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2020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專題會議在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科技大學中國「一帶一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勇傾情主持,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淑珊、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副行長謝雯、緬甸協力銀行董事總經理顧問廖志成、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德勤資深顧問簡耀強、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生、柬埔寨銀行協會可持續性金融委員會秘書長及柬埔寨外貿銀行執行長迪思·索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並針對綠色金融當前面臨的一些核心問題展開了討論。
在會上,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書記黃玉林提到,渝中區作為重慶金融的發祥地,重慶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擁有發展綠色金融的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近年來,渝中區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的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和生態發展,探索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和模式,綠色信貸餘額、綠色債券的發行均在全市首位。未來將立足打造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進一步激發綠色金融市場活力,支持金融機構的創新產品模式,促進綠色金融更好地服務綠色產業的發展,著力在重慶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中體現渝中的擔當作為。
關於新加坡和重慶如何推動綠色金融,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淑珊給出了以下三點建議:一是項目融資,新加坡和重慶、東協國家可以通過項目一起合作,推動綠色項目的發展,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開展合作;二是通過致力電動車的發展,推動綠色倡議和舉措;三是建立綠色的金融樞紐,將重慶和新加坡有機連接,由金融承擔相應的工作,幫助企業從棕色到中度綠色,再到全面的綠色。
說到綠色轉型,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副行長,企業、金融機構及商業銀行部聯席董事總經理謝雯認為綠色發展已經形成了全球共識,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綠色經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可以得到監管的認可,另外一方面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同時產生一個品牌溢價,通過金融機構的介入,堅持綠色經營的企業可以得到資本的青睞。所以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關注綠色金融理念。
從綠色金融到可持續金融,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為會議討論的話題拓展了深度和廣度,針對普惠金融和ESG投資領域帶來了進一步分享,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注入新的思考。邱教授提到,經過學者研究發現,其實普惠金融領域裡最常被提到的微額貸款,在學術上沒有發現它有什麼巨大的成效,不足以改變所有拿到小額貸款人的生活跟生命。普惠金融其他方面的成效,比如存款、微額保險,能夠拿到這類金融商品的民眾確實能增加福祉。而ESG投資或者可持續金融領域其實是人類在金融學以及在投資學上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躍進。用宏觀的視角來看,傳統的投資人的顏色是現在所謂的棕色,單底線的投資人只看到投資帶來的風險及回報。但在ESG投資或者可持續金融、可持續投資裡面,我們的投資人已經不只局限於傳統的單底線的投資人,已經逐漸演變成綠色的投資人,不只是看到投資的風險、回報,還看到投資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也就是所謂的ESG影響力。
在中新互相互通項目框架下,國際陸海新通道對推動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起著核心作用。德勤資深顧問簡耀強認為,國際陸海新通道能夠提供機會,而作為負責的全球公民,我們應該利用資本市場,參與綠色融資。對於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簡耀強提出建議,認為中國可以利用新加坡的資本市場或者新交所。這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第一是實力和信譽,新交所是亞太地區最大的上市場所,擁有多元化的發行人與多種貨幣的債券。第二是兩大激勵計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供的全球亞洲債券資助計劃,其次還有可持續債券資助計劃,用來提供和支持可持續環境和有社會效益的項目。
同時,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環球銀行業務副主管兼金融機構業務主管王生認為可持續發展融資對滙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他表示這對於滙豐來說是正確的事情。緬甸協力銀行董事總經理顧問廖志成也向大家介紹了緬甸在綠色金融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果。他表示,緬甸歡迎來自中國和其他東協國家的投資,參加緬甸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柬埔寨銀行協會可持續性金融委員會秘書長及柬埔寨外貿銀行執行長迪思·索查展望了柬埔寨未來幾年能在綠色金融發展當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總體來看,綠色金融已經在中新兩國以及其他東協國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面向未來,特別是為推動疫後的經濟綠色復甦、助力雙循環經濟發展,多方將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為陸海新通道建設注入綠色能量。
此次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局、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協辦。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