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江蘇反饋督察意見 李小敏在無錫分會場參加會議

2020-11-30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蘇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10月17日向江蘇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督察組組長馬中平通報督察意見,省委書記婁勤儉作表態講話,省長吳政隆主持會議,督察組副組長劉華和督察組有關人員參加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市領導周敏煒、陳德榮、王喚春、柳江南、袁飛、滕蘭英、朱愛勳、陸志堅在無錫分會場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江蘇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加大工作力度,整改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江蘇省累計召開省委常委會21次、省政府常務會24次、省政府專題會11次,研究部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在整改工作中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積極推進長江兩岸化工企業向有環境容量的沿海地區轉移,完成沿江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清理並復綠長江幹流岸線284萬平方米。加強太湖治理,2017年累計關停太湖區域779家化工企業,太湖水質保持穩定。啟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整治黑臭水體100餘條,洪澤湖、駱馬湖非法採砂問題得到遏制。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6900噸/日,新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約89萬噸/年。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全省2017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2.9%。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8.9萬個自然村整治任務;累計建成國家生態市縣63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1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5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1個。

  江蘇省先後出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不斷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持續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2017年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48萬件、處罰金額9.6億元;立案偵辦環境汙染犯罪案件5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17名; 針對鹽城輝豐公司偷埋危險廢物案件,嚴肅處理、徹底整改、嚴厲問責,並舉一反三,有力推動了全省督察整改工作。同時,江蘇省借力督察整改,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7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50.3%;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4.4%和13.6%。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2.7%,區域創新能力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江蘇省高度重視此次「回頭看」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18年8月31日,督察組交辦的3910件生態環境問題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4051家; 立案處罰1706家,罰款30091萬元;立案偵查34件,拘留64人;約談480人,問責614人。

  督察指出,江蘇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雖然取得顯著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不到位,還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門沒有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擔心環境保護抓得緊會影響經濟發展; 一些領導幹部對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心存僥倖,得過且過,問題久拖不決。減煤是江蘇省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也是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的重要措施,但對如此重要的任務,省發展改革委研究不多,推動不力,對未完成減煤任務的揚州、淮安2市不僅不予問責,反而給予高分。企業虛報減煤數據情況十分普遍,鎮江新區經濟發展局甚至代填代報企業虛假耗煤數據。僅徐州、南京、鎮江3市2017年虛假減煤量就高達500餘萬噸,佔三市上報總量的47%。

  整改方案要求,全力實施化工企業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重組一批,大幅減少化工企業排汙總量。但是,江蘇省經信委工作不力、審核不嚴,對地方上報的「四個一批」清單一匯了之,導致各地漏報、虛報問題較為普遍。督察發現,蘇州市和揚州江都區應納入「關停一批」的化工企業共530餘家,實際上報414家;連雲港灌雲縣臨港產業區列入「關停一批」的9家企業,全部為2016年之前已關停的空頭企業。2017年11月以來,省農委違反督察整改要求,先後向江蘇常隆農化等14家生產高毒高殘留農藥企業發放生產許可證。

  江蘇省是長江沿岸重要省份,整改方案要求,到2020年,主要入長江支流基本消除劣Ⅴ類。但是,2018年1—6月,41條主要入長江支流45個控制斷面中,Ⅲ類及以上水質比例53.3%,同比下降10.3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13.3%,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鎮江、南通、無錫等地管網建設和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滯後,雨天汙水直排問題突出。蘇州市未按要求推進太湖湖濱溼地恢復與建設,仍在圍湖造地、侵佔湖濱溼地。2014—2015年,吳江區在北麻漾填湖造地約17萬平方米,不僅未退還佔用湖面,還於2017年8月將違規造地出讓給企業開發建設。

  二是敷衍整改問題比較多見。整改方案要求,完善太湖治理工作督查考核辦法,對未達到國家治理目標的河流「河長」和有關地方政府,給予通報批評。「回頭看」發現,2017年武進港等9條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未達到治理目標要求,但江蘇省僅公開通報考核結果,未對相關「河長」及地方政府進行通報批評。無錫江陰市督察整改不到位,仍有62家印染企業未建設汙水預處理設施,長期超標納管,江陰市僅要求有關企業集中停產一個月以應對督察。

