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0月25日,國務院批覆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示範區橫跨滬蘇浙,毗鄰澱山湖,位於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積接近2300平方公裡。根據上海市生態空間規劃布局,將構建長三角區域「江海交匯,水綠交融,文韻相承」的生態網絡。
天馬處理廠周邊生態廊道
生態廊道是構築城市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基礎支撐,在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境淨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天馬處理廠周邊生態廊道,是全市17廊(片)之一,為隔離天馬山生活垃圾焚燒廠鄰避設施的重要生態屏障,建設面積9831畝,涉及松江、青浦兩區,目前已基本完成。
青浦天馬處理廠周邊生態廊道規劃設計體現了生態性、功能性、主題性、景觀性和可持續性五大原則。共有兩條景觀軸線和五處景觀節點;景觀軸線主題分別為林廊繚繞和水網溼地,景觀節點主題分別為綠影婆娑、碩果滿枝、花開林野、碧波森林和秋色浸染;通過景觀林與防護林相結合,營造微地形、設置園路併合理設計植物組團形成自然生態的郊野林地,提升林地的生態效應和社會效應。
在樹種選擇上,按照「四化」要求,選擇色葉樹種有:黃山欒樹、黃連木、銀杏和烏桕;觀花樹種有:桂花和樂昌含笑等;珍貴化樹種有:日本冷杉、納塔櫟、樟葉槭等。
01
陳雲故居
陳雲故居是經中央批准建立的系統展示陳雲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它位於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老朱楓公路3433號,是陳雲出生地。
2000年6月6日,於陳雲誕辰95周年時正式開放,館名由江澤民總書記題寫。並建立陳雲同志銅像,於2005年陳雲誕辰100周年時在練塘鎮舉行揭牌儀式。陳雲故居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
紀念館主館高14米,共三層(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建築設計既體現江南居民風格,又兼顧現代化紀念館的大體量特點,樸素而莊重。一樓、二樓的四個展廳基本按時間順序展示反映陳雲光輝一生的圖片、文獻、實物等史料。地下一層為青浦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光輝歷程。陳列布展充分運用各種展示手段,力求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善統一。
02
青浦區蓮湖村
蓮湖村2018年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同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涵養生態美、科學規劃策劃布局美、村容整治環境整潔美、產業興旺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美麗鄉村風貌。
村中設有為民中心、西謝黨群服務點、雙橋廣場、幸福益站等公共服務站點,深受村民喜愛。當地老百姓常說,我們要感謝我們的黨、感謝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領導對我們老百姓的關心關懷,沒有黨和政府,哪有現在的美好生活!
03
青西郊野公園
青西郊野公園位於上海青浦區大蓮湖畔,是上海一座以溼地為特色的郊野公園。
大蓮湖湖面開闊,以生長野生荷花出名,位於澱山湖東南,屬於天然湖泊溼地與魚塘人工溼地的混合溼地。以大蓮湖作為核心的澱山湖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對上海溼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具有重要意義。2008—2012年間,上海市林業局、青浦區政府、世界自然基金會、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方合作,共同開展上海西郊澱山湖溼地修復示範區建設工程,使得該區域水質優化、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得到增加,為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推廣範例。
「一醉傾心江南野,自在無垠是青西」有人如此描述青西郊野公園的美景。
被林地、溼地圍裹的青西,一串串「綠色音符」奏出強有力的律動,這裡正在唱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最美樂章,為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勾繪最綠底色。
04
感悟體會
支部書記朱建華:
紅色基因是我們的革命之源,鞭策我們誓將紅色基因繼續傳承下去,用勇於擔責的精神砥礪前行,履行好自己使命的職責,築牢信仰之基,常記初心宗旨。
市級重點生態廊道、鄉村振興示範村-蓮湖村,以及青西郊野公園,充分展現了十八大以來青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生活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林業工作者,必須抓住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奏響長三角生態發展最美樂章和本市生態之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支部副書記羅華品: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信仰、追求真理、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與品格,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實幹作風,不忘初心,為上海人民城市建設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生態支撐。
支部黨員陶丹:
從「紅色記憶」到「綠色音符」,激勵著我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要深刻理解生態之城的建設內涵,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拼搏進取的精神,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貢獻力量。
供稿:局林業和野保黨支部
原標題:《訪紅色印跡 謀綠色發展 | 「紅色記憶」到「綠色音符」之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