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察組:吉林遼源敷衍整改 仙人河黑臭問題依然突出

2020-12-05 新京報

仙人河河道垃圾、糞汙遍布,群眾反映強烈。生態環境部供圖

仙人河河道淤泥沉積,排汙口未進行整治。生態環境部供圖

仙人河清淤疏浚工作尚未開展。生態環境部供圖

新京報訊(記者 鄧琦)中央環保督察組14日晚再次通報環保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督察發現,吉林遼源市在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中,思想認識不到位,控源截汙嚴重滯後,做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既未達到黑臭水體整治目標要求,也未達到督察整改的序時進度。

遼源本應今年年底前完成仙人河截汙幹管遷移

2018年11月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吉林省開展「回頭看」。按照統籌開展遼河流域汙染問題專項督察的要求,督察組對遼源市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進行了現場督察。

多年來仙人河汙染突出,黑臭問題不斷加劇,對此沿岸群眾反映強烈。根據2018年以來的監測數據,東遼河幹流在仙人河匯入後的財富橋斷面多為劣Ⅴ類,水質惡化明顯。

2017年8月,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將仙人河黑臭水體治理問題作為督察重點,督察反饋指出,遼源市仙人河汙染治理項目長期未實施,中央財政補助900萬元資金逾期被收回。為此,吉林省整改方案要求,遼源市應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仙人河截汙幹管遷移工作,2019年12月底前消除仙人河黑臭水體。

督察發現河道整治「光說不練」

此次督察發現,遼源市在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中,思想認識不到位,控源截汙嚴重滯後,做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既未達到黑臭水體整治目標要求,也未達到督察整改的序時進度。

其中,控源截汙進展緩慢。遼源市建成區汙水管網老舊、主管線截汙不徹底、溢流和滲漏嚴重,雨汙分流比例僅為39.5%,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是仙人河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截汙幹管建設、雨汙分流改造、入河排汙口整治是遼源市黑臭水體整治方案確定的主要措施,但截至此次「回頭看」進駐時,應於2018年底前完工的仙人河12公裡截汙幹管遷移工程僅完成67%;應實施建設總長73公裡的雨汙管網分流改造項目,直到2018年7月才開始施工,僅完成18公裡;沿河分布的52個雨汙混排口至今尚未取締或實施整改。

此外,河道整治「光說不練」。遼源市政府制定的《遼源市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明確做好仙人河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等工作。但督察發現,上述工作只是停留在紙面上,華罡醫院門前、西小橋等河段,水體均嚴重黑臭,漂浮垃圾、糞汙,特別是帝豪歌廳河段兩岸,遍布垃圾,景象十分不堪。

敷衍整改問題依然突出。2018年5月以來,遼源市水利局在下遊河道實施「建壩截汙」,每日用水泵將河內截流的約5000噸汙水提升至市政管網,並向督察組報告稱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東遼河汙水直排量」。但督察發現,遼源市城市汙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市區每天已有近2萬噸汙水無法處理直排東遼河,通過建壩攔截收集的仙人河黑臭汙水進入市政管網後仍最終直排東遼河,只是「汙染搬家」,沒有起到治汙效果。

當地部門被指敷衍應付督察整改 大量浪費財政資金

督察組認為,遼源市黨委、政府作為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對整治工作研究不多、用力不夠、作風不實、緊迫感不強,在工作中沒有統籌汙水處理能力提升、雨汙分流改造、入河排汙口整治等措施;也未按國家《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及時部署推動開展仙人河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具體工作。雖反覆表態重視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但對截汙幹管遷移等一期工程所需的5億元資金,僅撥付到位1000萬元,導致各項治理措施遲遲難以落實。

此外,遼源市各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市公用事業局作為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牽頭部門,對整治方案和技術路線考慮不周、論證不夠,清淤疏浚等工作啟動滯後。市水利局在整治工作中,採取「建壩截汙」等臨時性措施,敷衍應付督察整改,大量浪費財政資金;在入河排汙口整治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偷換概念、推卸責任,將仙人河52個工業廢水、生活廢水以及初期雨水的混排口定義為所謂的「入河排放口」,未按國家有關要求認定為「入河排汙口」,也未實施整治工作,甚至將相關監管責任向其他企事業單位一推了事,當起甩手掌柜。

對此,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做好後續督察工作,涉及失職失責的,將要求地方調查問責到位。

