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2020-12-08 上遊新聞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對開。伴著初冬的暖陽,行走在烏江縣城河堤兩岸,流水悠悠、碧波蕩漾,水清岸綠生態美的畫卷在彭水徐徐展開。

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優化生態格局,切實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優化生態規劃管控體系。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科學優化全縣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深度融入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完成全縣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升級完善自然生態大數據平臺。按時完成「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終期評估、「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與協調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統籌落實《彭水自治縣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實施方案》,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工程任務。統籌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溼地保護力度,確保轄區溼地面積不低於39309公頃。嚴控縣域小水電開發,完成小水電「一站一策」整改。強化烏江、鬱江岸線保護和利用項目監管,深入實施「三亂」整治專項行動,嚴格執行河道採砂規劃,強化河道釆砂清理整治,加快實現河暢、水清、岸潔的目標。嚴格落實《重慶港總體規劃》,堅決禁止擅自調整、違規建設港口碼頭,依法完成烏江山峽旅遊萬足客運碼頭、茂田水泥碼頭整改。加強沿江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強化防控體系建設,落實應急預案,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環境安全。

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和重慶市《關於科學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高質量完成全縣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工作,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釆取綜合措施,有效整治彭水茂雲山縣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違規建設問題,努力實現天藍、水清、地綠。

相關焦點

  •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2020-12-01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2020-05-23 0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高標準建設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
    天津市在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的黃金髮展走廊上,規劃建設南北向約50公裡、東西向約15公裡、總面積736平方公裡的綠色生態屏障區,徹底改變了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東西對進、相向拓展「攤大餅」式粗放發展路徑,有利於構建津城與濱城「雙城」輝映的新型城市發展格局。天津市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使這項工程成為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 河源:做好「六水文章」 築牢灣區生態屏障
    大力做好「六水文章」近年來,河源堅決扛起保護嶺南母親河的責任擔當,築牢「兩個河源」建設的戰略支撐,守護好粵港「水塔」和生態屏障。河源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印發了《河源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環境治理模式創新,大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 昨天,彭水再次驚豔世界!
    7月5日晚,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暨第四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在蚩尤九黎城開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有冬,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黎明,市政協副主席王新強等出席開幕式。
  •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濱海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
    隨著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初見規模,這裡的大片花海花香惹人醉,成為了最受市民熱捧的拍照「打卡地」之一。  這僅僅是濱海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冰山一角」。今年以來,新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土汙染治理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加大,群眾環境獲得感不斷提升,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
  • ...參觀考察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情況:聆聽企業心裡話 凝聚發展向心力
    天津北方網訊:一座城市只有真心實意地呵護企業家、尊重實幹者,這座城市的經濟才有活力,發展方能穩健。7月15日,市政府辦公廳、市工商聯邀請企業家代表赴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參觀考察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情況,俯下身子傾聽意見建議,拉近的是距離,凝聚的是信心和力量。
  • 林口:修復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銀行
    新年伊始,按照集團公司黨委下達的生態建設與修復任務和全面推進紅松大徑材培育作業工作的部署要求,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秣馬厲兵、搶前抓早,經過前期一系列工作準備,在元旦新年當天正式拉開了紅松大徑材培育作業的戰幕。
  • 丹陽:織密禁漁監督網 築牢長江生態屏障
    「老金,以前你們都是以船為生,現在長江禁捕了,政府對你們轉產安置的情況如何?」日前,丹陽市紀委監委派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來到丹北鎮,就當地漁民退捕轉產後的各項安置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走訪了解。   為扭轉長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切實做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近期,丹陽市紀委監委在丹陽九曲河樞紐至長江口約13.88公裡長水域江面督查該市農業農村局漁政人員長江禁捕情況,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有效落實,使長江真正得到休養生息。
  • 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津沽大地崛起「綠巨人」
    當日,以「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天津日」活動開幕。5月5日至7日將舉辦天津市文化旅遊推介會、園林園藝及都市休閒農業項目推介會、世園主題少兒繪畫展覽、文藝演出、非遺展演等多場特色活動。  2018年,為強化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綠色生態屏障功能,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天津市出臺《雙城中間規劃管控和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天津市將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736平方公裡的區域納入規劃管控,實施分級管理,按照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宜水則水的原則,建設展現後現代生態文明理念,呈現「大水、大綠、成林、成片」景觀的「雙城生態屏障、津沽綠色之洲」。
  • 建設沿黃生態屏障 推動流域地區高質量發展
    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從黃河流域省份及黃河流經市縣的兩個層次,統籌把握,一體推進,形成良性互動、整體推進的貫徹工作格局,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山西應有的努力和貢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2020-12-02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靳玉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築牢法治屏障
    作者:靳玉萌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正是要回應社會關切、關注堵點痛點、滿足群眾需求,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突出家庭教育,完善學校、幼兒園的教育、保育職責;增設「網絡保護」專章,努力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增設「政府保護」專章,細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職責……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為做好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法律保障
  • 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郝影表示,「十四五」期間,要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全面加強我區森林、草原、溼地、荒漠休養生息和保護修復。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統籌推進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建設,著力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
    站在新起點,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為動力,厲行「麗水之幹」,強化市域層面的平臺、區域、服務、力量、責任「五個統籌」,以創造性實踐和創新性舉措,構建具有麗水特色的平安、法治和社會治理體系,為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保駕護航、增色添彩,當好麗水創新實踐「兩山」理念發展道路的「政法挺進師」。
  • 訪紅色印跡 謀綠色發展 | 「紅色記憶」到「綠色音符」之路
    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0月25日,國務院批覆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2021-01-0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積極探索生態發展區生態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立足功能定位和生態優勢,率先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是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綠色發展必須取得的重大成果。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以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提出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為核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