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發展 綻放生態之美

2020-12-05 人民網

今日滻灞不一般。

自2004年成立之初,西安滻灞生態區便確立了「生態立區、產業興城」的發展思路。十幾年來,滻灞從曾經的垃圾遍地、沙坑遍布、荒草遍野到如今的全域生態化、全域旅遊化、全域風景化,發生了可喜變化。

為動植物留下足夠生長空間

基於「柔性思維、生態留白」的發展理念,滻灞生態區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裡」的大美景象,以及「中部業興、南北美秀」的空間格局,不斷探索著「生態治理帶動區域發展、新區開發支撐生態建設」的發展模式。

生態治理讓河流休養生息。滻灞將秦嶺與滻、灞、渭三河有機融合,實施「截汙、圍湖、修堤、增綠、碧水、美景」六大生態工程,並著力加強對滻河、灞河流域綜合治理,巧用沙坑、引水造湖開闢生態公園;同時,聚攏建築垃圾,覆土為山製造小終南,就地取材、順勢而為。

「城市建設留白」讓綠色融入城市。摒棄急功近利,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城區建設,「大水大綠、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漸次形成:讓河流休養生息,恢復具有自然再生能力的原始生態系統,這是一種留白;利用建築垃圾進行河堤建設和土方造型,堆出10萬多立方米的湖心島,闢出600餘畝的湖面,建成適宜居民休閒散步的桃花潭公園,這是一種留白;嚴格控制人工建築數量,嚴格要求建築配件裝配率,最大程度減少人工痕跡和幹預,為動植物留下足夠的生長空間,建成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這也是一種留白。

同時,滻灞積極順應城市化發展趨勢,堅持「規劃引領、高端起步」,拉大城市骨架,建成道路142公裡,橡膠壩、景觀攔水壩13座,河道堤防56公裡,管線2716公裡,形成「六縱十二橫」城市路網體系,核心區基礎配套全部到位,形成集教育、商貿、交通、綠化、水系等全域15分鐘高品質生活圈,人居環境實現歷史性變遷。

「水岸景觀」向「水岸經濟」轉化升級

最美河堤路、網紅瀑布橋、河景燈光秀……「生態 文旅」的新潮流,傳遞著「綠色引領時尚」的理念,西安滻灞生態區也因這片綠,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過去的滻灞地區,產業基礎薄弱。西安滻灞生態區設立後,著力推動區域發展轉型升級,堅持「生態化、國際化、產業化、城市化」發展方向,聚焦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水岸景觀」向「水岸經濟」的轉化升級,形成了以現代金融、會議會展、生態旅遊為支柱,以文化創意、現代商貿、生態型新興產業為主導,以健康體育、涉外商務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以華夏文旅、宋城千古情為引擎,構建絲路演藝谷,打響文化演藝品牌;以歐亞經濟論壇、世界文化旅遊大會為載體,讓產業走向世界……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滻灞生態區正形成「兩河四岸」綠色全域旅遊格局。

文旅融合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絲路國際會展城初具規模;滻灞騰訊雲大數據中心等新興產業「大塊頭」項目落地;歐亞創意設計產業園成為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區。「論壇 場館 酒店」的會展平臺、「生態公園 世界級演藝」的文旅平臺、「創意設計 科技創新」的智慧平臺,共同構成了集顏值與產值於一身的「亮麗水岸經濟帶」。

築實生態基礎,厚積發展土壤

半坡遺址、廣運潭、隋代灞橋等歷史文化遺址書寫著滻灞歷史上的人文薈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滻灞生態區作為大西安東部國際文化交流軸核心區,正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著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承擔打造陝西對外開放新高地、國際人文交流新中心的重要任務。

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世界文化旅遊大會永久會址落戶地、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落戶地,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國際性活動,西安滻灞生態區發揮多維對外開放的平臺優勢,打造絲路「會客廳」,邁向西安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的前沿。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西安滻灞生態區在發展中不斷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綻放出綠色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滻灞通過築實生態基礎、厚積發展土壤,為未來留下一方沃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09日 14 版)