相關焦點

  • 湖北鍾祥:對中央環保督察重點交辦件「虛整改」「真銷號」
    而湖北省鍾祥市「護城河汙染破壞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問題,在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中被重複舉報、重點交辦,承擔整改任務的鐘祥市住建局避重就輕、敷衍應付,虛報問題「有效解決」並申請銷號,群眾多次舉報的汙染問題卻仍然存在。
  • 結構性汙染為何依然突出?中央環保督察組把脈陝西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今天(13日)向陝西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時指出,專項督察發現,陝西省在大氣汙染防治領域雖然做了許多工作,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結構性汙染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依然嚴峻。
  • 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東莞環境治理全記錄
    全市對9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擬罰款金額1151萬元、立案偵查2件、刑事拘留26人、約談38人、問責26人……  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得深、看得準、看得好。」6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東莞開展「回頭看」督察工作,督察組成員深入東莞20個鎮街,現場督察63個點,提出19個問題。7月上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東莞督導環保工作,指出問題,也看到兩個亮點。
  • 廣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
    截至2020年6月底,督察組現場督察期間交辦的873件群眾舉報案件已全部完成整治;督察結束後反饋的3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1個,達時序進度並持續推進整改12個,需加快推進整改1個。具體工作情況如下。  (二)細化整改措施,實行清單管理  我市對照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印發實施了《廣州市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暨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針對省環保督察反饋的34個問題,細化制定180條整改措施,實行清單管理,逐一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時限和責任單位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中央環保督察組狠批山西太原、臨汾等多地整改方案照抄照搬 有的...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對督察整改重視不夠,敷衍應對,整改方案照抄照搬,形式主義問題突出,甚至只是「喊口號」、「刷標語」,不見抓落實、抓落地,失職失責明顯,山西省多個地市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狠批。
  • 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年共對20個省份實施「回頭看」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高敬)中央環保督察組2018年分兩批共對20個省份實施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6萬多個,問責超八千人。2017年底,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 河南省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情況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
  •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江蘇反饋督察意見 李小敏在無錫分會場參加會議
    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在整改工作中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積極推進長江兩岸化工企業向有環境容量的沿海地區轉移,完成沿江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清理並復綠長江幹流岸線284萬平方米。加強太湖治理,2017年累計關停太湖區域779家化工企業,太湖水質保持穩定。啟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整治黑臭水體100餘條,洪澤湖、駱馬湖非法採砂問題得到遏制。
  • 四省黨政「一把手」密集履新後,關注了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五赴東風湖,多次督導仙人河整治,兩位省委書記再赴現場檢查生態環境問題整改11月24日,新任湖南省委書記的許達哲上任不久,就立即赴嶽陽、常德、益陽調研,檢查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並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在益陽主持召開座談會。
  • 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 整改情況通報
    下面,根據安排,現將我市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通報如下:一、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我市的15個反饋問題,截至目前,「思想認識不到位」等10個問題已經完成整改銷號,剩餘5個問題中「群眾身邊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工業園區突出環境問題解決不力」「畜禽養殖汙染整治不力
  • 常州市公布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
    2018年10月29日,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常州市正式反饋督察意見後,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專題研究督察整改工作,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推進督察整改工作。各級各部門相應建立了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推進各項整改任務。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確定的56項整改任務中,已完成整改29項,其他各項正按序時進度推進。
  • 中央環保督察威力大:兩年內完成對31省份全覆蓋
    這其中大概有8萬件涉及垃圾、油煙、惡臭、噪聲、企業汙染以及黑臭水體問題。  環保督察還促進了地方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李幹傑表示,很多地方把中央環保督察當成推動綠色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好契機和動力,藉此機會加強企業的汙染防治,內化環境成本,讓守法企業有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尤其是整治那些散、亂、汙企業,比較好地解決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 環保督察回頭看:傾倒約4萬噸危廢汙泥,兩年時間未整改!
    快兩年過去了,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暗訪發現,問題不僅沒有整改,而且汙泥堆積量還大幅增加,給周邊環境和長江水質安全帶來巨大威脅。近兩年過去了,問題不僅沒有整改,堆存的汙泥量還大幅增加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督察組收到多個反映泰興濱江汙水處理有限公司違規堆放汙泥的信訪舉報。
  • 環保督察反饋:北京群眾身邊大氣汙染問題亟待解決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2016年11月29日至12月29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督察組於2017年4月12日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反饋。  北京市高度重視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嚴查嚴處群眾舉報案件,並向社會公開。截至2017年2月底,督察組交辦的2346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全部辦結,共責令整改1220家,立案處罰188家,拘留28人,約談624人,問責45人。
  • 全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第二次「回頭看」動員部署會議召開
    6月19日,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全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第二次「回頭看」動員部署會議,根據全省重點工作部署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要求,安排部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情況核查工作。副省長田錦塵出席會議並講話。
  • 曾進澤主持召開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專項督導工作聯席...
    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確保按期按質完成任務 12月1日下午,市長曾進澤主持召開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專項督導工作聯席會議,檢視各地各部門落實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目標任務和環保督察整改的工作成效,研究下一步推進我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重點任務,要求進一步加強督導,落實措施,加快斷面水質達標攻堅
  • 阜陽市多舉措推進中央環保督察轉辦群眾信訪問題整改,切實解決群眾...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時指出,有關地方對群眾信訪舉報問題重視不夠,解決不力,致使群眾意見較大。為此,阜陽市根據省委、省政府整改要求,針對群眾身邊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問題積極開展整改工作。一是建立中央環保督察轉辦群眾信訪件整改清單。
  • 王立:狠抓環保突出問題整改 守牢發展生態兩條底線
    舉報   12月28日,市委書記王立帶領市生態環境局、城管委、住建局、水利和湖泊局、交通運輸局及臨空經濟區主要負責人,就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進行專題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