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長牙齒」!山東將對8類破壞環境行為量化問責

2020-11-23 齊魯網

齊魯網4月2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交通廣播·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山東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量化問責規定(暫行)》,明確對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存在失職失責行為的黨政領導幹部進行問責。

 

在規定中主要明確了8種量化問責的情形,包括未按照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要求完成整改,未按照序時進度完成整改,或者虛假整改、表面整改的;對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研究部署不到位、任務分解不到位、抓落實浮在表面,導致汙染防治攻堅戰系列文件確定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重點工作任務目標未完成的;國家及我省組織開展的汙染防治攻堅戰督查檢查行動中,新發現問題或者交辦問題整改不到位達到一定數量的;環境空氣品質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的縣(市、區),有3個月連續在全省縣(市、區)空氣品質改善幅度排名中靠後的(且在綜合指數排名中也靠後的);發生重大生態環境保護輿情並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發生群眾反映強烈或者嚴重汙染環境的突出環境問題且解決不力的;對於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後沒有如實報告、及時整改,問題整改過程中弄虛作假、邊改邊犯的;其他應當問責的情形。

同時,根據不同問責情形,分別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鎮、縣、市、省直四級黨政領導幹部進行問責。比如,未按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要求完成整改事項,數量達到2個的,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副縣(市、區)長或者設區的市管轄的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達到3個的,對縣(市、區)長或者設區的市管轄的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達到4個的,對縣(市、區)委書記或者設區的市管轄的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比如,在同一個設區的市,出現被問責的縣(市、區)委書記或者設區的市管轄的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人數達到2人,則對負有領導責任的設區的市副市長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達到3人的,則對設區的市市長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達到4人的,則對設區的市市委書記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問責。

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主要由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紀委省監委、省委組織部提出處理建議,按照《山東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規定的程序移交移送,並在履行有關程序後向社會公開。另外,符合省委、省政府《關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意見(試行)》和省紀委機關、省委組織部印發的《關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實施容錯糾錯的辦法(試行)》規定的應予容錯糾錯情形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據了解,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行為的問責力度,對發現的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公開曝光,通報頻次密、措辭嚴,涉及地方多、主體多,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發揮了強大的輿論震懾效應,有效推進了突出問題解決和發展理念轉變。新出臺的《量化問責規定》,指向明確、內容具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威懾力。

下一步,山東將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管行業、管生產就要管環保」的要求,進一步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堅持做到 「五個聚焦」,即堅持聚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部署要求,聚焦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聚焦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聚焦重大生態環境保護輿情,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或者嚴重汙染環境的突出環境問題等方面,對於發生嚴重失職失責問題的,將使真勁、動真格,以問責傳導壓力,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真正讓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長牙齒」,確保全面完成我省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各項目標任務。

 

山東交通廣播記者 朱媛媛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朱媛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2018山西生態環境十大新聞:環保督察問責65人上榜
    山西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建設美麗山西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8年7月31日,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並作部署講話。
  • 生態環境部將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法制網北京5月24日訊 記者郄建榮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監管者的責任,監管者的責任如何落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的要求是,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進生態保護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全國自然生態環保工作會議近日在南昌市召開。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地事業健康發展,十八大以來,多次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下大氣力抓破壞生態環境的典型問題,扭住不放,不徹底解決絕不鬆手,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確保綠水青山常在,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
  •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北京頭條客戶端10月28日消息,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要「動真格「「下重拳」
    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的一處生態管控區域內,有人大肆盜採石料、破壞環境,而且這樣的行為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進山的幾個路口還安裝有監控探頭,原本是當地政府為了防止盜採安裝的,顯然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綠色環境關係到祖國和民族未來的發展,一直是國家政府關注的重點。
  • 山東:《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日前,山東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大力優化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城市空間等結構布局,將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統一於高質量發展。
  •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保護和改善生存環境事關人類的健康幸福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家審判機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近年來,曲沃縣人民法院準確把握新時代生態環境審判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與新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打擊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認真踐行司法參與修復青山綠水、保護青山綠水、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本報訊(記者周青莎)6月4日,在「6·5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並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既有非法排放汙水、有害廢棄物等常見汙染環境案件,也有城市噪聲汙染和盜掘破壞古文化遺址等群眾關注度高的案件。
  • 河南省高院公布環境資源類典型案例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河南日報訊(記者周青莎)6月4日,在「6·5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並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既有非法排放汙水、有害廢棄物等常見汙染環境案件,也有城市噪聲汙染和盜掘破壞古文化遺址等群眾關注度高的案件。
  • 民生智庫 | 解讀《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等工作,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問題整改和生態修復,侵佔和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暫行辦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效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自然保護地事業改革各項重大部署,切實履行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職責的重要舉措。
  • 今後這4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重慶將被追責
    記者 林楠 攝  華龍網11月29日17時30分訊(記者 林楠)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屢禁不止,如何才能引導全社會樹立「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意識,破解「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困局?日前,重慶市印發了《重慶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4類情形將被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 遼寧公開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1月13日,遼寧省委、省政府發布通報,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渤海生態保護修復專項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18年11月5日至12月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遼寧省開展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同步開展渤海生態保護修復專項督察。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完善生態環境風險管控體系。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監督執法。將黃河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問題作為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內容,今年對青海、甘肅開展第二輪督察。加強環境監督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黃河生態環境的違法問題。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完善中央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制定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完善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機制,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專項督察。(二)強化考核問責。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5.5 專題資料   專題資料可輔助監測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象資料、植被土壤、湖庫溼地、生物資源、生態系統類型以及生態功能重要性評估、生態敏感性評估、自然保護地分布、全國土地調查、勘界定標、排汙口、監測斷面、自然災害、重大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事件等。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5.5 專題資料   專題資料可輔助監測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象資料、植被土壤、湖庫溼地、生物資源、生態系統類型以及生態功能重要性評估、生態敏感性評估、自然保護地分布、全國土地調查、勘界定標、排汙口、監測斷面、自然災害、重大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事件等。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
  • 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帶電」
    落實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推進廣佛跨界河流綜合整治、持續治理修復土壤汙染場地、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保共建共治……廣州在汙染防治攻堅、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出實招、用實勁、求實效,取得了實打實的成果,贏得了公眾的認可。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只是廣州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下苦功夫的一個縮影。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門將堅持統籌兼顧,做好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生態環保工作,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堅持精準治汙,做到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措施精準。堅持科學治汙,做到科學決策、科學監管、科學治理,切實提高環境治理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堅持依法治汙,牢固樹立法治思維,用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