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鍾祥:對中央環保督察重點交辦件「虛整改」「真銷號」

2020-10-22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王文志)中央三令五申,堅決整治生態環境領域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而湖北省鍾祥市「護城河汙染破壞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問題,在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中被重複舉報、重點交辦,承擔整改任務的鐘祥市住建局避重就輕、敷衍應付,虛報問題「有效解決」並申請銷號,群眾多次舉報的汙染問題卻仍然存在。

↑點擊看現場視頻

《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此持續跟蹤數月,10月上旬,記者在鍾祥市再次探訪看到,劣五類的護城河水依舊源源注入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的主要水域鏡月湖,使得這個漢江中遊南岸第一大湖泊生態狀況岌岌可危。

劣五類水質仍在破壞溼地

位於鍾祥市區東南郊的鏡月湖,屬城區湖泊溼地類型,淨水面積1.7萬畝,湖區30多座大小自然島嶼、400餘種野生動植物、數種國家二級保護哺乳動物和鳥類,共同構成較為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湖北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包含鏡月湖和北湖),其中鏡月湖佔整個溼地公園水域面積的近60%。

鏡月湖是鍾祥護城河水的唯一出口,最終流入長江支流漢江。據了解,受城區生活汙水直排等因素影響,鍾祥護城河水體一度發黑變臭,並殃及下遊的鏡月湖,湖水水質曾下降為劣五類。多位當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鏡月湖水質上升為五類,得益於汙染企業搬遷、汙水處理能力提升以及退池還湖、杜絕投肥(糞)養殖、沿湖農村環境衛生治理等。但護城河劣質水體直排入湖,至今仍為鏡月湖生態治理的最大痛點。

↑圖為鍾祥市護城河斷面。記者 王文志 攝

中央環保督察交辦該汙染問題整改已過去近四年,但相關的連續監測數據顯示,河水大腸桿菌群、亞硝酸鹽等均嚴重超標,屬典型的生活汙水汙染類型,河水水質仍常年為劣五類標準。這些汙水日夜不停注入鏡月湖,被譽為「荊楚明珠」的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主體水域受其影響,水質變劣風險大。

10月8日至10日,《經濟參考報》記者穿行於六公裡長的鐘祥護城河城區段,在多個斷面看到,星星點點的塊狀黑色漂浮物和垃圾雜物遊弋在河面,渾濁的河水散發出陣陣刺鼻性異味,水流自西北向東南徑直排入鏡月湖。當地群眾表示,由於護城河水過於汙濁,雨季河水上漲將河沿低處的仿玉石雕欄浸染成了灰黑色。護城河沿岸部分商戶告訴記者,這條河年年整治、年年汙臭。

在沿湖的南湖漁場皇堤隊四組等斷面,記者看到鏡月湖水面呈灰綠色,一團團油膜狀物質沿湖岸線綿延百餘米,零星的死魚翻著白肚夾雜其間,微風吹過能嗅到湖水發出的腥臭氣味。附近居民告訴記者,湖水腥臭味常年存在,夏天最重且滋生大量蚊蠅,「拍死的蒼蠅能裝一簍子」,從湖裡釣上來的魚也有股「柴油味」。

汙染問題被重複舉報和重點關注

2016年11月至12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北開展環保督察,期間接到群眾舉報:鍾祥市護城河沒有進行雨汙分流,大量生活汙水直排河內,夏天時河水又黑又臭,河水流入鏡月湖。督察組將此信訪件按程序轉交鍾祥市辦理,該市當年12月17日收到交辦件後很快回復督察組並在媒體公開相關信息,稱群眾舉報屬實,已重點責成市住建局加快配套管網建設,實現雨汙分流。

鍾祥市市長曾於2017年9月16日主持召開專門會議,提出「力爭當年年底鏡月湖水質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三年內達到三類標準」。據了解,受護城河汙染拖累,三年時間過去,該目標未能如期實現。

2018年10月至11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北,對第一輪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督察期間群眾再度舉報: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破壞嚴重,其周邊有很多排汙口,護城河汙水直接排放造成湖區汙染。中央督察組將此列為「重點關注」信訪件轉交鍾祥市辦理,湖北省配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聯絡組於11月26日向全省通報了兩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為鍾祥護城河汙水破壞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問題。

而在此之前,鍾祥市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動員會要求,「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交辦的事項立行立改」,「堅決打掉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官僚主義作風」。

2018年11月中旬,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鍾祥,指出護城河汙染被重複舉報問題。隨後鍾祥市委、市政府再次督促市住建局,儘快完善管網等配套建設,實現雨汙分流,並對該局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2018年11月22日,荊門市領導赴鍾祥,現場督辦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重點信訪投訴件辦理工作,強調「切實提高站位,強化紀律規矩意識,持續抓好問題整改」。

整改不力卻宣稱「群眾認可」

據介紹,鍾祥護城河汙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汙水直排形成的點源汙染、城市降雨徑流形成的面源汙染、河道底泥垃圾等形成的內源汙染。

