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海洋專項督察情況公布 我國出臺最嚴圍填海管控措施

2021-01-11 環球網

按照國務院批准同意的《海洋督察方案》,2017年,國家海洋局組建了第一批國家海洋督察組,並於當年下半年分別進駐遼寧、河北、江蘇、福建、廣西、海南開展了第一批以圍填海專項督察為重點的海洋督察,重點查擺、解決圍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問題。

2018年1月17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我國首批國家海洋督察情況進行公布,並發布了史上最嚴的圍填海管控措施。

海洋督察發現共性問題

圍填海管控措施和力度有待加強

據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林山青介紹,結合第一批海洋督察情況來看,遼寧、河北、江蘇、福建、廣西、海南等6省(區)存在的共性、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節約集約利用海域資源的要求貫徹不夠徹底。部分地區脫離實際需求盲目填海,填而未用、長期空置,個別項目違規改變圍填海用途,用於房地產開發,浪費海洋資源,損害生態環境。

二是違法審批,監管失位。有些地方從資源環境監管部門到投資核准部門,從綜合管理部門到具體審批單位,責任不落實、履職不到位問題突出;違反海洋功能區劃審批項目,化整為零、分散審批等問題頻發;基層執法部門對於政府主導的未批先填項目制止難、查處難、執行難普遍存在;違法填海罰款由地方財政代繳,或者先收繳再返還給違法企業,行政處罰流於形式。

三是近岸海域汙染防治不力。陸源入海汙染源底數不清,局部海域汙染依然嚴重;排查出的各類陸源入海汙染源,與沿海各省報送入海排汙口數量差距巨大。

據了解,進駐期間,督察組通過聽取匯報、受理舉報、調閱資料、當面溝通、外業核查等方式,分省級層面督察、下沉地市督察和梳理分析歸檔三個階段開展工作。其間共與53名省級領導、771名有關同志進行了個別談話;調閱資料14173份;共受理來電、來信舉報1196件,各督察組分批向省(區)政府進行了轉辦;對6省(區)沿海35個地市開展下沉督察,運用飛機、無人機、船舶、衛星遙感等手段,對756個項目開展了外業核查。

截至目前,6省(區)政府已辦結來電、來信舉報1083件,責令整改842件,立案處罰262件,罰款12.47億元,拘留1人,約談110人,問責22人。

事實上,2013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對圍填海的管控,全國圍填海總量下降趨勢明顯。據統計,2013年全國填海面積達到15413公頃,隨後逐年下降,年均下降22%。2017年填海面積5779公頃,比2013年降低63%。與2013年前5年相比,全國填海面積降幅近42%。

管控措施聚焦「十個一律」「三個強化」

禁止圍填海搞商業地產開發

目前,第一批6省(區)的督察意見已經全部反饋完畢。海洋督察對6省(區)的工作進入了整改追責階段。督察組明確要求,對督察發現的問題,6省(區)要切實整改,進一步深入調查,釐清責任,啟動問責機制,公開處理,嚴肅問責。

林山青表示,結合督察整改工作,國家海洋局聚焦「十個一律」「三個強化」,採取「史上最嚴圍填海管控措施」。

「十個一律」包括——

一是違法且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圍海,分期分批,一律拆除;二是非法設置且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排汙口,分期分批,一律關閉;三是圍填海形成的、長期閒置的土地,一律依法收歸國有;四是審批監管不作為、亂作為,一律問責;五是對批而未填且不符合現行用海政策的圍填海項目,一律停止;六是通過圍填海進行商業地產開發的,一律禁止;七是非涉及國計民生的建設項目填海,一律不批;八是渤海海域的圍填海,一律禁止;九是圍填海審批權,一律不得下放;十是年度圍填海計劃指標,一律不再分省下達。

「三個強化」是指:堅持「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強化生態修復;以海岸帶規劃為引導,強化項目用海需求審查;加大審核督察力度,強化圍填海日常監管。

