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2020-12-05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

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壓力傳導不夠到位,工作推進不夠平衡,二是海洋生態環境損害和汙染依然突出,三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督察指出,截至2017年10月底,督察組交辦的6920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全部辦結,其中責令整改7311家,立案處罰4387家,罰款金額達2.3億元,立案偵查95件,拘留144人,約談779人,問責350人。2013年以來,浙江全省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4萬起,處罰22.1億元。

此外,浙江省設立「兩山」建設財政專項資金,計劃2017-2019年每年安排36億元用於生態建設。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累計安排省級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142.8億元。

不過,近年來,浙江在海洋生態環境管理方面,存在問題較多,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垃圾處理設施運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等方面,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推諉扯皮、不願碰硬

督察指出,浙江省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環保工作中存在放鬆要求、工作不實、監管不嚴等問題。其中,《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對禁止新建燃煤小鍋爐提出明確要求,但浙江省經信委和能源局推諉扯皮,導致全省2014年以來仍然違規新增829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

根據《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長三角區域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汙水處理設施應在2016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但浙江卻將要求擅自放寬至2017年底,寧波、舟山、台州、溫州等海域匯水區域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滯後,影響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改善。

督察指出,浙江省一些地方在解決「老大難」環境問題過程中不願碰硬。比如,杭州桐廬縣在富春江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違規建有12幢別墅,但2013年以來多次排查中均未按要求上報,也未進行清理整治。

再如,嘉興市不僅未對新塍塘飲用水源保護區原有5個商業地產項目進行清理,又於2014年違規審批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嘉德別墅項目,目前該飲用水源保護區違建項目佔地達7.12萬平方米,給飲用水水源保護帶來隱患。湖州市經濟開發區三天門固廢處置中心長期臭氣擾民,一直沒有解決,直至督察組針對群眾舉報問題督促地方核查後,才發現該企業在三天門大銀山違規掩埋約300噸病死豬,群眾反映強烈。

此外,金華市區域性汙染問題突出,但相應監管工作沒有到位,金華東陽市塗膜產業集聚區23家企業中有18家未配套有機廢氣治理設施,廢氣直排,周邊群眾長期投訴等。

督察同時指出,浙江各級海洋部門未按要求對違法圍填海行為嚴格執法,僅對少數違法行為進行行政罰款,助長了違法填海行為。比如,溫州市4個灘涂圍墾項目在違法建設過程中,省市縣三級海洋監管部門均未制止和處罰;舟山市有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未取得海域使用權,也未恢復海域原狀。

違法圍填海問題突出

督察發現,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全省2016年劣四類海水比例高達60%,杭州灣、象山港、樂清灣、三門灣4個重要海灣水質全部為劣四類。

其中,寧波市象山縣、寧海縣、北侖區、杭州灣新區近年來未經審批實施7個重點填海圍墾工程,違法圍填海面積達1.03萬公頃;溫州市及蒼南縣、樂清市、平陽縣等地政府和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組織實施5個灘涂圍墾項目,違法填海2305公頃。

國家明確重點海灣和重點河口區域禁止圍填海,但2015年7月以來,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在重點河口海灣違規審批44宗圍填海項目;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在杭州灣溼地海洋保護區內開工建設「建塘江兩側圍塗工程」,寧波市發展改革委核准該工程圍塗5347公頃。

督察指出,浙江省海水養殖管控不到位。比如,樂清灣長期以來無證養殖量大,加之900多家圍塘養殖場絕大多數缺乏尾水處理設施,汙染排放突出,2016年水質富營養化程度由中度惡化為重度。杭州灣溼地海洋保護區違法圍塘養殖問題突出,杭州灣新區管委會、慈谿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疏於監管,目前僅杭州灣新區範圍內違法養殖面積就達2847公頃,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環境。

另外,浙江省住建廳對各市縣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指導督促不夠,截至督察時,全省「十二五」規劃項目中仍有21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未建成投運,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約8000噸/日。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普遍超負荷運行,問題多發、隱患突出。比如,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紹興市大塢岙垃圾填埋場、紹興嵊州市六夾岙垃圾填埋場日處置垃圾量均超設計能力2倍以上。