當地專業人士對記者說,控源截汙是根治鍾祥護城河黑臭水體的「唯一捷徑」,也是鏡月湖水體外源汙染治理的關鍵。「而市住建局把整改重點放在封堵直排口、清淤疏通和保潔等臨時性措施上,曾安排專人每天向河道撒石灰壓臭,從農行大廈斷面撒到鏡月湖入口,結果『按下葫蘆浮起瓢』,汙染問題被群眾重複舉報。」

鍾祥市住建局局長王道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護城河汙染問題確實存在,但在整改上,該局作為責任部門「做到了努力、盡力」,「工作得到了群眾認可」。

據王道忠介紹,該局整改工作重點完成了21個汙水直排口封堵、47個溢流口加高,以及在市區一處雨水匯流區域建設智能分流井等應急性工作,並對汙水管網、護城河進行清淤疏通,對河道實施生態補水和生物工程治理。

王道忠強調說,「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問題,只是針對晴天時生活汙水進入護城河造成汙染問題,通過整改已得到解決。大雨天時部分生活汙水溢流進入河道,產生一些汙染很正常,一年也就那麼幾次。」對此說法,當地人士並不認同,表示「這是整改責任單位投機式、應付式的選擇性整改」。

鍾祥護城河在晴天時的汙染狀況並沒有市住建局負責人所言的樂觀。本報記者先後三次探訪鍾祥護城河時均無降雨,看到和嗅到的都是汙濁腥臭的河水。當地群眾也向記者證實,不論晴天和雨天,護城河都渾濁不清還帶有一股臭水溝味,下大雨時汙染更重。

鍾祥市多位人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市住建局整改工作不是在完善配套管網、推進雨汙分流上下功夫,而是滿足於點源應急整治,忽略面源根本治理,浮皮潦草應付中央環保督察,一些重要整改任務遲遲沒有到位,使得護城河汙染治理久攻不下。

市住建局「虛整改」「真銷號」

2019年12月3日,鍾祥市組織收聽收看全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交帳電視電話會議,市委市政府強調「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高標準進行整改」。

鍾祥住建局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改善護城河水環境的治理工程,僅是外源減排一項,至少急需新建5座智能分流井、36座智能柔性分流井、3座混合溢流汙水調蓄池,並新建截汙管10公裡以上、汙水檢查井77座。

此外,實施鍾祥主城區截汙納管新建工程,至少急需在經四路、濱江大道、西環一路鋪設雨水管16公裡、汙水管10公裡,並新建汙水檢查井92座、雨水檢查井312座、雨水口424座。據了解,這些治理鍾祥護城河汙染的關鍵性工作,至今尚停留在紙面上。

在僅僅完成主城區幾條內澇嚴重的主幹道雨汙分流改造等階段性整改任務,護城河汙染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的情況下,2019年11月26日,鍾祥市住建局向市政府遞交「關於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信訪件整改情況的報告」。這份千餘字的報告稱,「交辦件所反映的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已完成整改」的結論性材料,層層上報至湖北省環保督察整改攻堅指揮部銷號並公示。

據了解,儘管鍾祥市政府下氣力在護城河鏡月湖入口,實施了市第一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但由於市政排汙幹管遲遲未能形成系統、支線管網配套嚴重滯後,汙水收集覆蓋面受到限制,城區每天產生的5萬多噸生活汙水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滲漏、溢流進入護城河。

當地人士對記者說,市住建局「已有效解決」護城河汙染的整改情況在鍾祥市政府網公示後,市民紛紛表示對整改效果「不買帳」,直指其為「整改遊戲」,甚至有人邀請市住建局局長「到護城河遊泳、到鏡月湖品魚」。

值得解剖的形式主義「麻雀」

鍾祥市城區排水系統多年來採用的是雨汙合流制。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韓偉對記者分析說,城市排水系統歷史欠帳多、設計標準偏低,雨汙分流改造任務短期內難以完成,即便如此也應實事求是報告情況。「責任部門倉促宣布改造任務完成,只能掩蓋問題、誤導決策,削弱治理動力。」

湖北環保督察整改攻堅指揮部《關於認真做好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銷號工作的通知(試行)》(鄂環督改指文〔2017〕4號)明確要求,不得隨意降低整改標準,只完成階段性或單個年度整改措施的,不得實行整個任務銷號,必須在全部完成各階段整改目標後,方可申請銷號。

在本報記者追問下,鍾祥市住建局局長王道忠承認,住建部門多年來在新城區鋪設雨汙分流管線82.8公裡,目前老城區還有至少75公裡雨汙合流管線亟待改造施工。

「鍾祥市住建部門整改不力、進度滯後,大量實質性整改工作沒有開展,卻擅自降低整改標準、虛報整改成效進行銷號處理,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虛假整改』,是對中央環保督察的公然欺瞞。」中央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何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啟動的背景下,鍾祥市「虛整改」「真銷號」問題,是值得解剖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麻雀」。

對此,本報將跟蹤報導。(完)