除了嚴控,海洋局還將在全國範圍內積極開展海洋生態修復工作,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在海洋生態修復工作中的主體責任,並通過獎補資金等手段方式鼓勵支持地方政府開展修復工程。計劃到2020年,完成不少於66個海灣的整治,完成不少於50個生態島礁工程,修復岸線不少於2000公裡,修復濱海溼地面積不少於1.8萬公頃。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實現「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的美麗海洋建設目標。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督察組:福建圍填海管控存在四大問題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國家海洋督察組:福建圍填海管控存在四大問題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海洋督察組16日向福建省政府反饋例行督察和圍填海專項督察情況。督察指出,福建省存在國家有關圍填海管理部分制度、政策落實不到位,圍填海項目審批不規範、監管不到位,執法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等四大問題。  違規調整海洋功能區 海域海島修復推進緩慢  督察指出,國家有關圍填海管理部分制度、政策落實不到位。
  • 國家海洋局嚴控圍填海 2018年不再審批一般性填海項目
    2017年,國家海洋局執行了史上最嚴的圍填海管控力度。據悉,今年國家海洋局原則上不再審批一般性填海項目。因圍填海項目導致海洋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持續引發關注,2018年,我國將不再審批新的商業填海項目。填海(land reclamation/land fill)是指因為土地使用出現緊張或者因需配合規劃等原因而需要將海岸線向前推,用人工建設的方式擴充土地面積。通過填海的方式獲得的土地被稱為reclamation ground(新填地)。
  • 海岸線1公裡內嚴控新建建築,煙臺出臺最嚴岸線開發管控
    記者從方案中看到,方案多次使用「最嚴格」、「嚴控」、「嚴厲打擊」等字眼,全面淨化海岸,將實施多項「最嚴」舉措。全面清理非法圍填海項目方案指出,芝罘區將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按照計劃2020年年底前,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
  • 自然資源部部署全國圍填海現狀調查
    自然資源部海域海島管理工作小組成員古嫵26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將部署開展全國圍填海現狀調查,掌握圍填海的審批情況、用海主體、用海面積、利用現狀等信息,重點查明違法違規圍填海和圍而未填、填而不用情況,分析評價圍填海總體規模、空間分布和開發利用現狀,為制定圍填海管控政策、妥善處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決策依據
  • 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一)提高政治站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明顯增強    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布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制定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等,嚴格管控圍填海,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直接安排財政專項資金110多億元支持海域、海島和海岸帶整治修復工作
  • 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海南:圍填海限批,除重大項目外嚴禁填海
    海南省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指出的「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政府規劃跟到哪兒,鼓了錢袋,毀了生態」問題,公布整改方案稱,將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全力推進違規填海造地破壞生態、違規侵佔海岸帶等突出問題的整改。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189個國家地區出臺管控措施嚴控電子菸 國標或近期公布
    原標題: 189個國家地區出臺管控措施嚴控電子菸,國標或近期公布9月20日,美國連鎖零售巨頭沃爾瑪宣布在美國門店停售電子菸。沃爾瑪中國的公關部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確認了該消息,並表示沃爾瑪在中國並未銷售電子菸。商家往往對政策與環境嗅覺敏銳,沃爾瑪迅速直接的動作給這個炙手可熱的風口潑了一瓢冷水。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第三個是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從海岸帶生態保護、生態恢復修復、海洋生物資源養護三個方面入手,嚴守渤海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加強河口海灣綜合整治修復和岸線岸灘綜合治理修復,逐步恢復渤海漁業資源。
  • 我國出臺首個海岸線法規 嚴格限制建設項目佔用自然岸線
    &nbsp&nbsp&nbsp&nbsp據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劉詩平)國家海洋局近日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作為我國出臺的首個海岸線法規,辦法明確將自然岸線納入海洋生態紅線管控。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 我國出臺首個海岸線法規 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 劉詩平)國家海洋局近日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作為我國出臺的首個海岸線法規,辦法明確將自然岸線納入海洋生態紅線管控。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自然岸線指由海陸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線。
  • 國家海洋局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岸線格局」「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對拓展藍色經濟空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任務書》中明確了國家海洋局牽頭負責制訂圍填海總量、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方案。國家海洋局黨組對此高度重視,就如何貫徹落實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每經16點|國家林草局:實施最嚴野生動物管控措施;中國蝗災防治工作...
    每經編輯:張揚運1丨國家林草局:實施最嚴野生動物管控措施據央視新聞,針對野生動物管控問題,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維勝27日表示,目前已成立領導小組,實施最嚴格野生動物管控措施。一是要求全國各地800多家竹鼠、獾養殖機構全面排查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和養殖動物的異常死亡或者疾病等情況;二是明確要求各地對所有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停止一切野生動物上市交易等活動;三是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四是加強督導檢查;五是全力配合疫病防控研究。2丨好消息!
  • 拆除月島項目 海南整治圍填海又有大動作
    根據海南省政府19日公布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多個圍填海項目的整治時間表已經確定。  其中,萬寧日月灣月島項目整治,要在2020年底前,編制月島項目拆除工程實施方案和生態環境評估報告,明確拆除工藝、拆除物料處置、拆除工期等內容,並組織專家評審。2021年1月底前,依法依規向月島業主單位下達相關行政決定。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國家海洋局印發)政策解讀
    國家海洋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然岸線逐年減少,海岸線人工化趨勢過快;而過去幾十年來的過度開發利用,使得我國部分自然海岸線受損嚴重;海岸線的修復與整治亟待進行。  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出臺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 常州市公布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常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公開了《常州市落實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  對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四大方面問題,分解成56項具體整改任務,逐項制定整改措施清單,逐項明確了責任單位、整改時限、整改目標、整改措施,做到可操作、可檢查、可評估。在整改工作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四個方面措施。  一是堅定不移落實中央和省決策部署。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三是啟動修編《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該規劃於2006年10月16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規劃期至2015年。根據國家海洋環境保護政策總體要求,結合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建設狀況,及時修編全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滿足新形勢下海洋經濟發展需要。四、以生態系統為基礎,實施海洋管理綜合管控一是實施更加嚴格的圍填海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