督察要求,浙江省要以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樣板,進一步夯實環保責任,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工業集聚區監管,認真解決好垃圾、固廢等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消除環境隱患,同時要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

相關焦點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江蘇反饋督察意見 李小敏在無錫分會場參加會議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蘇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10月17日向江蘇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 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東莞環境治理全記錄
    全市對9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擬罰款金額1151萬元、立案偵查2件、刑事拘留26人、約談38人、問責26人……  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得深、看得準、看得好。」6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東莞開展「回頭看」督察工作,督察組成員深入東莞20個鎮街,現場督察63個點,提出19個問題。7月上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東莞督導環保工作,指出問題,也看到兩個亮點。
  • 結構性汙染為何依然突出?中央環保督察組把脈陝西
    今年1~3月,生態環境部通報的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後20位城市中,鹹陽、渭南、西安名列其中。而在2018年空氣品質相對較差後20位城市排名中,鹹陽、渭南同樣榜上有名。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今天(13日)向陝西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時指出,專項督察發現,陝西省在大氣汙染防治領域雖然做了許多工作,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結構性汙染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依然嚴峻。
  • 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 整改情況通報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及省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綠色振興戰略,把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為抓手,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持續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 環保督察組:吉林遼源敷衍整改 仙人河黑臭問題依然突出
    生態環境部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鄧琦)中央環保督察組14日晚再次通報環保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督察發現,吉林遼源市在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中,思想認識不到位,控源截汙嚴重滯後,做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既未達到黑臭水體整治目標要求,也未達到督察整改的序時進度。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內蒙古反饋「回頭看」:草原生態系統仍脆弱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6日至7月6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草原生態環境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10月17日向自治區黨委、政府進行反饋。
  • 大慶市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
    2019年以來召開工作動員會2次,整改領導小組會議3次,市委常委會會議4次,市政府常務會議5次和專題會議11次,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及督察整改、汙染防治攻堅戰等相關工作。  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第12項問題整改完成情況。
  •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阿勒泰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阿勒泰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舉一反三整改工作 2020-10-13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省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綏化市動員會召開
    >△ 督察組組長李青講話李青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親自倡導推動這一重大改革舉措,強調要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
  • 河南省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情況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
  •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遼寧縱容違法圍海填海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曹紅豔)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31日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雖然進行處罰,但基本沒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要求恢復原狀,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
  • 廣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
    2018年12月4日至18日,廣東省第五批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州市開展了第一輪省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廣州市反饋了意見。我市高度重視,認真傳達學習反饋意見,及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把督察整改工作作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堅定有力推進整改。
  • 中央環保督察:部門與地方上下埋怨、相互觀望情況在海南較普遍,有...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5月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海南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並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統籌開展專項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近日督察組向海南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 環保督察反饋:北京群眾身邊大氣汙染問題亟待解決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今日向北京反饋督查情況,指出北京市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包括:工作落實和考核問責不夠到位,部分基層領導幹部在思想認識上習慣把環境問題歸咎於客觀原因;大氣環境治理存在薄弱環節,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控不力;城市環境管理仍然比較粗放等。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湖北省反饋了督察意見。
  • 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10月20日向我省反饋了督察意見。河南省委、省政府將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制定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133項整改任務。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第十五批溫州市信訪件11件
    溫州網訊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浙江第16天,相關配合工作順利開展。  9月16日上午9時,中央督察組向我市移交第十五批信訪件11件,已全部移交各地,涉及9個縣(市、區、功能區):鹿城區2件,洞頭區1件,樂清市1件,瑞安市1件,永嘉縣1件,平陽縣2件,蒼南縣1件,龍港市1件,浙南產業集聚區1件;問題主要涉及大氣方面5件,海洋方面1件,生態方面1件,水方面1件,噪音1件,其他汙染2件。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三十批201件信訪件交辦
    浙江在線10月2日訊 (記者 鄭亞麗) 10月1日上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交辦了第三十批信訪件201件,涉及:大氣62件、水51件、其他37件、噪聲21件、土壤18件、生態12件。無重點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