  2016年督察期間,沙鋼集團因煙塵汙染嚴重、違規堆放鋼渣等問題被群眾舉報。「回頭看」發現,張家港市推進整改不力,沙鋼集團汙染問題仍然突出,焦爐地面除塵站部分時段不正常運行,煙塵直排,高爐煙塵無組織排放嚴重; 百萬噸鋼渣等工業固體廢物長期堆放在長江岸邊,汙染周邊土壤和水體,威脅長江水生態環境安全。

  三是表面整改問題比較突出。徐州市大氣汙染十分突出,也是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重點關注的問題。但從2016年督察至2018年3月,徐州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未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5月底前完成焦化行業問題整改,在整改到位前實施停限產,但徐州市直至2018年5月才開始部署相關工作,11家焦化企業僅1家完成幹熄焦改造,中泰能源等3家企業在未完成整改情況下違規生產,2017年全市大氣PM2.5濃度同比上升10%。

  針對督察指出的違規佔用長江岸線問題,江蘇省組織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但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作為牽頭部門,推進考核弱化,導致專項整治工作不力。督察發現,泰州市宏大特種鋼機械廠、春江特種水產養殖場等違規佔用長江岸線問題,均未納入整治範圍; 揚州市廣進船業公司位於長江重要溼地,應於2017年11月前取締拆除,但直至「回頭看」時仍未拆除到位。

  南京市為完成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汙水處理廠達標整治任務,採取投加活性炭的應急措施進行整改,但對園區企業普遍超標納管等根本性問題不予解決,做表面文章,園區81家化工企業中,31家未建設廢水預處理設施,生產廢水直接納管;部分企業還通過罐車將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數萬毫克/升的化工廢水送至園區汙水處理廠,對該廠正常運行造成巨大衝擊。

  四是假裝整改問題仍有發生。江蘇省報稱納入專項整治的118個非法碼頭全部完成整改,但督察發現,省交通運輸廳作為牽頭部門,履職不力,把關不嚴。海門市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碼頭應取締關閉,但南通市港口管理局於2018年1月違規向其發放臨時佔用岸線許可,並向省交通運輸廳匯報,省交通運輸廳不僅未責令撤銷違規許可,反而上報已取締關閉;泰州靖江市焦港服務站碼頭實際並不存在,但卻虛報納入非法碼頭專項整治清單; 蘇中高鑫隆物資中轉站碼頭位於長江重要溼地內,應取締關閉,但靖江市仍違規為其發放港口經營許可證。

  針對連雲港灌雲縣化工園區違反規劃環評引入項目問題,督察整改方案要求臨港產業區於2017年5月底前關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化工企業。但「回頭看」發現,灌雲縣列入取締關閉計劃的42家企業,21家在2016年就已關閉,20家以企業虛假重組、變更營業執照等方式予以保留。鎮江市長期忽視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不但不按要求清理違規項目,反而頂風而上,督察整改期間又違法侵佔保護區1400畝。南通及啟東兩級海洋漁業部門於2016年督察後,仍在長江口溼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及緩衝區續發13個海域使用許可證。

  專項督察發現,江蘇省一些地區和部門對打贏藍天保衛戰態度不夠堅決、措施不夠有力,大氣汙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不夠到位。全省鐵路貨運量佔比不足3%,主要靠柴油貨車運輸,「公轉鐵」工作進展緩慢。常州市經信部門和武進區政府僅靠企業匯報即認定中天鋼鐵不存在落後產能,導致該企業2臺75平方米燒結機未按時淘汰,長期違法生產。鎮江市政府承諾於2016年內啟動茂源化工搬遷工作,但長期沒有兌現承諾,企業搬遷一拖再拖,環境汙染問題突出。

