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將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2020-12-06 法制網

法制網北京5月24日訊 記者郄建榮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監管者的責任,監管者的責任如何落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的要求是,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進生態保護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全國自然生態環保工作會議近日在南昌市召開。李幹傑在會上指出,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監管者的責任,要提高站位、主動擔當,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切實將監管職責落到實處。全國生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生態保護工作任務依然艱巨,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進生態保護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進入新時代,生態保護的核心工作就是做好監管,守紅線、保底線,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維護人民生態福祉。」李幹傑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以實現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以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強化「四統一」為主線,切實做好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工作,深入推動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試點示範,推動形成機制更加健全、監管更加有力、保護更加嚴格的生態保護監管新格局,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堅實保障。

李幹傑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其中,他提出,要著眼一個目標,要加快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緊密圍繞生態保護監管的新職能、新定位,重點加強規劃引領、法治保障、標準規範、機制提升,完善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監管體制機制,加快實現生態保護領域全過程監管的制度化、法治化、規範化。

要守好一條紅線,堅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李幹傑提出,要抓緊優化有關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建立生態保護紅線與各類保護地之間的動態調整機制,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監管的制度體系、技術體系和標準規範體系。

「要用好一把利劍,持續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李幹傑指出,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制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組織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和實地核查,建立健全覆蓋中央、省、保護地三級的問題臺帳系統。督促各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破壞行為。

相關焦點

  •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2017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工作,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國土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功能保持穩定,國家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到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布局進一步優化,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有效實施,生態功能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基礎調查(試行),環保...
    試行)》 (環辦〔2014〕12號)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 (環辦生態〔2017〕48號)   《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技術規程》 (環辦生態〔2019〕49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2017〕3 號)   《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廳字〔2017〕2 號)   《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48 號)   《關於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環辦監測〔2020〕9 號)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2017〕3 號)   《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廳字〔2017〕2 號)   《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48 號)   《關於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環辦監測〔2020〕9 號)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
  • 生態保護紅線涉林範圍公布,極小種群物種分布棲息地納入其中
    森林、溼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自然生態空間和物種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表示,下一步,各級林業部門將重點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補償工作。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評估有毒有害化學品在生態環境中的風險狀況,嚴格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出口,並逐步淘汰、替代。九、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開展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一)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 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劃實落地 留住海南青山綠水
    2016年9月,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獲省政府批覆。全省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535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33.5%;劃定近岸海南省規劃委員會 海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8316平方公裡,佔海南島近岸海域面積35.1%。《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將我省生態保護紅線成果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專篇並於2017年11月由國務院同意實施。
  • 新疆劃分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 確定環境保護紅線
    「十二五」期間,新疆將把全區劃分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綠洲服務、防沙固沙、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特殊保護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用以指導全區的資源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  9月7日,記者在新疆生態保護工作專題座談會上了解到,按照《新疆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新疆組織編制《新疆生態環境功能區劃》,依據生態環境的自然屬性和不同地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功能,以「撫育山區、優化綠洲、穩定荒漠」為主線,將新疆劃分為六大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下一步,我部將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建立穩定有效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中法環境年」順利啟動2018年11月19日,「中法環境年」啟動活動在京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專門就「中法環境年」正式啟動互致賀電,從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高度對生態環保和氣候變化合作提出要求。
  •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水汙染防治方面,制定並提請自治區出臺《關於加強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實施《重點流域斷面水質汙染補償辦法》《黃河內蒙古段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行動計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組織完成「一湖兩海」水質改善目標論證,向各盟市下達2019年度水質汙染補償金核算結果,涉及資金3129.2萬元,依法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994處,生態環境部督辦的6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
  • 彭水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優化生態格局,切實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優化生態規劃管控體系。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鄒祖銘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紮實推進各項任務措施,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完善生態環境風險管控體系。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監督執法。將黃河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問題作為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內容,今年對青海、甘肅開展第二輪督察。加強環境監督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黃河生態環境的違法問題。
  •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  中新網瀋陽3月26日電 (宮旭)記者在26日召開的瀋陽市春季候鳥「護航行動」暨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啟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溼地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瀋陽市林業局啟動瀋陽市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方向
    12月29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總結回顧2020年重要生態環境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評估有毒有害化學品在生態環境中的風險狀況,嚴格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出口,並逐步淘汰、替代。九、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開展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一)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月28日,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生態環境部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寫入憲法。
  • 生態環境部:到2025年初步建立全國生態監測網絡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了總體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態保護監管法規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全國生態監測網絡,提高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能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引領作用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原標題: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於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