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三五」時期是淅川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淅川縣委、政府帶領全縣黨員幹部群眾,緊緊圍繞建設水清民富縣強新淅川目標,按照「一條主線,四大戰略」總體部署,頑強拼搏,開拓創新,推動脫貧攻堅、水質保護、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事業及黨的建設等邁上了新臺階。為展示「十三五」取得的新成就、新變化,特推出「輝煌十三五 出彩看淅川」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淅川:「紅色引擎」引領綠色發展
風雨洗徵程,回眸滿堂春。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脫貧攻堅成績顯著,水質保護有力有效,民生事業不斷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十三五」以來,淅川縣書寫了絢麗多彩的新篇章。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得益於廣大黨員幹部務實重幹,奮勇當先,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得以充分發揮。卓有成效的黨建工作,為推動淅川綠色發展、科學跨越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激揚新風提振精神面貌
「作為黨員幹部,為父老鄉親們幹點實事是應該的,今後更要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在前不久荊紫關鎮召開的「兩弘揚 一爭做」表彰大會上,菩薩堂村幹部孫兆鋒動情地說。偏僻的山溝裡,他成立林果合作社,帶領群眾發展生態產業,並通過網際網路,把當地的香菇、山野菜、土雞蛋等銷售到全國各地,讓鄉親們走上了致富道路。
孫兆鋒是「兩弘揚 一爭做」活動中湧現出的一個先進典型。為弘揚傳統文化,提振廣大幹部群眾精氣神,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淅川縣深入開展了以弘揚移民精神、弘揚好家風家訓、爭做最美淅川人為主要內容的「兩弘揚 一爭做」活動,致力打造渠首精神高地、風清氣正的幸福之地。
出臺實施辦法,科學繪製「時間表」、「路線圖」;組建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報告團,累計巡迴演講200多場次;開展黨員幹部「立家訓曬家風」活動,改良社會土壤;評選「最美公僕」「最美村官」,推出淅川人精神偶像;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厚植傳統文化基因;舉辦幹部論壇、道德講堂,彰顯榜樣力量……一聲聲號角嘹亮,一項項舉措落地,一處處新風勁吹,一個個「最美」湧現。幾年間,渠首大地迴響著激昂奮進的主旋律,城鄉處處倡樹家訓家風,涵養正風正氣,人人見賢思齊,向上向善。
優待典型,致敬模範。淅川縣還專門出臺《關心關愛先進典型模範人物實施辦法》,在縣內乘車、超市購物、上學就醫、景區旅遊等方面,為先進典型模範提供真正的實惠,確保先進典型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受尊敬。
紮根基層一心為民服務的九重鎮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帶領群眾走出綠色脫貧路徑的毛堂鄉洞河村第一書記劉芳,雪天勇救他人而自己卻受傷住院的檢察官王克……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在淅川大地熠熠生輝。
一個典型人物,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隨著「兩弘揚 一爭做」活動的深入開展,全縣黨員幹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精神上受到了洗禮,心靈上得到了淨化,境界上得到了提升,比學趕超、爭當先鋒成為共識,黨風政風煥然一新,民風社風也明顯好轉。
凝聚合力點燃發展激情
上集鎮光明社區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涉及全縣15個鄉鎮164個村的1021戶4208名貧困群眾。怎樣實現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淅川縣給出的答案是: 成立聯合黨支部。
社區黨支部同貧困群眾搬出地黨組織和工業園區黨委,定期聯席會商,共同搞好服務,解決各類矛盾問題。舉辦大型就業招聘會、技能培訓會等,常年安置就業均在1000人以上,樹立了全省易地搬遷的「淅川樣板」。
