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西生態環境十大新聞:環保督察問責65人上榜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月24日電 (任麗娜)24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宣教中心主任王新力在該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山西生態環境十大新聞。

  山西率先全國開展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65人被問責

  山西在全國率先開展的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截至2018年底,除朔州市外,其餘10個市全面完成山西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累計核查問題2699個,談話問詢174人次,確定了70個責任追究問題線索,截至目前,共問責65人,其中廳級幹部1人,處級幹部25人,科級幹部28人,科級及以下39人,圓滿完成進駐督察各項任務。

  山西環保系統警示教育:重點解決亂作為保護傘等問題

  2018年5月4日,為期2個月的山西省環保系統警示教育活動啟動。警示教育活動重點解決幹部作風漂浮,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充當企業排汙「保護傘」等問題。2018年5—6月份與1—4月份相比,行政處罰案件總數增加9.77%,處罰金額增加32.62%,五類典型案件總數增加344.12%。行政審批效率明顯提高,截至6月底,省級環保部門共受理審批事項366項,已辦結279項,正在辦理56項,退回31件,法定時間批辦率達到100%。

  山西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建設美麗山西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8年7月31日,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並作部署講話。

  會議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到本世紀中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全面建成。

  山西《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重汙天數比要降25%

  2018年7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確定了未來3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

  該計劃確定的具體指標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0%以上,11個設區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力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50%左右。

  山西查處違法排汙「百日行動」:拘137人關停取締企業286家

  從2018年5月5日至8月15日,經過一百天的深入排查,山西查處違法排汙「百日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全省累計檢查工業企業24921家次,查處重點排汙單位3044家、行政處罰12512萬元,累計查處四類典型案件1006件,其中按日計罰17件,查封扣押333件,限產停產555件,移送公安101件拘留137人;按照邊查邊改、分類處置的原則,依法關停取締企業286家,對違法排汙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形成強大震懾。

  山西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量化問責辦法:實現問責常態化

  2018年6月11日,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量化問責辦法(試行)》和《山西省水汙染防治量化問責辦法(試行)》,對全省11個設區市及其所轄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在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和水汙染防治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作出詳細問責規定,實現了全省生態環保領域量化問責由階段性安排向制度化、常態化的深刻轉變。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正式掛牌:整合多部門職責

  2018年10月27上午,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揭牌儀式,副省長賀天才出席並為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揭牌。

  根據《山西省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將山西省環境保護廳的職責,以及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山西省水利廳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山西省農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山西省生態環境廳,作為山西省政府的組成部門。

  山西修訂《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實行煤炭消費總控制

  201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並於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新修訂的《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強化了政府對大氣環境質量的責任。同時,強化了對燃煤汙染的防治,規定:「本省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度,逐步調整能源結構,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山西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進一步明確索賠主體

  2018年11月5日,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晉辦發〔2018〕65號),要求在全省範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據了解,《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適用範圍,通過在全省範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範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解決途徑等,形成相應的環境損害司法鑑定管理和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和運行機制,逐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加快推進山西省生態文明建設。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山西辦結率為100%

  2018年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西省開展「回頭看」工作動員會在太原召開。據了解,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督察「回頭看」期間,共向山西省轉辦三十三批清單2659件案件,現已全部辦結,辦結率為100%。(完)

相關焦點

  • 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結束 陝西問責375人
    據新華社電 生態環境部8日公布,截至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對山西、遼寧、吉林、安徽、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等10個省份實施的督察進駐工作已經結束。10省份受理群眾舉報超3.8萬件,問責2177人。  五個督察組於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陸續對這10個省份實施督察進駐。
  •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的通報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1日,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蚌埠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並於2020年4月2日將督察發現的3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市
  • 遼寧公開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遼寧公開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21-01-13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年共對20個省份實施「回頭看」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高敬)中央環保督察組2018年分兩批共對20個省份實施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6萬多個,問責超八千人。2017年底,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 環保督察 未來3年這樣查
    「緊緊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第一輪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再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日前,在生態環境部成立後舉辦的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這樣介紹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將要開展的工作。
  • 17名處級幹部被問責!四川公開2019年省級生態環保專項督察問責情況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2019年9月至11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省級領導同志帶隊,分兩批對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內江市、南充市、宜賓市、達州市、巴中市、資陽市、涼山州等10個市(州)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共移交10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線索
  •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21-01-13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湖北省反饋了督察意見。
  • 讓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長牙齒」!山東將對8類破壞環境行為量化問責
    齊魯網4月2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
  • 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東莞環境治理全記錄
    全市對9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擬罰款金額1151萬元、立案偵查2件、刑事拘留26人、約談38人、問責26人……  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得深、看得準、看得好。」6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東莞開展「回頭看」督察工作,督察組成員深入東莞20個鎮街,現場督察63個點,提出19個問題。7月上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東莞督導環保工作,指出問題,也看到兩個亮點。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中央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 2018將實施清單化調度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督查】早在2018年1月份,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就表示,2018年要對輪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落實整改,壓實責任。2月8日,環保部再次強調,針對環境治理中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中央環保督察還將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
  • 點名批評、措辭嚴厲 中央環保督察曝光的環境違法行為有何特點?
    過去一個月,第二輪首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分別進駐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省(市)及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2家中央企業,重點檢查各地各企業生態環保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規劃標準的具體執行情況、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的整改情況、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等。
  • 人民網評:把環保督察壓力切實傳導至「神經末梢」
    自8月30日啟動以來,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迅速進入下沉工作階段。截至9月10日晚,已受理有效舉報3000件,問責黨政領導幹部21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史上最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高潮迭起,一批群眾身邊的垃圾、惡臭、噪聲、揚塵等汙染問題得以解決;大批造成汙染企業受到了整頓、罰款、停產或立案等處理;大量履職不力的幹部被問責,祖國大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綠起來、美起來。
  • 常州市公布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
    2018年10月29日,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常州市正式反饋督察意見後,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專題研究督察整改工作,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推進督察整改工作。各級各部門相應建立了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推進各項整改任務。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確定的56項整改任務中,已完成整改29項,其他各項正按序時進度推進。
  • 浙江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17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浙江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並於2017年12月24日將督察發現的11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省,要求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的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堅決有力抓好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
  • 河南省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情況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
  • 渭南高新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工作例會暨中省環保督察...
    11月30日下午,高新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工作例會暨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調度會。區黨工委副書記譚文德出席會議。區管委會副主任姜通主持會議,並就下階段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上,生態環境分局傳達大氣汙染防治暨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議精神,並通報高新區環境空氣品質及生態環境問題;大氣環保督查工作專班宣讀了《渭南市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方案》。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五礦集團有下屬企業不僅不考核環保 反而對礦山...
    來源:金融界網站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11日公布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的督察反饋意見。反饋意見稱,五礦集團存在重擴張、輕環保問題。對下屬企業環保考核問責也多流於形式,長期以來環保工作僅佔業績考核權重的2.5%,2019年甚至規定除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外,環境問題最多只能扣2分。不僅五礦集團對直管企業考核不力,直管企業對下屬企業的考核同樣流於形式。
  • ...渤海生態保護修復專項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18年11月5日至12月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遼寧省開展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同步開展渤海生態保護修復專項督察。2019年5月15日,督察組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意見,並移交了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要求認真調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