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系圖來看,在湘資沅澧四水中,沅澧兩水從常德流入洞庭湖,我市年均過境徑流量達11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流域年均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的2倍;從地形地貌圖看,常德西面為武陵山脈,西南為雪峰山脈,地處北方輸入性汙染進入湖南的「橋頭堡」。多水之市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常德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艱巨性和突出環境問題的複雜性。
從2017年開始,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經濟帶警示片等共向我市反饋了91個整改任務,交辦了1016件群眾信訪投訴件。面對這些問題,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舉全市之力,用3年的時間狠抓整改,盡銳出戰,取得實效。截至記者發稿,91個整改任務已完成73個,其他都達到了時序進度要求;1016件群眾信訪投訴件已全部辦結。
過去汙水橫流的穿紫河變成了風光帶,汙染嚴重的毛裡湖變成了國家級溼地公園,今天的常德向汙染宣戰,把過去一個個環保問題變成了一張張城市名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第二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走進常德,這是對3年來常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回顧與檢驗。在督察「回頭看」工作動員會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表示,常德一定以鐵腕治汙的堅定決心抓好問題整改,聚焦近年來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我市的問題,一個一個打好「殲滅戰」,全面完成整改銷號任務,確保實現「汙染清除、生態修復、群眾滿意」的目標。
如今,治理後的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候鳥成群。
砍黑楊,候鳥回來了
10月29日,省第四環保督察組從漢壽縣巖汪湖鎮上船,現場查看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歐美黑楊清理情況。這是2017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重點問題。
穿行在湖面上,過去黑壓壓成片的歐美黑楊不見了,舉目四望,寬闊的水域上,不時傳來啾啾鳥鳴。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會長劉克歡說:「現在環境好了,候鳥們都回來了,去年冬天,天鵝湖水域附近來了兩三千隻天鵝。」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觀測發現,前幾年湖區遍布歐美黑楊的時候,保護區內的候鳥不到1萬隻,如今已超過3萬隻。黑鸛、白鶴、白琵鷺、小天鵝等珍稀瀕危鳥類種群數量也明顯增加,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最高監測到78隻。
專家稱,歐美黑楊生命力強,根系發達,有溼地「抽水機」之稱,會加速溼地陸地化;密集生長,破壞了魚類繁育場,讓候鳥無處安棲。
而承包者為經濟利益隨意改變洲灘原貌、砍伐原生蘆葦、直接排水種樹,損害生態雪上加霜。
2017年,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整改要求,市、縣兩級迅速調度,成立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副市長和區縣主要領導負責,建立專班、專人,狠抓問題整改。
就在當年,4位副市長「釘」在漢壽縣,就為了儘快清掉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核心區5.08萬畝歐美黑楊。一聲令下,漢壽縣調動15個鄉鎮、56個縣直部門力量,累計投入勞動力5586人次,調集油鋸等作業設備1141臺、專業人員1087人次,出動運輸船隻310次,僅用10天就完成了清理任務,創造了全省歐美黑楊清除的「常德速度」。
如今,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歐美黑楊已全部清理完成,僅剩1.4萬畝待清理。當年,帶頭解除溼地外租合同、帶頭砍歐美黑楊的餘青山告訴記者,今年雨水多,歐美黑楊都泡在水裡,考慮到安全問題,還沒來得及砍,等水幹了,砍起來很快,11月底前肯定能砍完。
現在,不種歐美黑楊的餘青山流轉了3000多畝土地,辦起了稻蝦種養產業,年收入達到300多萬元。當年,在餘青山這樣的種植大戶帶領下,周邊11個鄉鎮的220份溼地外租合同都已解除。如今,大多數農戶都像餘青山這樣轉型當起了「生態農民」。
3年時間,12.2萬畝歐美黑楊實現清零。這背後離不開市、縣兩級政府支持。在配合上級督察整改的過程中,我市形成了健全的領導督導機制。即對突出環境問題,由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和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和區縣(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承擔督察進駐期間的配合協調、督察後續整改的督導督促工作。目前,市縣兩級領導定期調度、督導國省層面督察督辦交辦問題整改已形成制度規範。
今年來,圍繞安鄉珊珀湖綜合治理、洞庭湖水質改善等中央省交辦問題整改,市委書記、市長先後10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並堅持每個月到現場督促整改;分管領導堅持每周集中1至2天時間、選擇1至2個區縣,對交辦問題整改開展點對點、全覆蓋現場督導。
經過修復,鼎城區石板灘鎮石煤礦區山青水綠。
治礦坑,山青了水綠了
2019年初,國家長江辦將鼎城區石板灘鎮石煤礦區治理問題列入《湖南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突出問題清單》。10月26日,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袁友方帶隊來到石煤礦區查看治理進度。
在石煤礦區印山治理點,土黃色的礦坑汙水正源源不斷地湧入汙水處理站。工作人員介紹,汙水處理站可將廢水變成達到三類水質標準的清水排出。
在礦壁上,3名身系吊繩、手持噴播機的工人如同「蜘蛛俠」,向坡度幾乎垂直於地面的石壁上噴射泥漿。「噴射的泥漿中混入了黏合劑,可以牢牢地將泥漿黏附在礦山石壁上,泥漿中的草籽約半個月便可冒頭。」現場項目負責人吳智揚說,狗牙根、黑麥草和小型灌木生命力頑強,很快就能修復礦山的「瘡疤」,讓礦山重披「綠裝」。
