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陽光下的鋁城,樹木蔥鬱,生機盎然。
漫步在中鋁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塘廠區內外,寬敞整潔的道路筆直地向前延伸而去。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廠房、一排排繁茂的大樹、一片片嫩綠的草地,一處處別致的景觀帶,讓人流連忘返。
「環保是責任,是底線」「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西南鋁領導的話語堅定無比,擲地有聲。近年來,西南鋁積極響應國家和中鋁集團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強組織機構和體系建設,加大環保投入,實施一系列環保技改工程,走出了一條生產經營和節能環保雙提升的綠色發展之路。
體系完善倡導綠色發展理念
2019年,西南鋁獲評重慶市第二批「綠色工廠」。2020年,西南鋁馬不停蹄啟動「國家綠色工廠」的創建工作,並於9月份成功獲得第五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近年來,西南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從上至下高度重視環保工作,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營造氛圍,廣大幹部職工共同唱響了一曲綠色發展之歌。
期間,西南鋁建立了《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環境管理體系》等相關管理制度,對公司從上至下所涉及崗位需承擔的環保職責進行了明確的要求,明確責任人,加強公司內部環境保護管理,形成了汙染物「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治理」的整體布局。同時,樹立「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的責任意識,從根子上扭轉「環保是環保監督管理部門一家的事」的觀念,切實做到管業務必須首先管好環保,形成環保齊抓共管的局面。
與此同時,西南鋁還建立了環保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進行環境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其內容涉及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自行監測開展情況年度報告、排汙許可、土壤和地下水、固體廢物排放情況等。
此外,西南鋁圍繞「節能、降耗、減汙、增效」這個目標,通過資源的綜合利用及節能技術改造,減緩資源的耗竭,採用少汙、降低成本的生產方式,儘量將汙染物在生產過程中消除,或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做到達標排放,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管理入手搭建綠色發展平臺
近年來,西南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均取得良好效果。
公司進一步完善了清潔生產規章制度,持續推動各單位實施清潔生產,切實減少各種汙染源及其汙染;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汙染項目,對重大項目實行嚴格把關,設備和工藝必須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要求;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對高耗能、高汙染的工藝和設備堅決淘汰。同時,加大對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實施中水再利用等節水改造項目。
為減少工業廢水排放,優化用水結構,減少新水使用,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2018年底和2019年底前,西南鋁分別完成了鍛造廠和壓延廠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目前,鍛造廠工業用水重複用率由2018年的84.76%提升至95%左右。截至8月31日,壓延廠含油廢水處理站累計處理達標後的中水33085m3,全部作為大溝循環泵站和空調冷卻循環的補充水。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西南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實施了產業線更新換代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實施了老熔鑄產能轉移,關停了1400mm冷軋機組,新增推進式加熱爐替代能耗高雙膛加熱爐,新增10000噸自由鍛油壓機,實施了10000噸、12500噸水壓機改油壓機(節能降耗減排),關停了6000噸自由鍛水壓機,關停了型材噴塗生產線。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公司共淘汰落後54臺電機和66臺變壓器。
技術引領打造綠色發展引擎
近幾年,西南鋁加大環保投入,共投資1825.03萬元,完成了19項汙染防治技改項目,通過排汙整頓、除塵改造、工藝優化等,有效改善了現場作業環境,實現了節能降耗減排,打響了一場藍天保衛戰,為公司的綠色發展之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以前,西南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後就直接進行了排放,水資源沒有得到再生利用。2018年,西南鋁在擠壓廠實施淬火爐溢流水循環利用工程,淬火溢流水經深度處理後的中水再返回淬火系統供生產工藝使用,每年至少節約80000m3新水的排放。2019年和2020年,西南鋁啟動實施了擠壓廠管材新增酸霧淨化設施工程、熔鑄三部新增除塵設施工程和熔鑄二部收集罩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職工的現場作業環境,減少了汙染物排放。
西南鋁還加大技術改造步伐,大力推進危險廢物「三化」工程。公司對壓延廠鍍鉻間鍍鉻槽及加熱系統進行了技術改造,有效地降低了含鉻廢水處理的運行成本和危險廢物含鉻汙泥的處置成本,實現了節能減排。實施了鍛造廠10000噸和12500噸水壓機改油壓機,從而通過優化結構從源頭有效控制了危險廢物的產生,同時實現了節能減排。公司還積極革新環保技術,探索化學破乳法和含油汙泥實施疊脫機脫水,有效減少了含油汙泥產生量,降低了含油汙泥中的油和含水率,實現了含油汙泥的減量化。
築牢環保之堤,讓綠色與發展同行。當前,綠色環保已逐漸成為了西南鋁的一張亮麗名片,愈加耀眼。持續深入抓好綠色環保理念,將為西南鋁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文章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