相關焦點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打造生態之洲綻放自然之美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東營市推進生態...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汙染治理是群眾關注的焦點,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  水,綠色之源、生態之源、生命之源。東營展開了系列工程。  ——治水,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持續強化問題治理,水環境總體趨勢向好,國控、省控、市控河流COD、氨氮等主要指標持續改善。
  • 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回顧
    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這是襄陽加快建設幸福宜居之城,爭當中部崛起排頭兵的根本保障,也是市委、市政府對自然資源和規劃人的期許,更是昂首闊步推動襄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建設「一極兩中心」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 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 首府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呼和浩特新聞網5月20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雲豔芳)近年來,首府以更強的定力、更大的決心、加倍的努力,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 用心呵護生態生命之美
    4月10日,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給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孩子們在這次直播的自然課裡,不僅感受到了春天,更是直觀看到了生態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始終強調堅持綠色發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
  • 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西寧城洽會在西寧開幕
    中國青年網西寧7月20日電(記者 武亞姮) 7月19日,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西寧城市發展投資洽談會在西寧隆重開幕。  王曉指出,本次大會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題,以「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為橋,以「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為媒,共學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共商生態環保之策,共謀綠色發展之路,共享美麗中國新時代,對於引領西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進入乘勢而上的「黃金期」、順勢而進的「窗口期」、借勢而起的「飛躍期」,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發現最美鐵路】小鳥天堂:彰顯鐵路綠色發展之美
    近日,「發現最美鐵路·行走粵海大通道」網絡宣傳活動採訪團一行走近「小鳥天堂」,體會綠色發展的鐵路智慧與擔當。  為生態讓行,鐵路發展交出共贏答卷。受選線條件限制,江湛鐵路經過「小鳥天堂」最近距離僅800米,保護鳥兒免遭驚擾,成為當時鐵路建設的一大挑戰。為保護好景區一帶自然生態,鐵路部門為「小鳥天堂」建造安裝了全球首例拱形全封閉聲屏障,這也是國內目前最長聲屏障。
  • 訪紅色印跡 謀綠色發展 | 「紅色記憶」到「綠色音符」之路
    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0月25日,國務院批覆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彭水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優化生態格局,切實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優化生態規劃管控體系。
  • 天津市薊州區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模式
    為保護農村生態環境,變廢為寶,天津市薊州區積極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成效顯著。2020年,全區畜禽糞汙總量140餘萬噸,農家肥、肥水資源化利用130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2.9%。
  • 錦州:城市建設迅猛發展魅力綻放
    錦州,一座悠久的歷史名城,一座英烈輩出的英雄之城,一座新形勢下向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奮勇前進的現代之城。「十三五」以來,錦城的城市建設彰顯出迅猛的發展速度,不僅城市天際線在藍天白雲之下勾勒現代繁華,一條靚麗的海岸線更是將幸福纏繞、將魅力綻放。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綠色發展貫穿於城市發展當中,高度重視城市規劃發展。2004年年底,做出了「城市南擴」這一嶄新的決斷。「城市南擴」成為「重頭戲」,引人關注的凌水南岸開始上演一幕幕波瀾壯闊、風生水起的建設新篇章。
  • 匯「綠色智慧」聚「發展動力」 武隆舉辦綠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
    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會長王偉光,原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駐會副會長王春益,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尚智叢,重慶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原重慶大學黨委書記歐可平,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中共重慶市武隆區委書記黃宗華等重量級嘉賓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 每日一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他強調,要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 綠色生態「醉」美鋼城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萍安鋼鐵累計投入15億元進行環保提標改造,打造生態森林旅遊式工廠,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用綠色擘畫企業高質量發展藍圖。同時,萍安鋼鐵斥資千萬餘元不斷進行綠化升級,增種各種大樹一萬餘棵,新鋪草皮5萬多平方米,在廠區建起一道道綠色生態防護屏。  近年來,萍安鋼鐵在改善空氣品質上持續發力,排放量大幅降低,顯著治理成效化作清新空氣,化作藍天白雲。
  • 前南峪依託"紅色""綠色"領跑生態經濟發展(圖)
    原標題:前南峪依託「紅色」「綠色」領跑生態經濟發展   抗大陳列館屹立在半山,山坡上、田野裡的蔬果正使勁長著個兒,漫山遍野的綠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一排排、一座座紅房頂的家庭旅館坐落其間,「紅色」「綠色」相映成趣。觀光車站,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時而傳來村民們的歡聲笑語。這般景致,直觀呈現著前南峪村依託「紅色」「綠色」資源,做好「紅色」「綠色」文章,領跑生態經濟發展的矯健步伐。   「行其田野,視其耕芸,計其農事,而饑飽之國可知也。」
  • 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原標題: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陽光下的鋁城,樹木蔥鬱,生機盎然。
  • 讓良好生態助推發展行穩致遠
    流淌千年的運河,璀璨奇妙;五嶽之尊的泰山,巍峨秀美;水繞蒼山的洱海,碧波蕩漾,生活在這樣一個風光秀麗的國度,我們無比自豪。歷史上的文明古國都發源於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卻有很多衰敗於環境的惡化。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青山碧水映藍天...
    而紅嘴鷗留戀重慶的背後,是渝中區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渝中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邁上新臺階,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 綠色生態 讓耕地更美
    江蘇省建湖縣綠色生態良好。楊天民攝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鎮桐木坪村種植的皇菊最近進入採摘期。據了解,該縣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和養殖等農業產業,採取「專業合作社 農戶」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創收致富。圖為村民將皇菊放入烘烤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