光明社區成立聯合黨支部不是個例。淅川縣把全域黨建作為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硬抓手,確立「一統四抓」的思路,即以全域黨建為統領,抓全員培訓、全程督導、全員參與、全面提升。採取行業領建、龍頭帶建、連片同建等方式,圍繞脫貧攻堅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特色行業,跨區域、跨行業成立84個聯合黨組織,覆蓋基層黨組織630個、黨員13000多名。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第四黨支部與老城鎮鄉村旅遊和軟籽石榴產業聯合黨支部籤訂共建協議,組織黨員專家深入對群眾進行種植管理技術培訓。電商消費扶貧聯合黨組織針對疫情影響林果產業銷售難題,積極對接聯繫國內重點農產品龍頭企業,並籤訂銷售協議,總額超5000萬元,為果農解除了後顧之憂。
組織相加,機制相融,資源共享;要素整合,人才匯聚,聯合引領。全域黨建的有效實施,形成了黨建引領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眾人划槳開大船的格局,實現了「1+1>2」的效果。
良策用在發展上,活力展示在創業中。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活動,圍繞脫貧摘帽等,亮脫貧攻堅承諾、亮脫貧工作職責、亮黨員幫扶事項,比產業發展、比村容戶貌、比作風轉變,評脫貧實效、評作用發揮、評群眾滿意度。全縣黨員幹部亮出承諾事項3萬餘項,在「亮比評」中提高了村「兩委」幹部的擔當意識,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清新宜人的生態環境、淳樸自然的民風民俗、別具一格的房屋……漫步在毛堂鄉銀杏樹溝村,宛如置身於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為加快發展,該村將黨建與生態建設、鄉村振興相融合,通過亮曬評比,調動了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現在村裡環境好了,遊客越來越多了,家家戶戶收入增加了,住在這裡俺很幸福。」從小在村裡長大的馬士博自豪地說。
和銀杏樹溝一樣,在廣大黨員幹部的努力下,一個個村莊發生蝶變,既增了「顏值」,更添了「氣質」。
淨化生態築牢基層堡壘
「三清理一公開活動就是好,把村裡這些年的事兒捋得清清楚楚,家底清了,帳目明了,誰家使了補貼,大夥心裡都明白。」金河鎮黑水庵村一位村民領到補貼款後高興地說。
為整治基層腐敗和不正之風,淅川縣瞄準問題靶心精準發力,創新開展以清理村級財務、清理惠農資金項目、清理不合格黨員、深化黨務村務公開為內容的「三清理一公開」專項活動,著力著力解決農村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不規範、村務公開不到位等問題。
對全縣500個行政村的村級財務、資金項目、不合格黨員和村務公開進行全面清理,正風肅紀,重拳反腐。發現並解決問題3264個,共處置各類違紀人員678人。成立督察組持續督查,一周一統計,一周一匯總,一周一通報,確保整改實效。
為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提升「三清理一公開」專項活動成效,淅川縣還打出了一套剛柔相濟的「組合拳」,激濁揚清,懲惡揚善,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每個村(社區)設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出臺了《淅川縣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年度考核實施辦法》等。修訂完善農村管理制度1928項,公示公開事項7595項,村村建立或更新了標準化村務公開欄,形成了公開公示的長效機制。每年度組織對全縣各村三大主幹及村務監督委員會進行教育培訓,進一步增強了農村基層幹部法紀意識、宗旨意識。
建立「淅川民生監察」綜合平臺,將惠民扶貧政策實施、村級集體「三資」管理、村務公開視頻監控納入平臺管理。通過實時監管,管住了基層「微權力」「微腐敗」, 實現了「人在幹,雲在算,監督組在查」,有效預防基層黨員幹部違規違紀問題發生。一項項創新之舉,一個個為民之策,正風反腐的「紅利」不斷被釋放,實現了基層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5年一以貫之,5年接續奮鬥,5年譜寫新篇。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項目建設第一線,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一面面鮮豔的黨旗高高飄揚,一個個共產黨員衝鋒在前,勇挑重擔,克難攻堅,一心為民,樹起了先鋒模範形象。淅川,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精彩不斷。(本組系列報導刊發完畢)
統籌/審核|高帆 冷新星
作者|冷新星
圖片|楊冰、謝東偉、衡志強等
編輯:王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