  工業企業大氣汙染綜合治理不到位。鎮江市碳素行業煙粉塵汙染嚴重,部分企業收塵措施不到位,無組織排放嚴重。現場抽查鎮江市丹徒區飛達碳素有限公司,發現該企業煅燒工序無煙氣收集處理設施,煙氣直排,物料堆場無防塵措施,廠區積塵嚴重。「散亂汙」企業整治任務艱巨,全省初步排查的散亂汙企業超過10萬家,普遍存在生產工藝落後,治理設施不健全、運行不到位等問題,環境汙染嚴重。

  部分區域揚塵汙染嚴重。鎮江市港口碼頭眾多,普遍存在裝卸設施及堆場防塵措施不到位、揚塵汙染嚴重的問題。鎮江港務集團金港分公司是全市最大的散貨碼頭,堆場面積45萬平方米,鎮江市交通運輸部門雖要求企業制訂整改方案,但監督落實不到位,揚塵汙染依然嚴重。鎮江市、淮安市建築工地揚塵汙染嚴重,土方裸露、道路未硬化、車輛衝洗平臺閒置等問題突出。

  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控不力。連雲港市灌雲縣臨港產業區、灌南縣化工產業園、鹽城市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等化工園區企業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運行不正常現象普遍,園區異味明顯。全省12家石化企業,仍有9家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安裝揮發性有機物環境監測設施。

  督察要求,江蘇省委、省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將減煤減化等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長江大保護,全面控源截汙,清理整治違規佔用岸線問題; 加強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湖濱溼地治理恢復;大力打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行為,嚴控環境隱患。要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於落實責任不力的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釐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江蘇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江蘇省委、省政府處理。

  婁勤儉表示,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反饋的意見充分肯定了我省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成效,嚴肅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並對抓好整改落實提出了具體要求,我們誠懇接受、照單全收,深刻反思、全力整改。「回頭看」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全省上下一定要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以最堅定的決心、最有力的舉措、最嚴格的問責,主動改、堅決改、徹底改,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婁勤儉強調,全省上下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努力使督察整改工作走在前列。要著力強化「四個意識」,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持續推進思想大解放,切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統一認識,堅決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決破除「GDP 崇拜」和速度情結,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和僥倖心理,堅決反對不顧實際、有違規律的做法,真正把督察整改作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檢驗,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

  婁勤儉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反饋意見,抓緊制訂整改方案,全力以赴進行整改。整改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發展規律,運用系統思維,負責任地表態,積極主動作為,確保說了就要去幹、改了就要改好。要集中力量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持之以恆調整空間、能源、產業、運輸四大結構,統籌協調完善監管執法、制度供給、基礎支撐三大體系,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力爭6個月內重點問題整改見到明顯成效。

  婁勤儉強調,要夯實責任抓落實,進一步完善嚴密、科學、有效的「責任鏈條」,嚴格考核問責,自覺接受監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整改格局,為督察整改提供有力保障,合力開創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吳政隆在主持時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迅速傳達學習會議精神,抓好貫徹落實。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抓好督察整改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落實「兩個維護」的實際檢驗。要抓緊制訂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堅持實事求是,堅決杜絕「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衡量標準,以此次督察整改為契機,標本兼治、精準治理,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增進群眾生態福祉,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本報記者)