從上世紀70年代起,石板灘鎮開始大規模採石煤礦,到上世紀90年代,集體開採轉為個人承包,經市場調節,逐漸整合成伍房、楓拾、印山、新堰灣4家石煤礦。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統一調度,鼎城區與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聯動之下,4家石煤礦相繼關閉。
礦山停止生產作業後,礦坑逐步積水,至2017年初形成較大水體。經測算,汙染水體共8個,約347萬立方米。汙染主要為礦坑水體PH值、鐵、錳、鎳、鎘超標,水質呈嚴重酸性。
過去汙染嚴重的毛裡湖,現在成了國家級溼地公園,督察組現場檢驗治汙成果。
「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小時候,山上種滿了油茶,年產量有幾十萬斤。」76歲的村民薛綠意回憶,開始露天採礦後,山就禿了,水也成了禍害。「水的顏色像血一樣,硫磺濃度高,流到池塘裡魚就會死,流到田裡莊稼也不能吃。」薛綠意記得,被開採的礦坑,沒水的時候,地下的石煤會自燃,遠看像一條火龍,空氣中瀰漫著煙霧,村民們都不敢出門,家裡的金屬物品生鏽特別快。
為徹底治理礦坑,鼎城區聘請省地勘403隊編制了綜合治理方案,並請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羅宏教授擔任技術顧問,通過修建汙水處理廠、礦坑回填、掛壁護坡、生態復綠等一系列治理措施,解決了石煤自燃、汙水外溢、生態破壞等問題。
截至目前,石板灘關閉石煤礦區修復治理工程量已完成總量的85%以上。其中汙水處理超過700萬立方米,土方已回填330萬立方米,噴漿掛壁總面積2.5萬平方米,已累計完成掛壁修復1.7萬平方米,已生態植綠近20公頃、植樹3200棵,預計到11月底前可基本完成礦區生態修復。
石板灘鎮石煤礦區治理進展迅速,得益於我市各部門的高效聯動。在2017年配合中央環保督察過程中,我市相關部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堅持部門聯動,積極配合,協同作戰,在全省率先出臺督察期間「關停企業恢復生產的管理辦法」,探索建立「復產復建的核查部門與停產停工的查處部門一樣、復產復建政策標準與督察組進駐期間停產停工的政策標準一樣、停產停工的責任義務與核查復產復建的責任義務一樣」的整改企業復工的把關機制,成為全省的先進典型。
珊泊湖的治理也在加速推進,精養魚糖吹填工作已經完成。
解民難,老百姓的笑臉多了
10月26日,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問題僅1天,鼎城區黃土店鎮詹妹子餐飲農家院餐飲汙水直排對農田造成汙染的問題就解決了。在周邊群眾的監督下,店主不僅對破裂的汙水管進行了更換,使用挖土機對周邊農田的汙染物進行了清理,並新建了汙水處理池。看到餐飲店產生的汙水變成清水,老百姓們臉上的愁容變成了笑臉。
聽民情、解民難,徹底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環保問題,讓群眾滿意,這是環保督察的目的。3年以來,像鼎城區這樣快速辦結群眾信訪件的事例還有很多。
2018年6月24日,安鄉縣收到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來的群眾信訪舉報件,反映「陳家嘴鎮四分局村四組一家養豬場垃圾成堆、臭氣燻天」。經現場核實,該養豬場有兩處養殖點,共飼養生豬35頭,均緊鄰居民。該養豬場部分養殖廢水直接排入未經硬化的土坑中,糞便露天堆放於牆邊,廢氣未採取任何措施,現場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接到投訴,陳家嘴鎮人民政府迅速召集養殖戶和周邊居民協調處理,並於6月26日將生豬清運賣出。為防止養殖戶再次養殖,6月27日,當地鎮政府對糞池進行了清理轉運及覆土填埋,徹底解決環境汙染隱患。整個投訴件辦結僅用3天。
環保督察不僅解決了老百姓身邊的環保問題,更讓老百姓們提高了環保意識。2018年,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西湖管理區西酉河新興村水域存在大量網箱養殖,導致水質嚴重汙染,水面經常漂浮著大量的死魚和垃圾,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接到督察組的問題交辦,新興村村支書龔陸生帶頭拆起了自家的網箱。在他的帶動下,短短幾天內,西湖管理河段的3000口竹架網箱、500口鋼架網箱就全部拆除。告別曾經的「搖錢樹」,龔陸生感慨:「網箱必須拆,這可是為子孫後代造福的事!」
據統計,2018年省環保督察,我市共收到群眾信訪投訴件超過500件;而今年省環保督察「回頭看」,我市收到的信訪投訴件不足200件。3年以來,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不斷解決,老百姓對常德環境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環保督察,鐵腕治汙,執法一定要嚴。漢壽天心農牧有限公司因私設暗管排汙,被處以罰款60萬元,其相關責任人被行政拘留7日;常德市湘中蔬菜專業合作社因超標排放水汙染物被立案調查,其責任人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湖南天潔紙業有限公司因汙泥處置不到位,被依法予以3萬元的行政處罰……3年來,我市持續保持對環境違法打擊的高壓態勢,累計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563起,處罰3980萬元。
在環保督察中,我市還積極探索,創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即對督察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清單,視情況採取函告、通報、約談等措施,情況嚴重的,移交紀委監委嚴肅追責問責。對在配合督察過程中,被督察對象及其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情況,幹擾、阻擾督察工作,拒不配合現場檢查或調查取證的,視情節輕重,對其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或者其他有關責任人,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據統計,2018年來,因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問題,我市共問責黨員幹部804人,其中立案103人、組織處理701人。嚴追責,常德用實際行動告訴每一位黨員幹部,生態環保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要時刻懸於頭頂,不能有絲毫放鬆。
來源:常德日報
作者:楊力菲
一審:魏峰 二審:李來瑜 終審:彭美君
猜你還想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3年遞交一份「綠色答卷」 —— 看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以來常德生態環境變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