編輯:魏薇

視頻編輯:黃可欣

視頻剪輯:王毅卉

視頻解說:李安然

監製:陳東

相關焦點

  • 阜陽市多舉措推進中央環保督察轉辦群眾信訪問題整改,切實解決群眾...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時指出,有關地方對群眾信訪舉報問題重視不夠,解決不力,致使群眾意見較大。為此,阜陽市根據省委、省政府整改要求,針對群眾身邊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問題積極開展整改工作。一是建立中央環保督察轉辦群眾信訪件整改清單。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原標題: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6月12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廣東交辦第七批舉報件126件(重複投訴案件15件,去重後為111件),中央環保督察組確定的重點案件為1件。
  • 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 整改情況通報
    下面,根據安排,現將我市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通報如下:一、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我市的15個反饋問題,截至目前,「思想認識不到位」等10個問題已經完成整改銷號,剩餘5個問題中「群眾身邊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工業園區突出環境問題解決不力」「畜禽養殖汙染整治不力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第十五批溫州市信訪件11件
    9月16日上午9時,中央督察組向我市移交第十五批信訪件11件,已全部移交各地,涉及9個縣(市、區、功能區):鹿城區2件,洞頭區1件,樂清市1件,瑞安市1件,永嘉縣1件,平陽縣2件,蒼南縣1件,龍港市1件,浙南產業集聚區1件;問題主要涉及大氣方面5件,海洋方面1件,生態方面1件,水方面1件,噪音1件,其他汙染2件。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三十批201件信訪件交辦
    浙江在線10月2日訊 (記者 鄭亞麗) 10月1日上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交辦了第三十批信訪件201件,涉及:大氣62件、水51件、其他37件、噪聲21件、土壤18件、生態12件。無重點件。
  • 贛州市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的公示
    贛州市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的公示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管理規範,根據江西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發的《關於印發〈江西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管理辦法〉的通知
  • 湖北構建長效機制 保障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到位
    人民網武漢4月12日電 近日,湖北出臺《關於配合保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具體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和《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施辦法》,旨在建立配合保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長效機制,完善湖北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嚴防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發生
  • 保一庫淨水北送 護一江清水東流——湖北推進環保督察整改打造良好...
    去年8月,湖北省針對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提出的「改善和保護府澴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的要求,督促相關水庫管理單位加強生態流量洩放管理,有效改善了府澴河流域河道水生態環境。這是湖北省水利廳,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回頭看」暨長江大保護湖泊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後,上報的一張亮眼成績單。
  • 全省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信訪件4859宗
    截至7月13日,全省累計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信訪件4859宗,已責令5276家企業整改,立案處罰企業1538家,擬處罰款8626.73萬元,刑事拘留151人,問責479人。信訪件交辦及辦理具體信息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 河南省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情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抓好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精心部署推動,組織制定了《河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133項整改任務,夯實整改責任,紮實推動整改,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12月15日,已經完成並銷號35項,已經完成持續推進54項,達到序時進度正在推進整改41項,3項正在加緊推進。
  •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阿勒泰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11月25日,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審議自治區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整改督導二組對地區第
  • 大觀區「三個堅持」推動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針對2020年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問題,大觀區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協調聯動,狠抓關鍵環節,高質量推動環境問題整改。 一是堅持高站位推動環境問題整改。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常務副區長總牽頭、政府辦主任總聯絡的省生態環保專項督察工作大觀聯絡組,高位推動環保督察工作。區直部門、鄉鎮(街道)等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第一責任人,第一時間認領環保督察信訪件,明確目標要求、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制定問題整改「四清單」,嚴格落實問題整改。 二是堅持制度化開展問題整改調度。
  • 肅南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第38次會議召開
    肅南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第38次會議召開 2020-12-02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舉一反三整改工作 2020-10-13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環保整改再揮利劍,月島等填海人工島須拆除
    根據「一島一策」「一事一策」、徹底整改的原則,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9個圍填海項目實施分類處置,分階段推動問題整改到位。萬寧日月灣月島項目整治專門被重點提及:2020年底前,編制月島項目拆除工程實施方案和生態環境評估報告,明確拆除工藝、拆除物料處置、拆除工期等內容,並組織專家評審。2021年1月底前,依法依規向月島業主單位下達相關行政決定。
  • 海南省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明確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提出的具體問題,按照「一項一方案」實行臺帳式管理,做到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著落、事事見成效。到2021年底,整改落實工作達到督察整改序時要求。力爭到2025年,生態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 3年遞交一份「綠色答卷」 ——看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以來常德生態...
    從2017年開始,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經濟帶警示片等共向我市反饋了91個整改任務,交辦了1016件群眾信訪投訴件。面對這些問題,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舉全市之力,用3年的時間狠抓整改,盡銳出戰,取得實效。截至記者發稿,91個整改任務已完成73個,其他都達到了時序進度要求;1016件群眾信訪投訴件已全部辦結。
  • 贛州市關於2018年省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整改銷號的公示
    2018年省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整改情況表年1月20日前將環保設施整改到位。完成情況:中央城小區樓下涉油煙餐飲店均已安裝油煙淨化設備。
  • 5000餘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被整改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統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和「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建立全市汙染防治重點任務清單,實行對單整改、掛單銷號,推動解決了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5000餘個。  高標準推進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成立了省委書記蔣超良、省長王曉東任雙組長,6位省領導任副組長,省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及各市(州)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和省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研究制定了《湖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