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2021-01-09 陝西網渭南站

原標題:攜手合作同築夢 拔錨啟航著新章

——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渭南經開區」)是渭南市按照整合優勢資源、突出優勢產業、實現錯位發展這一定位,傾力打造的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的產業新城和經濟強區,也是渭南中心城市「一城三區五大組團」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渭南經濟發展新引擎、新增長極的使命和責任。全區規劃面積152平方公裡,現已建成15平方公裡,轄4個街道辦3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2萬人。

近年來,全區按照「突出優勢、錯位發展、追趕超越」的思路,形成了「三園一城」發展格局(食品產業園、商貿物流園、汽車產業園、中國酵素城)。特別是中國酵素城核心區即將正式運營,目前已入駐企業30餘家,擁有各類酵素產品達100餘種,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已發展成全國規模較大、產業聚集度較高、配套較為完善、品牌影響力較大的生物發酵產業聚集區。

2019年5月10日,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分會場活動——「中國(陝西)—韓國經貿合作洽談會暨渭南韓國商品展」將在渭南經開區舉辦,中國酵素城開園儀式也將同步舉行。承載渭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囑望、肩負著帶領打造現代食品工業強區的使命,渭南經開區將秉持著打造經濟強區、引領食品產業的決心和信心,奏響擴大酵素產業、實現追趕超越的號角,揚帆啟航。

產業集聚實力累積,優勢互補協作發展

中國酵素城是由渭南經開區與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攜手共創的生物發酵產業特色區域,項目總投資20億元,由佔地12000畝的種植示範園區、佔地2300畝的工業園區和佔地700畝的產業核心區組成。其中,種植示範園區實行特色農業種植,著力建設集綜合現代農業、立體農業和休閒農業為一體的產業式種植園;工業園區主要實現酵素生產企業的聚集,生產以渭南優勢農業為基礎的蘋果酵素、金銀花酵素等相關產品;產業核心區以「一館一平臺六中心」為主體,包括酵素館、網上商城、應用研究中心、中試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產業培訓中心、雙創中心、孵化中心等,引領、調度、展示酵素產業的前沿發展。

自「中國酵素城」項目設立以來,渭南經開區就按照「培育龍頭企業、引領食品產業、打造酵素產業聚集地」的思路,大力發展酵素全產業鏈,走出了一條加強資源聚合、產業聚集的發展路徑。

近年來,渭南經開區按照「抓項目、興產業、補短板、優服務、惠民生」的發展思路,圍繞食品產業園、商貿物流園、汽車產業園、中國酵素城「三園一城」建設目標,相繼引進了青島啤酒、中墾乳業、開沃汽車、麗江慈航酵素等知名企業,形成食品加工和商貿物流兩大特色產業。榮獲陝西省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稱號。

築巢引鳳借力引智,一馬當先創新支撐

從人才引進、標準制定、項目研發入手,渭南經開區積極搭建酵素高層次人才柔性流動平臺,發揮高端人才的科技引領作用。

渭南經開區先後與多所科研院校開展合作,正式成立渭南經開區院士專家工作站,並獲批「渭南酵素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支持企業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對引進到中國酵素城工作或入駐酵素城企業引進的領軍型、高層次、緊缺型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給予股權投資基金支持,並提供相應創業場所,形成了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龍頭,高層次人才為引領,行業人才為支撐的渭南經開區人才「千人智庫」。2019年,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酵素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被列入《陝西省首批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名單》。

院士專家工作站先後參與制定行業標準2項,企業標準1項。2018年1月,陝西省酵素標委會在渭南經開區成立,填補了國內酵素產品標準的空白;起草的《食用酵素產品標準》和《食用酵素標識規範》,成為全國食用酵素產品的標準;建立了國際領先的酵素產品生產專用菌種庫,培育儲備酵母菌株26株,乳酸菌菌株35株,芽孢菌等其他菌株52株;正在申請石榴樹莓混合酵素等7項工藝專利。

到「十三五」末,渭南經開區計劃建成1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建成百家企業專家工作站;充分發揮專家團隊成果轉化優勢,以構築大健康產業新高地為目標,將中國酵素城建成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全國優質酵素生產示範基地,讓品牌優、水準高、口碑好的中國酵素成為行業發展的領跑者。

營商環境跨越升級,一企一策精準對接

「採華山之石,引渭河之水,融關中之美,築健康之城」,對標國內外先進產業集聚區,渭南經開區以構建全球優質酵素集散中心為目標,著力提供酵素全產業鏈服務。

秉承「廠內的事法人辦,廠外的事管委會辦」的服務理念,渭南經開區建立了領導幹部包聯企業制度,全面推行項目服務承諾制、手續辦理代理制、客商服務一對一和入區檢查審批制四項服務制度,並向所有入駐的企業和項目鄭重承諾:堅持「全程跟蹤、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原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強的保障,讓企業進得來、落得下、見效早、發展快。開沃新能源汽車項目,從對接到籤約,僅用不到3個月時間,創造了招商引資「渭南新速度」。

