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曹紅豔)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31日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雖然進行處罰,但基本沒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要求恢復原狀,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實際鼓勵和縱容了違法圍海、填海行為,導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環保督察情況還顯示,遼寧省一些地市屢屢突破環境底線上馬項目,本溪市政府無視水源地環境保護有關要求,於2011年起在老官砬子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違法設立傳動裝置產業園和玻璃製品產業園,先後引進19家玻璃、鑄造等企業,其中12家為2013年之後引入。錦州市在凌河水源二級保護區違法設立凌北經濟園區,先後建成投產焦化、球團、冶煉、水泥等17個項目,嚴重威脅水源環境安全。撫順市2011年在大夥房水源二級保護區違法設立南雜木工業園,2013年以來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陸續違法審批建設石墨加工、水泥製品等10餘家工業企業。
督察組同時指出,遼寧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2016年遼河流域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比2013年增加19%,氨氮、總磷濃度比2013年分別上升100%和56%。瀋陽市由於配套管網建設和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嚴重滯後,導致每天約27萬噸汙水直排環境,110餘萬噸汙水超標排放。鐵嶺市亮子河、馬仲河沿岸畜禽養殖集中,大量畜禽糞汙未得到有效處理,汙染周邊水體,水質惡化明顯。鞍山、遼陽兩市太子河沿岸畜禽養殖、生活垃圾直接汙染河水,導致太子河入大遼河斷面水質由2013年Ⅳ類下降為2016年Ⅴ類。
此外,遼寧重點區域違法建設問題也在督察反饋中被點名。據介紹,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露天礦坑,被中金黃金遼寧排山樓金礦作為選金尾礦填埋場,對保護區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該保護區管理局不僅沒有對企業違法行為進行制止,反而以書面形式提供排山樓金礦礦區不在保護區範圍的證明,明顯弄虛作假。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