET-CT配置規劃編制實施方案及測評程序,並對全省2020年申請PET-CT配置規劃指標的8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打分排序,現將情況公示如下
  • 山西省人民政府特聘21名院士和專家作「參謀」
    25日下午,在太原舉行的2005院士專家山西行座談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的14位院士和7位專家接受了山西省政府發的聘書,正式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特聘專家」,他們將為山西發展出主意、想辦法,為推動山西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參謀」。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6日  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打造經濟增長新活力的重要力量。
  • 山西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山西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
    設區的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督促和檢查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落實國家和省關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的各項規定要求,制訂本市學籍管理具體操作細則;統籌管理本市中小學生學籍工作;作為學籍主管部門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普通高中和直管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並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定期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上報轄區內中小學校學生學籍信息變動情況。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印發太原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綜改示範區、不鏽鋼園區管委會,市直各委、局、辦,各有關單位:  《太原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原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  為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推動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發展,根據《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健康山西2030」規劃綱要》《山西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