對入駐中國酵素城的生產企業,在優先保障土地供應的基礎上,給予廠房代建、基金扶持等優惠政策;對租用廠房的項目,給予廠房和辦公用房三年免租政策,對研發成果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的研發創新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獎勵;入駐中國酵素城的雙創企業,在享受辦公用房免租政策基礎上,還可免費使用酵素城配套中試中心、應用與研究中心等科研場所。

盤活資源產業引領,創新模式帶動增收

渭南土地平坦、光照充足,是中國的蘋果之鄉、酥梨之鄉、花椒之鄉,素有陝西糧倉、棉庫、果鄉之稱。過去,由於農業加工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產業低端,農民增收乏力、農業發展後勁不足。

如今,建成投產的中國酵素城,將有助於解決果蔬銷售、食品安全和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實現社會綜合效益價值總體提升;有助於調整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與產業之間的有機融合。在中國酵素城,陝西大秦酵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渭南現有酥梨、冬棗示範基地,開發渭南特色水果酵素;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攻關取得的「多菌株協調發酵技術」,在陝西鑫盛吉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轉化應用,年消化周邊水果等農產品5000噸,生產酵素1000噸以上,產值5000萬元,有力促進了渭南乃至陝西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未來,渭南經開區將以此為依託,有力整合全市農業資源,形成覆蓋綠色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產業集群和高附加值產業鏈,促進生物發酵產業、綠色食品產業、新農產業、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肩負起渭北地區以綠色工業反哺農業,實施精準扶貧,形成農業、工業、服務業「生態-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綠色閉環空間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到「十三五」末,渭南經開區力爭建成西北規模最大、品類最全、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和健康產業聚集地;到2025年,力爭建成「親商、敬商、安商、富商」企業發展聚集地。在「一帶一路」倡議和陝西「追趕超越」的奮進樂章中,渭南經開區將乘風破浪、砥礪奮進,以酵素產業為發展的新引擎,強勢崛起在「三秦」大地。

