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綠色金融領域 共同推動綠色發展

2020-11-26 中國酷跑網

11月13日晚,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經濟峰會舉行。中外嘉賓圍繞「全球經濟復甦」「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認為,當前全球債務水平攀升增大風險隱患,全球供應鏈進一步收縮,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強有力的國際合作,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治理挑戰,從而推動全球經濟重返穩定復甦軌道。」王一鳴認為,國際社會應加強宏觀政策對話,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化解金融風險和各種債務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需對全球債務的無節制膨脹採取有效約束措施,為全球長期減債做好準備。

貝寶總裁兼執行長丹尼爾·舒爾曼表示,疫情極大加速了全球經濟數位化進程,對很多企業而言,數字產品和數字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我認為這是一個關鍵轉折點,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面對疫情衝擊,各國如何化危為機,塑造綠色發展動能,加快綠色發展創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未來,世界各國需要通過建設健康的生態體系和高效的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增長。世界各國應努力發展碳中和經濟,在建築效能、城市設計、交通體系的綠色建設上做好規劃。

法國巴黎銀行董事長樂明瀚表示,金融行業需要更多地介入綠色金融領域,共同推動綠色發展。「中國正在有力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向綠色、低碳轉型。中國是綠色債券最大的市場之一,跟中國以及中國企業合作非常重要。我相信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會有更大成就。」

相關焦點

  • 2020重慶中新金融論壇: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
    近年來,渝中區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的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和生態發展,探索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和模式,綠色信貸餘額、綠色債券的發行均在全市首位。未來將立足打造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進一步激發綠色金融市場活力,支持金融機構的創新產品模式,促進綠色金融更好地服務綠色產業的發展,著力在重慶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中體現渝中的擔當作為。
  • 專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關注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
    》、《2020健康金融報告(公共衛生專題)》、《2020養老金融報告》、《中國綠色金融研究報告(2020)》、《中國地方綠色金融發展評估報告(2020)》、《「一帶一路」中的綠色城市金融》、《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一帶一路」投資和綠色發展》等多項研究成果,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前瞻研究。
  • 經濟學家馬駿:綠色金融發展十個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做了題為《綠色金融發展的十個領域》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摘要。主要三項,第一是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產業。第二是降低汙染性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說白一點,就是讓汙染性的項目賺不到錢,資金就可以退出。第三是強化企業和消費者的綠色偏好。
  • 推動我國與全球主要綠色金融標準趨同
    EPs由國際金融公司聯合十家銀行共同推出,是金融機構在授信過程中自願採納的環境風險管理原則。目前,全球共有37個國家的97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EPs;中國有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江蘇銀行和湖州銀行三家赤道銀行。二是綠色信貸原則(GLP)。GLP由貸款市場協會、亞太貸款市場協會、銀團及貸款轉讓協會共同推出,參考GBP對綠色信貸支持範圍進行了概括性規定。
  • 金融科技該如何賦能綠色金融領域?
    編輯:羽諾內容來源:《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報告近年來,我國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發展迅速,自2016年以來,中國在境內外累計發行綠色債券達到1.1萬億,2019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3500多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近30%。
  • 報告:金融科技可有效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
    保爾森基金會綠色金融中心日前與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報告。這一報告是雙方近一年的合作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國利用金融科技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案例,這些案例表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
  • 《中國金融》|全球綠色分類標準及發展
    一是綠色分類標準能夠保障政策的有效傳導。統一、明確的分類標準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綠色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有助於引導資金流向綠色環保領域,也有助於激勵政策的精準支持和有效落地,進而推動經濟的綠色轉型。二是綠色分類標準是監督與評價綠色金融實施效果的內在需要。有了綠色分類標準,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才能夠開展數據統計和信息披露工作,在各單位數據一致、可比的基礎上,才能準確評估綠色金融實施情況。
  • 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
    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推動資源環境共性領域基礎及應用合作分類施策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作出了多項國際承諾,從攜手應對全球性資源環境問題來看,碳減排、水資源利用和荒漠化治理是近年來尤被關注的共性領域。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8月28日-29日,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2020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暨生態修復與儲備林項目研討會在呼倫貝爾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北京中青年改革與創新論壇(莫幹山研究院)和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共同主辦。
  • 綠色金融成中新金融峰會參會人士關注熱詞
    新華網重慶11月24日電(王龍博)吸引近200名中國、新加坡及東協國家金融界人士參與的2020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簡稱中新金融峰會)日前在重慶舉行,綠色金融成為參與人士關注熱詞。
  • 富滇銀行:綠色金融添彩"七彩雲南"
    本網訊 記者蘇麗霞報導 近年來,富滇銀行緊緊圍繞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展工作,紮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定位,不斷拓寬綠色企業及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為雲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貢獻力量。
  • 傳統產業綠色轉型任重道遠 綠色企業標準讓綠色發展有據可依
    2017中國綠色發展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6日訊 為進一步凝聚企業的綠色發展共識,推動實體經濟的提質增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綠色產業平臺中國辦公室、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新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北京基金小鎮等多家機構,於7月6日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主題為「金融助力綠色轉型」的2017中國綠色發展論壇。
  • TREELION榮獲2020年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 全球僅...
    2020年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評選結果於近日發布,全球僅10家機構獲獎,Treelion成功入選。IFF是官方獨立國際組織,2003年10月由中國、美國、歐盟以及聯合國等20多個國家、地區和相關國際組織的全球財經領導人共同發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Finance 20)」。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8月30日,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在第三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暨第四屆茶文化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簡要總結了18大以來普洱市綠色發展實踐。 當今時代,面對氣候變暖、環境危機、貧困威脅等嚴峻挑戰,綠色發展成為全球應對危機的共同選項。
  • 網際網路與綠色金融結合呈十大趨勢
    日前,「綠色金融、水環境產業生態化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同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中歐一帶一路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碳銀網際網路科技碳銀研究院、南方中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浙江省分行共同發布了《2017網際網路+生態金融趨勢報告》。
  • 申維娜 王從 劉麗紅: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申維娜 王從 劉麗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 「算數」浙江金融助力綠色發展 看哪些人更關注金融?
    打造萬億級金融產業,醞釀錢塘江金融港灣,中國金融版圖正在崛起一塊「浙江高地」。 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920億元,同比多增1329億元,增量為近5年同期最高值,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全省金融運行呈現「總量多增、結構優化、價格回落」的良好發展態勢。
  • 新一代綠色數字金融:TREELION的通證經濟生態
    圍繞綠色經濟發展痛點,打造綠色數字資產交易體系、通過數字資產標準化提供綠色金融解決方案、研發垂直綠色公鏈全方位支持企業級綠色資產登記、管理、交易、認證等業務,構建獨步全球的綠色數字經濟系統。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與綠色實體資產相結合,同時通過建立統一的綠色數字金融市場注入全球流動性,釋放綠色資產更大的價值,提升社會資本對綠色經濟的參與積極性。
  • 富滇銀行綠色金融為七彩雲南添彩
    近年來,富滇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雲南省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展工作,紮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定位,不斷拓寬綠色企業及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
  • 中國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促綠色經濟發展
    編者按  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投資,推動資源更多地轉向低碳環保的經濟活動與項目,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努力將綠色發展措施納入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計劃。金融機構在戰略決策中必須將氣候風險考慮在內,調整業務模式,減輕氣候風險對其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審慎監管機構應要求金融機構將氣候風險納入風險管理和治理框架。  中國引領綠色金融發展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以及促進全球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從始至終都需要全球各國以及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