相關焦點

  • 大慶市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
    按照《黑龍江省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督導工作制度》《黑龍江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驗收銷號工作制度》通知要求(黑環督辦發〔2019〕1號),對照《黑龍江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措施清單》,我市已經完成第1項、第12項、第15項問題的整改。
  •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阿勒泰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阿勒泰地區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東莞環境治理全記錄
    全市對9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擬罰款金額1151萬元、立案偵查2件、刑事拘留26人、約談38人、問責26人……  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得深、看得準、看得好。」6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東莞開展「回頭看」督察工作,督察組成員深入東莞20個鎮街,現場督察63個點,提出19個問題。7月上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東莞督導環保工作,指出問題,也看到兩個亮點。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中央環保督察威力大:兩年內完成對31省份全覆蓋
    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西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督察組於當年11月17日向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反饋意見中指出, 「景德鎮樂平工業園區汙染嚴重」,並提及園區企業長期利用雨水溝渠偷排廢水、政府出臺阻礙環境執法的「土政策」、動用財政資金為企業代繳排汙費等問題。  在中央環保督察的高壓線下,樂平市汙染治理能否走出以前的惡性輪迴?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內蒙古反饋「回頭看」:草原生態系統仍脆弱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6日至7月6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草原生態環境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10月17日向自治區黨委、政府進行反饋。
  • 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10月20日向我省反饋了督察意見。河南省委、省政府將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制定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133項整改任務。
  • 肅南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第38次會議召開
    肅南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動指揮部第38次會議召開 2020-12-02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環保督察組狠批山西太原、臨汾等多地整改方案照抄照搬 有的...
    5月6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西省委、省政府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督察組組長朱之鑫通報督察意見,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作表態發言。督察指出,督察整改方案是地方推動整改落實的具體操作文件,研究制訂科學、詳實、可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是紮實開展督察整改的基礎和前提。
  • 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年共對20個省份實施「回頭看」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高敬)中央環保督察組2018年分兩批共對20個省份實施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6萬多個,問責超八千人。2017年底,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 廣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
    2018年12月4日至18日,廣東省第五批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州市開展了第一輪省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廣州市反饋了意見。我市高度重視,認真傳達學習反饋意見,及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把督察整改工作作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堅定有力推進整改。
  • 關於對2019年我市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公示
    根據襄陽市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攻堅指揮部文件《關於規範做好2019年我市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銷號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局涉及2019年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公示如下:一、問題清單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樊城區小清河段排汙口的整治工作。
  • 衡水召開省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視頻會議
    本報訊 (記者 崔書範)11月24日,衡水市召開省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視頻會議。市委書記趙革出席會議並講話。抓緊抓實抓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及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是我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
  • 長治市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問題:  一、(省整改方案問題35)根據《山西省「十二五」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實施方案》要求,2015年底前應新建汙泥處置項目11個。但截至2016年底,僅完成晉中市、運城市2個項目,7個項目在建,呂梁、忻州至今尚未動工。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湖北省反饋了督察意見。
  • 湖北構建長效機制 保障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到位
    人民網武漢4月12日電 近日,湖北出臺《關於配合保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具體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和《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施辦法》,旨在建立配合保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長效機制,完善湖北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嚴防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發生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五礦集團有下屬企業不僅不考核環保 反而對礦山...
    來源:金融界網站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11日公布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的督察反饋意見。反饋意見稱,五礦集團存在重擴張、輕環保問題。集團公司在整改不到位的情況下就向郴州市政府反饋已完成整改任務。對下屬企業環保考核問責也多流於形式,長期以來環保工作僅佔業績考核權重的2.5%,2019年甚至規定除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外,環境問題最多只能扣2分。不僅五礦集團對直管企業考核不力,直管企業對下屬企業的考核同樣流於形式。
  • 河南省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情況
    ,10月20日反饋了督察意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抓好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精心部署推動,組織制定了《河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133項整改任務,夯實整改責任,紮實推動整改,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12月15日,已經完成並銷號35項,已經完成持續推進54項,達到序時進度正在推進整改41項,3項正在加緊推進。
  • 湖北鍾祥:對中央環保督察重點交辦件「虛整改」「真銷號」
    2018年10月至11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北,對第一輪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督察期間群眾再度舉報:莫愁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破壞嚴重,其周邊有很多排汙口,護城河汙水直接排放造成湖區汙染。
  • 中央環保督察狠批:房地產綁架海南規劃
    今天(12月23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狠批海南省部分地區房地產行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政府規劃跟到哪兒,鼓了錢袋,毀了生態」。督察組點名了多個破壞環境的房地產項目,涉及多家知名房企。海南,天藍沙淨,氣候宜人,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旅遊島,也成為房地產開發商覬覦的重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