數據來源: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產業發展辦公室
    7月18-19日,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張科偉、工商分局局長徐關民等赴山東青島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安邦、財務總監羅美煌以及公司董事許文理陪同。考察組一行先後參觀了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酵素生產車間、設施設備、菌種研發基地、產品檢測實驗室等。詳細了解了晶葉生物酵素生產流程、工藝水平、研發團隊建設及市場銷售情況,對晶葉生物26年來專注酵素研發、生產的匠心精神所感動。
  • 張玉奎院士來渭南經開區考察調研
    9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玉奎一行來渭南經開區考察調研。張玉奎院士一行分別來到中國酵素城、嶽達生物實地考察了渭南經開區大健康產業和生物製藥產業發展情況。張玉奎院士院士還結合分析化學發展情況,就相關學術研究前沿動態等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 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中國酵素城
    本場發布會由渭南經開區管委會中國酵素城主辦,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齊魯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渭南伊品雲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陝西渭南墨寶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計然(廈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陝西西安雲雅之堂傳世珠寶藝術公館、今日號外(西安)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
  • 12月21日 新聞中的渭南事(組圖)
    會上,渭南市科技資源統籌中心、榆林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柞水縣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陝西省科技資源統籌軍民融合中心分別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人員先後赴渭南科技資源展館、渭南3D列印創新應用示範中心、市科技資源統籌中心酵素城分中心和臨渭葡萄產業園分中心、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渭南(西安)創新創業孵化器進行觀摩。
  • 中國酵素城 讓環保酵素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酵素城始終將環保酵素研發生產納入酵素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在不遠的將來,環保酵素這一新興產業一定會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酵素城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曉豔說。環保酵素是什麼?您也許會感到陌生,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環保酵素,是酵素的一種,是對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鮮垃圾)經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棕色液體,具有淨化下水道,淨化空氣等環保效果。」根據資料顯示,環保酵素在日本、泰國等地普及率比較高。 據相關資料顯示,酵素產品始於二十世紀初,迄今已有長達80多年的歷史。
  • 蓄勢揚帆破浪行——九江經開區大力發展「首位產業」引領經濟轉型...
    我們堅信,在九江市及經開區各位領導的支持、呵護、幫助下,一定能夠創造令人滿意的生益速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年5月,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述峰在國家級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上,對生益科技落戶九江後的發展,充滿信心。
  • 凸顯集群優勢 擴大共振效應 贛州經開區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走筆
    《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奠定堅實基礎的路徑和思路。近年來,贛州經開區初嘗產業集群發展成果,但如何依靠發展產業集群提升競爭優勢?如何讓專業化的人才、信息、供應商和客戶形成集聚,實現同頻共振?這才是發展產業集群的關鍵。日前,記者來到該區採訪,感受到贛州經開區做大產業集群的信心、信念和途徑。
  • 渭南經開區垃圾中轉站項目招標評標結果公示
    渭南經開區垃圾中轉站(一期)EPC招標評標結果公示項目名稱 渭南經開區垃圾中轉站(一期)EPC標段編號 HRCZB20200500招標人名稱 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公用局招標代理機構名稱 華睿誠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聯繫人姓名 張工 聯繫電話 029-85393806  開標時間
  • 長沙經開區探索「5G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路子
    近日,湖南省「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建設推進會召開,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沙經開區」)被授予湖南省首個「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牌匾,鐵建重工「5G 人工智慧」變革傳統隧道的施工模式也首次被公開展示。
  • 經開區:轉換發展動能「質」造實體經濟
    轉換發展動能,提高質量效益是新時代賦予的新命題。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點回望過去五年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開區正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熱土。 「十三五」以來,經開區上下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統籌做好產業培植、項目突破、創新融合、綠色發展等工作,在業已形成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現代服務業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超前謀劃產業轉型,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既穩住存量,又培育增量,搶佔發展制高點,引領經濟轉型升級
  • 長春經開區:轉換發展動能 「質」造實體經濟
    轉換發展動能,提高質量效益是新時代賦予的新命題。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點回望過去五年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開區正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熱土。「十三五」以來,經開區上下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統籌做好產業培植、項目突破、創新融合、綠色發展等工作,在業已形成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現代服務業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超前謀劃產業轉型,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既穩住存量,又培育增量,搶佔發展制高點,引領經濟轉型升級
  • 寧國經開區:培育「四新經濟」打造發展高地
    歷經十餘年的發展,開發區正掀開波瀾壯闊的華彩篇章——形成了涵蓋密封元器件、高端機械基礎件、電子元器件三大領域,包括模具、彈簧、軸承、緊固件等行業的「1+N」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集群。在2017年國家級經開區考評中,寧國經開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76,在全省12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4,寧國經開區正一步一個腳印,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將產業發展推向深入,開啟了「領跑安徽,比肩蘇浙」的乘風破浪之程。加大政策扶持打造發展高地製造業的飛躍發展,離不開政策創新所釋放的紅利。
  •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滁州經開區「十三五」經濟社會高...
    2016—2020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片段,見證了滁州經開區的風雨歷程。這5年,在波瀾壯闊的變革中,滁州經開區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書寫蓬勃發展的精彩樂章,積澱下深沉的記憶。這5年,滁州經開區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搶抓機遇、全面布局,激發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 乘勢而為 直指千億——從新能源趨勢看德陽經開區的「2.5產業」發展
    此外,德陽烯碳科技年產30噸石墨烯粉體及漿料生產線、位於德陽經開區的四川金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年產5萬輛新能源系列低速電動車生產線也正式投產。德陽集新能源電池原料-儲能設備-新能源汽車製造的產業鏈也成為吸引金士能項目落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德陽經開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蓉歐+」戰略市場,為新能源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孫華忠主持召開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並講話
    12月2日,縣委書記孫華忠主持召開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推進經開區高質量發展舉措。
  • 聽說過人喝酵素,就是沒聽說過農作物喝酵素!竟然長勢這麼好!
    自從上次報導農用酵素之後,廣大農民朋友非常想知道這個農業酵素如何使用,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記者再次來到渭南順天農用酵素科技有限公司的示範田——華州區富華農邦扶貧產業園一探究竟。
  • 調新調優農業產業結構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在謀劃和部署今年秋播工作中,我市把調新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作為重點,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設施高效農業項目,通過突出高效農業發展、農業載體建設和農業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土地效益和農民收入「雙提高」,全力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 湖南:酵素農法改變土壤品質 領農業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歐陽軍 通訊員曹穎 曾祥興)近日,伊潤酵素農法事業合伙人招募及培訓會在開慧鎮錫福村發酵自然農業科技園召開,來自湖南省內的80餘名新型農業企業負責人參加,期待入會抱團發展,走出一條以酵素循環農業為依託的產業園區合作模式,為農業發展敞開一條新路子。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1.2.2渭南市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必要性分析2015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渭南市委、市政府科學認識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新常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力推動全市經濟穩步增長,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新湖南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 李治 範遠志)長沙縣江背鎮近年來推出一款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其「古方+科技」理念受到消費者追捧。近年來,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江背鎮著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天大生物和錦繡江南等為代表的現代農業企業集群,以及金洲、湘陰花卉苗木種植業區,印山牛肉養殖業區,五福、磚田油菜種植和觀光區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近3年,江背鎮農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5億元,全鎮農業企業累計到位資金達到3億元,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